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设计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16 18:01:10

色彩设计论文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室内设计家庭装修

一、室内色彩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应首先了解和色彩有密切联系的以下问题:

1、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使用目的,如会议室、病房、起居室,显然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

2、空间的大小、形式。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

3、空间的方位。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因此,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

4、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老人、小孩、男、女,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色彩应适合居住者的爱好。

5、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学习的教室,工业生产车间,不同的活动与工作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达到舒适的目的。长时间使用的房间的色彩对视觉的作用,应比短时间使用的房间强得多。色彩的色相、彩度对比等等的考虑也存在着差别,对长时间活动的空间,主要应考虑不产生视觉疲劳。

6、该空间所处的周围情况。色彩和环境有密切联系,尤其在室内,色彩的反射可以影响其他颜色。同时,不同的环境,通过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内来,色彩还应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

7、使用者对于色彩的偏爱。一般说来,在符合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爱好和个性,才能符合使用者心理要求。

在符合色彩的功能要求原则下,可以充分发挥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

二、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1、色彩的协调问题

室内色彩设计的根本问题是配本问题,这是室内色彩效果优劣的关键,孤立的颜色无所谓美或不美。就这个意义上说,任何颜色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不恰当的配色,而没有不可用之颜色。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这是色彩所特有的敏感性和依存性,因此如何处理好色彩之间的协调关系,就成为配色的关键问题。

如前所述,色彩与人的心理、生理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注视红色一定时间后,再转视白墙或闭上眼睛,就仿佛会看到绿色。此外,在以同样明亮的纯色作为底色,色域内嵌入一块灰色,如果纯色为绿色,则灰色色块看起来带有红味,反之亦然。这种现象,前者称为“连续对比”,后者称为“同时对比”。而视觉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条件,对色彩的刺激本能地进行调剂,以保持视觉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补关系建立时,视觉才得到满足而趋于平衡。如果我们在中间灰色背景上去观察一个中灰色的色块,那么就不会出现和中灰色不同的视觉现象。因此,中间灰色就同人们视觉所要求的平衡状况相适应,这就是考虑色彩平衡与协调时的客观依据。

色彩协调的基本概念是由白光光谱的颜色,按其波长从紫到红排列的,这些纯色彼此协调,在纯色中加进行等量的黑或白所区分出的颜色也是协调的,但不等量时就不协调。例如米色和绿色、红色与棕色不协调,海绿和黄接近纯色是协调的。在色环上处于相对地位并形成一对补色的那些色相是协调的,将色环三等分,造成一种特别和谐的组合。色彩的近似协调和对比协调在室内色彩设计中都是需要的,近似协调固然能给人以统一和谐的平静感觉,但对比协调在色彩之间的对立、冲突所构成的和谐和关系却更能动人心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运用色彩的统一与变化规律。和谐就是秩序,一切理想的配色方案,所有相邻光色的间隔是一致的,在色立体上可以找出7种协调的排列规律。

2、室内色彩构图

色彩在室内构图中常可以发挥特别的作用。

1、可以使人对某物引起注意,或使其重要性降低。

2、色彩可以使目的物变得最大或最小。

3、色彩可以强化室内空间形式,也可破坏其形式。例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采用超级平面美术方法,它可以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区分和限定,自由地、任意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或破坏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

4、色彩可以通过反射来修饰。

由于室内物件的品种、材料、质地、形式和彼此在空间内层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室内色彩的统一性,显然居于首位。一般可归纳为下列各类色彩部分:

(1)背景色。如墙面、地面、天棚,它占有极大面积并起到衬托室内一切物件的作用。因此,背景色是室内色彩设计中首要考虑和选择的问题。

不同色彩在不同的空间背景上所处的位置,对房间的性质、对心理知觉和感情反应可以造成很大的不同,一种特殊的色相虽然完全适用于地面,但当它用于天棚上时,则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现将不同色相用于天棚、墙面、地面时,作粗浅分析:

1)红色天棚:干扰,重;墙面:进犯的,向前的;地面:留意的,警觉的。

纯红除了当作强调色外,实际上是很少用的,用得过分会增加空间复杂性,应对其限制更为适合。

2)粉红色天棚:精致的,愉悦舒适的,或过分甜蜜,决定于个人爱好;墙面:软弱,如不是灰调则太甜;地面:或许过于精致,较少采用。

3)褐色天棚:沉闷压抑和重;墙面:如为木质是稳妥的;地面:稳定沉着的。

褐色在某些情况下,会唤起糟粕的联想,设计者需慎用。

4)橙色天棚:发亮,兴奋;墙面:暖和与发亮的;地面:活跃,明快。

橙色比红色更柔和,有更可相处的魅力,反射在皮肤上可以加强皮肤的色调。

5)黄色天棚:发亮,兴奋;墙面:暖,如果彩度高引起不舒服;地面:上升、有趣的。

因黄色的高度可见度,常用于有安全需要之处,黄比白更亮,常用于光线暗淡的空间。

6)绿色天棚:保险的,但反射在皮肤上不美;墙面:冷、安静的、可靠的,如果是眩光引起不舒服;地面:自然的,柔软、轻松、冷。绿色与蓝绿色系,为沉思和要求高度集中注意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7)蓝色天棚:如天空,冷、重和沉闷;墙面:冷和远,促进加深空间;地面:引起容易运动的感觉,结实。

蓝色趋向于冷、荒凉和悲凉。如果用于大面积,淡浅蓝色由于受人眼晶体强力的折射,因此使环境中的目的物和细部受到变模糊的弯曲。

8)紫色天棚:除了非主要的面积,很少用于室内,在大空间里,紫色扰乱眼睛的焦点,在心理上它表现为不安和抑制。

9)灰色天棚:暗的;墙面:令人讨厌的中性色调;地面:中性的。

象所有中性色彩一样,灰色没有多少精神治疗作用。

10)白色天棚:空虚的;墙面:空,枯燥无味,没有活力;地面:似告诉人们,禁止接触。

白色过去一直认为是理想的背景,然而缺乏考虑其在装饰项目中的主要性质和环境印象,并且在白色和高彩度装饰效果的对比,需要极端的从亮至暗的适应变化,会引起眼睛疲倦。此外,低彩度色彩与白色相对布置看来很乏味和平淡,白色对老年人和恢复中的病人都是一种悲惨的色彩。因此,从生理和心理的理由不用白色或灰色作为在大多数环境中的支配色彩,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白色确实能容纳各种色彩,作为理想背景也是无可非议的,应结合具体环境和室内性质,扬长避短,巧于运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1)黑色天棚:空虚沉闷得难以忍受;墙面:不祥的,象地牢;地面;奇特的,难于理解的。

运用黑色要注意面积一般不宜太大,如某些天然的黑色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稳重的高档材料,作为背景或局部地方的处理,如使用得当,能起到其他色彩无法代替的效果。

(2)装修色彩。如门、窗、通风孔、博古架、墙裙、壁柜等,它们常和背景色彩有紧密的联系。

(3)家具色彩。各类不同品种、规格、形式、材料的各式家具,如橱柜、梳妆台、床、桌、椅、沙发等,它们是室内陈设的主体,是表现室内风格、个性的重要因素,它们和背景色彩有着密切关系,常成为控制室内总体效果的主体色彩。

(4)织物色彩。包括窗帘、帷幔、床罩、台布、地毯、沙发、坐椅等蒙面织物。室内织物的材料、质感、色彩、图案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和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室内色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不注意可能成为干扰因素。织物也可用于背景,也可用于重点装饰。

(5)陈设色彩。灯具、电视机、电冰箱、热水瓶、烟灰缸、日用器皿、工艺品、绘画雕塑,它们体积虽小,常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室内色彩中,常作为重点色彩或点缀色彩。

(6)绿化色彩。盆景、花篮、吊篮、插花、不同花卉、植物,有不同的姿态色彩、情调和含义,和其他色彩容易协调,它对丰富空间环境,创造空间意境,加强生活气息,软化空间肌体,有着特殊的作用。

根据上述的分类,常把室内色彩概括为三大部分:

1、作为大面积的色彩,对其他室内物件起衬托作用的背景色;2、在背景色的衬托下,以在室内占有统治地位的家具为主体色;3、作为室内重点装饰和点缀的面积小却非常突出的重点或称强调色。以什么为背景、主体和重点,是色彩设计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同时,不同色彩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多层次的背景关系,如沙发以墙面为背景,沙发上的靠垫又以沙发为背景,这样,对靠垫说来,墙面是大背景,沙发是小背景或称第二背景。

另外,在许多设计中,如墙面、地面,也不一定只是一种色彩,可能会交叉使用多种色彩,图形色和青景色也会相互转化,必须予以重视。

色彩的统一与变化,是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所采取的一切方法,均为达到此目的而做出选择的决定,应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1)主调。室内色彩应有主调或基调,冷暖、性格、气氛都通过主调来体现。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主调更应贯穿整个建筑空间,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局部的、不同部位的适当变化。主调的选择是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因此必须和要求反应空间的主题十分贴切。即希望通过色彩达到怎样的感受,是典雅还是华丽,安静还是活跃进,纯朴还是奢华。用色彩语言来表达不是很容易的,要在许多色彩方案中,认真仔细地去鉴别和挑选。北京香山饭店为了表达如江南民居的朴素、雅静的意境,和优美的环境相协调,在色彩上采用了接近无彩色的体系为主题,不论墙面、顶棚、地面、家具、陈设,都贯彻了这个色彩主调,从而给人统一的、完整的、深刻的、难忘的、有强烈感染力的印象。主调一经确定为无彩系,设计者绝对不应再迷恋于市场上五彩缤纷的各种织物、用品、家具,而是要大胆地将黑、白、灰这种色彩用到平常不常用该色调的物件上去。这就要求设计者摆脱世俗的偏见和陈规,所谓“创造”也就体现在这里。

(2)大部位色彩的统一协调。主调确定以后,就应考虑色彩的施色部位及其比例分配。作为主色调,一般应占有较大比例,而次色调作为与主调色,只占小的比例。

上述室内色彩的三大部分的分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决不能作为考虑色彩关系的唯一依据。分类可以简化色彩关系,但不能代替色彩构思,因为,作为大面积的界面,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作为室内色彩重点表现对象。例如,在室内家具较少时或周边布置家具的地面,常成为视觉的焦点,而予以重点装饰。因此,可以根据设计构思,采取不同的色彩层次或缩小层次的变化。选择和确定图底关系,突出视觉中心,例如:

1)用统一顶棚、地面色彩来突出墙面和家具;

2)用统一墙面、地面来突出顶棚、家具;

3)用统一顶棚、墙面来突出地面、家具;

4)用统一顶棚、地面、墙面来突出家具。

这里应注意的是如果家具和周围墙面较远,如大厅中岛式布置方式,那么家具和地面可看作是相互衬托的层次。这二层次可用对比方法来加强区别变化,也可用统一办法来削弱变化或各自结为一体。

在作大部位色彩协调时,有时可以仅突出一二件陈设,即用统一顶棚、地面、墙面、家具来突出陈设,如墙上的画、书橱上的书、桌上的摆设、座位上的靠垫以及灯具、花卉等。由于室内各物件使用的材料不同,即使色彩一致,由于材料质地的区别还是显得十分丰富的,这也可靠作室内色彩构图中难得具有的色彩丰富性和变化性的有利因素。因此,无论色彩简化到何种程度也决不会单调。

色彩的统一,还可以采取选用材料的限定来获得。例如可以用大面积木质地面、墙面、顶棚、家具等。也可以用色、质一致的蒙面织物来用于墙面、窗帘、家具等方面。某些设备,如花卉盛具和某些陈设品,还可以采用套装的办法,来获得材料的统一。

(3)加强色彩的魅力。背景色、主体色、强调色三者之间的色彩关系决不是孤立的、固定的,如果机械地理解和处理,必然千篇一律,变得单调。换句话,既要有明确的图底关系、层次关系和视觉中心,但又不刻板、僵化,才能达到丰富多彩。

这就需要用下列三个办法:

1)色彩的重复或呼应。即将同一色彩用到关键性的几个部位上去,从而使其成为控制整个室内的关键色。例如用相同色彩于家具、窗帘、地毯,使其他色彩居于次要的、不明显的地位。同时,也能使色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色彩上取得彼此呼应的关系,才能取得视觉上的联系和唤起视觉的运动。例如白色的墙面衬托出红色的沙发,而红色的沙发又衬托出白色的靠垫,这种在色彩上图底的互换性,既是简化色彩的手段,也是活跃图底色彩关系的一种方法。

2)布置成有节奏的连续。色彩的有规律布置,容易引起视觉上的运动,或称色彩的韵律感。色彩韵律感不一定用于大面积,也可用于位置接近的物体上。当在一组沙发、一块地毯、一个靠垫、一幅画或一簇花上都有相同的色块而取得联系,从而使室内空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象“一家人”一样,显得更有内聚力。墙上的组画、椅子的座垫、瓶中的花等等均可作为布置韵律的地方。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色彩设计:数字化色彩设计;色彩个性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积淀,古建筑就是其中最为璀璨者。它之所以名扬世界,不单凭它精巧的结构与精美的雕饰,其独特的色彩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上世纪前半叶我国经历连年战乱,城市建设几近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得以复苏,但由于期间受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建筑设计一直以突出政治色彩为主,建筑形式和色彩单调。正如当年人们的服装,除了军绿,就是黑灰色和兰色。直到改革开放,人们才跳出“以意识形态为首”的雷池,开始自由选择审美取向。

经济发展为城市建设提供硬件条件,各种思潮流派的引入,极大拓宽了国人视野。但是,经过多年的建设,我们在看到城市迅猛发展的同时却常感叹城市整体面貌缺乏个性,个体建筑过于标新立异。从建筑造型到建筑色彩,都缺乏一种和谐感,许多大城市的“色彩污染”现象严重。人们调侃说中国成了各国建筑师的“实验田”和建筑流派的“陈列室”。

我们且不谈建筑风格,单谈建筑色彩。色彩是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建筑装饰的手段,吏是建筑个性和建筑性质的体现。中国古建筑有明显色彩个性,北方以故宫为例,金瓦红墙,金碧辉煌,鲜明的有彩色搭配,效果强烈,卓显皇家尊贵与威严;南方以苏州园林为例,粉墙黛瓦,清新淡雅,素雅的无彩色搭配,配以精致雕饰和亭台轩榭,玲珑中同样透着高雅。古建筑色彩虽然单一,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今则不然,城市建筑过于追求“个性”而忽略城市环境的和谐,我们面对色彩斑斓的城市,却难以在短时间内准确概括城市特征。这种看似“丰富”的背后,却是一种无序!造成这种无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一点就是缺乏完善的城市色彩规划。

1关于城市色彩

色彩是一个复合概念,它由“色相、艳度、明度”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世间万物,正是有了色彩的表达,才变得绚烂多姿。在现实中,存在两种色彩:一种是自然物整体的部分,或者说具有物质属性的色彩,他们不会改变:另一种则是人工色彩,它可以改变物体的外观。城市色彩,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裸露物体外部被感知色彩的总和(城市地下设施及地面建筑内部装修与城市色彩无关;地面建筑物处于隐秘状态的立面,其色彩无法被感知,也不构成城市色彩)。

2城市色彩设计的意义

2.1城市色彩是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抛弃传统色彩而一味追赶“时髦”,并不是进步的表现!我们现在仅从城市整体外观上看,根本无法得出北京和巴黎有同样悠久历史的结论,甚至还会产生后者历史更悠久的错觉。这正是因为北京在过去城市建设中,对城市传统色彩的保护不够所造成的。

2.2城市色彩是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色彩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影响。协调的城市色彩,透射出城市的和谐幽雅,使居住其中的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反之,躁动而不和谐的色彩则会使人心情烦躁,产生不安和暴力倾向。这样的例子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少见。

