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探析

时间:2022-09-30 08:28:00

二维空间设计课程教学探析

二维空间设计课程在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着专业课程的深度和广度。目前,二维空间设计课程在教学中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我们应该将其隐性内容显性化,更好的把这门课程的作用发挥出来。

一、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传统的平面构成课程主要训练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掌握形式美规律及其法则并学会运用。随着专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不再适应专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关于这门课程的改革呼声随之高涨。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仍然存在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特别是二维空间设计课程对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不仅要通过感性认识掌握基本的形式美规律,上升到理性层面,例如:对称、相似,发散等,而且还要学会运用这些规律对复杂形态进行创造和控制,进而上升到空间的控制和应用。在这个创造过程中,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过程,教师要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明确课程的目标,如果操之过急,学生很容易因为一时理解不了而失去兴趣。(二)教学内容不够完整:传统的平面构成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形式美规律和法则,然后结合创新思维训练进行形态创造,发现美和创造新的规律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个是掌握形式美规律;另一个是运用形式美法则创造形态,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思维的结合,因为我们会受到惯性思维和惰性的影响。例如:在做对称形态练习的时候,学生容易选择简单而直接的关系去完成作业,虽然完成了练习,但是没有达到训练的目的。教师要不断启发学生探索负责形态,告诉他们这种训练的目的。学生只有经过这样的训练才能很好地训练形态创造和控制能力。运用规律创造出的形态越复杂,整体感又控制得很好就越能起到训练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后面一个重要部分往往因为课时分配不均匀或者重视程度不够而被忽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被磨灭,很难达到课程的目标。即使鲜有的教师明确这个环节的重要性,也会因为缺乏较好的教学方法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保障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内容的侧重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内容进行很好的设计。(三)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虽然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真正能够把这门课程隐性的内容变得浅显易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教学方法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而且耗时。随着多媒体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结合课程内容分为三个阶段:首选,让学生通过发现身边事物的形式美规律和利用多媒体软件的运用快速地掌握形式美规律;然后,把整个课程的重点放在让学生在对形态创造和控制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形式美规律和法则的理解;最后,在此基础上,加入材质和空间的形态创造。整个过程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明确适应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这门课程应有的作用,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教学成果不明显:如果我们明确了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目标,丰富和完善了课程内容,突出了重点与难点,探索了新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那么就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三者往往不能有效联系起来,彼此融会贯通。教学成果与教学目标还是有一定差距,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实践。

二、二维空间设计课程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指导意义

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其他专业侧重点有所不同,却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强调空间的创造与控制。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通常二维空间设计学得比较好的学生,后期在设计实践中同样也表现出非常出色的设计能力。因此,无论是室内设计的空间设计,还是景观设计的平面形态和空间格局控制,二维空间设计课程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对形态的研究培养创造性思维:点、线、面三个普通的元素通过自由和有规律的排列可以创造出无限的形态。点、线、面复杂形态的创造训练是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核心内容。通过形态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大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抛弃既定思维模式,强行寻找和创造出不熟悉的形态,有利于培养形态创造与控制能力。在具体操作训练上不仅仅要让学生掌握形式感的规律,例如:重复、对称、发散、相似等,更要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这些规律来创造不同形态的能力,这才是二维空间设计课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越能控制复杂的形态越能培养学生的控制能力,越能更好的创造新的形态和规律,进而越容易形成空间的控制和设计思维。那么,在今后进入景观设计和室内设计专业学习阶段才能驾驭复杂的空间格局和形态以及在二者中自由翱翔。

(二)对复杂形态的研究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控制力:二维空间设计形态研究主要以平面形态研究作为切入点,逐渐从二维空间形态转换到三维空间。我们在具体的景观设计中,平面形态要转化为空间的结构,因此,在前期进行平面布局的同时,我们要对立面空间同步进行思考。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训练,一方面,能够很好的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另一方面,能够训练学生空间的转化能力和控制力,因为最后所有的平面设计都需要转化到空间里,空间的结构比平面更复杂,更难以控制。

(三)对形态规律的研究与创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任何一个设计师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大尺度的景观设计,它决定着效率与成果的好坏。二维空间设计研究从平面形态的规律出发,通过对规律的掌握,逐渐运用他们创造新的形态,进而发现和创造新的规律,形式感规律的创造需要概括、总结和推理,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隐性内容

