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文化表现综述

时间:2022-05-23 11:06:00

高校校园景观文化表现综述

对于一所大学而言雄厚的师资力量只是骨架,丰富的校园文化才是一所大学的灵魂,然而当下许多大学,校园文化的体现者仅仅是那些在校的师生,这些文化有些必须要亲身去体验,有些需要参与到他们当中才能感受得到,这个过程可能是漫长的,因此寻找一种更直接的校园文化表达方式,能更快的提升学校的文化气息。景观便是表达文化的最好载体,笔者就如何利用景观表达大学文化?如何让大学文化融入景观中?进行了分析阐释。

1概念诠释

文化的表达方式是多样的,景观的表现形式也是多样的,这里所讲的景观的文化表达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景观表现形式,也不是对文化的单方面思考,它是通过观察者对文化的感性认识与对场地理性思考,综合分析之后,使文化与情感融入到景观当中,用景观的语言来表达文化,用文化的情感来诠释景观的一个过程。于是,景观的文化表达并不是景观的一个“点”,也不是文化的一个“面”,而是二者相结合的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空间”。

2以湖南第一师范东方红校区景观设计为例

在开始对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经行景观设计之时,笔者心中已经十分激动,怀着对革命领导的敬仰造访了第一师范原址,其浓厚的文化气息不禁使人肃然起敬,也为之后的景观设计以及对文化的思考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2.1学校概况

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位于长沙岳麓区东方红镇,是湖南第一师范的新校区,学校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1903年始立为湖南师范馆。1912年和1914年相继改为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解放后更名为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2008年升格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年轻时期曾在该校的老校区就读,学校因此有了伟人母校的美称,当时学校还有徐特立、任弼时等一大批的名人在校任教或者学习,在全国小有名气。目前老校区已经改成纪念馆,供学生游人瞻仰,同时东方红区将取代老校区,成为湖南第一师范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新家。

2.2基址现状

东方红校区的建筑风格延续了老校区的特点,浅灰色的外墙,淡蓝色的屋顶,欧式的拱门,与老校区相比更显现代与大气,而又不失老校区的庄重与沉稳,建筑布局十分对称,强化了大门的轴线感,突出了图书馆的中心地位,教学区与宿舍区有一座小山隔开,运动场与宿舍区相邻,校区内有四座山体,其中南面原为武警农场,山体最大且植被最为丰富。学校所在地区层次感强,高低错落有致,整体趋势由东至西逐渐降低。学校内部分地区植物种类较少,群落搭配单一,生态效益较低,且因环境问题部分生长状况不佳;山体原生植物保存较好,植被覆盖面大,种类繁多。

2.3场地空间分析

在对场地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之后,我们惊喜的发现,建筑的布局与围合形式,界定出了许多小的空间,这些空间或是围合的内庭院或是半开放的景观走廊,其中包括教学楼区域的6个内庭院,宿舍区的7个内庭院,还有入口的景观走廊。不仅如此,场地里的4座山把校园自然的包裹起来,也界定出了1个大的空间。建筑围合的硬质的小空间和自然山体围合的软质的大空间,将被设计成小的文化空间和大的自然空间,小的文化空间再串联成大的文化空间与自然空间相结合,这样使得布局形式更加整体化,同时也便于文化在景观中的表达与融合。

2.4设计理念构思

(1)对一师文化的解读: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一座有着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素养的学校,而且作为一所师范类的院校,学校里大部分的学生也将走上人民教师这个工作岗位,它的这个特点指引了对一师文化的解读。杜甫的“润物细无声”,写的是春雨却暗喻着老师的高尚品德,孜孜不倦、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其中一个“润”字意味深远,它没有“洒”的夸张;没有“泼”的高调;没有“溅”的放肆,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薄发的状态,滋润万物,却不求回报,就好像第一师范,没有显赫的名气,却培养出了中国的一代伟人;没有庞大的规模,却有了百年的历史。“润”字处处体现了第一师范的精神。

(2)设计主题的确立:基于对一师文化的深层理解,选取“润”字作为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的景观主题,寓意:“景观润物、大学润人”。以其为我们的设计出发点,笔者将“润”解读成四个不同的版块:史之润、文之润、绿之润、新之润,分别展现第一师范的历史、文化、生态与创新,从这4个方面出发勾画东方红校区的新蓝图。笔者以“润”的精神来设计景观,追求对场地的合理利用和对现状的充分理解,滋润每一块土地以达到最佳的景观效果,同时注重景观文化的表达,赋予景观文化的情感,润物的同时润人。

