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论文2篇

时间:2022-11-18 03:05:28

城镇化背景下的景观设计论文2篇

第一篇

1景观与文化的关系

综合来看,“景观”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空间、时间、物体及事件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与生动的人类活动在大地上的印记。英国规划师戈登•卡伦在《城市景观》一书中说:“景观是一门相互关系的艺术。”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上是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文化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下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思想习惯,它反作用于经济发展,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的价值取向[1]。“景观是人类文化在大地上的投影”。景观是地表上文化的一种印记,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显示出一个地区的人文关系特征[2]。景观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二者的关系中,文化承担着催化剂的作用,景观是被催化的对象,扮演着媒介和载体的角色。由于景观本身具有跨越多个学科的特点,自身就有着客观的复杂性。因此人类在构筑自己的生存居所时,不可避免地融入其作为生命的活力、热情、感受、体验和创造。正因为如此,由于人的参与和需求,景观首先成为了带有源于自然环境之中客观存在的物质实体文化,而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比较密切,同时景观解决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使人们能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而所有这些又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因此,景观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景观是文化的载体。古今中外,景观设计的发展深受当时、当地的文化影响是一个最常见的现象,景观的形成反映和表达了与之关联的各种文化。景观在主流文化思想、地域特色、艺术流派、集体记忆等方面深刻地反映着文化的精神和印记(图1)。首先,景观的形成和内在精神受到当时、当地的主流文化思想的影响。如: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特征是师法自然、模拟山水、小中见大,讲求天人合一,就是受到中国文化中儒、释、道的深刻影响[3]。日本园林则深刻地反映出岛国文化的特征,其四面临海的狭小国土,使得这种文化必须兼容并蓄,但同时又表现出骨子里的封闭特性,在矛盾中生存与发展。这种文化特征突出体现在日本独特的“枯山水”和“茶亭”两种园林景观形式上[4]。而西方园林中常见的对称、几何、轴线等形式则更多受到西方文化中理性、逻辑及神权、人权的文化思想的影响。法国园林以恢宏的气势、开阔的视野、均衡对称的轴线等景观构图手法,反映出法国文化中曾经的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及“皇权至上”的精神[5]。所有这些世界代表性的园林景观风格无不深深打下了本国文化的烙印。其次,景观的特征一定会受到所处地域的特色文化的影响。这种地域的特征如雨雪、干旱、温度等气候条件影响植物及构筑物的种类和形式。当地居民的日常行为、习俗及审美喜好等文化特征也会影响到景观的构图、花饰、雕塑等艺术形式。细腻圆润的江南景观与粗犷豪放的北方景观形式的大相径庭就是明证。另外,当今景观设计中流行的“地中海风格”、“北美风格”、“东南亚风格”等也是景观受到地域文化影响的直接表现。第三,景观还越来越多地受到“艺术思潮”等文化现象的深刻影响。某一特定时期,艺术思潮是对当时社会体制、文化生活与社会问题的最直接反应,以意识形态成形影响着各个领域,当然也包括对于景观设计的影响。艺术思潮与景观设计存在着必然的联系。景观设计从20世纪初开始受到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形成了当代景观设计的理论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思想文化的进步,在不同阶段又出现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也同样在景观设计中留下了深刻印记。而进入21世纪,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生态化思想的确立,景观设计也进入了生态景观的新阶段,将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理念不断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文化之中,为现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增添了更广泛的内容[6]。可见,景观设计的发展深受社会思潮及文化取向的影响。艺术思潮影响景观设计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转变及主流价值观的转变而改变,而艺术思潮也起到指引景观设计方法的作用,渗透于景观设计方法的整个体系之中,形成独特的景观设计风格[7]。第四,景观设计也受到历史文脉与集体记忆的影响。景观经常被人们称为具有记忆仓储的作用[8]。集体记忆是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Halbwachs)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集体记忆是一种社会建构,是在“一个由人们构成的聚合体中存续着,并且从其基础中汲取力量”[9]。广而言之,集体记忆即是一个具有自己特定文化内聚性和同一性的群体对自己过去的记忆。由于城市环境时空变化的特点,建立在城市环境感应基础上的集体记忆相应地具有地域性、连续性、时代性和选择性[10]。集体记忆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对过去的建构。景观设计除了功能与形式的考量外,很重要的一点是场景的创造。场景需要故事性、情节与情感共鸣,集体记忆、共同回忆等这些文化要素就是景观创作的灵魂,集体记忆使场景拥有了叙事性和主导精神,并引导人的活动展开与思想展开。透过集体记忆是构筑地方感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景观集体记忆的分析,来建构历史城市的地方感和地域文化[11]。