2.3城市色彩设计是现代文明的体现。只有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产生专门的城市色彩设计。古人对色彩的运用,通常是出于对美的自然追求,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封建社会对色彩等级的划分,则是封建专制的腐朽产物。我们对城市色彩的设计,却是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旨在提高大众生活质量,这是一种科学行为。

2.4城市色彩设计,是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科技进步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能够在世界各地迅速普及。建筑风格趋同、城市缺乏特点是当前世界各大城市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地域性是色彩的一个天然属性,将具有地域特色的色彩运用到城市色彩设计中,可使建筑色彩和地域特征浑然天成,充分展现城市个性。

2.5城市色彩设计,是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巧妙方法。像我国这样正处于飞速发展中的国家,城市规划持久性差,城市建设冒进现象明显是比较常见的。俗话说:“计划没有变化快”,所以城市规划常出现新老脱节现象。在完全改变这种现状之前,色彩设计不失为弥补城市规划不足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对那些建筑风格和城市面貌相对混乱但在短期内又无法重新规划和改造的地区,进行色彩改造。此法成本低,易普及,后期可调整性强,效果却十分显著。

3城市色彩设计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

过去我们对色彩的描述,是单凭感觉概念化的模糊描述来描述某种颜色,只能做到定性,无法定量。这就给设计师与业主和大众之间的沟通造成严重障碍,从而导致色彩规划无法准确落实,色彩设计无法准确表达,业主无法准确预见色彩设计效果,也无法向设计师表达色彩需求,出乎预料的事也就难免发生。是否有一种系统化的色彩标准能在行业内普遍认可流通呢?答案是肯定的。

过去由于我国对城市色彩设计重要性认识不够,相关规范条文也不够健全,并没有一个全国或全行业认可通行的色彩标准。仅在部分建材厂商内部自发使用标准色卡,而这些标准色卡多为企业自行制定或借用国外色卡,只能在建材企业与设计师或业主之间建立一种小范围点对点的数字化色彩交流平台。这显然是无法满足现代化城市色彩设计需求的。因此,尽快建立一套完善的国家色彩标准势在必行。

我国其实早在1988年就确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的研究课题”,1994年至1995年间,又相继了“GSBA26003-1994《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和“GB/T15608-1995《中国颜色体系》”两项国家标准。2006年5月,《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和《中国颜色体系样册》修订工作正式结束。

至此我国真正拥有了自己的色彩标准,这为数字化色彩理论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条件。有了它,城市色彩规划文件就能以数字限定色彩范围,保证规划文件执行的准确性。今后,对色彩不仅有定性描述,更有定量的计量标准,它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适应国际交往,更是我国建筑业打开国际大门的钥匙。

4城市色彩设计,从规划做起

《国语·楚语》中记载,早在春秋末期,楚国大夫伍举就给“美”下过定义,其曰:“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这说明美的本质就是和谐。城市色彩由人为要素和自然要素两大部分构成。所谓自然要素是指城市中裸露的天然环境要素,如岩石、土壤、水体和自然植被等;人为要素是经人工创造或改造的事物,如建筑物、道路、城市广场、人工绿化景观等:广义上说,它还包括生活在其中的人和相关活动,比如灯光、广告、交通、衣着等。对城市而言,诸多要素中,唯有建筑、城市道路和人工绿化景观所占面积最广,对城市色彩影响最大,且最不容易改造。只有这些要素之间和谐发挥作用,城市才能产生美感。

虽说建筑色彩设计从某个角度上说是一个自由的艺术创作过程,但它绝不等同于单纯艺术创作。建筑色彩不只取决于建筑师对建筑形象的把握以及业主的偏好,它更是城市色彩的组成要素,除了具有体现建筑个性的作用,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构成城市景观,为大众营造和谐的城市色彩环境。因此,城市规划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因素制订一个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计划,让单体建筑都在这个和谐的大环境中展现个性,避免出现混乱现象。因此建筑创作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空间。可以这样理解,城市规划就是为建筑单体创作划定合理的自由度,使建筑在符合城市大环境的同时,拥有最大的自由空间。

城市色彩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对建筑容积率、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的控制一样,建筑色彩的控制对城市建设而言同样重要。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应该继承传统建筑色彩要素,体现地域色彩特征,合理划定城市色彩范围,充分预见未来色彩发展趋势,严格控制躁色出现,为营造和谐城市色彩环境提供指导性和控制性的文件依据。5城市色彩设计的一般方法

5.1进行色彩调查,广泛收集“自然色”。

在做具体色彩设计前,首先应该到实地进行色彩调查,获得一手色彩数据,为今后进行深入色彩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建筑色彩应该来源于自然,任何一种在自然界中无法找到的色彩运用在建筑上,都将使人产生不舒适的视觉感受。由于色彩具有地域性,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自然色。我们需要从土地、大海、天空中,去广泛提取可用于建筑色彩中自然色。

5.2调查研究当地传统色彩。

建筑色彩体现着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传统,每个地方都有“本土化”建筑色彩。抛弃传统色彩就是抛弃历史,背离传统的城市色彩设计是难以立足的。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继承传统,从传统服饰、建筑装饰、饮食文化等方面去提取“本土色”,并在城市色彩设计中优先选用这些具有“优越感”且不容易造成观众反感的传统色彩(图7)。

5.3集相关地理和气象资料。

色彩不是物体所固有的,它是物体有选择的吸收和反射可见光波所产生的一种物理现象。光线受环境影响会使观者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色彩也随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效果。进行城市色彩设计,必须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特征,有针对地进行色彩设计,才能取得预想的色彩效果。雾都伦敦,就是因为全年日照时间短,雾天多,而选用中明度低艳度的灰色作为城市的主色调。这一气象特征与我国开展城市色彩设计比较早的城市成都非常类似,为使建筑色彩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色相协调,成都也将城市色彩基调定为复合灰。

5.4了解当地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建筑色彩的载体。同一色彩的不同材质会使人产生不同色彩感受。建筑材料本身具有地方性。本土产建筑材料,往往取材子当地自然环境。比如黏土砖、天然石材、木料等。这些材料往往包含当地特征色,给人一种与环境相融的协调感。另外,本地建筑材料容易推广,普及率高,是影响城市色彩的重要因素(图8)。

5.5归纳收集城市流行色。

完全接触当代文化——让自己的知觉随着时代而发展。从所有有关当代时尚的元素中,包括音乐、绘画、网络和零售场所中,收集流行文化的信息。流行色就在他们中间。流行色不是一成不变之物,它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与传统色彩并不矛盾。传统色彩是经过多年自然选择后留下的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它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色彩主流,在城市中占主导地位。而流行色则因时而异,由于经常变换,所以一般只会在点缀色和装饰色中出现,难以成为建筑色彩的主流。但它对城市色彩却有画龙点睛,展现城市活力的作用。

5.6编制城市色彩规划文件

在获得充足的色彩基础数据之后,由专门的色彩设计师借助相关专业设备和软件,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前期收集的色彩数据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协助城市建设主管部门,进行城市色彩规划文件的编制。

6城市色彩设计活力的保证——梯级处理城市色彩限制范围

城市色彩设计绝不是铁板一块,过于严格的色彩控制势必会削弱城市活力和建筑创作的多样性。因此色彩规划应因地制宜,分区分级限定色彩范围,即在规划区内,结合实际情况,将用色灵活度分为不同等级。

6.1严控区:指文物保护单位周边以及具有保留价值的老城中心区等。这些区域应以传统色彩为依据制定区域主导色,严格控装饰色的使用,以使区域色彩保持历史文化底蕴和风貌。

6.2一般控制区:包括城市居住区、办公区、工厂区、校园区以及城市公园等。这些区域可适当放宽用色自由度,允许一定数量和一定色彩范围的点缀色作为城市的辅色出现,以起到增加亮点和提升城市活力的作用。

6.3低(非)控区:包括城市商业中心、娱乐中心,会展中心等。这些区域相对集中,面积不大,且主要服务对象为年轻人,因此色彩设计应以突出色彩个性和装饰性为主,起到营造商业气氛、凝聚人气的作用。

7结语

这个时代是追求个性的时代,谁都不甘落于人后。但是建筑色彩设计毕竟不是人们穿衣戴帽那样纯粹的个人行为,它在体现使用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一份社会责任。建筑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品位的标志,更是衡量城市发达程度的标尺。建设具有鲜明个性的和谐城市是每个市民和建筑师共同的愿望,对于建筑师而言,它更是一种责任。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3

一、正确把握室内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有很多因素对色彩设计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室内本身固有因素。例如:不同空间的使用目的,像工作室、病房,显然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再如:室内设计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当然也是室内色彩设计的参考因素,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我们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

影响因素还包括“居住者”的因素。如: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男女老幼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色彩应满足居住者的喜好。再如: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学习的教室,工业生产车间,不同的活动与工作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达到舒适的目的。

另外,影响因素里还应包括该空间所处的周围环境因素。色彩和环境有密切联系,尤其在室内,色彩的反射可以影响其他颜色。而且不同的环境,通过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内来,色彩还应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

二、准确理解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要理解色彩的协调问题。室内色彩设计的根本问题是配色问题,梵高说:“没有不好的颜色,只有不好的搭配。”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呈现的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视觉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条件,对色彩会有不同搭配要求。会有很多的视觉色彩现象。视觉器官对色彩的刺激本能地进行调剂,以保持视觉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补关系建立时,视觉才得到满足而趋于平衡。

要注意室内色彩构图。色彩在室内构图中发挥诸多特别的作用,诸如,可以引起人注意或隐藏的目的;可以物体产生收缩膨胀的感觉;可以虚构室内空间形式,打破原有空间格局;还可以使室内物件的品种、材料、质地、形式彼此间形成内在联系。

在室内色彩中要有主次关系,主要是背景色决定主体色,主体色决定强调色。色彩的统一与变化,是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为达到更好的装饰效果可以运用重复、呼应、节奏、对比等方法来进行具体的设计。总之,解决色彩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色彩构图的中心。室内色彩可以统一划分成许多层次,色彩关系随着层次的增加而复杂,随着层次的减少而简化,不同层次之间的关系可以分别考虑为背景色和重点色。使室内色彩达到多样统一,统一中有变化,不单调、不杂乱,色彩之间有主有从有中心,形成一个完整和谐的整体。

三、全面统筹家庭室内色彩的分析

1、卧室的色彩。卧室是人们睡眠休息的地方,对于色彩不同年龄要求差异较大。儿童卧室,色彩以明快的浅黄、淡蓝等为主。男青少年宜以淡蓝色的冷色调为主,女青少年的卧室最好以淡粉色等暖色调为主。新婚夫妇的卧室大都采用激情、热烈的暖色调。中老年的卧室,宜以白、淡灰等色调为主。有调查表明人的生命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卧室是休息的场所,其色彩不宜过重,对比不要太强烈,宜选择优雅宁静的色彩。

2、客厅的色彩。客厅是最能展示主人的审美情调,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在设计时往往要下大力量。客厅一般面积较其他的房间大,色彩运用也最为丰富,客厅的色彩要以反映热情好客的暖色调为基调,并可有较大的色彩跳跃和强烈的对比,突出各个重点装饰部位。色彩浓重,可以显出高贵典雅的气派。如选用深红、黑等重颜色。墙面宜根据家具的色彩和风格,一般以选用红、紫、黄等颜色为主,调配时不同的色彩纯度上可以有所区别。顶部的色彩则选用金黄色的装饰灯及其光线构造出富丽堂皇的色彩效果。在一些装饰画或墙角也可以用灯光烘托华丽的气氛,使整个房间的整体感更强。

3、餐厅的色彩。餐厅是进餐的专用场所,也是全家人汇聚的空间,它的空间一般会和客厅连在一起。在色彩搭配上要和客厅相协调。具体色彩可根据家庭成员的爱好而定,一般应选择暖色调,如深红、橘红、橙色等。这样的色彩设计不但能从心理上提高人的食欲,同时突出了温馨、祥和的气氛。在局部的色彩选择上可以选择白色或淡黄色,这是便于保持卫生的颜色。

4、厨房的色彩。厨房是制作食品的场所,是一个家庭中卫生最难打扫的地方。颜色的选择以清洁、卫生为主,应以白、淡灰、淡青色为主。地面不宜过浅,可采用深灰等耐污性好的颜色,墙面宜以白色为主,便于清洁整理,顶部宜采用浅灰、浅黄等颜色。公务员之家

5、书房的色彩。书房是学习、思考的空间,需要冷静理性的色彩。一般应以蓝、绿等冷色调的设计为主,以利于创造安静、清爽的学习气氛。书房的色彩绝不能过重,对比反差也不应强烈,光线一定要充足,色彩的明度要高于其他房间。局部的色彩建议选择成熟稳重的色彩。有传统色彩和风格的饰物很适合在书房使用。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4

关键词:茶包装;色彩;设计;理念

茶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在史书上有很多记载,正是因为这种悠久的历史,使茶发展成中国的一种文化—茶文化。茶的文化价值使茶不仅仅成为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人生悟道的工具。茶的历史和文化使茶在被包装的时候就更多考虑到其内涵价值,相比其他市场上的饮品,茶包装不仅更多体现中国风,更是将茶道和色彩构思到一起,使色彩运用把茶文化表现出来。广义上说,茶包装的发展是中国社会文明中有关茶物质发展的缩影,其中包括与茶有关的诗歌、故事、音乐和风俗人情等。狭义上说,茶包装就是要借助外部色彩的设计来彰显茶的全部内涵,如茶形、茶色、茶道等。颜色是外部设计中最能表现产品内在特色的要素之一。合理运用色彩在包装设计中,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会选择合理的运用色彩搭配,这样设计出来的作品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在注重外观的今天,消费者一般选择赏心悦目的外观产品,因为精致的外观是好产品的基础。现代茶包装设计理念,不仅仅结合茶叶内在的本质特征,更是体现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的艺术统一体,这样的茶包装不仅具有商品性,更多具有与茶文化相符的艺术性。

1茶包装中的色彩构思理念

色彩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色彩不同,人们产生的心理感受也不同。比如看到红色,人们会感受到热情激烈,看到绿色,人们会产生清新、生机盎然的感受,看到红色,人们会产生可爱的感受。茶叶包装时采用的颜色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感受和视觉评价。设计师拥有比常人更敏锐的感官,他们在设计时会考虑购买者的感受,并将专业设计知识融入到茶包装色彩设计中。比如同样的红色包装,除了热情激烈感受外,还能体会到现代都市的华丽气派的感受。所以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会考虑到他们眼中的色彩搭配。此外,在运用色彩时,为了达到包装直观性效果,设计师往往会用感性化的颜色和直观性描述进行搭配,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超市调研中可以发现,大多数的茶包装都是绿色,因为茶叶本身就是绿色,虽然经过后期深加工后,茶叶变成墨绿色,但是经过开水的冲泡后,茶水也会呈现淡绿色,所以无论考虑到哪一道工序,茶都是给人以绿色的感觉,这是人对于茶的第一基础颜色。所以在设计茶包装的时候,设计师也会考虑运用绿色系。这是因为绿色本来就给你清新沁脾的感觉,像是大雨过后的空气,深呼吸令人神清气爽。在设计师眼中,绿色还给人一种向往宁静的心理追求,在当今喧嚣的都市中,空气环境越来越差,生活的压力接踵而来,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人们身心疲惫不堪,所以这时候需要一种世外宁静的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绿色是一种决定性的基本颜色,是生存本能的颜色。它从心理上给你一种安静的积极作用,能够让人暂时放下不安的生活,创造一个内心宁静平和的精神世界,引导我们烦躁的社会从而进入内心渴望的和谐境界。茶叶除了绿色,常见的颜色还有棕色,如果说绿色的茶给你一种舒适的感受,那么棕色的茶给人就是坚强稳重的感觉。棕色的茶冲泡出来是介于红色和黄色之间,就像是土地的颜色,所以给人感觉深沉厚重。在茶包装中运用棕色系,这是因为品茶的人群一部分是稍微上年纪的人,尤其是老人,几十年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内心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所以对待任何事务都能处事不惊,尤其是在喝茶方面,当茶叶遇到开水,慢慢绽开的茶叶缓缓上升又慢慢落下,仿佛就像人生,起起落落,甚是感悟慢慢。所以棕色系就是一种家常的颜色,是一种阅历丰富但又近乎平淡的人生感悟,如母亲般严肃但是值得信赖。无论是绿色系还是棕色系都是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首先考虑的两种色彩。这两种色彩给人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绿色的宁静舒适和棕色的稳重严谨都是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考虑到产品的特性和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的表现。所以设计出来的作品才能贴合产品实际,并且能够产生好的消费利益。由此可见,茶包装在设计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产品的属性,更重要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设计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包装,更能激发消费的购买欲望,也更能获得消费者认可。

