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

时间:2022-09-13 09:30:04

博物馆空间设计研究

一个建筑在设计时,需要参考方方面面的因素,包括城市历史、人文、地理构造。建筑在建成之后反过来会影响到城市空间的各方面分布,物理状态、城市印象、人们接下来对于城市空间的使用方式。博物馆作为展现城市科技文化历史的场所,它的设计更被赋予了城市深刻内涵。

1美学与现代化科技相融合

就城市设计的范畴而言,博物馆意象性意味着它在一个邻里、一个区域或整个城市的总体观感中的鲜明和独特的标志地位。如同美国费城上全新的形象标志——自由广场,横滨Landmark塔楼,多伦多的标志——加拿大国家电视塔。在凯文•林奇提出的建筑物意象性概念中,他认为建筑物标志、边缘、通道和节点都是组成建筑意象的重要特点,在城市博物馆建筑中,这甚至也代表了局部地区或整个城市意象的重要因素。博物馆的空间设计理念需要相关设计人员在前期设计对总体设计项目的使用功能、建筑性质、环境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查、分析、判断和总结逐步进行提升和提炼,这一过程可以加入美学与现代化设计理念[1]。由于不同的建造环境、地域特色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加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元素,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更好地体现博物馆和科普场馆的功能特点。在博物馆建设过程中,要注意空间审美评价和视觉心理舒适性的要求,使相应的空间具有舒适感和放置感,并符合人体标准的要求。整体而言,传统建筑的美感融入到建筑物中,碎片的外观将激发人们对城市的回忆。回想过去,在今天的现代建筑中,各方面的进步和积极的发展,建筑的更新应该超越人们对太空传统物质模式的修复的记忆,在整体环境进化意义上,探究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美学与现代科技的集合,在落实博物馆科教功能的基础上,增添城市与时代的气息。

2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整合

中国科学院于1999年提出“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接下来各单位的工作中心在于如何把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置于在各项工作中的突出位置,协调空间增长动力与经济环境的关系,动员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传统空间在社会经济发展轨道上的良性发展。成为当下每个建筑设计师设计思路中必须不断思考的一个重要内容。麦克哈格的《自然的设计》也指出:“生物体及其形态向适应环境的运动是创造,适应也可以定义为创造,适应就是生命的改善。”在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或子系统对其环境的依赖大多数时候反映在共存与互助关系上。为了使整个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最大化,以保持其最大的发展机会,将“适应”生态学引入到建筑设计中。生物体表现对环境的依赖,这是生态系统的必然规律。每个生物都追求将所依附的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效率都加以优化以保持其最大的发展机会。通过各项努力,增加整个城市空间系统的秩序,为城市空间寻求更均衡和协调的发展模式。通过把握时代脉搏,适应城市建筑设计发展的社会环境。谋求生态可持续发展,需要创造适合当地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的舒适空间,加以辅助促进发展。通过追求区域脉搏,找到适合该地区特点的建筑设计。这在现代空间设计理念上,无疑是对过去的传承,对未来的适应。以生态发展相互协调主导现代化建筑物建设理念。

3科学,教育和人文的融合

在雅各布的《美国大都会的生与死》中,明确指出人类活动是城市最基本的活动。如何满足和促进社会组织和生活的发展,是城市建筑设计首当其冲应该考虑的问题。作为城市居民可以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博物馆的建设,其设计不仅可以用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如何满足公众物质,精神,心理和行为概念的要求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城市博物馆能够收集当地社交生活有关的内容,那么它将符合其活动内容。附近结构和空间形态将完美将科教内容与当地人性化建设相融合。建筑建设应支持人们各种生活与工作需求,就博物馆而言,除了展示展品之外最好可以达到建筑物二次利用的需求,空间人性应该关注人们的需求,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空间质量的活泼性,人们可以在建筑物中找到自己的生活。个性的发展不受限制。在博物馆的建设中,我们可以重视以人为本的物质与精神空间环境与系统完整性的完美融合。人类已经到达了照顾人们需求的空间,并增加了博物馆空间设计的空间。群体的行为和交流空间、空间秩序和意义、区域特征、建筑环境等无一不是城市建筑设计中应该明确开放的空间结构的问题。防止使用艺术秩序而不是生活秩序导致城市生活的枯竭,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具有强烈可识别性的事物是至关重要的。博物馆建设应满足一定的审美要求和社会经济要求后,试图使参观人数规模和同期提供的服务范围以适应城市社会经济的动态发展。建筑的刚性静态空间内容应该更加多变,以适应经济结构,生态资源,自然区域,当地人文和社会环境发展要求。让游客在使用方便,心理平衡,社交互动和视觉舒适度方面达到满足,同时提供城市生活方式的选择。

4结束语

目前的城市建筑设计面临着模式变换等无限可能,但其原因在于城市空间问题从新的发展层面出现。当然,人类有理由相信未来城市空间设计的概念应该专注于以下三个方面。在发展城市未来发展中形成城市的发展战略新动力,改原有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加以对原有简单的城市物质环境进行改造,解决未来空间集成效应,生态景观,蕴含精神等多方面核心问题的解决;充分利用博物馆参观展览的同时,采用城市空间内容和设计标识的概念,整合建筑物的空间布局。把握城市建筑生态发展的内涵,积极创造和保护城市自然景观特色和区域文化质量。当然,不要忘记将设计理念建立在市场调节机制的基础上,并采用更加开放的流程设计来改变陈旧的原创设计风格。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专家,公众参与和市有关部门的意见,充分发挥主要部门的有效作用。城市建筑设计更要重视促进城市空间建设中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晓.博物馆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场所精神的表达——以百里杜鹃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4:51-54.

作者:尹薇薇 单位:广东省集美设计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