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改革论文3篇

时间:2022-03-27 11:06:51

课程设计改革论文3篇

第一篇

一、课程设计内容改革

在课程设计中加强与实际应用的联系,积极引入科研成果,优化课程设计内容,力图反映信息领域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现状,使学生接触到学术发展的前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设计内容以打好基础、面向应用为原则,包括理论分析部分和自主提高设计部分,时域分析与变换域分析并重,信号分析与系统分析并重,连续系统分析与离散系统分析并重。在相关内容中,重点选择能够强化“信号与系统”重要概念和理论的设计内容。理论分析部分包括了“信号与系统”课程的核心内容——三大变换,以验证性仿真设计为主,旨在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包括:信号的产生、表示与变换、信号的频谱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卷积计算、信号的合成与分解、求解系统响应、拉式变换、Z变换、零极点分析和调制解调等。自主提高设计部分包含频分复用、抽样定理工程实用、音乐合成与分析、数字自激振荡器设计和应用、工频干扰滤除器设计、反馈系统与回音消除器设计、音乐回响与混响设计、音频加解扰器设计、无失真传输系统设计和分析,以及噪声滤除、信息提取、图像识别等等。采用Matlab软件、Simulink软件和Multisim软件以及三个软件相结合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使学生能够透彻理解相关理论和应用。同时鼓励学生从工程背景中提出问题,将课程设计的过程看作科学研究的过程,通过科研实例拓展信号处理的应用,开阔视野,拓展知识范围,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中注重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延伸,突出基本理论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工程概念和拓展应用,实现原理、方法和应用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利用课程设计的有利机会,教师应注重基础课与后续专业知识点的结合,夯实基础,为扫清后续课程的困难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用辩证发展的思维看待基础课程的学习,形成发散思维。

二、重视过程管理的改革措施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以学生自主设计为主,涉及若干知识点或几种研究方法的设计,强调学生在设计过程的自主性,在给定设计目的、内容和实验要求下,由学生自行拟定设计方案、编写程序,并加以实施。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设计所需相关文献,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攻克难关的信心。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Matlab函数来分析信号经过系统的响应。Matlab针对微分方程分析系统响应,只提供了lsim函数,用于分析和求解系统的零输入和零状态响应,但是这个函数只能对状态方程和状态变量的初始值进行求解。对于用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在解零输入响应时,首先要将系统的微分方程描述形式转换成状态方程的描述形式;其次,由于lsim要求输入状态的初始值而不是系统响应的初始值,需要由系统响应的初始状态推导出状态变量的初始状态,并利用矩阵方法解四元一次方程组。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既要激励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又要给予一定启示和指导,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敢于面对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树立挑战困难的信心。又如,在设计抑制工频干扰的陷波滤波器时,不仅要求学生完成较高的性能参数指标,而且要求学生用零矢、极矢去设计和分析。因为零极点分析是学生必须拥有的基本功,而每个零矢、极矢在编程时又是不同角频率参数ω的矢量,学生在编程时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学生在设计报告中多次写到通过解决问题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对设计更感兴趣。通过课程设计的互动过程,教师可以充分了解教学各个环节,全面把握本课程的教学思想,全面了解学生的整体状况和特长,达到了因材施教,分层培养,促进优秀生、拔尖生脱颖而出的目的。自主提高设计部分的内容应该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去做,进一步将这部分内容形成文字或课件。学生学习后,分小组讨论设计方案,然后再完成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建立有效的考核方法

探索更加适用、更加有效的考核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更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本课程的设计中,改革考核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与评定,把课堂表现纳入考核机制,对课堂积极思考、思想活跃的学生给予加分,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以往的一次考核和答辩方法,在课程设计中采用两次答辩方式。现代大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平时付出少,最后突击复习。考核方法的改革可以避免传统考核方式一考定胜负所带来的应试学习方法的弊病,对学生平时学习提出要求,给予压力,将最终答辩的压力变成了平时学习的警钟,同时也可避免学生平时不努力致使最后积重难返的后果。加强对学生设计过程的检查和督促,同时使教师更详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加强辅导。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采用三个环节的评价方式,包括平时设计及答辩,占40%,考核设计态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报告,占25%,给定格式样本,根据学生写作的内容、与标准符合的程度考核学生论述的逻辑性、严谨性、科学性,课程设计报告在年级内进行,只要剽窃字数超过一定数量,课程设计直接记0分;答辩,占35%,考核学生对设计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答辩环节上主要着眼于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明确给出优秀和及格的量化考核标准,体现课程设计考核的严肃性、公平公正性,有利于分析、检查、统计和评估课程设计教学效果,研究成绩分布与教学的关系,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促进课程设计教学的提高。在课程设计报告写作方面,对报告的内容、形式进行规范,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写作习惯。这些均为将来的报告和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完成设计报告时,还要求学生思考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使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持续研究和探索,为申请大学生创新项目奠定基础。