2茶包装中的外观设计与消费观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把四份品质一样的绿茶分别倒入红、绿、蓝、棕四个茶杯中,然后每个杯中都冲泡茶叶,请4个人品茶,得出的结论是:82%的人认为,红杯中的茶味道浓郁,耐人寻味,茶叶档次较高;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绿杯中的茶味道清新芳香,是新茶;86%的人得出,蓝色杯中的茶味道苦涩,口感不佳,品质较差;93%的人认为:棕色茶杯里的茶味道醇厚,品质纯正,是陈茶。这个实验可以看出,色彩对消费者心理的巨大影响作用。所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茶包装的色彩运用也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部分。茶包装一般分为两大类,即大包装和小包装。大包装一般是为了方便运输或者储存,用木箱、纸箱或者铁桶等容器保存;小包装主要指零售包装,一般都是小袋独立真空包装。为了美观和刺激消费,都会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样式来吸引消费者。色彩设计一般在小包装上运用较多,并且运用于各种材质的包装。比如:聚酯、铝箔、聚乙烯复合,其次是拉伸聚丙烯、铝箔、聚乙烯复合材料。就连目前最流行的铁罐材质,设计者也能发挥出色彩的巨大作用。除了色彩设计,茶包装的形象设计也是需要设计者考虑的内容之一。形象设计的新颖夺目就能立刻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但是包装设计终归离不开产品本身属性,色彩也是具有属性的,所以在设计外观形象时,不仅要考虑茶叶的颜色、档次、味道等,还要考虑到选用合适的颜色,要充分考虑到消费者的欣赏习惯和习俗。形象设计要求整体风格统一,色彩运用画龙点睛,如果全部使用色彩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设计,如果色彩元素过少,也形不成一个整体画面。所以设计师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对同类产品的风格、画面、材质进行研究,取长补短,设计出有竞争力的茶包装作品。一个品牌的茶包装有高中低档几种类型,所以在设计时也要考虑到不同档次运用不同的色彩,就拿之前做的实验,绿色给人大多是新茶,蓝色给人大多是品质不佳,红茶给人感觉档次较高,棕色给人感觉是陈茶,所以如何让消费者分别出茶的级别就需要设计者在茶包装上独具匠心了,这需要一个完整的色彩体系。当然,现在市场上的茶包装作品也已经发展成熟,不缺乏别致新颖的高档包装,但是过度的华丽装饰和浮夸的色彩设计给人一种华而不实的感受,完全脱离了茶叶本身的品质,给消费者一种买茶就是买包装的错觉,所以要求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要切合实际,运用新颖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真正富有美感的作品。

3茶叶包装色彩设计的新潮流

色彩对人是有视觉冲击作用的,就好像一个人穿着鲜艳的衣服在夜色中行走一样,人的视觉也是第一时间感受到色彩的冲击效果。但是人对色彩都是具有喜好性的,对于喜欢的色彩,人们的感受往往是欣喜的,但是对于厌恶的色彩是拒绝的,人的内心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色彩冲击时,人的情绪也是随之变化的。但是人们对色彩的追求也是一直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设计师利用色彩设计出新的外包装潮流。国内茶包装大多是以绿色为主,因为是茶叶本身的颜色。绿色大多被用在茶外包装上,以至于在消费者印象中提起茶都是绿色的。单纯的使用绿色就显得有些单调,但想要突破这种传统的色彩设计并非易事。设计者需要寻找新的设计理念才能完美的和茶文化结合起来。在2009年“中国包装之星”大赛中,就有一幅茶包装的获奖作品,它没有采用传统的绿色作为设计颜色,反而使用严肃庄重的黑红色作为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乍一看不被人所接受,但是看到它的名字“论道,大汉春秋”之后,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设计色彩了。因为包装采用的是中国漆,早在中国汉朝就发明了中国漆,所以命名“大汉春秋”。该作品就是典型的打破传统的单色调为主的色彩设计,以中国茶文化为新的突破口,变现了茶本身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能够将茶包装的色彩设计和茶文化特征结合起来,设计出全新的包装作品,这不仅源于作者的深厚设计功底和灵活变通,更是彰显了作者对茶文化的独特见解。基于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国内茶包装很多采用都是中国风的山水画设计,这确实也是将产品本身和历史文化的特征结合起来,整体画风都是黑白山水画。但是这些色彩设计的消费者人群多是老年人,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设计并不是很吃香。现在年轻人都追求个性,所以在茶包装上也是如次。茶文化也需要新的元素加入,设计师在运用色彩时大胆加入鲜艳的色彩,再加上当下比较流行的形象设计,就会给茶包装注入新鲜的设计元素,非常符合一些年轻人的消费审美观。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类一直也在发现新的元素,所以在对待茶包装的色彩设计上也提出新的时代要求,不仅要有茶本质特征、色彩设计特征、茶文化特征还要有时代特征,只有这样,茶包装的色彩设计才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4结语

我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通过茶包装中的色彩设计表现出中国茶文化艺术特征,色彩设计不简单是运用颜色,色彩设计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直接穿透在人的视觉效果中,给人以不同的心理反应。茶包装中的色彩设计也是一门深厚的学问,不仅涉及到专业美术知识,更是要求要有对市场和消费者心理喜好的敏锐眼光。色彩设计是一个变化发展的事物,任何时候都不能固守成规,不思进取,设计的理念需要创新,色彩的设计需要创新,茶包装设计也需要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赋予事物新的生命力。

作者:于雪波 单位: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彭维新.论中国茶叶包装设计中的色彩视觉效应[J].林区教学.2012(2):03-104

[2]陈雄军.基于地域文化色彩的茶包装设计研究[J].福建茶叶.2015(5):27-30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5

论文关键词:包豪斯色彩建筑空间

论文摘要:在包豪斯的色彩教学中,除了基础课程中的色彩理论研究外,还有壁画作坊(车间)中色彩的应用研究。利用色彩直接服务于空间的塑造工作,或者说色彩如何在建筑中应用的问题,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包豪斯壁画作坊的青年教师们发展出一种使用大块色彩平涂对基本建筑空间进行装饰的新方法,逐步摆脱了用大尺度抽象绘画作为室内壁面装饰的传统观念。包豪斯在这一领域的实践对以后建筑和室内空间中应用色彩的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并在当代西方建筑实践中有了新的发展。

包豪斯除了基础课程中的色彩理论研究外,还有壁画作坊(车间)中的色彩应用研究。1923年的《包豪斯理念与组织》中正式规定了色彩为壁画作坊的工作“材料”。最早担任这个作坊形式师傅的是施勒默尔和伊顿,但从1922年起,由康定斯基负责指导。同他在基础课程中开设的形式与色彩理论讲座相连贯,康定斯基进一步在壁画作坊中制定了详尽的色彩研究计划,即颁布于1924年春的《国立包豪斯壁画作坊的工作纲领》。

在这个指导性文件中,康定斯基认为壁画作坊的工作特点在于无法单独用色彩就生产出一种产品,它通过增强或减弱形式的效果参与到空间的塑造活动中。康定斯基将色彩的物理、化学性质(如涂料的性质、胶合剂性能)与各种技术性工作联系起来,将色彩的心理特性与各种分析与创作的实验联系起来,规定了色彩应用研究的两个基本方面,这同他的色彩理论教学在结构上取得了一致性。在壁画作坊的实践中,两类问题最为显著,一类是利用色彩对于表面的装饰与设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通常是通过学徒们将模仿的康定斯基绘画作品放大到壁画的尺度涂刷到墙面上的方式进行,显示了康定斯基教学方式的特点——使学生服从于教师的经验,因而实质上没有多少创造价值,常常在背后受人非议。但另一类问题却引发了深远的影响,即如何利用色彩直接服务于空间的塑造工作,或者说是色彩如何在建筑中应用的问题。

在理论上更早提出将色彩运用于空间实践的,还有风格派。在1924年的《走向一个造型的建筑》一文中,凡·杜斯堡写道:“现代画家的任务是借助色彩创作一个和谐的整体,在新的四维的时空领域中,而不是两维的表面。”然而在实践中,凡·杜斯堡的色彩应用方式更像是把他本人的绘画作品直接贴到了建筑的墙壁或天花板上,最后得到的并不是色彩的面,而是漂浮在四面八方的色块。另一位风格派建筑师里特维德(Rietveld)的方法更彻底一些,在著名的“红黄蓝椅子”这个作品中,他已经将体积的不同表面用色彩加以区别,大大改变了体积本身的观感。包豪斯壁画车间的色彩空间应用则更进了一步,他们把这种在体积外部使用色彩的方法引入到空间内的表面中去。

在康定斯基关于色彩心理效应的理论讨论基础上,壁画作坊里的一些优秀学徒如辛勒克·谢帕、阿恩特等人逐步摆脱了用大尺度抽象绘画作为室内壁面装饰的方法,而考虑使用大块色彩平涂的手法,把空间中的各个界面涂刷成不同的颜色,借此强化或改变基本建筑空间的感受。这种想法在当时具有一种开创性的意义,还没有人提出过一套完整的关于色彩在空间中应用的理论或方法。谢帕的试验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色彩的应用性研究,而是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色彩研究领域,它突破了传统色彩研究局限于平面效果的特点,把色彩的空间性研究从平面的视觉深度幻觉引向了真实三维空间中的色彩效果。在德绍时期,谢帕接任壁画车间的主任,完全应用了他的色彩研究方法,放弃了制作大尺度抽象壁画的工作,他的色彩设计方式引起了广泛的追随。

色彩空间性研究的实验,首先在德绍包豪斯教师住宅的室内设计中反映出来,虽然其中的三栋住宅是两户并联式,且室内空间布局比较相似,但通过不同的色彩处理方案,充分显示出主人不同的性格特点。康定斯基家的色彩设计就十分有趣,餐厅被刷成黑白相间的颜色,包豪斯的其他人以为在这种环境中肯定很不舒服,但恰恰相反,黑色与白色的强烈反差创造出一种奇特的宁静氛围。起居室是粉红色,还有一个不大的壁龛,它的侧墙竟是金色,而卧室是绿色的,工作室是淡黄色,画室与客厅是浅灰色,康定斯基妻子的小房间则是粉红色。克利的工作室中也有一面墙被刷成了黑色,作为挂放作品的背景。这种在建筑室内使用色彩的方式在当时是极其大胆的。除教师住宅外,谢帕还领导壁画车间为德绍包豪斯新校舍的建筑室内作了色彩设计。同教师住宅相比,更多考虑了利用色彩进行空间的划分和方向的指引,并将建筑、门、壁柜、灯具等不同要素清楚地区分出来。此外,在德绍市内,谢帕还指导了一些公共建筑的室内色彩设计。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6

在进行室内色彩设计时,应首先了解和色彩有密切联系的以下问题:

1、空间的使用目的。不同的使用目的,如会议室、病房、起居室,显然在考虑色彩的要求、性格的体现、气氛的形成各不相同。

2、空间的大小、形式。色彩可以按不同空间大小、形式来进一步强调或削弱。

3、空间的方位。不同方位在自然光线作用下的色彩是不同的,冷暖感也有差别,因此,可利用色彩来进行调整。

4、使用空间的人的类别。老人、小孩、男、女,对色彩的要求有很大的区别,色彩应适合居住者的爱好。

5、使用者在空间内的活动及使用时间的长短。学习的教室,工业生产车间,不同的活动与工作内容,要求不同的视线条件,才能提高效率、安全和达到舒适的目的。长时间使用的房间的色彩对视觉的作用,应比短时间使用的房间强得多。色彩的色相、彩度对比等等的考虑也存在着差别,对长时间活动的空间,主要应考虑不产生视觉疲劳。

6、该空间所处的周围情况。色彩和环境有密切联系,尤其在室内,色彩的反射可以影响其他颜色。同时,不同的环境,通过室外的自然景物也能反射到室内来,色彩还应与周围环境取得协调。

7、使用者对于色彩的偏爱。一般说来,在符合原则的前提下,应该合理地满足不同使用者的爱好和个性,才能符合使用者心理要求。

在符合色彩的功能要求原则下,可以充分发挥色彩在构图中的作用。

二、室内色彩的设计方法

1、色彩的协调问题

室内色彩设计的根本问题是配本问题,这是室内色彩效果优劣的关键,孤立的颜色无所谓美或不美。就这个意义上说,任何颜色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不恰当的配色,而没有不可用之颜色。色彩效果取决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关系,同一颜色在不同的背景条件下,其色彩效果可以迥然不同,这是色彩所特有的敏感性和依存性,因此如何处理好色彩之间的协调关系,就成为配色的关键问题。

如前所述,色彩与人的心理、生理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注视红色一定时间后,再转视白墙或闭上眼睛,就仿佛会看到绿色。此外,在以同样明亮的纯色作为底色,色域内嵌入一块灰色,如果纯色为绿色,则灰色色块看起来带有红味,反之亦然。这种现象,前者称为“连续对比”,后者称为“同时对比”。而视觉器官按照自然的生理条件,对色彩的刺激本能地进行调剂,以保持视觉上的生理平衡,并且只有在色彩的互补关系建立时,视觉才得到满足而趋于平衡。如果我们在中间灰色背景上去观察一个中灰色的色块,那么就不会出现和中灰色不同的视觉现象。因此,中间灰色就同人们视觉所要求的平衡状况相适应,这就是考虑色彩平衡与协调时的客观依据。

色彩协调的基本概念是由白光光谱的颜色,按其波长从紫到红排列的,这些纯色彼此协调,在纯色中加进行等量的黑或白所区分出的颜色也是协调的,但不等量时就不协调。例如米色和绿色、红色与棕色不协调,海绿和黄接近纯色是协调的。在色环上处于相对地位并形成一对补色的那些色相是协调的,将色环三等分,造成一种特别和谐的组合。色彩的近似协调和对比协调在室内色彩设计中都是需要的,近似协调固然能给人以统一和谐的平静感觉,但对比协调在色彩之间的对立、冲突所构成的和谐和关系却更能动人心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和运用色彩的统一与变化规律。和谐就是秩序,一切理想的配色方案,所有相邻光色的间隔是一致的,在色立体上可以找出7种协调的排列规律。

2、室内色彩构图

色彩在室内构图中常可以发挥特别的作用。

1、可以使人对某物引起注意,或使其重要性降低。

2、色彩可以使目的物变得最大或最小。

3、色彩可以强化室内空间形式,也可破坏其形式。例如:为了打破单调的六面体空间,采用超级平面美术方法,它可以不依天花、墙面、地面的界面区分和限定,自由地、任意地突出其抽象的彩色构图,模糊或破坏了空间原有的构图形式。

