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23 10:19:48

中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城市景观的特色魅力源自其独特的城市文化,然而当下城市景观设计却缺乏对城市文化的探索。以河南为研究对象,中原文化为依托,并对中原文化特征进行解读。提出中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点,并从空间、色彩、材料三个角度进行阐述。

关键词:中原文化;文化美豫;城市景观;设计

文化即见证了一个民族的过去,又指引着一个民族的未来。纵观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世界古文明中也是唯一没有断裂、至今还一脉相承的文明,是我们珍贵的财富[1]。

1文化美豫的依托:源远流长的中原文化

1.1中原文化的源与流

克卢伯在著作《文化有关概念和定义的回顾》中曾提到:“文化是人类在历史进程中为生活而创造的一切设计,包括外在的与潜在的、理性、非理性与反理性的。在特定背景中这种设计样本是特定人群行为所依据的内在指针。”按照这个概念我们可以界定中原文化为:以中原地域为背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与自然,所形成的特定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的总称。主要概括为:名城名胜文化、名流圣贤文化、民俗风俗文化、文物古迹文化、梨园戏曲文化、名吃饮食文化等[2]。

1.2解读中原文化

①圆润、内敛。中原文化与北方的硬朗鲜明、南方的清秀含蓄不同,更像是圆润的陶器或瓷器,内敛不张扬。②多元、包容。中原地区实际上是一个以汉族为核心的民族熔炉,中原文化之所以日益繁盛就在于它的开放包容性,能够对异域文化兼容并蓄,纵观中原历史,不管是汉人统治中原,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中原文化在吸收了本地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也吸收了其他民族文明,使之成为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③端庄、秀丽。中原文化这一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致,例如豫西民居窑洞,整体朴素但重点部位装饰清秀、变化多姿。

2文化美豫的时代意义

2.1传承中原文化

城市景观设计的文化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文化结构的观念层面上,它反映了整个文化的特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造成的不同的习俗、道德、思维、价值观、审美观,共同构成不同的文化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过程和对象中。因此,城市景观是各地文化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反映了城市建设者和城市居民共同创造的物质文明,更积累了长期以来该城市的文化特点。中原城市景观设计亦应如此,传承和延续灿烂的历史,将中原文化的圆润细腻,内敛不张扬和形式上的完整性、对称性蕴含在景观设计作品中。

2.2保护中原文化

随着国际间频繁的文化交流,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力,一些新的设计形式在河南不断出现,如随处可见的“模纹花坛”、“树阵”“大草坪”,或者想卖个好价钱的住宅小区无一例外的都被冠上“洋名”,如罗马假日、威尼斯印象、地中海海景房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就景观设计而言,优秀的城市景观作品不仅仅在于形式上给人以美感,还应该关注人们的情感需要,将这个城市的物质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通过景观这个载体反映出来,以传达城市的风貌与文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为营造城市的归属感和保护中原文化提出了新的思路。

2.3为景观设计提供多元的设计艺术表现形式

随着时代进步,城市景观的设计理念、题材、表现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发展中完善。近年涌现出很多优秀作品,其中包括一些国内外大师的经典名作,如河南博物馆建筑群,植根于历史土壤,将中原文化古朴浑厚的特征蕴含其中,采用了传统宫殿布局设计常用的中轴对称、规整有序的平面布局方法,整个博物馆群体的规划布局呈辐射状,对称有序、大气雄浑,象征中原文化向四面八方传播。

3中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要点

3.1空间形态的应用

城市空间形态记录着城市自身发展的历史脉络,也是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综合反映和城市功能空间组合的形体表现。这其中不仅仅是指城市空间组合的形体,还包涵其形体表现出的历史文脉和内涵。要将中原文化应用在城市空间形态中,必先深入了解、剖析设计对象的历史文脉和现状,例如,2001年省政府对郑东新区进行规划方案招标,其中黑川纪章先生的方案脱颖而出,其规划理念是新城设计不忘延续老城文脉,将老城与新城统一构思,既尊重老城文脉,又重视新城发展,新老城区有一条延续历史的轴线衔接,这条轴线将新老城区的精华连成一条“珍珠项链”,整个新区设计将中原文化的精华渗透汇集,延续了中原的深厚积淀、大气磅礴、稳重和谐,让民众对新城有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也让子孙后代领略到丰厚的中原历史文化。

3.2艺术色彩的应用

色彩作为景观设计要素之一,也是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因素。不同的色彩反映出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蕴含着人类文明的不同发展历程和成果,与人们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审美观是相一致的。中原艺术色彩观念在延续历史传统观念的前提下,用色既重视视觉美,又重视色彩的心理效应,其用色从总体上遵循色彩的应用原则,合理利用色彩的象征性,同时又讲求视觉上的对比、调和的合理搭配。而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是建立在多种色彩组合的基础上的,它最能反映中原地区人们的审美观。如:开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非常注意中原地区人们的审美观,常用红、黄、青三原色,用色总数高达十种之多。民间色彩设计俗语常说:“红红绿绿图个吉利”、“光有大红大绿不算好,黄色衬托少不了”。可见,人们对色彩的选择早已成为一种特殊符号,并被赋予了特定的主观情感和文化理念。

3.3本土材质的应用

近年,随着人们对异域景观风格的盲目追求,开发商大肆北树南移、古树移植等,砍伐森林,大肆破坏了自然和谐。当下的景观设计日益认识到尊重自然的重要性,要求景观设计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尽可能的选择地方材料,充分发挥本土材料的质地、肌理、形状、色彩等特征,使景观设计作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营造充满特色的景观。一个地方特有的地形地貌、植物树种、材料的存在和延续,是经过了大自然和社会长久磨合的结果,是克服了诸多因素长期适应的积淀,蕴涵着当地丰富的自然法则和深厚的地方性人文沉淀。例如洛阳牡丹享誉内外,历史悠久。洛阳牡丹广场的设计就地取材,选择了在葱兰的衬托下广植牡丹,作为整个广场的点睛之笔,色彩对比强烈、鲜艳醒目,即烘托了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热烈气氛,又为古都洛阳增加了活力与亲和力,将中原文化中的古都名胜文化深入人心。

作者:尹丽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新斌.中原文化解读[M].郑州:文心出版社,2007.

[2]魏婷.城市微观环境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