2.5景观整体布局———大空间的规划

根据现有建筑的排布形式和场地现状,将景观结构规划为一轴(主入口景观主轴)、二环(教学区6个内庭院形成的文化环和周围四座山体形成的生态环)、四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游憩区)。

(1)景观与文化融合:主入口景观主轴是整个学校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对外的第一形象展示。除在景观布局上需突出轴线感之外,还提炼并加入了学校历史文化的元素,利用景观来展现学校的历史变迁,在整个长200m的半开放空间里感受学校的百年历史,形成一处完整的景观通道,体现“史之润”。教学区6个内庭院采用主题文化庭院的形式,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主旨,将“求知”、“有知”、“识知”、“传知”、“解知”、“共知”作为6个内庭院的主题,按顺时针的顺序排布,寓意知识的循环与更替,学与教的一个演化,也就形成了整体布局里二环中的文化环,体现“文之润”。

(2)景观与生态结合:在景观生态方面,对环抱校区的四座山体和生活区、运动区、游憩区进行统一布局,将四座山体以绿色廊道的形式相连,生活区周边山体的植物融入到生活区内,将生活区的景观序列与运动区相连,运动区的景观形式延续到游憩区,这样使之形成一个绿环,将整个校园包裹在绿色之中。校在绿中,绿在校中,体现“绿之润”。

(3)景观与科技结合:在整个校区内运用一套完整雨水收集和生态净水系统,对校区内的雨水,生活区的中水经行收集,然后在游憩区内四个连续的水体里经行生态净化,再将水回收利用,用于景观水池用水和灌溉用水。长沙是一个秋冬季干旱少雨的城市,对水资源的关注展现了学校与时俱进的步伐,体现新之润。

2.6主要节点设计———小空间的营造

(1)景观主轴:从学校内大门到图书馆水池前的200m轴线上,布置20盏特色景观灯柱,一共10排,寓意学校建校至今的10个重要时间节点,在景观灯底座上刻有相应时间节点的年份以及代表着学校历史沿革的重要事件的简述,同时主轴的铺装和植物的形式以代表时间的标尺和刻度为灵感,采用长条形的布局,中间穿插长石条坐凳,象征着时间的交错与延续。植物方面选择叶形小而规整的龟甲冬青,两侧的景观树选用树形修长整洁的银杏,与铺装和石凳的规整感相吻合,暗喻时间的流逝,使人每跨过一条铺装线,每越过一个长条形石凳,都能体会到一个时间的演变,形成完整的景观序列空间。而两旁的景观灯柱又记载着每一个时间段学校的历史事件,穿越整个景观主轴便能感受到校园在历史洪流中的发展历程,感受一师的文化洗礼。

(2)教学区内庭院:求知园———以小型学习交流空间的围合与划分为设计初衷,结合求知的主题,为求知若渴的学子们创造一个与老师交流空间。以文化墙的形式围合小的交流空间,文化墙上展示少年在第一师范学院学习时与老师讨论的浮雕,激励学生们向伟人看齐,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营造出一种求知求学的氛围。植物方面,选用小乔木和灌木如棕竹Rhapisexcelsa(Thunb)HenryexRehcl、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mum等,做作为文化墙的背景,软化空间的同时有一定的视线遮挡作用,并且大乔木方面采用驱虫性较好的树种,以达到师生交流时注意力不被外界所分散的效果。有知园———以晨读、自学的功能要求经行设计,在庭院内经行小体量的微地形改造,以便把阅读和晨读的空间分开,营造出更好的安静阅读空间和自由的晨读空间。结合庭院的主题,每一个小的阅读空间都设置一个以文字为造型元素的特色坐凳,暗喻知识的积累与巩固。植物方面,以中型乔木和小灌木造景为主,并在重要位置选用少量桂花Osmanthusfragrans和樱花Prunusserrulata,淡香与色彩的加入使人在此处阅读更加心情愉悦。识知园———识知,即对知识的重新认识“温故而知新”,故庭院以安静阅读为主要功能。景墙围合小的休息交流空间,特色木制座椅,配合植物的穿插和点缀,使每一个小空间都有安静的文化氛围。景墙上书有一些的诗词,植物选用竹子作为景墙背景,加强空间的文化氛围。传知园———把了解的、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别人,即知识的传递,文明的传递,历史的传递。庭院采用开放的空间形式,以一条曲折多变的主路贯穿整个庭院,体现传递感。主路铺装采用能体现历史感的长条形的青石板和卵石,青石板上刻有名人诗词,表达一个文化的传递感。主路两边一些有起伏的微地形,配合微地形加入假山跌水的造景元素,搭配一些矮灌木,利用地形把水流的流动形态展示出来,象征文化的传播。解知园———以“曲水流觞”的形态作为庭院的铺装骨架,创造出几个大小不一的半围合空间,每个空间由色彩各异的花带围合,花带边上设有特色凳椅,周边的乔木也以有色叶变化的树种为主体,以丰富多彩的叶色植物和灵动的多变的空间形态,为师生交流解题提供一个轻松愉悦的空间,同时也是被难题所困扰的学生解压的好场所。共知园———以开放的空间,愉快的交流为设计出发点,体现共知的含义: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认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庭院中心位置设置一个小舞台,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的空间,周围配合静水面和大乔木烘托气氛。同时开放的空间布局也是举行小的社团活动的场所。