4、色彩可以通过反射来修饰。

由于室内物件的品种、材料、质地、形式和彼此在空间内层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室内色彩的统一性,显然居于首位。一般可归纳为下列各类色彩部分:

(1)背景色。如墙面、地面、天棚,它占有极大面积并起到衬托室内一切物件的作用。因此,背景色是室内色彩设计中首要考虑和选择的问题。

不同色彩在不同的空间背景上所处的位置,对房间的性质、对心理知觉和感情反应可以造成很大的不同,一种特殊的色相虽然完全适用于地面,但当它用于天棚上时,则可能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现将不同色相用于天棚、墙面、地面时,作粗浅分析:

1)红色天棚:干扰,重;墙面:进犯的,向前的;地面:留意的,警觉的。

纯红除了当作强调色外,实际上是很少用的,用得过分会增加空间复杂性,应对其限制更为适合。

2)粉红色天棚:精致的,愉悦舒适的,或过分甜蜜,决定于个人爱好;墙面:软弱,如不是灰调则太甜;地面:或许过于精致,较少采用。

3)褐色天棚:沉闷压抑和重;墙面:如为木质是稳妥的;地面:稳定沉着的。

褐色在某些情况下,会唤起糟粕的联想,设计者需慎用。

4)橙色天棚:发亮,兴奋;墙面:暖和与发亮的;地面:活跃,明快。

橙色比红色更柔和,有更可相处的魅力,反射在皮肤上可以加强皮肤的色调。

5)黄色天棚:发亮,兴奋;墙面:暖,如果彩度高引起不舒服;地面:上升、有趣的。

因黄色的高度可见度,常用于有安全需要之处,黄比白更亮,常用于光线暗淡的空间。

6)绿色天棚:保险的,但反射在皮肤上不美;墙面:冷、安静的、可靠的,如果是眩光引起不舒服;地面:自然的,柔软、轻松、冷。绿色与蓝绿色系,为沉思和要求高度集中注意的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7)蓝色天棚:如天空,冷、重和沉闷;墙面:冷和远,促进加深空间;地面:引起容易运动的感觉,结实。

蓝色趋向于冷、荒凉和悲凉。如果用于大面积,淡浅蓝色由于受人眼晶体强力的折射,因此使环境中的目的物和细部受到变模糊的弯曲。

8)紫色天棚:除了非主要的面积,很少用于室内,在大空间里,紫色扰乱眼睛的焦点,在心理上它表现为不安和抑制。

9)灰色天棚:暗的;墙面:令人讨厌的中性色调;地面:中性的。

象所有中性色彩一样,灰色没有多少精神治疗作用。

10)白色天棚:空虚的;墙面:空,枯燥无味,没有活力;地面:似告诉人们,禁止接触。

白色过去一直认为是理想的背景,然而缺乏考虑其在装饰项目中的主要性质和环境印象,并且在白色和高彩度装饰效果的对比,需要极端的从亮至暗的适应变化,会引起眼睛疲倦。此外,低彩度色彩与白色相对布置看来很乏味和平淡,白色对老年人和恢复中的病人都是一种悲惨的色彩。因此,从生理和心理的理由不用白色或灰色作为在大多数环境中的支配色彩,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白色确实能容纳各种色彩,作为理想背景也是无可非议的,应结合具体环境和室内性质,扬长避短,巧于运用,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11)黑色天棚:空虚沉闷得难以忍受;墙面:不祥的,象地牢;地面;奇特的,难于理解的。

运用黑色要注意面积一般不宜太大,如某些天然的黑色花岗石、大理石,是一种稳重的高档材料,作为背景或局部地方的处理,如使用得当,能起到其他色彩无法代替的效果。

(2)装修色彩。如门、窗、通风孔、博古架、墙裙、壁柜等,它们常和背景色彩有紧密的联系。

(3)家具色彩。各类不同品种、规格、形式、材料的各式家具,如橱柜、梳妆台、床、桌、椅、沙发等,它们是室内陈设的主体,是表现室内风格、个性的重要因素,它们和背景色彩有着密切关系,常成为控制室内总体效果的主体色彩。

(4)织物色彩。包括窗帘、帷幔、床罩、台布、地毯、沙发、坐椅等蒙面织物。室内织物的材料、质感、色彩、图案五光十色,千姿百态,和人的关系更为密切,在室内色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不注意可能成为干扰因素。织物也可用于背景,也可用于重点装饰。

(5)陈设色彩。灯具、电视机、电冰箱、热水瓶、烟灰缸、日用器皿、工艺品、绘画雕塑,它们体积虽小,常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室内色彩中,常作为重点色彩或点缀色彩。

(6)绿化色彩。盆景、花篮、吊篮、插花、不同花卉、植物,有不同的姿态色彩、情调和含义,和其他色彩容易协调,它对丰富空间环境,创造空间意境,加强生活气息,软化空间肌体,有着特殊的作用。

根据上述的分类,常把室内色彩概括为三大部分:

1、作为大面积的色彩,对其他室内物件起衬托作用的背景色;2、在背景色的衬托下,以在室内占有统治地位的家具为主体色;3、作为室内重点装饰和点缀的面积小却非常突出的重点或称强调色。以什么为背景、主体和重点,是色彩设计首先应考虑的问题。同时,不同色彩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的多层次的背景关系,如沙发以墙面为背景,沙发上的靠垫又以沙发为背景,这样,对靠垫说来,墙面是大背景,沙发是小背景或称第二背景。

另外,在许多设计中,如墙面、地面,也不一定只是一种色彩,可能会交叉使用多种色彩,图形色和青景色也会相互转化,必须予以重视。

色彩的统一与变化,是色彩构图的基本原则。所采取的一切方法,均为达到此目的而做出选择的决定,应着重考虑以下问题:

(1)主调。室内色彩应有主调或基调,冷暖、性格、气氛都通过主调来体现。对于规模较大的建筑,主调更应贯穿整个建筑空间,在此基础上再考虑局部的、不同部位的适当变化。主调的选择是一个决定性的步骤,因此必须和要求反应空间的主题十分贴切。即希望通过色彩达到怎样的感受,是典雅还是华丽,安静还是活跃进,纯朴还是奢华。用色彩语言来表达不是很容易的,要在许多色彩方案中,认真仔细地去鉴别和挑选。北京香山饭店为了表达如江南民居的朴素、雅静的意境,和优美的环境相协调,在色彩上采用了接近无彩色的体系为主题,不论墙面、顶棚、地面、家具、陈设,都贯彻了这个色彩主调,从而给人统一的、完整的、深刻的、难忘的、有强烈感染力的印象。主调一经确定为无彩系,设计者绝对不应再迷恋于市场上五彩缤纷的各种织物、用品、家具,而是要大胆地将黑、白、灰这种色彩用到平常不常用该色调的物件上去。这就要求设计者摆脱世俗的偏见和陈规,所谓“创造”也就体现在这里。

(2)大部位色彩的统一协调。主调确定以后,就应考虑色彩的施色部位及其比例分配。作为主色调,一般应占有较大比例,而次色调作为与主调色,只占小的比例。

上述室内色彩的三大部分的分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决不能作为考虑色彩关系的唯一依据。分类可以简化色彩关系,但不能代替色彩构思,因为,作为大面积的界面,在某种情况下,也可能作为室内色彩重点表现对象。例如,在室内家具较少时或周边布置家具的地面,常成为视觉的焦点,而予以重点装饰。因此,可以根据设计构思,采取不同的色彩层次或缩小层次的变化。选择和确定图底关系,突出视觉中心,例如:

1)用统一顶棚、地面色彩来突出墙面和家具;

2)用统一墙面、地面来突出顶棚、家具;

3)用统一顶棚、墙面来突出地面、家具;

4)用统一顶棚、地面、墙面来突出家具。

这里应注意的是如果家具和周围墙面较远,如大厅中岛式布置方式,那么家具和地面可看作是相互衬托的层次。这二层次可用对比方法来加强区别变化,也可用统一办法来削弱变化或各自结为一体。

在作大部位色彩协调时,有时可以仅突出一二件陈设,即用统一顶棚、地面、墙面、家具来突出陈设,如墙上的画、书橱上的书、桌上的摆设、座位上的靠垫以及灯具、花卉等。由于室内各物件使用的材料不同,即使色彩一致,由于材料质地的区别还是显得十分丰富的,这也可靠作室内色彩构图中难得具有的色彩丰富性和变化性的有利因素。因此,无论色彩简化到何种程度也决不会单调。

色彩的统一,还可以采取选用材料的限定来获得。例如可以用大面积木质地面、墙面、顶棚、家具等。也可以用色、质一致的蒙面织物来用于墙面、窗帘、家具等方面。某些设备,如花卉盛具和某些陈设品,还可以采用套装的办法,来获得材料的统一。

(3)加强色彩的魅力。背景色、主体色、强调色三者之间的色彩关系决不是孤立的、固定的,如果机械地理解和处理,必然千篇一律,变得单调。换句话,既要有明确的图底关系、层次关系和视觉中心,但又不刻板、僵化,才能达到丰富多彩。

这就需要用下列三个办法:

1)色彩的重复或呼应。即将同一色彩用到关键性的几个部位上去,从而使其成为控制整个室内的关键色。例如用相同色彩于家具、窗帘、地毯,使其他色彩居于次要的、不明显的地位。同时,也能使色彩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色彩上取得彼此呼应的关系,才能取得视觉上的联系和唤起视觉的运动。例如白色的墙面衬托出红色的沙发,而红色的沙发又衬托出白色的靠垫,这种在色彩上图底的互换性,既是简化色彩的手段,也是活跃图底色彩关系的一种方法。

2)布置成有节奏的连续。色彩的有规律布置,容易引起视觉上的运动,或称色彩的韵律感。色彩韵律感不一定用于大面积,也可用于位置接近的物体上。当在一组沙发、一块地毯、一个靠垫、一幅画或一簇花上都有相同的色块而取得联系,从而使室内空间物与物之间的关系,象“一家人”一样,显得更有内聚力。墙上的组画、椅子的座垫、瓶中的花等等均可作为布置韵律的地方。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7

关键词:室内设计家庭装修

一、形式和色彩服从功能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室内色彩主要应满足功能和精神要求,目的在于使人们感到舒适。在功能要求方面,首先应认真分析每一空间的使用性质,如儿童居室与起居室、老年人的居室与新婚夫妇的居室,由于使用对象不同或使用功能有明显区别,空间色彩的设计就必须有所区别。

二、力求符合空间构图需要室内色彩配置必须符合空间构图原则,充分发挥室内色彩对空间的美化作用,正确处理协调和对比、统一与变化、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室内色彩设计时,首先要定好空间色彩的主色调。色彩的主色调在室内气氛中起主导和润色、陪衬、烘托的作用。形成室内色彩主色调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室内色彩的明度、色度、纯度和对比度,其次要处理好统一与变化的关系。有统一而无变化,达不到美的效果,因此,要求在统一的基础的求变化,这样,容易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取得统一又有变化的效果,大面积的色块不宜采用过分鲜艳的色彩,小面积的色块可适当提高色彩的明度和纯度。此外,室内色彩设计要体现稳定感、韵律感和节奏感。为了达到空间色彩的稳定感,常采用上轻下重的色彩关系。室内色彩的起伏变化,应形成一定的韵律和节奏感,注重色彩的规律性,切忌杂乱无章。

三、利用室内色彩,改善空间效果充分利用色彩的物理性能和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空间尺度、比例、分隔、渗透空间,改善空间效果。例如居室空间过高时,可用近感色,减弱空旷感,提高亲切感;墙面过大时,宜采用收缩色;柱子过细时,宜用浅色;柱子过粗时,宜用深色,减弱笨粗之感。四、注意民族、地区和气候条件符合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室内设计基本规律。但对于不同民族来说,由于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不同,其审美要求也不同。因此,室内设计时,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理环境的特殊习惯和气候条件。

色彩包围出的好心情

作为装饰手段,墙面色彩因能改变居室的外观与格调而受到重视。色彩不占用居室空间,不受空间结构的限制,运用方便灵活,最能体现居住者的

个性风格。

色泽功能

色彩的心理作用每一种颜色都具有特殊的心理作用,能影响人的温度知觉、空间知觉甚至情绪。色彩的冷暖感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界某些事物的联想。例如,从红、橙、黄等暖色会使人联想到火焰、太阳,从而有温暖的感觉;从白、蓝和蓝绿等冷色会联想到冰雪、海洋和林荫,而感到清凉。

色彩与空间感

基于色彩的彩度、明度不同,还能造成不同的空间感,可产生前进、后退、凸出、凹进的效果。明度高的暖色有突出、前进的感觉,明度低的冷色有凹进、远离的感觉。色彩的空间感在居室布置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空间狭小的房间里,用可产生后退感的颜色,使墙面显得遥远,可赋予居室开阔的感觉。

色彩与人的情绪

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白色和其它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这种心理效应可以被有效地运用。例如,自然光不足的客厅,使用明亮的颜色,使居室笼罩在一片亮丽的氛围中,会使人感到愉快。

墙壁用色

墙面的色彩,构成了整个房间色彩的基调,其次,如家具、照明、饰物等色彩分布,都受到它的制约。墙面色彩的确定首先要考虑居室的朝向。南向和东向的房间,光照充足,墙面宜采用淡雅的浅蓝、浅绿冷色调;北向房间或光照不足的房间,墙面应以暖色为主,如奶黄、浅橙、浅咖啡等色,不宜用过深的颜色。墙面的色彩选择要与家具的色彩、室外的环境相协调。墙面的色彩对于家具起背景补托作用,墙面色彩过于浓郁凝重,则起不到背景作用,所以宜用浅色调,不宜用过深的色彩。如果室外是绿色地带,绿色光影散射进入室内,用浅紫、浅黄、浅粉等暖色装饰的墙面则会营造出一种宛如户外阳光明媚般的氛围;若室外是大片红砖或其它红色反射,墙面以浅黄、浅棕等色为装饰,可给人一种流畅的感觉。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

暖色系列:红、黄、橙色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正确地应用色彩美学,有助于改善居住条件。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红棕色的餐桌,有利于增进食欲。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运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变环境气氛。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希望温暖、室内墙壁、地板、家具、窗帘选用暖色装饰会有温暖的感觉,反之,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采用青、绿、蓝色等冷色装饰居室,感觉上会比较凉爽些。

音乐与色彩的关系

声色迷离

如果黑暗是音乐的形体

朋友们约我谈音乐与色彩的关系,有点赶鸭子上架,因为我自忖是个“乐盲”――此时忽觉这个词格外有趣,为什么不说“乐聋”呢?构造法似乎也暗示着“看”的优先性,更准确地说,是人的生活状态对“看”的更深的依赖感。但我在懒散中忽然读到张爱玲的《谈音乐》,有段文字触动了我:

“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张爱玲在文中漫无边际地扯着洋腔土调,似乎都不如在开篇谈气味谈色彩时那般痴迷,让人可以觉察到肌肤上纤毛的微颤。回顾起来,我对色彩的好感逊于文字,对音乐的好感逊于色彩,这种感官的偏好,本是天生的。但好事者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暧昧关系来。而诸多窜来窜去的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

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视为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被频频引证的一句话:“塘中的月光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理解这种层次的通感,在一个“像”字。“像”是一座桥,使听觉与视觉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或许“通感”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且时时做偷机取巧之用。大学时听一位音乐教授讲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他诱导我们动用形象思维,去想象出神灵活现的侏儒、古堡、牛车、基辅大门――并告诉我们这些形象就是乐曲的内涵。虽然素材与作品之间并非隐喻关系,但我总怀疑那位教授的潜在动机是他的“通感”情结。

在康定斯基的《论艺术的精神》中,我读到了对通感的创作本体论意义上的阐述:“现在,在心理学领域内”联想“理论再也不能令人满意了。一般说来,色彩直接地影响着精神。色彩好比琴键,眼睛好比音槌,心灵仿佛是绷满弦的钢琴,艺术家就是弹琴的手,它有目的地弹奏各个琴键来使人的精神产生各种波澜和反响。”我想,康定斯基所说失效的“联想”,就是修辞意义上的“通感”;富于意味的是,康定斯基也只能用“好比”来结构。

形式跃居为内容(而成为内容的形式将受到新的瓦解),康定斯基完成了令人振奋的一跳。虽然德拉克洛瓦早就说过:“众所周知,黄色、橙色和红色具有快乐和丰富的含义”,但在跑道上运势滑行和腾出地面的一瞬毕竟不同。这一跳是如何完成的呢?我发现“形式”的色彩是踩着音乐摇摆的荷叶跳上“内容”的宝座的――这只宝座也是荷叶做的。因为“乐曲声直接作用于心灵并在那里激起回响,因为乐感是人所固有的”,只有和音乐相通,色彩才能“直接”地作用于精神。这里,“像”字那座桥梁从平卧忽而竖了起来,音乐变成了雅各的天梯。

似乎是宿命,在上世纪之交,艺术的各领域都有着“九九归一”的抱负。任何艺术形式,都希望无限地接近音乐,这一思想似乎在黑格尔的美学体系里得以完成。在诗歌领域,比如马拉美对音乐性的追求,远远不是寻个押韵、悦耳了,而是一种在“音”中忘却“义”的诱惑。这种诱惑,会让诗歌消弥于乐音之中,会让生活的脚掌脱离尘土,正所谓“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

马拉美是造梦的高手,但我更信服帕斯捷尔纳克的话:“词汇的音乐性在文字语言与口头语言中永远不是单纯发声问题。它也不仅仅产生于元音和辅音的和谐上。它产生于语言与它的意义的关系上。所以意义――即内容――应当永远占主导地位。”当“音乐性”这个词泛滥成灾,在消费者的狂热中贬值之时,我更愿意保守地坚持,每种感官每种媒介的独立性,因为“像”不是“是”,爬上“梯子”也不意味着你就能望见天堂;都上了天堂,人间岂不寂寞荒凉?

