高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初探

时间:2022-01-03 09:55:09

高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初探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更高。职业学校室内设计的学生通过校企合作教学新模式,制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职室内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以有效提高学生室内设计的创设与运用能力,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让学生能在繁荣的经济市场作出专业贡献。

关键词:高职学生;室内设计;质量标准

随着社会人才结构需求的飞速发展,职校学生不仅要能独立完成设计行业规定任务,还要具备完成设计专业所有任务的能力以及适应行业转换的综合能力。随着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系部结构调整以及“十三五”规划的深入发展,其现有的实训基地无法满足“十三五”规划的教学所需,于是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系室内设计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对原有实训基地的一楼进行改造建设,打造成为室内设计的实训基地,并共同成立企业学院,为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艺术设计系今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1合作企业具有良好的科技研发团队与社会信誉

与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合作的企业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以室内外装饰装修工程及配套设施为主的综合性企业,总部设在全国卫生文明城市苏州市,具有装饰装修工程施工与设计双二级资质。多年来,该企业本着“科学管理、科技创新、精心操作、服务、满足合同要求、赢得客户信任”的质量方针,获得了各方面的信任和赞誉,其全新的体制、高效的管理、精湛的技术、优异的质量为广大客户提供了满意的服务,先后承接了多项大型装修、改造工程,获得了行业及各方面的信任和赞誉,工程获得了江苏省“紫金杯”、苏州“天堂杯”及张家港“菊花杯”等多个质量大奖。

2校企合作,增创发展新优势

2.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素质室内专业人才。实行工学结合,进一步拉近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成为一对一的沟通模式,一方面学校认识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更加明确了对人才培养的工作计划与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学生有一个较好的企业学习平台,学生在企业平台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渐渐清晰,加上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方法有了改变,更能突出实用性,更能切合实际,也更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双赢的局面。2.2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课程建设发展的需要,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专门安排专业教师带队,和学生一起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和学生一起见习实习。教师在见习实习的过程中认真学习,虚心接受企业管理人员的相关指导;深入了解企业的运作方式,积极参加教学实践活动,了解和学习企业文化,了解专业技能和岗位技能需要,了解企业对职业能力要求等多方面的信息。结合实践,教师要分析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如何准确把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技能培训、重点和难点等方面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同时,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学与做能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技能,消除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观念,从中获得在学校得不到的有关企业用人方面的信息,对室内设计专业的发展有重要的实际指导作用。2.3运用教师的专业理论提高企业员工的理论水平。教师在企业实习见习期间,可以运用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为他们普及专业知识,在一定的理论层面为企业提供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学校还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安排教师进行实践教学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熟悉了解企业及企业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与企业的合作,使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室内设计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3制定有效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第一,培养目标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要求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与本专业相适应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熟练运用电脑绘制二维图形和室内效果图。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装饰公司从事建筑装饰设计工作。一是以职业基础为起点,拓展发展方向。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完成了学校的基本学业后,小部分学生继续学习深造,大部分将进入社会职业生涯。在当前形势下,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定需要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并结合学生自身的特色,学校的教学特色、专业方向正是在这样的目标引领下循序渐进地展开。二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线,设置课程结构。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扎实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软件操作能力是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必备的技能。在课程安排中,从实际需求出发,我们始终以“德技双馨、手脑并用”的校训为引领,构建实践操作引领型专业课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理论外化为具体的操作要求,并渗透到课程的具体实施中。三是以校企合作为引领,提高产教实效。通过校企合作,提高技术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的综合素质,优势互补、双向介入,使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理论知识能够很好地运用到社会企业实践中。学生可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为真正踏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课程设置。一是课时及学分分配。本方案总计划教学时数为5003学时,除了第一学期,其他各学期都安排了劳动或机动周。在具体的教学安排中,公共课程为2004学时,占40.3%;专业核心教学与训练项目为2402学时,占48.3%;选修课程为493学时,占9.9%;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为720学时,占14.5%。二是主要的课程分配。其一,公共课程。公共课程要按照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又为专业课服务的原则,突破原有的学科体系,形成新的实用性强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要与专业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其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要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重点强化专业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使其达到与未来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基本要求,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其三,选修课程。选修课程可安排工艺美术鉴赏等知识拓展类课程,中国画、版画、陶艺、软陶等专业类拓展课程。比如,第四学期开设选修课瑜伽和音乐,第七学期开设选修课木刻版画和油画,第八学期开设选修课丝网印刷、粉画,第九学期开设选修课中国画、书法、竹刻、刺绣、计算机绘画、摄影。其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认知实习、实验、技能训练、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实习等。认知实习可以集中进行,也可分散安排。学校应加强实践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综合能力。其五,毕业设计。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其内容应要与学生选择的专业方向相联系,将前面七学期所学的知识有选择性地进行综合主题的表现。学校应完成毕业设计分组、选题及开题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并完成与毕业设计主题相关的毕业论文。其六,企业顶岗实习。企业顶岗实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计划应由企业与学校根据生产岗位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与素质的要求共同制订,由企业组织实施教学活动,学校参与教学管理和评价。学校应针对企业用人需要,组织学生定期返校,安排集中辅导和汇报交流,并要求学生选择自学或其他方式继续学习。

参考文献:

[1]刘佳.德国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及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11.

作者:李辰 单位: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