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水景观设计及形态特征

时间:2022-03-29 04:10:57

广场水景观设计及形态特征

摘要:当今社会飞速发展,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广场的审美性、功能性的要求也不断提高。然而,我国的广场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科技、经济、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制约。所以,有必要分析水景观在广场设计中的应用,从而设计出功能性与审美性有机结合的广场。

关键词:城市广场;水景观;有机;功能性

在我国,水景观被广泛应用在园林中。如,苏州园林将水景观巧妙地结合在园林规划中,打造动静结合的园林环境在设计性和视觉效果方面是巧夺天工的成功案例。随着时间推移,水景观逐渐被运用在城市广场中,作为公共场所的共享空间,协调好主客体的关系,实现与环境、城市文化、生活需要的协调。

一、我国传统水景观设计的形态

我国传统形式的广场是一种有着特定含义的建筑形式,与当今的广场有着本质意义上的区别。如今,一些水景观的设计观念受历史背景因素的影响,对西方的设计形式有诸多借鉴,甚至是盲目抄袭,因而失去了传统文化特色。清代宫廷在借鉴西方的喷泉水景观形式基础上,在水景观的装饰设计形式上,选择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饰物主题,如鱼雁纷飞、猎狗逐鹿、十二生肖等来自民间的艺术作品,因而成为中西合璧的典范,不但具有中国民间味道,而且与国际接轨,是具有中国艺术特色的因地制宜的景观艺术设计。

二、我国水景观的形态特征

1.静态水景观的艺术特征。在广场景观设计中,静态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软化的作用。在现代化城市中,钢筋混凝土给人们带来了冰冷的感知,水景观的设计使城市景观刚柔并济、动静结合。水光倒映出周围环境,从而给人们浑然天成、水天相接的体验,给人们一种身在城市、意在自然的享受。现代设计师常常把城市广场的静态水景观规划为规则性的几何形态,原因如下:一是几何形态与水相结合具有视觉冲击的效果;二是规则性的几何形态与周围环境容易搭配,相对协调;三是在实施方案时,规则性的几何形态施工相对容易。2.喷泉水景观的艺术特征。喷泉种类繁多,如旱地喷泉、波动喷泉、冷雾喷泉、雕塑喷泉等。在我国城市广场设计中,旱地喷泉被广泛应用。在欧洲国家,则雕塑喷泉居多。旱地喷泉相对于其他喷泉应变能力较强,用地灵活,不阻碍交通,不工作时段可以用于其他功能。喷泉水景观的应用,在触觉、听觉、视觉各个层面,都可以给人以不同的感官体验。3.落水水景观的艺术特征落水水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应用广泛,在城市广场设计中应用相对较少。落水水景观多采用水墙、人工瀑布、水帘等形式,具有根据整体设计规模、建筑标准进行调整的特征,在高度、位置、落差、布局等方面可以进行灵活的设计,从而使水景与水声的韵律有节奏地变化,给予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多样性的体验。

三、广场水景观与周围设施的有机结合

水作为生命之源,对人们意义重大,在水景观设计中,水具有多变性。传统意义上的水,是女性、财运与福运的象征。要使水景观巧妙地融入广场设计,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成功的城市广场水景观设计不是一味地追求创新、追随时代,优秀的设计应当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使水景观与当地的风土气息、地域文化相呼应,与周边设施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目的,不仅要创造一种使人享受的意境,更要创造一种浑然天成的艺术气息。其次,在功能性上创新。水景观设计一味追求形式感是不合理的,只有满足受益人群的需求,提高利用率,其道路才能走得长远。德国柏林的波茨坦水景广场是一个屡获殊荣的水景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设计师学习的典型案例。波茨坦水景广场由Dreiseitl工作室设计。波茨坦水景广场设计中蕴含的理念即循环利用雨水,雨水在降落之地即被就地使用。该广场的绿化屋顶和非绿化屋顶的结合设计能够不浪费地获取全年降雨量。雨水从建筑屋顶流下,可以作为冲厕、灌溉和消防用水,过量的雨水则可以流入户外水景的水池和水渠,为城市生活增添了生命感。波茨坦水景广场的设计将人们日常生活用水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当地市民和游客深深体会水资源、水环境的问题。除了注重生态效益与可持续发展,波茨坦水景广场还具有文化艺术的气息,深深吸引着众多的向往者在此休闲和办公。波茨坦水景广场成功地做到了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将建筑物、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融入其中,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水观景设计与环境的有机结合。

如今,广场已经成为丰富人们生活的主要建筑形式。广场水景观设计不仅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更要体现自身的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在创新性、功能性、审美性、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升华,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广场水景观。

参考文献:

[1]钱铖.现代园林景观水景设计的要点分析.现代园艺,2015(2).

[2]张丽娟,郝艳伟.水景设计在园林景观中是应用研究.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0).

[3]危晨霞.浅析园林景观中水景的设计要点.花卉,2015(17).

作者:于智宇 单位:东北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