攀上音乐梯子的色彩是什么样的色彩呢?康定斯基举了红色为例。“这种红色没有任何独立的冷暖过渡;而且我们应该这样设想:红色调里的各种微妙的变化也是如此。为此我才说这种精神视觉是模糊的。但是既然这种内在声音在没有冷暖倾向的情况下能够持续下去,我们同时也可认为它是明确的。”柏拉图的理想我想在这种奇妙的色彩中实现了。它既为人世所无,又分明存在于我们的内在声音;它既有理性的冰冷明晰,又有感性的温情脉脉,撩人心扉。在我们说“蓝调音乐”时,我想就是康定斯基的蓝。

如果说康定斯基是让色彩向上爬的话,兰波则是让音乐向下滑。因为,对音乐色调的直觉把握并不足以催发我们的想象力,奇妙的是色彩的繁衍能力。“A黑,E白,I红,U绿,O蓝:元音,终有一天我要道破你们隐秘的身世。”元音隐秘的身世是什么呢?如果仅停留在寻找色彩的对应上,兰波的发现就会显得空洞而乏味,就像只找到通往家园的路径,而对家园的门廊仍然一无所知。于是兰波接着想象到:“A,苍蝇身上的黑绒胸衣,围绕着腐臭嗡嗡地飞行。”“A”找到了黑色,黑色在人世上找到了一只苍蝇,有点借尸还魂的意思。找到了尸,黑色才不会空虚,“A”才能有安稳的感觉――这里,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次尼采式的形而上学的颠覆:如果没有繁复的生活经验,没有无意识的沉积,我们是否可能对色彩、对音乐的色彩有起码的感知?那么,什么找到了“A”呢?在康定斯基的论证中,我更感兴趣的是他引述的《威尼斯商人》中的一段词:

“灵魂里没有音乐的人,

不会为甜蜜和谐的乐声所感动,

他们为非作恶,使奸弄诈,

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

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

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

听这音乐!

“他们的灵魂像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我觉得是这段词里最有“音乐性”的两句。出现这两句时,我忽然预感着琴弓绷紧,第一声乐音将从黑暗中勃然而发。没有这两句,那么再“甜蜜和谐”的乐声也会象吊死的幻影一样。我们可以进一步分析诗的结构,头三句只是为后两句作铺垫,这是莎士比亚惯用的花招,你会感到,不是“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而恰恰是说话者对音乐一无所知。只有当说话者一步一步走过了“他们的灵魂象黑夜一样昏沉,他们的情感与鬼域一样幽暗”这两句后,他才察觉到自己对黑暗的胆怯,对音乐的胆怯。他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因为开始他在贼喊捉贼。这时,他听到了黑暗中发出的声音:“这种人是不可信任的,听这音乐!”

音乐从黑暗中发出,但我们无法把黑暗理解为色彩,正如黑暗中的无声,我们无法把它理解为音乐。大音虚声,大象希形,我们触到了象与声的极限;太初有道,太初有光,但道人听不见,光人也看不见。我相信,在神的王国里,音与色,本是一体;只有到人的王国,才有音与色的等级。

色彩叫人安心,音乐让人心慌,张爱玲说的是实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是常识,常识是人的本性。但人的本性还有一条,就是他总想超越自己的本性,老歌德一年只敢看一部莎士比亚,不知他听贝多芬时会不会战战兢兢。听音看色,是人的本能;听音有色,看色有音,也是人的心灵的本然构造。那么我们在什么层面上谈论音乐与色彩的问题上才能有些意义呢?我好象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

在此,我想引一段杨小彦在《读图时代》中的话:“长久以来,我总是把莱辛所写的美学著作《拉奥孔》看作是文图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的一个象征性转折……在文学作品中,作家描写死亡可以尽可能地使用想象力,极力去渲染其中真实的恐怖气氛,人们在阅读当中自己去体会这种气氛并在体会当中去获得审美的升华。可是,如果画家们真的把死亡的景象如实地画出来,人们就会受不了,因为视觉本身有一种不容置疑的直接性,会导致生理而不是心理的不良反应。所以,莱辛对于”美“的最后规定是在视觉上以不导致生理刺激为底线。的确,从古希腊开始的艺术,为了视觉上的愉悦感,画家们发展出了一种样式,雕塑《拉奥孔》便是这种样式的一个著名的例子,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拉奥孔和他的三个儿子的垂死挣扎是如何变成了优美的形体展示。”

今天,“图已经成为千变万化的足以和文字抗衡的另一类存在,成了文字真实意义上的异化物”。而我发现在人们对文字与图像――当然图像的外延远远要广于色彩――的争论过程中,音乐一直处于缺席状态,不知它欲当旁观者,还是当大法官。所以,当我们把音乐引入这场注定要旷日持久的争论中时,无疑是一次冒险,而新的生机和意味将在冒险中被发现。

色彩与视觉

◆颜色感觉要素

一个物体在视觉上引起的颜色感觉是由以下三种因素决定的:

(l)物体表面将照射光线反射到主间的性质,这种性质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化学结构与组成、表面物理与表面几何特性。

(2)照明光源的性质,即光源的波长构成特性一光能在相关视觉波段范围内的能量分布,从光源的色品质量而言,也就是它的色温。

(3)眼睛的感色能力,主要决定于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系统的光线感受能力和处理与传送光刺激的能力。

◆色彩视觉的三要素

1.色相色相是色彩的一种最基本的感觉属性,这种属性可以使我们将光谱上的不同部分区别开来。即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感觉采区分色谱段。缺失了这种视觉属性使无所谓色彩了就像全色盲人的世界那样、根据有无色相属性,可以将外界引起的色感觉分成两大体系:有彩色系与非彩色系。

(l)有彩色系即具有色相同性的色觉。有彩色系才具有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三个量度。

(2)非彩色系即不具备色相属性的色觉。非彩色系只有明度一种量度,其饱和度等于零。

2.饱和度饱和度是那种使我们对有色相属性的视觉在色彩鲜艳程度上做出评判的视觉属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鲜艳程度与饱和度成正比,根据人们使用色素物质的经验。色素浓度愈高,颜色愈浓艳,饱和度也愈高。描述饱和度感觉的程度词是浓、淡、深、浅。非彩色系是饱和度等于零的状态,正如同我们在彩色显示器上将色彩逐渐调淡,到最后便成了黑白画面一样。

生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对色彩的饱和度感觉也不一样。眼睛对红色的光刺激强烈,对绿色的光刺激最弱,饱和度低。因此,中国满大街小巷里跑的红色出租车。从视觉科学来讲,其实是一种视觉污染,没有人喜欢长时间盯着红色的出租车,这么多的红色会引起人的烦躁不安的情绪。而司机之所以选择红色的理由无非有两条,一是红包车价格便宜(红色染料易得到),另一个理由即是所谓中国人喜欢红色的吉利。其实真是一种以讹传讹的误解,毫无科学道理。

3.明度明度是那种可以使我们区分出明暗层次的非彩色觉的视觉属性。这种明暗层次决定于亮度的强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请注意:不要对这一定义产生误解,即并非有彩色系便没有明度属性,只是强调明度这一视觉属性是排开色相属性,只涉及明暗层次的感觉,就像用黑白全色胶卷拍照片,只记录明暗层次而不记录色相那样。根据明度感觉的强弱,从最明亮到最暗可以分成三段水平:白-高明度端的非彩色觉;黑-低明度端的非彩色宽;灰-介于白与黑之间的中间层次明度感觉。绘画中的素描和不着色的雕塑就是利用这种明度层次来表现艺术主题的。

科学研究发现,我们眼睛的明暗层次感随光线变暗而急剧变得迟钝起来。当光线弱时,我们不太能分得清明暗层次。同样在强光下,眼睛对明暗层次也会变得迟钝。研究也发现,人眼睛在555nm的黄绿色段上视觉最敏感。因此,从打动知觉能力的强弱角度看。略带黄绿色光最醒目。人们还发现。人眼的光谱敏感度也是与亮度水平有依赖关系的在低亮度水平下这条光谱机敏度曲线将会向短波方向平移。使人眼对短波系列的色彩变得相对地更为敏感起来。这使得拂晓之前和日暮之后,室外景色变得幽蓝,蓝紫色的花草或物体变得醒目起来。夜色总是一派乌蓝景象便是这个道理。这为我们设计户外广告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日照特点和不同的环境,设计选择醒目的色彩基调,同时根据广告的面积和高度选择合适的光照强度。

◆视觉适应效果

视觉适应主要包括距离适应、明暗适应和色彩适应三个方面。

l.距离适应人的眼睛能够识别一定区域内的形体与色彩。这主要是基于视觉生理机制具有调整远近距离的适应功能。眼睛构造中的水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透镜,可以起到调节焦距的作用。由于水晶体能够自动改变厚度,才能使映像准确地投射到视网膜上。这样,人可以藉水晶体形状的改变来调节焦距,从而可以观察远处和近处的物体。

2.明暗适应这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状态。例如,从黑暗的屋子突然来到阳光下时,人的眼前会充满白花花的感觉,稍后才能适应周围的景物,这一由暗到明的视觉过程称为“明适应”。如果暗房亮着的灯光突然熄灭,眼前会呈现黑黝黝的一片,过一段时间视觉才能够调整到对这种暗环境的适应上,并随之逐渐看清室内物体和轮廓,这是视觉的“暗适应”。视觉的明暗适应能力在时间上是有较大差别的。通常,暗适应的过程约为5~10min,而明适应仅需0.2s.人眼这种独特的视觉功能,主要通过类似于照相机光圈的器官-虹膜对瞳孔大小的控制来调节进入眼球的光量,以适应外部明暗的变化。光线弱时,瞳孔扩大;而光线强时,瞳孔则缩小。因而在任何光亮度下,人们都能较容易地分形辨色。

3.颜色适应这里有个有趣的故事。法国国旗为红白蓝三色,当时在设计时,该旗帜的最初色彩搭配方案,为完全符合物理真实的三条等距色带,可是这种色彩构成的效果,总使人感到三色间的比例不够统一,即白色显宽,红色居中,蓝色显窄。后来在有关色彩专家的建议下。把一者面积比例调整为红:自:蓝=33:30:37的搭配关系。至此,国旗显示出符合视觉生理等距离感的特殊色彩效果并给人以庄重神圣的感受、这说明光的颜色会使人的眼睛产生形状大小的错觉。

受色光影响而发生视错的现象还有著名的柏金赫现象。据国外科研机构测定,红色在680nm波长时,其在白色光照中的明度要比蓝色为480nm波长时的明度高出近10倍。而在夜晚,蓝色明度则要比红色的明度强出近16倍。对视觉来说,白天,光谱上波长长的红光其色感显得鲜艳明亮,而波长短的蓝光则显得相对平淡逊色。但到了夜晚,当光谱上波长短的蓝光色感显得迷人惹眼时,而波长长的红光色感则显得惨淡虚弱。换句话说,随着光亮条件的变化,人眼的适应状态也在不断地被匡正与调整,对光谱色的视感也与之同步转换。由于这一现象是1852年捷克医学专家柏金赫在迥异光亮条件下的书屋观察相同一幅油画作品时,偶然发现并率先提出的,故此而得名。研究柏金赫视错的现实意义,就是引导色彩应用者在今后的艺术设计活动中,要注意扬长避短地组合好特定光亮氛围中的色彩搭配关系,从而尽量避免尴尬色彩现象的出现。如在创作一幅用于悬挂在较暗室内环境中的磨漆画时,在色彩构成万面,不宜配置弱光中反射效果极差的红、橙等暖润色,否则不仅起不到任何装饰效用,反而会使墙面显得更加沉闷。但是如果画面选用少许光亮便能熠熠生辉的蓝、绿等冷调色搭配,就会使整个作品充满美丽诱人的意趣。这对于幽静的环境而言,无疑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烘托与渲染。

◆心理性视错

色彩视觉因主要受心理因素一知觉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错误的色彩感应现象,称为“心理性机带或视差”。连续对比与同时对比都属于心理性视错的范畴。

l.连续对比连续对比指人眼在不同时间段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从生理学角度讲,物体对视觉的刺激作用突然停止后,人的视觉感应井非立刻全部消失,而是该物的映像仍然暂时存留,这种现象也称作‘视觉残像“。视觉残像又分为正残像和负残像两类、视觉残像形成的原因是眼睛连续注视的结果,是因为神经兴奋所留下的痕迹而引发。

所谓正残像,又称“正后像”,是连续对比中的一种色觉现象。它是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仍然暂时保留原有物色映像的状态,也是神经兴奋有余的产物。如凝注红色,当将其移开后,眼前还会感到有红色浮现。通常,残像暂留时间在0.1s左右。大家喜爱的影视艺术就是依据这一视觉生理特性而创作完成的。将画面按每秒24帧连续放映,眼睛就观察到与日常生活相同的视觉体验,即电影或电视节目。

所谓负残像,又称“负后像”,是连续对比的又一种色觉现象。指在停止物体的视觉刺激后,视觉依旧暂时保留与原有物色成补色映像的视觉状态。通常,负残像的反应强度同凝视物色的时间长短有关,即持续观看时间越长,负残像的转换效果越鲜明。例如,当久视红色后,视觉迅速移向白色时,看到的并非白色而是红色的补色一绿色;如久观红色后,再转向绿色时,则会觉得绿色更绿;而凝注红色后,再移视橙色时,则会感到该色呈暗。据国外科学研究成果报告,这些视错现象都是因为视网膜上锥体细胞的变化造成的。如当我们持续凝视红色后,把眼睛移向白纸,这时由于红色感光蛋白元因长久兴奋引起疲劳转人抑制状态,而此时处于兴奋状态的绿色感光蛋白元就会“趁虚而入”,故此,通过生理的自动调节作用,白色就会呈现绿色的映像。除色相外,科学家证明色彩的明度也有负残像现象。如白色的负残像是黑色,而黑色的负残像则为白色等。

