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原则思考

时间:2022-05-31 08:36:50

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原则思考

一、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增加,具备熟练英语技能和专业技能结合的国际型商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为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以纯语言文学为导向的大学外语教育正逐渐与学科专业相结合,各学校非英语专业相继开设商务英语课程。商务英语课程是英语语言特征与经济、贸易、管理、物流等各种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对于非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不仅是英语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是跨文化交流的学习,更是商务实践能力的接受。

二、大学英语EBP课程参与式教学设计原则

参与式教学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它以学生为主体,灵活采用形式多样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才智,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参与式教学的运用恰好为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多方面的需求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然而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实行必须立足于教师不断提高和学生不断发展的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来创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然而在实际的大学英语EBP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知识层次不一,教师教学背景不全等一系列问题,让参与式教学的实际开展困难重重。如何有效在大学英语EBP课程中实施参与式教学,笔者认为在实行参与式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主体性”为主,“主导性”为辅

大学英语EBP课程与其它课程不同之处在于其很强的专业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学习强调的是在语言能力和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实践运用。然而这些能力和知识的积累,单靠老师课堂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学生主动利用课堂所学与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建构的方式去获得的。教师与学生的课堂主次关系的处理是决定该课程参与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性问题,因此在参与式教学设计的整个过程中要求充分体视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得到真正的重视,参与式教学往往流于形式,因此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不仅要打破传统的循规蹈矩与强制灌输的教学方式,而且要打破学生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摆正位置,积极发挥“主导性”作用。主导主要体现在“指导”和“引导”两个方面。教师的“指导”是指教师要做好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课件制作等方面的准备。教师的“引导”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资源的运用等组织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积极思考,最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调动学生创新学习的积极性。

(二)“平等性”、“全程性”、“全体性”参与,“协同性”合作

参与式教学中,教师不能再是传统意义的授业者,而应成为协助者,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因此课堂不能再是由老师一言堂,而是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参与,共同合作。参与也不是简单的加入。首先,参与是平等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参与者的姿态面对学生,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与学生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既不包办代替,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也不居高临下的批评学生在参与中暴露出的问题。[2]其次,参与是全体的。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导致的现象是学生人数增加,但整体素质也呈现出下降趋势。学生进校时的知识水平和言语能力严重不对称无疑影响和制约了学生商务英语课程的学习。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学生英语水平的层次性需要教师在整个参与式教学设计中要针对性的设计教学活动,不仅要考虑学习优秀的学生,同时要兼顾学习困难的学生,尽量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再次,参与是全程的。只有在全程设计中不断鼓励全体学生平等参与才更有利于消除学生的失落感和自卑感,消除其内心的不良情绪,发挥其特长,展现其才华,更好的投入学习生活中,从而长久的促进课堂的良性发展。在参与式教学,仅仅参与是远远不够的,在参与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还要学会“协同性”合作。学生之间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的学习活动,大家在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内各自对学习承担起责任,并相互监督和促进,可以更好得提高学习效果。师生之间通过合作,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课程内容的设置,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在这种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中,达到教学中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共同发展的目的。

(三)“个性化”考虑,“差异化”对待,“动态化”处理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体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是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和行为方式上不同;量的差异是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4]在参与式教学设计中,如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要“对症下药”,注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差异化”对待。传统教学在于大量灌输知识,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没有真正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接受效果,严重抑制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的培养,学生渐渐就失去对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往往不佳。在大学生英语EBP课程教学中,由于商务英语课程以英语为语言基础,涉及专业领域广泛,因此首先由于英语基础的好坏,不同类别的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会表现出不同的积极性和主动程度,其次该课程的专业领域的涉及也会影响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再者,尽管学生认知发展会有其共性,但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处理、反馈等速度和方式都会不同。[5]在大学英语EBP课程参与式教学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从学生的不同水平、兴趣和风格出发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只有这样,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独立人格才能得到丰富的发展,从而加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内省提高对学习的兴趣。还有在参与式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还要结合班级的个性化特点,针对不同班级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班级往往由于个体的影响,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的班级总体表现活跃,善于发言,有的班级总体表现沉默寡言,有的班级总体来说学生思路敏捷,有的班级总体来说学生思路比较被动,对于不同特色的班级,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应灵活处理,否则千篇一律的方法往往适得其反,其结果只会让学生更加厌学。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该“动态”的,教学设计过程中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更适合各种发散思维的碰撞,从而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集体学环境。

(四)“多元化”设计,“多样性”手段

EBP课程的特殊性,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了该课程的教授难度,单一的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设计只会窒息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令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参与式教学的有效实行对于从事EBP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式教学设计的目的并不是哗然取宠,因此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多种形式活动的采取,不能一味迎合学生消极的自身需要。首先,教师应了解本课程的最新动态,与时俱进的拓宽知识面,掌握和熟悉该课程相关和交叉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需求,科学合理的多方位的设计教学活动,采取变化多样的课堂形式,以适应学生不同认知风格。通过“多元化”设计增强课程趣味性,达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的目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师要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如小黑板、多媒体、幻灯片、实物展示台等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并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的基础上,善于使用信息系统、获取、分析、加工、利用各类与商务英语课程内容相关信息为课程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的特色与学生的不同认知风格与兴趣,为学生提供如文字、图片、视频、图表、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效整合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对基于资源上的多元化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及时性”、“全面性”评价与反馈

参与式教学设计的评价与参与式教学设计的过程同样重要。教学效果如何,“及时性”的评价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的及时评价、反思和研讨,便于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整理,只有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的修正,改进,才能达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与质量。其次,教学效果的评价也体现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只为测量学生的学习水平,而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整体发展。由于EBP课程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交际性、实践性和技能性,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不能仅仅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的结果,应结合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发展需求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这也就是说评价的内容、方法、标准需因人而异。再次,适时性的评价不仅包括教师对教学单方面的评价,而且还包括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中的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意识的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对于教学的改进是不无裨益的,通过让学生自评、互评,不但可以培养了学生学习责任感,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总之,大学英语的改革是势在必行,非英语专业商务英语课程的开设已成发展所需,结合课程特色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特色的参与式教学的有效设计对于教学效果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大学英语EBP课程中参与式教学的设计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能给教授这门课程的大学英语老师一些启发,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学习作用,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最终目的。

作者:杜碧辉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杜碧辉.大学英语EBP参与式教学现状的思考[J].大学教育,2014,8.

[2]柳岩.浅谈参与式教学法[J].教育革新,2005,12.

[3]马春秀,吴俊鹏,吉日嘎拉.基于个体差异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初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10.

[4]孙凡.学生个体差异教学及其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11.

[5]张昕,任奕奕.新课程教学设计[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