四、效果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给予学生充分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可以从设计中学习到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应用,对所学知识获得感性认识和直观的验证,加深了对信号与系统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系统分析中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基本题目设计过程中,学生认识了Matlab这个重要的工具软件,能够利用Matlab的强大功能,直观地认识信号的时域、频域的特性,通过图形去理解相关概念、理论的本身意义。通过设计,学生学习和掌握了Matlab的基本操作和信号处理指令,教师通过辅导、检查、答辩等环节,不断帮助学生纠正设计,对于时域、频域等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在设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理解,掌握了系统的各种分析方法。在自主提高题目设计中,由于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以选题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的提高,起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课堂上的理论学习转向理论应用,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毕业设计有重要作用。由于在设计任务要求中分出了层次,提出了更完整功能和高技术指标(超出“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大纲范畴),激发出了部分学生探索新事物的热情,部分学生所完成的课程设计任务质量较好,具有一定的水平,少数优秀学生因此脱颖而出。教师能够负责任地做好答疑辅导、实验指导、考核等环节,使本次课程设计教学充分发挥作用。学生普遍对指导教师的工作满意,希望有更多的课程设计机会。课程设计对学好本专业后续课程很有帮助,对学生掌握本专业技术方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课程设计研究、改革探索和实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汲取新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信号及系统特性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等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不断地对“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教学过程改革等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与教学有效结合,将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作者:罗倩朱希安工作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第二篇

1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目前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计一般都是由老师提供一些中等复杂程度的塑料制件分发给各组学生,并根据具体制件编制好课程设计任务书下达给学生,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进行模具设计。学生没有自主选择题目的权利,在被动状态下进行课程设计,造成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无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参加课程设计的学生人数多,时间只有一周或者二周,任务重。所以老师们一般都是将学生们分为4~5人一组,一组一个题目,通过大家的协同作用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任务。如此一来就会有不少学生产生懒惰心理,不思考,不动手,最后抄袭别人的设计就可以完成作业。这样就违背了开设课程设计的初衷,无法达到课程设计的要求,同时也打击了那些付出劳动和汗水的同学们的积极性。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般都是安排在塑料模具设计理论教学结束以后一周到二周内进行的。这段时间学生既要进行课程设计又要就要面临期末考试,所以学习压力比较大,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查阅收集处理相关设计资料,设计总是匆匆结束,使得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设计效果不理想。另外就是当学生在设计中运到所学的理论知识的时候,发现已经忘了,所以就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新复习和学习。学生根据制件的结构和任务书的要求进行讨论分析,设计计算,确定设计方案,与绘图等,最终完成编写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及模具装配图的绘制(手绘)和模具成型零部件的零件图绘制(手绘)。这个环节中的的主要问题是模具装配图和模具成型零部件图的绘制一般都是采用手绘,学生们是第一次设计模具,对模具结构认识不够深刻,加上工程制图课程知识的遗忘和绘图能力的欠佳,所以在绘制过程中的图纸的修改量很大,图纸混乱不清,规范性、标准性差,甚至有的学生要重复绘制,加大了工作量,很难在规定时间完成作业。最后就是考核。一般老师都是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任务量、图纸、说明书和平时表现给出成绩,老师一般都是根据学生印象给出成绩,缺乏标准性和透明性,造成学生所得的成绩不公平,助长了懒惰学生的气焰,打压了真正设计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很好的区分在设计过程中贡献大的,具有较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上的不公平。如此多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设计模具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如何培养出与时俱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塑料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探索

2.1课程设计题目改革

课程设计题目改革主要就是将老师提供塑料制件的方式改为学生自由选择塑料制件和老师提供塑料制件相结合的办法。把选择权利还给学生,会给学生一个更大的选择空间,老师根据学生的制件结构提出设计要求。这样学生在选择制件的过程中就会大量分析制件结构对模具结构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模具整体结构的认识,并能根据老师的要求分析讨论设计方案,再由学生自己根据设计方案进行计算、分析、比较,最后形成设计文件及设计图纸。同时也避免了老师们使用陈旧的设计题目,变学生们的被动设计为主动设计和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另外在同组内每个学生的设计要求也要区别,这样就可以保证同组不同题目。但组内成员设计模具的结构类似,既避免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又利于组内讨论和学习,通过课程设计每个学生的设计水平都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2.2课程设计开设时间的改革