利用眼睛的这个特点,在设计户外大型喷绘广告时,可以采用大对比颜色,以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如高速公路旁边的立柱广告。

2.同时对比同时对比指人眼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内所观察与感受到的色彩对比视错现象。即眼睛同时接受到坦异色彩的刺激后,使色觉发生相互冲突和干扰而造成的特殊视觉色彩效果。基本规律是在同时对比时,相邻接的色彩会改变或失掉原来的某些物质属性,并向对应的方面转换,从而展示出新的色彩效果和活力。

一般地说,色彩对比愈强烈,现错效果愈显著。例如,当明度各异的色彩参与同时对比时,明亮的颜色显得更加明亮,而黯淡的颜色则会更加黯淡;当色相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邻接的各色会偏向于将自己的补色残像推向对方,如红色与黄色搭配,眼睛时而把红色感觉为带紫味的颜色,时而又把黄色视为带绿味的颜色:当互补色同时对比时,由于受色彩对比作用的影响,而使双方均显示出鲜艳饱满的魁力,‘如红色与绿色组合一块,红色更红,绿色更绿,在对比过程中,红与绿都得到了肯定及强调:当纯度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饱和度高的纯色将会更加艳丽,而饱和度低的纯色则相对黯然失色,霓虹灯的色饱和度最高,因此霓虹灯的色彩在晚上也最诱人、最醒目;当冷暖各异的色彩同时对比时,冷色让人感到非常的冷峻和消极,暖色令人觉得极为热烈与主动:当有彩色系与无彩色系的颜色同时对比时,有彩色系颜色的色觉稳定,而无彩色系的颜色,则明显倾向有彩色系的补色残像。如红色与灰色并列,灰色会自动呈现绿灰的效果。

同时对比这种视错现象曾被许多艺术家们关注及运用。而真正以科学的观念去系统地认识、表达和总结这种色觉现象的画家、科学家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他把具有同时对比性质的黑与白、黄与蓝、红与绿等各颜色从其他色彩中分离出来,并根据主题和艺术创作的需要,将它们巧妙地构成到给定的造型中去,从而使画面展示出不同凡响的色彩美感。

综上所述,无论是同时对比还是连续对比,其实质都是为了适合于视觉生理与视觉心理平衡的需要。从生理上分析,视觉器官对色彩具有协调与舒适的要求,凡满足这种条件的色影或色彩关系,就能取得色彩的生理和谐效果。

◆视觉观察特点

1.视觉光和暗适应由于人的眼睛存在视觉的光适应和暗适应,因此这一过程表现为视觉的劣化,这种现象有助于为照明设计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在两个相临的环境中,照明的光源亮度对比不要超过20倍,提倡局部照明与整体照明相结合的环境设计。如,看电视时不将所有灯都熄灭。在地铁和一些地下走廊的灯箱广告的设计中,就必须考虑照明的适应性和局部灯光的亮度选择。

2.眼睛的注视注视是一种发挥中央视觉分辨能力的视觉功能,即将被观察点聚焦在中央凹处。在注视中,被注视的目标虽然应被聚焦在中央凹处,但仍然伴随有一种不随意的眼动,这种眼动主观并无意识,而是下意识的。将眼睛不动地盯住远处某点坐着发愣的时候,不一会儿功夫你就会感到周围一切都从视野中消失,留下一片茫然。此时若你猛然清醒而将视线从原来盯住的目标移开,便又会恢复原来的清晰视觉来。这便是视网膜上视像固定便会导致视像消失的现象,这从反面证明了这种不随意眼动对于维持视觉的作用。

3.视觉的跳跃性人的眼睛在观察对象的形态时,例如看一件物体的外形轮廓或它内部各部分的细节时,视线总要从一处移至另一处,便需要配合以眼动使观察点一个接一个地相继落在中央凹处上。研究发现,便视线移动的眼球运动是不平滑的,而是跳跃式的,即视线不可能沿着对象的外形轮廓平滑地移动。研究测试的结果显示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眼睛观察物体时,视线在那些最具特征的部位停留的机会最频繁:二是观察时视线移动是跳跃式的。研究还发现,视线的跳跃式移动速度很快,水平方向移动5~20°,视角仅需35~96μs;垂直方向移动5~20°,视角则时间长些,需35~108μs.在两个注视点的移动之间,即在视线跳跃过程中视觉是模糊的、这个研究结论,对于我们在设计户外大型广告非常具有指导作用,即,广告版面有主决之分,突出特点,通过文字、色彩、人物或醒目的对象制造视觉停留点,吸引顾客的注意,避免大面积背景色彩过强。

4.空间分辨率指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即分辩视野中最小空间距离的本领。眼睛看清对象细节的本领不仅取决于物体的大小,更决定于观察物体的距离,因此眼睛判断物体细节不是根据物体大小,而是根据视网膜上的物体的图像来判断。因此广告设计中,特别是大型广告,由于观察距离较远,必需减少版面的复杂程度和局部细节,以方便行人远距离观察的视觉特点。

5.视觉观察距离人的眼睛在观察距离中,比较适宜的观察距离的范围一般为2~20m,因此广告的设置高度和距离要充分依据人的身高和平视效果。如中国男性平均身高为168cm,然而具体由于环境的因素,广告媒体的安放不可能完全按照预想的进行。因此就必需依据广告内容进行版面的协调,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使其设计更具人性化,更具融合性,更具吸引力。

音色与颜色

就象绘画离不开颜色一样,音乐艺术也离不开音色,而音色与颜色之间存在着自然的联系。从物理角度上说,它们都是一种波动,只是它们的性质和频率范围不同而已。人们耳朵能听到的声波大约从每秒十六周-每秒二万周左右,人们眼睛能看到的光波(电磁波)大约从每秒四百五十一万亿周-每秒七百八十万亿周之间。

在音乐作品中运用不用的音色与在美术作品中运用不用颜色是极为相似的。音色与颜色同样能给人以明朗、鲜明、温暖、暗淡等感觉。有许多音乐家把音乐与颜色相比拟,把它们分别联系起来,1876年,当时著名音乐家波萨科特提出了一个音乐家们可以接受的比拟:弦乐、人声-黑色。铜管、鼓-红色;木管-蓝色。而指挥家高得弗来提出的见解是:长笛-蓝色。单簧管-玫瑰色。铜管-红色。这种比拟得到更多人的赞同。例如在欣赏贝多芬第六交响乐第二乐章时,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明朗的长笛声部吹出了蓝色的天空,而单簧管的独奏乐句,从它那纯净而优美的音色中。似乎呈现出了玫瑰花一般的美丽色彩……。

至于铜管的音色与红颜色联系起来的确是很恰当的。它强烈、红火、振奋而又雄壮。另外,我觉得双簧管的音色常常是绿色的。这种音色与颜色的联想是人们在艺术欣赏中逐渐获得的。但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绝对的。因此过去研究过色彩与音乐的人也指出这种联想往往是随意的。著名作曲家柏疗兹的乐器法中说:“要给旋律、和声、节奏配上各种颜色,使它们色彩化。”而他的作品在音色上确实是很丰富多采的。他和瓦格纳、德彪西等人被认为是色彩感强的作曲家。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想,产生于生活实际和艺术实际。又了这些联想我们可以在音乐创作和欣赏过程中,得到更加形象的多彩的艺术感染力。

(二)色彩音乐

色彩音乐是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音乐与色彩在人的感觉上的联系是多方面的,除了音色与颜色之间的联系之外,还有曲调、和声、节奏、掉性、音区等等。它们都能使人与各种色彩联系起来。人们提出这种联系是很早以前的事了。早在二世纪古希腊的伟大科学家托勒密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以后就陆续不断地有人来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最早指出音乐与色彩(光)在性质上有联系的要算阿其那修斯。柯撤尔,他认为音乐是光现象的模仿者。1697年,沃根里尔在他的《名歌唱家》一书中有这样的形容词:“晚会上的红色音调”、“蓝色的矢车菊般的音调”,“黑琥珀色的音调”等等。

十八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光的粒子性质以后,不久人们又认识到光的波动性质,并从白色光中析出了七种色彩,即红、橙、黄、绿、青、蓝、紫。从此人们就试图找出音频与光波之间的联系规律,最简单的是把音阶中七个音与七种颜色联系起来,但那毕竟没有什么意义。其它有许多作曲家、美术家也进行了各种探索,在1720年路易斯。卡斯勒就写过一本《现代音乐与色彩》的书,有的人曾把人的耳朵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与可见光的光谱色带按比例地联系起来,即最低音开始是红色直到最高音紫色。这仍然一种机械地联系。还有许多人从节奏、曲调、掉性、和声等多方面去寻找音乐与色彩的联系,而且想找出一个规律能使音乐与色彩可以互相“反译”,在这种意图下,第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了。

1789年,科学家、诗人达文一一个油灯的光线通过可以活动的彩色玻璃射到银幕上,它可以随意变换色彩,然后将它与一架竖琴连结起来,使琴声与色彩按设计好的联系规律而同时改变,这样就产生了称为“可见的音乐”。这可以说是色彩音乐的开端。在历史上有人把不同风格的作曲家的作品与色彩联系起来,有人说莫扎特的音乐是蓝色的,肖邦的音乐是绿色的,瓦格纳的音乐则闪烁着不同的色彩,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古诺的音乐引起紫色的联想等等。这些说法虽然有些过于笼统,可是却说明了人们在欣赏音乐时是可以理想到丰富色彩的。著名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斯克里亚宾,对音乐与色彩的关系都发表过各种见解。譬如,他们都认为调性的色彩是明显的,而且提出了具体的见解:调性里姆斯基斯克里亚宾C大白红G大棕、金色橙、玫瑰色D大黄、明朗地黄、辉煌A大玫瑰色、明朗绿E大蓝宝石般的色彩浅蓝B大铁青、暗(同上)#F大灰、绿湛蓝的bD大暗淡紫bA大暗紫色紫红色bE大黑、沉闷铁色、有光泽bB大(同上)(同上)F大绿红我们可以从上表中斯克里亚宾对调性色彩的见解中发现,随着升种调号的增多,它的色彩感由红向紫按光谱顺序移动,这恰巧符合两者自然的联系,可见人们主观感觉和现象,也往往能表现出一定的客观规律性。斯克里亚宾是色彩音乐的理论家和倡导者之一,在这方面他作过许多实验

十九世纪末以来,随着各种艺术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色彩音乐也就形成了音乐艺术的一个流派,人们不再去分析音乐(声音)与色彩(光线)的具体联系了,而着重研究色彩本身的艺术性,音乐家们以各种色彩光,以及通过不同折射二产生的图象去伴随音乐演出。在二十世纪初,这种色彩音乐表演颇为流行,有许多音乐家与美术家,以及科学家进行这种形式的创作和表演,这种表演最初要算里明顿图教授于1895年在伦敦皇家学院进行的“彩色风琴”表演,这架“风琴”以它所产生的彩色光线映在乐队和钢琴上方的银幕上,以它伴随乐队所演奏的肖邦、瓦格纳的音乐。到1911年,他还写了《色彩音乐-流动色彩的艺术》,同时他还在音阶的12个半音上拟出一个色彩音阶,这个音阶不只是一个8度,而是好几个8度。色彩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创造是制成了Clavilux(克拉维拉克斯)色彩投影机,它是一个能调制出各种彩色光与图象的仪器,由一个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工作者威尔弗莱德创造的,形状有如一张斜面的写字台,面上有产生各种色彩、图象的控制开关、旋扭等装置,它能放映出富有幻想性的彩色图象,有的如轻纱飘渺,有的如动物轮廓,这些富于变化的彩色影象伴随音乐演奏,使人们感到音乐与色彩紧密地联系起来了。

1922年在美国公开表演以后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人们形容音乐与色彩是“在感情的平行线上奔跑”的,从此以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声音与色彩的具体联系和互相“反译”了。1926年威尔弗莱德在费城交响乐队的合作下演出了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天方夜谭》,取得很大成功,听众形容现场色彩气氛时说:“音乐几乎被一种俄国芭蕾舞式的鲜明节奏和流动的激情所融合”,在广大群众中也普遍确认了由文学、美术、新的色彩艺术与音乐融为一体的色彩音乐。在色彩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音乐家进行了多方面的实践和创作,著名的如:亚历山大。拉兹罗发明的色彩钢琴,它能在演奏过程中射出彩色图象到银幕上以伴随音乐,他还著有《彩色光线-音乐》一书。弗里德里克。本顿发明了色彩控制台。阿德里安。伯尔纳德作了一个练习曲《色彩音乐-光的艺术》,1913年出版了他的《色彩音乐的作曲》和《线条和形象的练习》。弗。斯契尔巴契夫写了一个钢琴、竖琴、弦乐四重奏、小提琴、舞蹈和光的“九重奏曲”。1922年布利斯写了《色彩交响曲》,乐章标题是:1.紫色,2.红色,3.蓝色,4.绿色。并寄各种颜色以特定感情,如他认为:艳绿表示希望、幸福、春天、胜利等。色彩音乐的名著-斯克里亚宾的《普罗米修斯》(即火的诗)与勋伯格的作品联合表演,使色彩音乐获得了更丰富的艺术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技术也应用到色彩音乐中,在1973年美国芝加哥天文馆内就表演了激光色彩音乐,由于激光具有与普通光线不同的视觉效果,而使色彩音乐又进入了新的领域。

色彩音乐在我国还未有过有影响的实验与创作。作为一种表演形式,我认为音乐家们也不妨同美术家们合作,进行一些尝试,说不定它真的会使我们的音乐生活名副其实地更加“丰富多彩”起来哩!

