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土掌房空间设计研究

时间:2022-04-21 10:47:25

哈尼族土掌房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以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族土掌房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运用人机工程学、环境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哈尼族的居住空间着手,探究了土掌房中建筑形制、使用功能以及空间过渡模式,解析元阳县土掌房取法自然、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为现代住居灵活开放的空间营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掌房,民居,建筑特征,空间形式

1红河州元阳县哈尼族村寨选址分析

红河州哈尼族聚落选址是综合考虑当地地形气候、农耕劳作和宗教意识等各方面因素而确立的,村寨选定在不同海拔的位置(见图1)。该地区属于低热带河谷气候,降水量由北至南增加,南面为潮湿多雨地带,气候湿热。以红河州元阳县为例,梯田位处海拔1500m~1800m,气候温和湿润,适宜农耕稻作,为方便劳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村寨选址在海拔1800m~1900m的半山腰地区,依山而建,受宗教意识以及村民聚居意识因素的影响,具有相同文化属性的民族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村寨之上海拔近2100m处种有茂密的森林,构筑水渠沟壑,将自然溪水与地下水引入村寨,逐级施灌稻作梯田(见图2)。半山腰处的地形冬季遮挡寒流,夏季面迎凉爽南风,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原始自然地形,形成良好的小气候环境,梯田、村寨、森林和水系构成了哈尼族“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1]。

2红河元阳县哈尼族民居概述

蒋高宸在《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中,用系统论的方法,从建筑形制上将传统民居分为五大谱系,分别为天幕谱系、板屋谱系、邛笼谱系、干栏谱系和合院谱系[2]。公元前3世纪以前,哈尼族脱离了原始社会的束缚,从洞居和林居转变为半穴居和树居的生活模式;直到唐代时期,哈尼祖先羌族逐渐南迁至云南哀牢山一带,开始了梯田稻作的农耕生活,创造了“货藏上,人居中,畜圈下”的居住模式,史书称为“邛笼”[2];唐代以后,哈尼族为便利其农耕劳作,将村寨从山脚搬至半山腰炎热潮湿的元江下游一带,哈尼人为解决该地区建筑屋顶排水问题,将平屋顶土掌房,改造成人字形屋顶,由此出现了蘑菇房;同时期,民居也受其宗教文化、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演变出前堂后室式的合院式土掌房民居,使云南各地区民居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征。

3红河元阳县哈尼族土掌房结构特征

3.1平顶土房,层台累榭———土掌房结构分析

哈尼族建筑从最初“穴居”的居住模式,演变到“土掌房”以及以土掌房为原型发展出的“蘑菇房”和“合院式土掌房”,历经了数千年历史变革,族人根据本土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创造出适应其生活和劳作的三种不同建筑类型(见表1)。从表2中可以发现,哈尼族土掌房与德昂族杆栏式建筑相比较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差异:1)室内空间布局;2)纵向功能分区;3)建筑材料;4)半公共区域的活动空间。因此,总结出云南哈尼族土掌房的主要特征为:1)室内布局紧凑,建筑层高低矮,空间狭小;2)利用地形高差,巧妙地将人畜在纵向空间上分离,使建筑产生错落,功能更趋于合理;3)建筑就地取材,主要以夯土为之,保温和隔热性能好,适应于干热地区居住;4)保留平顶晒台的土掌房克服了山地活动的限制,更适应农耕劳作和居住活动需求。

3.2神功天巧,五脏俱全———合院式土掌房功能分析

关于合院式土掌房功能的分析,本文以云南红河州元阳县生产队李宅土掌房为例(见图3)。李宅是一栋由正房和耳房组成的封闭式合院式土掌房,以土坯、红砖与木材为主要材料,木材作为主要承重框架承托建筑体。李宅由正房、耳房、檐廊、畜棚、封火楼、晒台以及前院组成,主房有3层,坐北朝南,面阔四间,进深两架。建筑面宽9m,进深2.7m;1层,2层层高为1.8m,封火楼层高仅1.3m,每层面积大约在24m2,加上畜棚,总面积也不足80m2,空间较为狭小。

3.3升堂入室,层层递进———土掌房空间层次分析

自新石器时代至今,哈尼人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适应于当地气候和地形的经验,其民居历经了一系列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周易•系辞下传》中对住居做出这样的描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移之以宫室,上栋下字,以待风雨”[4]。建筑在最初为待风雨、避潮湿之用。土掌房追求的是在满足基本居住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自然条件,达到功能的满足与居住的最佳状态。土掌房的发展是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其他因素长期适应而生的结果[5]。哈尼族合院式土掌房包含了三种重要的空间层次,其私密性由外而内,从中间到两边逐渐增加,形成了自然过渡、层层递进的流线形式,由户外公共空间到半公共住宅院落再过渡到半私密的檐廊,称为半公共空间,即“灰空间”,呈现出私密性由外向内、由中间向两边逐渐增加的趋势,使室外和室内环境形成一种柔性的过渡[6]。联系到现代住宅的实际案例,在日本东京大田区,FU-RUYADESIGNARCHITECTOFFICE建筑事务所将一座40年的老屋改造成商住合一的建筑“HAKOBUIE”(见图4),其空间模式与云南土掌房相类似。设计者将建筑2层设为环形的开放空间,从而缓解了现代独立住户封闭式的邻里关系,让空间得以更有效的利用。这种高比例的柔性边界紧密地将建筑内外联系起来,将人的交往、生活内外紧密的联系起来,真正从“居住行为”出发来探索人与建筑的关系[7]。

4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部分少数民族传统民居逐渐被现代砖瓦房所取代[8]。但是在云南,元阳县的土掌房位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哈尼人在极少改变山体原有状态的前提下保留自然地貌,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顺应地形,对土掌房进行建造。其合院式土掌房,依据坡地形成一定的院内高差,保留了传统民居的空间形制与交往模式,为山地居民营造了独有的交流空间,充分体现了哈尼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价值观。这种居住模式同时也对现代住居或山地住宅提供启示,是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

作者:张智桐 单位:江苏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罗德胤,孙娜,霍晓卫,等.哈尼梯田村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2]蒋高宸.云南民族住屋文化[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3]葛早阳.跨文化圈互动下的泛东南亚干栏民居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2.

[4]陈明浩.城市更新中的院落复兴[D].重庆:重庆大学,2009.

[5]张海林,储雅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民俗艺术的保护与传承[J].包装工程,2016,37(18):6-7.

[6]徐菊芬.中国传统与现代居住空间形态对比研究———兼论现代居住区的社区行不足[J].规划设计,2012(10):3-4.

[7]谷莉.少数民族建筑聚落空间的社会复合结构探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4(10):56.

[8]普丽春,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5):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