(3)宿舍区区内庭院:宿舍区的景观往往是许多大学里容易忽视的一个部分,因为很多时候这个区域的绿地面积较小而且建筑密度较大,在前期建筑的布局时也不会把宿舍区放在门脸的位置。然而,这个区域却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良好的宿舍区环境是学校人文关怀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其他很多学校一样,湖南第一师范学院东方红校区的宿舍区绿地面积也很小,建筑密度也很大,景观只能以植物造景为主,为了体现宿舍区的人文关怀和文化内涵,在宿舍区的植物以芳香植物和保健植物为主,并把宿舍区7个内庭院分别命名为清香园、醇香园、远香园、留香园、沉香园、暗香园和梦香园,以体现家的温馨。植物选择方面,保健芳香植物主要选择有樟Cinnamomancamphora(L.)Presl(散发芳香性挥发油,帮助人们祛风湿、止疼痛)、桂花(持久的花香使人心情愉悦)、石榴Punicagrama-tumLinn.(对心血管有益的植物)、枇杷Eriobotryajaponica(叶、花散发的气体能止咳,治哮喘),腊梅Chimonunthaspraecox(花有较强的吸收烟尘的作用)。灌木选用女贞Ligustrunlucidum、栀子花GardeniajasminoidesEllis、蔷薇Rosamultiflora、石竹Dianthuschinensis、风信子HyacinthusorientalisL.、迷迭香Rosmarinusoffcinalis等,这些植物的花能散发出淡淡的芳香,并且有一些花的香味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如石竹的花香味能抑制结核杆菌、肺炎杆菌、葡萄杆菌等的生长繁殖。同时,考虑到宿舍区的蚊虫较多,地被方面选有驱蚊效果的地被植物,如天竺葵Pelargoniumhortorum、七里香、驱蚊草Pel-argoniumgraveolens、逐蝇梅等。

(4)山体植被改造:校园内四座山体的植物改造,通过四季的季相变化来经行统一的设计,每一座山以一种或两种同一季相性的植物为主,希望通过植物改造使校园里每个季节都有景可看,并且每一座山体配上一首相应季节的诗词,体现伟人母校的校园情怀,同时也提升山体的文化氛围。图书馆旁山体选用春季开花植物,形成障景,加强空间进深感,主要季相色彩为红色,主要植物为桃、李,有育人,桃李满天下之意,需成片栽植成景。所选的诗词是《卜算子•咏梅》。艺术楼旁山体选用春夏季观花植物,主要季相色彩为红色,主要植物选用海棠Malusspectabilis(Ait.)Borkh.和合欢Albiz-ziajulibrissinDurazz,选择的诗词为《五律•看山》武警农田原有山体,混植秋色叶及观果树种,体现“层林尽染”的多样景观,季相色彩有:绿+红+黄,主要植物选择有乌桕Sapiumsebiferum(L.)Roxb.(红),鸡爪槭AcerpalmatumThumb(红),鹅掌楸(黄)Li-riodendronchinensis(Hemsl.)Sarg等。用《沁园春•长沙》作为这个山体的诗词。西北部山体选用冬季落叶观枝干或观花植物,以腊梅作为主要造景植物,季相色彩为:红+白,选择的诗词为《沁园春•雪》。

3结语

大学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是设计者把场地精神与校园文化相融合的产物。大学校园作为一个人口密度很大的活动空间,同时承载了教与学、生活与娱乐、运动与休闲的多重功能,因此景观的营造需要多方面的考虑,校园景观的文化表达为设计者从众多文化形式中找到一个切入点,使设计者更敏锐的捕捉到场地的空间关系和信息,并结合校园文化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最终形成对场地上一切景观要素的独特理解与思考的过程。希望通过景观保留住校园文化的同时,使得许多年轻大学生们留下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