2景观与文化的结合产生文化景观

由景观与文化两个词汇结合成的“文化景观”,呈现出人类与自然的互动。文化通过景观来反映,而又改变着景观。文化景观除物质形态的具体事物(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五台山、庐山及江南文化景观等)外,也包括无形的“氛围”因素(如宗教场所、政治场合)等,甚至可以拓展为自然风光、田野村落、道路等构成的文化现象复合体。这种复杂、多样与有形无形相互融合的文化形态,在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过程中,正在面临着形态消亡的严峻挑战[12]。一个文化景观,从空间的层次及文化内涵上可以分为场地(site)、场所(space)和场景(scene),笔者将其概括为文化景观中的“3S要素”。把空间(景观)与文化内涵相融合的过程,就是人们适应场地、建构场所、形成场景的过程。场地(site)是任何一个景观(及设计)的基础。它从景观营造的开始阶段——选择原始基地,直到景观营造的全过程——场地空间的构建,其过程就是所谓“文化的选择”的过程。场地精神的构建,更多是从直观的视觉角度来完成,最终的结果是构建一个个空间形态的“景”,是景观中可以具体触摸和感觉的“躯体”。而设计的功效正是对这些场地、空间通过文化的形式赋予不同的风格、特性等文化要素,创造出一种“场地精神”。而使用者对其的使用或感受是通过“看”与“观赏”的途径来实现。场所(space)则是在场地的基础上,将场地及其各个空间统一成一个整体,同时把场地周边的所有对场地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可见的空间、物理因素及不可见的文脉、历史因素,还有人类的活动等因素)均加以考虑和整合,是在文化层面上对景观空间形态的深层解读。场所要塑造的是一种“境界”。场所是通过综合的、不可见(或部分不可见)及抽象的元素构成的,在文化意义上是对“意境”的一种构成,是景观的“气血”。使用者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丰富景观的表象,扩充景观的内涵,领略、开拓景观的意境,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场景(scene)则是在上述的场地、场所的形成过程中,即认识场地气质、形成场地精神,并通过场所构建及填充文化内容的过程中,经过整合和实施形成的具有象征意味的文化精神的外化形式。场景所要表达的是一种“情境”,是景观的内在的“灵魂”,是对文化、思想、风格等的综合反映和诠释。正由于其最高层次的含蓄性,要求设计者去“领悟”其中的含义。这种“悟”,是在“观”与“品”的基础上,建立在理解、思索、体验和品味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的深层把握,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同时设计者所要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对“场地的构建”和“场所的营造”等具体景观构成手法来烘托出景观的文化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一个有特定意义的“场景”反映出景观的品质与价值(表1)。