色彩心理理论:色彩与听觉、嗅觉、味觉

人的感觉器官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整体,任何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以后,都会诱发其他感觉系统的反应,这种伴随性感觉在心理学上又称为“共感觉”或“通感”。

听觉:

神经医学家萨克斯曾描述过一个完全色盲的病例,这个罕见的病却不幸地降临在一位抽象画家艾先生身上。他于一次车祸意外之后完全丧失辨识色彩的能力,从此陷入一个灰色的铅铸的世界:他那只棕色的狗变成暗灰色,蕃茄汁是黑色,彩色电视机成了一堆乱糟糟的东西。然而更奇怪的是,在丧失感受色彩的能力的同时,他也丧失感受音乐的能力。他原本是一位对色彩与音乐有极强连带感觉(伴生现象)的画家,他可以将“不同的音调立刻转换成不同的色彩,在听到音乐的同时,似乎也同时看到内心各种翻腾的色彩;如今他已没有音乐-视觉影像……音乐不再完整,因为可以与它互补的色调已经不见了,音乐变得贫乏至极。”

艾先生的眼睛不仅丧失了看的能力,也丧失了听的能力。艾先生的例子反向地证实了视觉与听觉的强烈紧密联系的存在,它也说明了眼睛不仅仅具有观看的能力,也具有倾听的能力。艾先生并不是具有视觉与听觉的“共感觉”(synesthesia)的唯一一人,许多艺术家(波特莱尔、乔艾斯、吴尔芙)都具有这个被俄国小说家纳博可夫称之为“彩色听觉”的能力。在音乐领域里,最知名的就是俄国作曲家,史克里雅宾(A.Scriabin,1872-1915)。他试图将这些色彩与音调的共生感觉谱进他的第五交响曲,一个“音乐与色彩水乳交融的构想”。他并精确地罗列了曲调、每秒震动次数和色彩的对应表:

C调256次红色

升C调277次紫色

D调298次黄色

升D调319次森林的钢铁之光

E调341次珍珠白和月光的闪烁

F调362次暗红色

升F调383次水蓝色

G调405次偏玫瑰红的橙色

A调447次绿色

B调490次珍珠蓝

这首交响曲在演出时,“除了安排完整的交响乐团之外,还需要用到一架钢琴、合唱团,和一部能将色彩投射到布幕的色光风琴。”可惜首演时,这部色光风琴的装置被人以“不切实际”的理由删除了。

然而这个对应表后来得到抽象绘画的创始人-康丁斯基(W.Kandiski,1866-1944)的青睐,并引为其绘画理论的根据,还指出我们不仅能从音乐中“听见”颜色,并且也能从色彩中“看到”声音:黄色具有一种特殊能力,可以愈“升”愈高,达到眼睛和精神所无法忍受的高度,如同愈吹愈高的小喇叭会变得愈来愈“尖锐”,刺痛耳朵和精神。蓝色具有完全相反的能力,会“降到”无限深,以其雄伟的低音而发出横笛(浅蓝色时)、大提琴(降得更低时)、低音提琴的音色;而在手风琴的深度里,你会“看到”蓝色的深度。绿色非常平衡,相对于小提琴中段和渐细的音色。而红色(朱砂色)运用技巧时,可以给予强烈鼓声的印象。通感并不只发生于视觉与听觉之间,还发生于嗅觉、触觉甚至味觉之间。

味觉:

饮食文化讲究色香味俱全,其中色彩排在首位,色彩可以促进人们的食欲,有色彩变化搭配的食物容易增进食欲,而单调或者杂乱无章的色彩搭配则使人倒足了胃口。不同彩色光源的照射也会对食品色彩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而引起人们不同的食欲反映,农贸市场中许多出售肉食的摊位用红色玻璃纸包裹灯泡用红色灯光照射食物,就是为了使肉食看上去更加新鲜,引起人的食欲。

嗅觉:

色彩与嗅觉的关系大致与味觉相同,也是由生活联想而得。从花色联想到花香,根据试验心理学的报告:通常红、黄、橙等的暖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香味,偏冷的浊色系容易使人感到有腐败的臭味。深褐色容易联想到烧焦了的食物,感到有蛋白质烤焦的臭味。

色彩窥视心灵的颜色

依色彩喜好度做性格测验,目前在世界各地可谓风行不衰,极为流行。

第一位以心理学方式延续研究这项测试的卢休指出,颜色的嗜好也显示出其人对异性的态度和日常生活的形态。换句话说,对于色彩的喜恶,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心中潜藏的愿望。这里有八种颜色,依你按由强到弱“讨厌”的颜色的顺序,选择你排列第八的颜色:A、绿色B、茶色C、蓝色D、紫色E、红色F、橘色G、白色H、黄色你选择了哪种颜色?

最后选出的第八种颜色,是了解你的性格的关键。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的是,不要与喜好的服装颜色相混,请你直接选出感觉深刻的色彩作答。

最后选择绿色的人绿色是“红”与“蓝”的中间色。挑选绿色的人性格上也居于两者之间。既有行动力,同时又能沉静思考,拥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特质。也就是兼具优雅与理性,喜好寂寞又谨慎保守。行事不会逾越本分,非常明白自我的立场。由于性情冷静,无论面对任何事都能冷静处理,而且绝不感情用事,所以深受别人信赖。对于别人的请求或委托,总是欣然接受。

最后选择茶色的人茶色是深沉而朴素的颜色。喜欢这个颜色的人,服装嗜好也偏爱不华丽但富有韵味的款式。正因为这种倾向,你很在乎事物内层的精神性表现,所以很能了解人世间的寂廖、孤寂。虽然你的存在并非引人注目,但是内在却具有良好的潜质。由于诚实又富有责任感,很容易被别人接纳。但是,有时太过于孜孜不倦,而显得有些不知变通。此外,对于容易明白的事情,偶尔会用力过度,做无谓的深刻思考。

最后选择蓝色的人蓝色是天空和海洋的颜色,正巧和红色所具有的形象相反,它象征冷静和浪漫。一看到蓝色,就令你心情安定沉静,同时提高想象力。喜好蓝色的女性,多具有女性善良和丰富的感受力。神经纤细,容易感伤,对人也十分敏感,一个人独处时,常无法忍受那种孤寂。经常渴求恋爱的对象,而且也希望为温暖的爱所包围。是与其爱人而宁愿被爱的典型。个性朴实,容易得到他人的好感。

最后选择紫色的人紫色,是红和蓝两个性格极端的颜色混合而成,因此,这个颜色充满着神秘不可理解的复杂情调。喜欢这个颜色的人,可以说艺术家类型的人,内心强烈渴求世人肯定你的才能,有时显得太过虚荣,装饰过度。面对知心朋友,不妨坦率以待,但是由于平时内向又性情不定,旁人很难理解你真正的想法。此外,有时你也会大发雷霆,但决不至于歇斯底里。

最后选择红色的人红色是代表精心和行动的颜色,而红色的食物或饮料也通常具有提神醒脑的功能。喜欢红色的人,个性积极,充满斗志。而且意志坚强不轻易屈服,凡是依照自己的计划行事,一旦无法实现便觉不顺心。如果完全不依原先所预期,会又猛烈反弹的举动。尽管如此,碰到多少困难,都不能轻易打倒这个精力充沛的人。

最后选择橘色的人橘色是不太讨人喜欢的颜色,特别是不受女性欢迎。可是,喜欢橘色的人却具有出众的社交性格,可以与任何人融洽相处。这种人最舍和从事推销员、空中小姐、旅馆服务员的工作。经常笑脸迎人、先向人打招呼问好。喜欢与人相处,不喜欢独处。喜欢上别人时,通常以朋友的身份爱慕对方,而不会以大胆热情示人。另外,这种人非常喜欢新鲜事物或是稀奇古怪的东西,对人生拥有永不熄灭的情趣。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8

关键词:服装设计;图腾;传统服装

Abstract

Liketraditionaltotemcolorofmysterybroughtthetraditionaltotemcolorinfashiondesignmeansthedesignofinformality,uninhibitedclothingsilhouette,thedistinctivemixofpractices,justtherightdecorativedetails。Iwantclothesthatpeople''''sself-confidenceandthecarriertoayearningforfreedomfullyreflected.YiadvocatingBlackTigerTotem,itismysignaturecolorusedbyChineseelements,throughclothingcombinationofplanetocutthecontourofthewaythedesignofclothing.Yarnandfabricusedbrightside,Iuseacollageoflocal,interspersedseconddesignmethods.IusedtheblackYiadvocatingBlackTigerTotem,binationofartandcultu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traditionalpopelementsfromhomeandabroadtotemcolorincontemporarycostumestointerprettheuse.

Keywords:fashiondesign;totem;traditionalclothing

目录

前言……………………………………………5

第一章文献综述………………………………6

第二章传统图腾色彩的特性………………………8

一、色彩的象征性………………………………8

二、崇尚黑色和虎图腾的民族………………………9

三、色相在服饰中的运用……………………………10

第三章结论………………………………………12

参考文献…………………………………………13

致谢…………………………………………14

前言

服装这面时代的镜子,从其特有的角度,映照出人类社会物质及精神文明进步、发展的面貌;而服装色彩更是给人的视觉以“先色夺人”的第一印象,从而成为服装设计诸要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服装色彩,人们视作其为服饰美的灵魂。因在人们对服装的视觉感受及接收过程中,服装中色彩所携带的信息传递速度是最快的,情感的表达最为深刻,视觉所接收到的感受冲击力最大,而且最具有美感的诱惑力。换句话说,在服装的视觉表达语言里,服装中的色彩是最先闯入人们眼帘的,他能够迅速刺激人们的视觉器官而形成色的感觉,而且迅速而敏捷地左右着人们的心理、情绪,产生各种感情的变化和反应。

尽管服装中的款式设计、工艺制作、材质利用等因素都在整体设计中占据着各自的重要地位,但相比之下,服装上的色彩在左右人们感觉的速度上,在支配人们情绪的深度上以及在控制人们的行为走向上,显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处于首位。

第一章文献综述

在原始时代的早期,人们批兽皮、挂树叶,以御寒护体,然而佩戴鲜艳的鸟类羽毛和贝壳,则纯粹是为了色彩装饰。为取得原始的美感,人们还用不同于肤色的赭石粉及花汁直接涂抹身体,甚至用尖锐的工具刺破身体,嵌入朱砂、黑、青、白等色进行纹身。

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后,服装色彩的实用及审美功能更加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且始终把它作为一种区分贵贱、等级的标志。周代“礼制”中的祭服和朝服,职位和季节的区别,就以青、赤、黄、白、黑五种色彩来表示。纵观历代服装色彩,黄色始终象征中央权力,是帝王家族的专用色彩,而红、紫色则是权贵们的服装色彩。到唐代,文武官员的服装色彩更有了明确的规定,如“三品以上紫袍,四、五品红袍,六、七品绿袍,八、九品青袍”等。

有关配色方面的记载,早见于秦汉,如“朱衣素裳,青衣缥裳……”又如晋人《东宫旧事》中的“丹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双裙……”等。

总之,直到清代为止,封建王朝是用官袍、朝珠、顶戴的色彩来去背官位高低的,普通百姓仍未从服装色彩的禁锢中解脱出来。

西方和其他国家的情况也基本如此。紫色几乎成为黄公贵族、贵妇的专用服装色彩,而红色则是圣母、圣父、圣子的宗教服装色彩,紫红色象征着世俗力量与宗教精神力量的结合。名门贵族各有其家徽及服装色彩而区别于众,一般平民则无权问鼎。到文艺复兴时期及资产阶级革命前夕,才稍微摆脱了教会及封建贵族的束缚,一度出现过追求表现个性的服饰及色彩的迹象。直到18世纪末产业革命以后,才真正结束了贵族服装专用豪华色彩的历史。

一方面,随着纺织机械的发明及纺织技术的迅速进步,价廉而规格化的服装面料大大丰富起来。稍后,有机化学也有了惊人的进展,制造出鲜艳美丽的阿尼林合成燃料,再加上缝纫机的问世,为占人数比例最大的市民、平民的一般日常服装,提供了款式、色彩时新化的雄厚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由于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人类文明进入了新的历史纪元,人们不再受封建意识的束缚,冲破了有严格规定的服装色彩等级观念,追求个性解放和个性表现。讲究服装色彩的组合和流行美感,已成为社会文明和人类审美享受的一个重要组合部分。

服装色彩在某种程度上强烈的反映了时代与社会风貌的特点,而作为社会中一员的个人,其服装色彩的选择,在受到社会道德、文化、风尚制约与影响的同时,也必然会体现他们各自的社会地位及精神面貌。因此,服装不仅是个人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观其服,知其人”,服装早已成为表明其身份特点的象征性标志。

第二章传统图腾色彩的特性

一、色彩的象征性

由于传统习惯、风俗和国家、宗教、团体的特定需要,给某个色以特定的含义,使某些色彩因其象征的内容不同,在一定的地区有特定的表情和语言,这就是色彩的象征。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服装外贸事业很有关系。了解色彩的一般象征,是表达服装设计意图何适销对路的重要方面。

例如:红色。

在中国,红色象征着幸福和喜庆等,是传统的节日色彩,同时也是中国图腾的代表色,如:中国结。

在西方,红色调中,深红色表示嫉妒和暴虐,是恶魔的色彩;红色表示圣餐和祭奠,红葡萄酒是基督的血;而粉红色意味着健康,优势女性的色彩。

在印度,红色是生命、活力、开朗和热烈的象征。

长期以来,色彩象征意义在世界各地有各自的习惯。

据日本六史之一的《日本书纪》记载,推古天皇十一年(公元603年)决定用冠的颜色和形状来区分官阶,每一品位的官服用一种相应的颜色来表示,即把官阶分为12个品位,并把它与阴阳五行学说联系起来。其顺序是:大德小德为五行之月,冠为紫色;大仁小仁为木,冠为青色;大礼小礼为火,冠为红色;大信小信为土,冠为黄色;大义小义为金,冠为白色;大智小智为水,冠为黑色。

佛教中也用僧服的颜色来区别位阶。管长法中用绯色;连枝用淡红、牡丹色;内阵用白色;飞缘用水色(浅蓝色)、桦色(红、黄、蓝)、淡绿色、淡黄色。

中世纪基督教教堂颜色有它特定的象征意义。即使到了今天,罗马天主教教会仍旧规定,圣职者穿的法衣颜色和装饰祭坛用的幕幔颜色必须和几日的行为相适应。其色彩的象征意义是:白色代表洁白和纯洁、换色和光荣;红色代表仁爱和豪迈的献身;绿色代表永生和希望;紫色代表苦恼和忧愁;黑色代表死亡的悲哀和坟墓的黑暗。

基督教节日的颜色是:红色是范伦泰节;橙色是万圣节的前夜;茶色是感恩节;红色和绿色是圣诞节;黄色和紫色是复活节等。

在美国,通常用颜色来表示月份。1月事黑或灰色,2月事藏青色,3月是白色或银色,4月是黄色,5月事淡紫色,6月事粉红色或蔷薇色,7月事天青色,8月事深绿色,9月事橙色或金色,10月是茶色,11月是紫色,12月是红色。

在英国,把9种颜色分别用在各种团体的盾形徽章上。金色或黄色象征名誉和忠诚;银色或白色象征信仰和纯洁;红色象征勇气和热情,青色象征虔敬和诚实;黑色象征悲哀和悔恨;绿色象征青春和希望;紫色象征王威和高位;橙色象征力量和忍耐;紫红色象征献身精神。

在泰国,遵循古代习俗的人们。根据每周的星期几变换着衣服的颜色:星期日穿红色,星期一穿黄色,星期二穿粉红色,星期三穿绿色,星期四穿橙色,星期五穿淡青色,星期六穿紫红色。

在欧洲,用颜色表示星辰和星期的习惯在古代就已流传。如星期日是黄色或金黄色,星期一是白色或银色,星期二是红色,星期三是绿色,星期四是紫色,星期五是青色,星期六是黑色。

在1893年以来,美国大学的主要院系用颜色进行识别。橘红色是神学,青色是哲学,白色是广义的文学,绿色是医学,紫色是法学,金黄色时理学,橙色是工学,粉红色是音乐,黑色是美学、文学等。

许多国家还用颜色来表示方向。在我国,东是青龙的青,西是白虎的白,南是朱雀的朱,北是玄武的玄;在日本,角力场上的四根柱子也是类似这样的东西;在美国,东是黑色,西是黄色,南是青色,北是灰色;在中国的西藏,东是黑色,西是红色,南是青色,北是黄色。

二、崇尚黑色和虎图腾的民族

彝族人民对虎的崇拜表现范围极广。作为远古羌戎遗裔的彝族的图腾意识,已扩大为整个宇宙观念,成为独特的“虎宇宙观”。在崇虎的诸民族中,白族、土家族崇拜的是白虎,彝、纳西、傈僳族则崇拜黑虎。

彝族崇尚黑虎的例证甚多。彝民称他们聚居的金沙江、雅砻江为“纳矣”、“诺矣”,为黑水之意。这两江的分水岭“纳拉山”,为黑虎山。乌蒙山脉的“罗尼白”山峰,亦为黑虎山之意。

在乌蒙山、哀牢山区,许多彝民自称“纳罗”、“纳罗颇”,即黑虎族的意思。唐代云南的地方政权南诏国王室中,开国君主细奴逻,彝语“细”为首领之意,“奴”为黑之意,“逻”是虎,其名之义是黑虎族的首领。而各地彝民供奉的祖灵神像“湿罗摩”,是黑母虎;他们祭祖时,要在门口悬挂绘有黑虎头的葫芦……这一切无不表明彝族对黑虎的图腾崇拜。