改革后我们将课程设计贯穿于整个塑料模具设计的教学中来。塑料模具设计理论课是将模具拆开一个系统一个系统的讲解,课程设计也要求学生们先设计模具的各个系统,这样我们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设计中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听课,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中尽可能积累设计中所需的资料,二者同步进行,有助于学生通过教学过程中模具的动画演示资料加深对模具结构的感性认识,为确定课程设计的设计方案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另外我们将课程设计延长为一个学期,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课外时间思考自己的课程设计中的问题,也有充足的时间和同学以及老师进行交流、讨论和优化所设计的模具结构,提高设计效果和学生的创新能力,也避免了学生的抄袭。这样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这个主线把所学知识有机的串起来,感受本课程各部分内容的有机联系,同时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既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课程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大幅度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通过对课程设计时间的改革,学生的作业都能按时圆满完成,拖拖拉拉现象[4-5]。

2.3课程设计手段的改革

改革后我们要求学生先手工绘制装配草图和各个非标准零件草图,经反复修改结构合理后,再运用所学CAD软件绘制正式的模具装配图及零部件图。这样对于那些绘图能力不高的学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在正式图纸上的修改量,保证了图面整洁性和规范性。当然对个别CAD软件应用有难度的学生也允许用手工绘图。目前各个企业要求模具设计人员具有熟练操作CAD、UG、Pro/e等等软件的能力。所以对那些能够熟练运用这些三维造型软件的学生也提倡使用某一种软件进行三维塑料模具设计。因其整个设计过程处于三维空间,与真实模具结构吻合,所以三维实体造型法具有快捷、直观、生动和有效的特点,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各个零件之间的装配位置关系,深刻理解模具结构,能为学生创新潜力的发挥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激发了学生进行创新设计的兴趣。通过二者比较,发现采用三维设计软件设计时间短、出错少和答辩从容,比采用传统手段效果好。

2.4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革以后我们将课程设计的成绩分成图纸和说明书成绩50%,平时成绩20%,答辩成绩30%。其中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出勤,提出问题、看图改图等量化评定,同时降低平时成绩的分值,降低老师的主观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另外加大答辩成绩分值,老师根据讲解情况、理论知识、回答问题等给出成绩,尽量避免抄袭的学生以次充好。同时答辩要贯穿整个设计过程,老师根据设计内容随时提出问题,要学生回答,作为过程考核,这样在设计过程中老师就能利用闲暇时间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也能通过问题弄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及必须掌握的知识,避免在答辩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学生没弄清,答辩后可能也不会再去深究,达到课程设计的目的。当然老师也可以对平时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给予加分;对品行不端者,酌情减分;对严重违纪受到行政处分的学生,其最终成绩评定为不合格,要求其重修。

3结束语

我们的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所以我们实践教学就是要加强对我们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6]。使学生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课程设计的题目、时间、手段和考核方式四个方面的改革,学生设计的的兴趣被激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塑料模具设计的水平明显提高。

本文作者:李莹莹彭琦郭福全范吉昌谢富春朱新军工作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第三篇

一、我国校长培训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培训课程在设计时对校长实际需求的关注不够

在对校长进行培训时,制定培训课程的往往是培训机构的专家或者是行政人员,由于工作经历受限和缺乏科学的分析手段,使得其只能凭借个人经验来认定参训者的需求。从而导致为了追求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宏观性,而忽视了校长这一特殊群体的独特需要。

(二)在设计培训课程时过于重视理论知识

首先,培训机构及课程设计人员片面地认为只要校长能够掌握一定的科学理论知识,就会很好地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其次,校长专业化是在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呼声下被迫急速发展的,这就要求培训机构必须制定一套能够“批量生产”的培训课程体系,所以理论知识成为了这一体系中的绝对主角。最后,校长培训的任务大多数是由高等教育学校或者教育学院来承担,这些培训机构本身就具有比较浓厚的理论研究氛围,所以在培训中一切以理论知识为本是具有一定必然性的。

(三)未能充分凸显时代要求

相对于各个校长们零星分散地自我进行知识更新,统一进行培训的知识更新则更有优势。但很遗憾的是,我们的培训机构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并没有将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设计的标准,课程显得老套呆板不能与时俱进。另外,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校长们的转型也在逐步完成。“专家型校长”与“研究型校长”为了适应现代的需要已经逐一浮出水面。而我们的培训机构却明显没有做好这种转型的准备,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和培训内容相对较少。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采取多种取向相结合进行课程设计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融合多种不同取向课程来对校长进行培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这种课程在设计时可以融合多种取向的不同优点和长处,从而使更多的受训者在培训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学习。显而易见,糅合不同课程取向的培训课程可以有效改善知识本位取向独尊而造成的系列弊端和难题[1]。