3文化景观的设计思路——环境美学的现实运用

景观设计行业在我国近十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有了长足进步,越来越与国际接轨,设计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形式美与构图美的技术手段层出不穷。然而,在这种行业景象繁荣的背后,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深层次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虽然很多景观有漂亮的外观,但却“不耐看”,新鲜感过后,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从而这些“一眼美人”就会被冷落,而像中国古典园林中那种耐人寻味、百看不厌的佳作在当今社会却少之又少。同时,当今中国的城市景观往往使人产生“审美疲劳”,许多城市景观使观赏者产生一种审美心理即“熟能生厌”,类似或雷同的审美对象反复地多次观赏,必然会使观赏者产生厌倦感。究其原因,正是由于当今的绝大多数作品只停留在视觉层面,而缺少了文化的内涵。审美心理的基本特征是求新求异求变,这与文化的特性是相符合的。显然,让“文化”与“景观”结合,创造文化景观是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1960年代以来,环境美学在西方学界兴起。环境美学所说的环境,主要是人文环境而非自然环境。这些理论强调指出:(1)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不是无所作为,不加干预,而是有时候必须深刻地改造大自然的蛮荒状态;(2)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人类需要设法而且也能够保持自然的生态多样性;(3)从有益于人类的角度看,人工改造后的自然能够明显优于蛮荒的自然,并且越变越好;(4)从审美的眼光来看,改造后的自然能够比蛮荒的自然更加赏心悦目,感觉上更好;(5)更重要的是,人类能够深刻地改变地球表面而又不破坏地球;(6)结论是,人类因创造了新的持久的生态价值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7)人类能够创造独特和持久的审美价值而能够与自然和谐共处;(8)城市景观除了设法保持并能够做到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之外,还需要做到也能够保持人文景观的多样性[13]。随着当今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筑技术水平日益提升,城市建设正在从实用功能越来越多地向审美功能提升。实用与审美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走向。而文化的内涵和表现正是审美的主要对象和具体表现形式。所以,我们从上述的文化景观的“3S要素”层面上不难得出,文化景观的设计应从景观元素的解构和重组方面入手,来解决空间和文化之间的联系。在场地(site)的营造层面,主要是对空间的塑造和解读。对此,设计师在自身的教育过程和设计实践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受到最多训练的层面。绝大多数的设计作品也是在这个层面下足了功夫。因此,它是文化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在这个层面,设计的手法主要是对元素的解构,包括物质符号、风格探究及意境蕴含等。场地是由各种物质元素组成的,而设计过程就是将这些元素符号化,将主题简化为符号元素,进行组合集成;同时,这也是主题的一个抽象化表达过程。运用空间形态的符号叙述传达重大的社会主题,把符号转化为一个空间,使空间成为一个符号是现代景观设计一大难题,青年女设计师林樱设计的华盛顿越战纪念碑为我们在这方面展现了一个很好的案例。另外,为了满足景观设计“高于生活”的自身需求,通常采用夸张的手段来提供非日常体验的空间元素,而符号正是高度浓缩的艺术形式,符号的选用和提取,充分体现了设计师的艺术功底和素养。符号作为现代景观设计中传承历史文脉的主要手段,在景观设计中由对符号的简单模仿到对符号进行组合、解构、抽象,都反映了景观设计师在景观符号的运用方面的有益探索[14]。这样,通过符号、抽象和夸张等手段,将场地物质元素进行结构重组,给人展示出富于艺术感染力的景观空间,满足使用者“观”的功能要求。一个场地的塑造还要从风格的探究和意境蕴涵上着手。这两个方面都是对整体风格的把握,是对上述解构的元素进行统一和整合的过程,而前者是表象和显性的表现,后者则是一个隐性的表现,但二者最终都会以景观形象展现出来,可以通过自然的缩移模拟、物境表述及点题等手法体现。最近有很多景观设计作品在反映传统文化方面运用元素解构的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这样的创作路径值得肯定和借鉴[15]。对于场所(space)和场景(scene)设计,均是表达感观层面的、具有“情境”层面的设计,通过景观重组的手法实现。所谓“景观重组”,就是对景观元素在感观与直觉体验基础上,通过联想、移情等手段,实现对景观中情感成分的发掘,以及通过引导使用者参与活动和体验的方式,完成使用者对景观表象的再认识。联想是景观重组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隐喻的方式,揭示和引导景观元素的内容关联。这也是在景观设计的构思创作中通俗地讲到的“讲故事”的构思过程和方法。通过“讲故事”引发联想的常用表达形式有以下几种:(1)线性叙事:叙述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而景观设计中也经常利用叙述的手法,向观众展示一种时间或线性空间的经过。叙述的手法具有历时性的特点,对观众的感染是渐进性的,往往是通过时空的转换来完成,比如采用空间序列。通常该类型的景观设计可结合园区的道路等线性景观元素,展现某段具体历史,或利用某些具象的景观元素,反映人物传奇等。这种手法适用于对历史文脉或历史段落的反映,是对使用者不曾亲历的“历史脉络”的关联。利用叙述的手法的最好实例是罗斯福总统纪念公园[16]。(2)记忆场所:人类需要生活,生活需要情感,情感需要记忆。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产物,城市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记忆的载体,一砖一石都忠实地记载着不同时代所留下的印迹,当记忆被这些城市中遗留的印迹所触发时,过去所遇到的经历就会和人的记忆一起呈现出来。因此,城市记忆的重要性对个人、对社会都是不容忽视的。用景观中的物体或符号唤起文化的记忆,这种手法可运用于对使用者曾经经历过的经验或共同的历史记忆的唤起或引起共鸣。如对童年游戏场景的唤起就是加深景观体验的良好例证,它是对使用者的自身经历的“旧景象”的唤起。(3)故事触发:现在的城市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快速城市化,大部分城市在短时间内高速建成,大部分城市规划与设计并没有把人的情感考虑进去,没有创造温情和怀旧的空间,更没有创造人性化的空间。对于新城等缺乏本地记忆的区域,想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未来发生的故事。从人性出发,为亲情、友情、爱情提供触发的场所,为他们提供交往的场所,触发故事的产生。这种手法是对“未来”的景象的憧憬,是对景观元素的“想象重组”。上述通过景观重组方式引发的联想,对于使用者而言,更多是对这些联想的“品味”来完成和实现的。“一个具有丰富的创造性想象力的人,不但善于捕捉自然之美,并将这种美加以提炼、概括,从而创作出高于自然之美的人工之美……没有联想与想象,就不可能饶有趣味地领略山水美的底蕴,更谈不上去发现和创造美了”[17]。除了联想外,设计者还主要通过诱导和引发使用者参与的方式来完成景观重组。一个景观空间的设计,如能体现出趣味性,从而引导使用者的参与性,实现互动的空间,无疑其文化内涵属性会更易被使用者认知和感悟。同时,参与方式也可以是集体的参与,如果一个景观场景可以提供一个主题活动,如赏樱、生态基地体验等,均是渲染气氛的良好的参与路径,可在公众意识层面展现出文化内涵,而使用者也正是通过亲身经历来“悟”出场景的文化意义。在引导公众体验和参与方面,日本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借鉴[18]。总之,景观设计要赋予文化的灵魂,就要合理利用景观元素,通过环境美学,运用文化关联的处理手法,从而形成文化景观(图2)。