有趣的是,彝民对黑虎的崇拜观念还扩大为对黑色的崇尚之俗:

居住在四川、云南凉山的彝族自称“偌苏”,云南乌蒙山区彝民大多自称“纳苏”、“聂苏”,贵州彝族自称“糯苏”、“纳”、“诺”、“聂”、“糯”意为黑,“苏”意为人,族,即为黑族之意。从前,尚处奴隶制社会的大小凉山,彝民等级森严,而那些自称是“黑彝”的阶层,自认为骨头也是黑的,故而血统高贵,所以成为世代相袭并握有大权的奴隶主。

尚黑使彝族的传统服装以黑为主:男子头缠黑帕,身穿黑衣黑裤;女子的衣饰虽然色彩丰富一些,但亦以黑、青、蓝等深色布料为底色——在彝语中,黑、青、蓝皆称之为“纳”,黑也。至于凉山地区的彝族男女,更是一年到头人人身披一件黑色披毡查尔瓦的。

崇黑之俗还使彝族认为祖先灵魂喜欢黑色。于是,盖好新房后,要把房子用烟火薰黑方可迁入居住。如今虽作了改革,但还得把供奉了祖先灵位或贴挂了祖先画像的墙壁熏黑才行。

三、色相在服饰中的运用

人受到一种色彩刺激即时反应,由生理到心理,有意无意之间,对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其影响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没有绝对的客观性质。不同色彩在复杂的因素下产生的联想、象征、感情等视觉心理与人们的色彩体验相联系,使客观的色彩具有了复杂的性格。

红最容易使人联想到太阳、火或血,表示爱国、衷心与革命,也是女性口红之色。它象征着生命、活力、健康、热情、活泼、青春、希望、幸福,是一种积极地色,也可以说是青年人的色彩。红色也由于其性格强烈、外露而被认为是幼稚、野蛮、卑俗、危险地颜色。红色是具有膨胀前进感的颜色,因此体胖、高达的人不宜穿纯红的色彩。

红色代表图腾:中国结、中国剪纸。当代服饰设计师代表:华伦天奴。华伦天奴(VALENTINO)大师许多标志性的设计在服装界有着重大意义。标准色大红的采用,以浓烈而华贵的霸气震慑人心;那极至优雅V型剪裁的晚装,更是让人折服在这种纯粹和完美的创意之中。华伦天奴·格拉瓦尼的传奇被公认为“意大利制造”的标记,他的品牌战略和创意一度推动全球时尚界进入新的水平,显示出胜人一筹的帝将雄风。

黑色虽属无彩色系,但亦是有感情的。黑色使我们想到黑夜、黑暗、寂寞、神秘的象征,意味着悲哀、沉默、恐怖、罪恶、消亡。黑色还有严肃、含蓄、庄重、解脱的表情。黑色是消极的色彩,但与之相配的色都会因它而使人赏心悦目。根据相配色的性格诱导,可以成为漂亮、时髦、高雅、礼仪的服装色彩,也可以成为忧郁、黑暗、年老的服装色彩。

一般情况下,黑色通过与性格强烈的色彩组合,将是少女的服装色彩,具有年轻时尚的个性。

黑在中国亦很有讲究。阴阳五行说“色曰黑,人曰智,情曰哀,方曰北,时曰各……”可谓绝妙的描绘。秦始皇曾经把黑色当做兵士穿的服装色彩。

黑色不能大面积使用,否则容易失去迷人的魅力而变成阴森的情调。妇女服装使用时,应该加入其它色彩,以提高黑色的身价。

白色有它固有的感情特征,既不刺激,也不沉默,跟附近的色相配时,会在冷暖中变化,象征洁白、光明、纯真,同时表示轻快、朴素、恬静、清洁、卫生的意思。

白色使人容易想到雪,引人注目;白亦显得单调、空虚。白不易侵犯,容不得他色沾染,因此很不稳定,易感到索然无味和有易污染的担心。

一般情况下,白色与具有强烈个性的色彩搭配成装,更能增添年轻活泼的魅力。

本白是少有灰味的白,虽不及纯白纯粹,但安定、沉着,是人们惯用的服装色彩。

灰石中性色彩,虽本身没有生气,没有taser相配,显得呆板、无味,但其他任何色彩与之搭配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保留了改色的性格。故灰色是使人放心的色彩,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上色。明度高的灰具有与白接近的性格,明度低的灰则具有与黑相近的性格。总之,它没有黑和白那样强烈的性格,并且与其他任何色彩都能混合,混合色大都受到人们的欢迎。

第三章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世代相传,随着中国经济和国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正朝着品味与质量的追求发展。我们不断的追求着个性与时尚,中国的服装设计师凭借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以及吸取国外文化设计着最潮最有品位的作品。我们在发展的同时要充分的利用具有中国标志性的设计符号把它与国际性文化进行融合再创造。

我在设计中采用了彝族崇尚的黑虎图腾中的色彩,结合时尚界盛行的流行元素在服装亮面布料与纱料两种不同材质的面料上进行传统图腾色彩在当代服饰中的设计,这是中西方两个文明国在文化上的融合,向往和平追求自由。在服装的款式、面料、颜色、服饰品的设计中摒弃繁琐的色彩,以简单的黑、灰两色为主色调,进行了设计。系列服装以其简洁的基调、传统图腾色彩、立体感服装面料的二次设计为一体进行着不断地探索与创新,充分地利用传统图腾色彩的元素赋予服装新的时尚意义。但是,在服装廓型设计的研究中未能很好地把握统一中的变化和变化中的统一,表现力有所欠缺。在面料的二次性设计中若是充分地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制造工艺进行制作就更尽善尽美了。传统图腾色彩元素的服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被频繁地设计与再创造,其范围小到个人服装穿着的风格大到国际世界时装界的创新,我们可以把具有传统图腾色彩风格的流行元素运用到设计的各各领域并结合着我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世界同行。

参考文献

[1]龚建培.现代服装面料的开发与设计.成都: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4-35

[2]胡小平.服装.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34-45

[3]梁惠娥.服装面料艺术再造.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12

[4]彭澎.设计艺术文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6-195

[5]徐雯.服饰图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78-134

[6]濮微.服装面料与辅料.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26-87

[7][德].格特德.莱尼特.时装.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12-65

[8]袁仄.时空交汇-传统与发展.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1,24-202

[9]吴薇薇.凡.服装材料及其应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2-109

[10]陈燕琳.君.时装材质设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66-72

[11]朱锷.视觉语言丛书(特集)---三宅一生.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23-56

[12]吴震世.新型面料开发.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78-97

[13]胡天虹.服装面料特殊造型.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1,35-78

[14]2006spring&summergappress.2005,11

[15]胡小平.现代服装设计创意与表现.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9

原始人类造就了最纯粹的色彩表达方式,用色鲜艳、浓烈,传达出原始人类特有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石器时代原始氏族部落建造的浅穴中,由红、黄、褐等色泥土、草泥和木材建成,表明我们祖先对色彩的认知掌握和运用迈出了一大步。至春秋战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以儒道两家为代表的色彩美学思想已经形成,并不断地推动着“目观为美”简单朴素的低层次色彩美感认知向高层次色彩审美认识的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独有的“五色理论体系”也带有中国古代阴阳五行思想的精神,对解读中国文化,探究五色理论背后的真正内涵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传统五色理论与现代色彩设计的关系

传统的五色理论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久的生活和劳动中积累起来的宝贵财产。传统的五色理论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精神和道家精神,具有独特的民族和文化特质。当然,传统的五色理论也有其糟粕之处,其带有浓厚的道德和阶级色彩,具有一定的民族局限性。现代色彩设计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肯定离不开对于传统五色理论的学习和借鉴。传统的五色设计理论毕竟经历了长期的色彩实践,积累了丰富和经验,对于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基础。在进行现代色彩设计时,一定要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和运用传统五色理论,既要学习和继承其中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独特的民族经验,又要看到传统五色理论的局限和不足,结合现代艺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对于其中的糟粕予以摒弃,突破原有传统理念的限制和束缚,在传统理论的基础上能够得到突破,从而有更好的发展。在目前的现代色彩设计思维中,有些误区是要避免的。有的人认为,现代色彩设计应该是一种现代艺术,应该全盘学习西方现代的色彩设计理念,中国传统的五色理论在现代设计中完全没有价值和意义。这种思想全盘否定了传统的五色理论的价值和借鉴意义,将传统的东西完全予以抛弃,在现代色彩设计中没有考虑到民族的特点,是不利于现代色彩设计思维植根于中国的土壤的。另外,一些人认为,民族的就一定好的是有价值的,在现代色彩设计中,将传统的五色理论完全照搬照抄,不加以改进和发展,其中一些色彩的设计思维完全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实际生活的需要,在现代色彩设计飞速发展的今天,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一)传统五色理论与现代色彩设计的共同之处

色彩理论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慢慢积累和发展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色彩理论是各个民族在长期的民族的形成的过程中,慢慢产生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理论,其具有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宗教性等特点。而现代色彩设计是属于现代艺术设计的一部分,其并不是凭空形成的,而是生存于各个民族的色彩理论和传统文化的土壤上面慢慢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来源于各个民族的色彩传统和理念,借鉴各个民族色彩理论的精华,结合现代艺术理念从而形成。现代色彩设计在很多方面与民族色彩理论有高度的相通之处,许多现代色彩设计理念仍带有深深的民族烙印。以中国的传统五色理论为例,中国传统五色理论中,红色是最具代表性的,它在几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中,上至统治阶级,下至平民百姓的欢迎,经常被使用于嫁娶,集会等重要的喜庆的场所,来表达人们的喜悦欢快之意。据调查,时至今日,红色仍旧是中国人最常用和喜欢的颜色彩。在现代色彩设计思维中,红色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红色的理念基础上,又被赋予了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涵义,用来表达人们喜悦,热情,欢迎等思想和感情。

(二)传统五色理论对于现代色彩设计的重要性

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归根到底,来源于生活,其创作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源于各个民族的传统色彩理论中。中国的传统五色理论来源于广大中国劳动人民和艺术家们几千年的积淀和创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现代色彩设计都是从各民族的传统色彩理论中融合发展创新而来,深受传统民族色彩理论的影响。传统五色理论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色彩理论,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的植根于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从世界各国的历史来看,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低,还是民族风俗文化的差异,在如今现代文明世界中,都越来越重视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传统五色理论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财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在色彩理论中的民族特征,对于现代色彩设计思维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现代色彩设计应该充分挖掘传统五色理论中的精华,将民族传统色彩与现代设计紧紧的融合在一起,发展出既具有传统民族特征,又符合现代艺术设计和美感的色彩设计理论。

三、如何在现代色彩设计思维中发展继承传统五色理论

(一)要继承和发展传统五色理论的精髓

在现代色彩设计理论的发展中,一定要坚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传统,将其作为基本出发点。中国的传统五色理论中融入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宝贵的借鉴价值。在现论色彩设计中,一定要将本民族的特色融入其中,将本民族的色彩文化发扬光大。继承和发展传统五色理论的精髓,将其融入现代色彩设计理念中,必将取得更大的成功。

(二)要在传统五色理论基础上不断创新

在现代色彩设计中,既不能完全摒弃传统五色理论,但是,也不能完全对于传统的理论照搬照抄,不加否定的全盘接受。传统文化毕竟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在现代文明日益推进,现代艺术设计理念流行的背景下,传统五色理论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也逐渐的暴露出来,很多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例如,在中国传统五色理论中,黄色是皇家和贵族才能够使用的特殊颜色,被用于宫廷的一些建筑设计中,普通百姓是严禁使用的。这种色彩理念明显具有很大的阶级性,在现代设计理念中是不可取的。

(三)引进优秀的现代色彩设计理论

色彩设计论文范文篇10

由于设计色彩课程内容体系结构具有概括和统摄的性质,所以它应该是完整的,不能有结构项目上的缺失。事实上,近年来国内专家不少的教学主张都从其自身的角度追求体系结构的完整性,这可从相关论著、教材和论文中看出来。但由于种种原因,它们的完整性还是不够的。为了进一步实现体系结构的完整性,就需要对这些相关论著、教材和论文的体系结构进行优化整合,并要对课程实践做出较全面的考察和概括。

2构建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艺术之间的相互“越界”是当代艺术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代教学的发展方向。课程之间须相互吸收融合,改变过去互不关联的状态,只有旧的秩序被打破,才能建立新的秩序,形成新的突围,从而达到新的和谐。色彩与色彩构成课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是必然趋势,打破课程的严格界限,为了共同的目的进行必要的整合。能否整合,目前尚无定论,有待专家论证,由于个人能力和水平限制无法完成。如单纯延续传统写实色彩写生训练是不能适应当今设计基础的需求,但我想吸收两个课程的特点和内容,通过色彩课程形式带动对色彩构成原理的学习。我们目前理解的色彩构成是作为设计基础课程,是由过去的三大构成派生出来的。色彩课是过去造型基础的训练内容,重写生、表现和感受。前者偏理性,后者重感性,重实训,用相关的构成理性知识指导色彩训练,使感性与理性相互结合,在色彩课程渗透色彩构成原理,但又有所偏重,不能面面俱到,通过生动而感性色彩写生训练进行反馈,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当今色彩构成理论如作为独立色彩学理论研究当无可厚非,但作为设计的基础课教学还需发展,如何把深奥的色彩学理论简单化、通俗化、适用化,使学生便于理解、消化,通过感性化的色彩训练提高综合造型能力。我想这样才能适合当今美术院校学生的特点。

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色彩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3.1完善教学方式,凸显专业色彩

不管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这两种教学模式各有其优势与不足,不能简单地相互取代。因此,应该将这两种模式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既注意教师的教,又注意学生的学,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主动性、积极性都调动起来。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出发,学生是教学的中心,强调学生是认知过程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而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强调学生的“学”,必须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加以配合,尤其当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度过大时,注意结合教学目标的要求。

3.2注重教师引导,兴趣激发潜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引导作用的,这种引导作用体现在对设计色彩课程教学模式的科学设计,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不过分注重于画面表达技能的传授,不压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产生对设计色彩的好奇,给学生提供对知识融会贯通的情境和空间,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设计色彩的规律。而在教学中真正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应更多地体现方便学生的学,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机会。设计色彩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始终让学生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对色彩创造的主观能动性,构建自己对设计色彩的认知系统,并把所学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能够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思想上应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教学模式。教师的引导要遵循色彩的发展和基本规律,即色彩原理。使学生了西方从古到今及近现代色彩的发展:从原始时期,古希腊到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到后现代主义时期色彩艺术的发展:东西方色彩比较,色彩对当代设计的影响,解析大师艺术作品及现代设计作品。讲授色彩基本原理和规律,如色彩基本概念,色彩的配色,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协调,色彩的空间效果,色彩与形状的关系,色彩的联想等。

3.3优化作业设计,实践提升技能

作业是学生提高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们在入学前为了应试凭直觉的感受画了大量的色彩写生练习作业,缺乏系统造型理论的支持,画到一定程度很难有深度和质的飞跃。考进大学后进行系统的训练,首先强化对色彩理论知识的普及,如古今中外造型史的发展及每个历史时期形态的特点,它的代表作品和艺术家。这时利用收集的大量资料通过幻灯的形式给学生看,给学生增加信息量,学生们看后感觉很兴奋,很新鲜,很有兴趣,以开阔学生的大脑思维和想象力,觉得色彩并不是考学前的单一写实模式;再有给学生讲解色彩研究基本规律,这就需要把传统的构成课进行改良,结合大师作品进行授课,如何通过自然色彩寻求主观色彩的表现,并进行提炼、归纳。这个单元不能等同于构成课不展开练习,它强调实训性,使学生掌握最基础的原理并能实际应用解决问题,在课下的课题完成过程中如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渗透到学生的作品上,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