(一)“隐性课程”的起源:“隐性课程”的概念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在1968年出版的《课堂生活》一书中,第一次使用了“隐性课程”这一术语。主要说明学校教育中存在对学生产生无意识影响且有重要价值的教育现象。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主要的课程是我们看得见的“显性课程”,而一些课外活动或者我们认为不重要的环境等构成了“隐性课程”的内容。(二)“隐性课程”与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关系:如果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某些课程,例如:手绘效果图、模型制作等肩负着“显性课程”的作用,那么,二维空间设计对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作用就相当于隐性课程所带来的作用。一方面,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容易被忽略;另一方面,在这门课程中,有些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功能也没有被发挥出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体会不到其作用或者体会不够深刻,只有在高年级进入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才能深刻体会其意义,但是课程早已结束。因此,在二维空间设计教学中,我试图借“隐性”一词,说明其重要意义,并通过适当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探索,将这一内容的“隐性”特征转化为“显性”,让学生在当下就能掌握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精髓。

四、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隐性内容转化教学实践(48学时)

(一)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目标

1.掌握形式美规律;2.在掌握形式美规律基础上进行复制形态的研究与创造;3.抛弃惯性思维进行创新思维训练;4.在形态创造基础上进行不同材质的运用;5.从平面思维到立体空间思维的训练。

(二)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内容与实践: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主要内容

分为形态规律的研究、形态的研究、主体意识的体验、从二维到三维空间转换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研究形态和形式美的规律,还要注意形态本身的复杂性探索,给二维空间设计课程增加了难度。1.设计案例分析与二维空间设计教学有效结合(4学时):通过景观设计平面图案例分析,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和思考二维平面形态在设计中的意义;另一方面,通过深入分析形态结构和元素在空间中的运用,以及形式美规律的整体性体现,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形态和空间整体性的意识,进而有利于形成对这一能力的有效培养(如图1-图3)。2.掌握形式美规律(4学时):结合绘画与软件,让学生快速掌握形式美规律及其应用,把知识点在大脑里面由短期记忆转变为长期记忆。3.复杂形态探索与研究(16学时):形态的研究是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一旦掌握了就会迸发出无限的兴趣,有效研究课题的提出能有效地保障学生兴趣的持续。我在课程的设置上采取由易到难的方法,先让同学们针对一个形态进行有效的探索,越复杂越好;然后,再逐渐增加数量;最后,再转化为三维空间。在整个训练中,我们要把握住一个核心:就是鼓励学生抛弃熟悉的形态创造,尽可能突破惯性思维,发现和探索新的形态和规律(如图4-图5)。4.设计思维的挑战与培养: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作为一个专业的设计师,我们应该无所畏惧困难,力求把设计做到最好,在最后关头也不要松懈,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很有可能会把已经设计好的方案重新推翻。然而,随着设计经验的累积,这样的过程也会逐渐减少,但我们不能排斥这样的修改,这是一种磨炼、挑战和坚持,对设计精益求精的追求,这种精神也可以通过二维空间设计课程得到训练。形态的研究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需要耐心和恒心,这个过程对每一个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提升自我价值的实践,我们可以从基础课程开始得到有效的训练。5.不同材质的应用(8学时):掌握了平面形态规律,在经过对复杂形态的创造和控制训练以后,学生对形式美规律和法则有了一定理性的认识,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训练。在此基础上,可以进入材质运用的阶段。这个阶段要求学生根据材质本身不同的颜色和质感等特性在原来形态作业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形态的主次关系,甚至空间关系,为下一个阶段做好准备。6.从平面到立体空间的转化(16学时):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又迎来了整个二维空间设计课程的第二个重点:从平面到立体空间转化的训练。这个阶段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训练学生从平面形态转化到立体空间,可以持续为两个环节,先让学生根据一组静物或者建筑室内空间元素抽象组合创造形态,要求必须与静物或者空间产生联系。这个阶段的训练让学生对这样的训练有一定理解后,再进入下一个环节,然后再通过立体空间的塑造由平面转到立面。在前面抽象出的形态基础上再次运用材质表现空间的元素和关系。这个阶段的训练让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出平面形态和立体空间转换这个过程彼此之间的关系,也理解了平面形态到空间以后会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控制,因此,复杂空间的控制能力成为整个课程的矛盾焦点。教师在整个课程中需要加强学生这样的意识,注意侧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语二维空间设计课程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训练我们对形态的创造和控制能力,也能训练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形成专业思维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因此,我们在二维空间设计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引起重视和不断探索更好的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完成教学目标,把它内在隐性的内容变得明显,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只有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三者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才能发挥最佳作用。

作者:朱耀璞 单位:重庆大学

参考文献

[1]欧阳丽.罗金彪.钟艳华.隐性课程内涵与教育功能的再探讨[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1.(6):6-7

[2](美)汉尼鲍姆(Hannebaum,L.G).宋力主译.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方法[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6

[3]林红.杨一丁.照明设计教学中显与隐的转化训练[J].装饰.2015.(6):72-75

[4]谭睿光.孙弘真.魏岫云.设计学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精神[J].设计.2014(03):187-189

[5]庞学光.关于隐性课程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1994.(8):9-14

[6]邓道宣.罗明礼.国内外隐性课程研究述论[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5.(12):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