4当今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综上所述,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目标是景观与文化的高度的、有机的互动与结合。然而,当今的景观设计,往往是为了追求景观的“形式美”而忽略文化,或者打着所谓的注重文化的旗号而放弃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奇怪的“两难”现象,要么是景观设计过分注重景观元素的硬件打造,而严重忽略景观深层文化内涵的挖掘与渲染,使得游客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缺乏乐而忘返的情境交融,像一杯白开水一样淡而乏味;要么就是为了创造所谓的“文化”不惜大拆大建,毁林毁田,去营造假古董,认为创造突如其来的“景点”,而完全不顾景观设计中应该遵循的生态、美学等基本的科学原则。这两种倾向就是割裂了景观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是设计者的悲哀。在即将兴起的城镇化浪潮中,如何解决这两者的关系,是景观设计者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首先,切入主题要新颖,忌没有特色。园林景观作品的鉴赏与其他艺术鉴赏一样,都是要追求独特的文化韵味。皇家园林使人感到庄重而华丽,私家园林使人感到舒适而恬静,而宗教园林使人感到清冷而宁静。景观元素虽大同小异,但趣味却截然不同,这正是注入了景中之情,使景观与不同文化氛围相结合而引起的差异。所以说,文化主题直接决定了景观的性格,因而,在景观设计中,切入主题一定要新颖独特,才能引导游客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品味景观的文化元素。如果一个景观选择的文化主题陈旧没有特色而乏善可陈,或者根本就无法注入文化元素,最终形成的景观就一定没有自己的灵魂和特色,最多就是设计手法或景观元素的堆砌。当然,在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中,我们很难全面且精准地评价一个作品是否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即是否“新颖”,但是“一种新的景观形式的产生,总是与其历史上的园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设计师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即使将自己标榜为最前卫的设计师,也无法回避自己作品中沉淀的特定的文化痕迹”[19]。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在满足现代人生活要求的同时,将传统文化的保护诉诸于实际中,使传统的印记更加璀璨绚烂,使现代景观更加富含文化底蕴,无疑是使我们的景观设计既有文化特色,又与时代接轨的一种有效手法。其次,表达元素要统一,忌太过繁复。景观设计的另一个极端是太过注重文化主题的挖掘,而一味引进文化主题,生怕游客理解不了设计意图而处处设计主题。这样,为了强调文化元素,往往使主题设计太多,使“步移景异”变为“步移境异”,观赏者前一步还在感受古人风花雪月的情怀,下一步就跨入了现代激情荡漾的境地;前一步还在体验中国江南的小桥流水,下一步就步入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繁华[20]。这类园林景观作品,观赏者往往由于景观主题繁杂,表达元素不统一,所反映的文化信息凌乱而放弃了对于景观主题与文化的探寻与挖掘。因而,景观文化主题的表达不能从数量上追求越多越好,而应该是对主题的表达越深入越好,同时深刻发掘景观主题的关联性,通过精心的设计,帮助大多数人用较少的努力或称“心力”(efforts)实现与景观的轻松对话[21]。景观设计的表达元素应统一,要让观者有品味和思考的动力和空间。再次,以营造氛围为主,忌太过说教。景观设计的文化表达,其本质意义就在于氛围的塑造。当今的景观设计,大多停留在对“形式美”的不遗余力的追求,而一旦想要反映文化特征,往往就用简单的雕塑、标语口号或所谓“寓意深刻”的景观小品来表达,试图用“教育”和“说教”的方式来反映自己的“有文化”。这样一种“文化表达”其实恰恰是割裂了景观的本质而强行把“文化”嫁接于景观之上。景观本身要求塑造令人身心愉悦的氛围,并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蕴含在这样的氛围中的文化信息,而不是直白地强加于观赏者。所以,即使是纪念园等其直接功能就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景观,也绝不可像纪念馆的展览室那样直接以说教材料的展示来陈述式地设计景观环境[22]。氛围的塑造才是将景观与文化相融合的唯一途径。