(二)以校长专业化需要来设计培训课程

根据校长专业化发展来确定培训课程设计,这是提高校长培训层次与效果的关键步骤。对校长专业化发展做出一个系统的评估,从而根据评估结果来设计课程。虽然评估没有具体的固定模式,但我们还是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掌握校长们的专业发展需要和现状。其次,对课程目标进行筛选。最后,设计课程内容,确立实施方案。

(三)课程设计要富有弹性

专业化的校长培训要根据校长们的不同实际情况来设计培训课程,这就需要在课程设计时应该具有弹性。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可根据参训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取高层理论建筑与基础课程相结合的设计;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设计;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设计等等。在这种多形式、多组合、多内容的教学课程中,使得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情况的参训者们都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

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这里的发展性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符合社会的发展性要求,另一个是符合教育发展性的要求。首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参训校长们能够掌握现代的教学管理方式,具有竞争、发展意识,使培训课程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其次,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教改等发展的需要,使培训课程不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要适合我国教育事业这一特殊行业的发展需要,最重要的是符合校长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二)整合化原则

在对校长们进行专业化培训时,课程的设计应该采取多元化、整合化等手段,避免课程过于单一,只注重一个方面的培养。作为专业化的校长,应该从精神、知识、能力和意识上全面发展,全面专业化。这样校长们通过培训可以在日后的工作中既能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又可以解决管理上的问题;既可以运用理性的思考来完成工作,又可以从人本精神出发协调各个环节。

(三)层次性原则

在设计培训课程时,切忌“一刀切”式的教育,应该注意到校长的不同层次、不同需求。有的校长是刚刚晋职的,有的校长是业务需要提升的,还有些校长是常年从事校长工作,已经成为骨干,他们则需要进行知识更新。所以在课程设计时就应该区分层次,可设计出职资格培训、提高培训和骨干研修培训等不同课程。

(四)灵活性原则

各个校长都是学校的一把手,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这就造成了校长参加培训时当面授课时间短,缺勤率较高,参加培训时间不固定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靠培训机构的行政力量来解决,同时也应该在课程设计上有所照顾。

(五)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中小学校长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基层领导人,这些校长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实际性的,理论性不强,这就要求我们培训机构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注重实际性和可操作性。为提高培训的实效性,避免课程目标定位太高,理论性太强,课程内容太广,缺乏研究深度等弊端,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2]。

四、课程设计模式

(一)确定培训目的

首先,在确定培训目的时要考虑的是社会因素。在现代教育中,学校已经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如地方的经济条件、政治环境、民族人员构成和当地风俗习惯都可以影响到教育体系。那么我们在确定培训目的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其次,要考虑到受训者本身的因素。如受训者的年龄、学历、民族、性别和任职年限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受训者参加培训后的效果。最后,应该考虑培训者本身和培训机构的因素。在制定培训目的时,应该考虑培训机构自身是否能够完成这项培训目的。如培训教师的能力、培训教师的数量和培训机构的条件等等。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培训目的,不但指向参训者,同时也应该指向培训者本身。

(二)确定培训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大类:知识类目标、能力目标和精神目标。知识类目标是指理论知识类体系,它包括知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理解和思维能力,具体化为校长的教育科学、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相关知识。能力目标是指自身技能掌握,主要包括行为、习惯、运动及社交能力,具体化为校长在日常工作中的管理能力、协调能力、领导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精神目标是指情感类非智力因素的心理品质,包括思想、观点和信念等,具体化为校长的意志力、冒险精神和责任心等。基于以上的不同目标可以在课程设计时,有所侧重地设计课程,这样可以使参训者的各个方面得到提升[3]。

(三)选择培训课程类型

培训课程的类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核心课程。这三类课程的侧重点是有很大区别的,学科课程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活动课程则侧重于参选者的切身体验,以及与此活动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核心课程则侧重于社会需求和教育需求的课程。不同的课程类型都有自己的课程设计理论、基础和需求,培训机构可以根据培训的层次、时间、参选者的实际情况和培训机构的能力等方面选择不同的培训课程类型。

(四)课程形式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课程形式不但可以使整个课程显得灵活多样,同时也可以使参选者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一般来说培训课程的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系统讲授、专题讲授、小组研讨、课题研究、社会实践调查考察、角色扮演、自学、读书辅导、案例教学和网络教学等等。每种课程形式都有自己的长处,可以很好地将课程目标诠释出来。总之,选择适当的课程形式可以在培训工作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作者:董宏华张祥洲孟繁慧工作单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