5结语

景观与文化的关系,更像是“躯体”与“灵魂”的关系。景观设计的精妙之处,不是把一个“躯体”修饰得如何美妙,而是如何为躯体注入灵魂。有了灵魂的躯体,才是一个生动活泼且能散发其独特魅力的个体,否则,不论形式、比例如何完美,也会因缺乏灵气而变为“行尸走肉”。诗人荷尔德林的诗句“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被引为对人生存的本真状态的追求的经典名句,更通过海德格尔的提升成为“诗意栖居”哲学。也许,我们的景观设计方向或潮流,应该是“诗意地景观化”。景观的真正意境在于它要实现从“悦形”到“悦心”的质的飞跃,这也是景观文化化茧成蝶的关键所在,即从纯粹以人的感官系统被动欣赏自然天成的景物到“物我相亲、情景交融”境界,升至人景交融、不分彼此的“畅神”。只有自觉树立“诗意地景观化”的意识,我们才能在大规模的城市空间的建设和更新过程中,创造出更多温情的、人性化的“文化空间”。

作者:王新宇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第二篇

1寒冷地区城镇景观概念浅析

我们在对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进行探讨之前,先要了解一下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的含义,接下来就做简单的阐释。寒冷地区主要是指冬季持续时间长的地区,从地理学角度来说,主要是指北纬40度以北的地区,那里冬季寒冷干燥,给城镇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在我国主要指东北地区等城市。而一座城市的景观能够间接的体现出这座城市居民的精神风貌,当城镇的景观设计达到一定水平时,人们自然开始关注一些特殊城镇的景观设计例如本文所要研究的寒冷地区。

2国外寒地城市景观设计

上文中笔者主要向我们简单介绍了寒冷地区城镇景观的概念,我们对寒冷地区城镇景观设计已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先谈谈国外寒冷地区城市景观是如何设计的,希望从中能够得到借鉴。虽然近些年我国已经开始关注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相比国外,我国在这方面还是比较落后的,国外寒冷地区的城镇景观设计开始的很早,尤其是北欧地区,北欧地区城镇一般情况下都是利用单独的建筑细心的围成户外庭院空间,然后通过绿化、围墙等措施来减缓风速,这样既有利于室外局部环境的改善,还有利于增加人们户外活动的时间,益于身体健康。国外的很多研究学者都提出了关于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的理念,例如要建立气候防护单元、基础设施布局要紧密、重点要处理好街道走向和冬季风向之间的关系、创造室内景观等。这为未来的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我国寒冷地区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3.1遵循地方特色的原则

无论是哪个地区遵循地域特色都是景观设计应该遵循的原则,因为只有充分地利用地方特色,才能够完全体现出这座城市的风貌,对于北方寒冷地区而言,所谓的地方特色就是充分地利用冬季特有的气候条件所从形成的景观。我国很多的北方城镇利用冬天的冰雪形成独特的景观,比如冰雕、雪雕以及很多的冰上体育活动吸引了国内外很多的游客。正是因为充分利用了北方城镇特有的寒冷气候进行景观设计,才使得北方很多城市成为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寒冷地区的城镇景观是大自然经过漫长的演化再加之北方人民的风俗习惯而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有些形式看似简单但布局紧密的景观设计,既有利于北方寒冷地区在冬季时进行防寒,又有利于在春天时防风沙,这样的设计非常适合北方人们的生活习惯。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城市的交通设计,大多是封闭的人行系统。

3.2充分利用室内空间的原则

北方城镇冬天因为特殊的气候条件,使得人们不能到户外进行活动,这样就严重阻碍了人们正常的交往,如果能够将室内环境设计的更加室外化,那么则会给北方城镇居民接触室外空间的机会,并且在接触室外环境时能够有一个温暖舒适的气候环境。例如,设计地下商业街、玻璃顶棚的庭院等。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将自然光线引入室内,还能够在室内种植更多的绿色植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心情,大大丰富了北方寒冷地区冬天的城市景观。

4寒冷地区植物景观设计重点

上文中笔者向我们介绍了国外寒冷地区的景观设计以及我国寒冷地区城镇进程中的景观设计原则,我们知道只有严格的按照上述所说的两条原则,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城市景观设计才能更加的突出城市的特色。那么在对北方寒冷地区城镇进程中的植物景观进行设计时,有哪些重点需要注意呢?接下来笔者就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4.1寒地城市其冬季漫长寒冷、日照时间短,植物随着气温的降低而进入休眠期,除了一部分植物具有冬季观叶观干等特殊观赏效果外,大部分的树木叶子干枯,呈现出一片灰暗的褐色。因此,寒冷地区城市植物景观的设计应以改变人们对冬季寒冷的感觉、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努力方向。

4.2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选择方面:依据四季景观不同主题的要点选择植物。冬季枝干形态优美的树种,这些树种枝形飘逸,给人以优美的审美享受。如冬季美丽的雾凇景观;落叶阔叶树落叶树木之美不仅在于其生长季节的叶、花和果,也在于其冬态条件下干的线条结构。

4.3枝干色彩与质地。与春、夏、秋三季比起来,树木的色彩在冬季是比较单调的,枝干多为灰褐色。但有些树种的枝干却具有鲜艳的色彩,如红瑞木、京桃等。应用这些树种可丰富冬季城市中植物景观的色彩,打破色彩单调的冬季效果。

5寒冷地区景观设计空间的影响因素

上文中笔者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我国寒冷地区植物景观设计的重点,让我们对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景观设计空间还有那些影响因素呢?笔者将进行详细的介绍,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5.1室外温度寒冷气候是寒地城市的最大特征,也是对城市生产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气温是影响人体热舒适度的主要因素,在严寒地区城市居民外出活动受气温制约严重。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何通过合理的街道走向、建筑物布局和其它相应的设计手段来创造舒适的通风环境。在严寒地区既需要冬季保温,又需要引入夏季风以达到自然通风的目的。

5.2行为方式寒地气候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包括人的生活方式和体闲方式。冬季室外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长,为了避免严寒和交通不便,除了必要的出行如上班、上学、看病和日常购物等,人们的出行会比其他季节减少,尤其是一些弱势人群如老人、儿童和残障人士等,这就导致冬季人们的户外娱乐时间明显减少。致使原本就冷清的居住区景观闲的更加凄凉,没有了运动和休闲娱乐的氛围。

本文是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研究经验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为我国寒冷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李岩张梦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