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探讨

时间:2022-10-17 04:29:04

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探讨

摘要:现今社会,广告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具有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广告的第一感觉往往来源于广告的色彩。因此,在进行广告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将其色彩特征与自身的个性紧密结合。广告的色彩在带给人们美的感受的同时,也促进了广告实际作用的充分发挥。文章主要对广告设计的色彩应用心理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色彩与人们心理之间的联系和色彩在广告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关键词:广告设计;色彩;应用心理

广告设计的主要目标就是使消费者关注某一产品,从而产生购买欲望。因此,广告设计需要注重广告给人的第一印象。要设计一则吸引消费者注意力的广告,设计师需要投入大量心血。另外,广告是综合艺术的集成体,集创意、灵感以及思维方式等为一体。在进行广告设计时,设计师需要充分应用广告色彩,并考虑到人们的色彩心理,从而加强广告的视觉效果,发挥广告的最大作用。

一、色彩与应用心理之间的联系

1.色彩对比

色彩运用恰当,将会产生较大的视觉冲击力。因此,在进行广告设计时,若选择的色彩恰当,有利于提升广告的效果。另外,对色彩进行对比设计,可以增强画面的饱和度,从而提升广告的影响力。如,若在广告画面中添加红、黄、橙等暖色调的颜色,将会使画面更加温暖,使人们易于接受;若增加紫、灰等冷色系颜色,就会使广告画面的对比度得到提升,进而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在广告设计过程中,若在画面中过多使用相同色系的颜色,会使整个画面较为单调,导致广告效果不佳。

2.鲜明色彩

一般来说,鲜明的色彩代表正能量、有朝气。因此,在进行广告设计时运用鲜明的色彩,更能够吸引年轻人的眼球。设计的广告类型不同,所选用的颜色也不同。如,绿色是环保、生命的象征,因此可以将其运用到环保广告设计中。又如,红色是热情、活力的代表色,因此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加入红色,可以提升广告的活力,且由于红色较为鲜亮,也会增强广告的视觉效果。3.善于使用冷色调由于冷色调代表科技感,因此在一些电子产品的广告上,大多使用的是冷色调。在这种类型的广告中使用冷色调,也可以使产品显得更为高贵。另外,冷色调也可用于餐具等厨卫用品的广告中。将冷色调运用到厨卫用品广告中,可以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

二、色彩在广告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1.和产品属性相符合

一般来说,人们对于颜色存在一些共同的认识。如,在悲伤的场合中,红色一般是不能出现的。可以说,每件产品都有其约定俗成的属性颜色。这样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广告设计之前,需要积极了解产品的各项属性,从而保证在充分了解产品属性的基础上发挥产品的个性价值。另外,由于产品种类不同,所需要体现的重点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广告设计时,其产品属性的表达依赖广告颜色的表现,产品属性也为广告设计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2.和地域特色相一致

在颜色的使用上,不同地域往往差异较大,地域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人们对于颜色的选择存在差异。如,在我国,红色代表喜庆,黄色是高贵、权力的象征。而在很多西方国家,婚礼时大多选择白色作为主色,从而体现婚姻的纯洁性。从中可以看出,地域的不同导致人们对于颜色属性的认知也不同。因此,设计师在进行设计之前,需要详细了解地域文化,根据地域差异选择色彩。这样有助于消费者对广告产生亲近感。

3.和颜色配置相和谐

在进行颜色配置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到各种颜色配置到一起的平衡性,否则会导致画面看起来较为突兀。在进行颜色配置时,需要充分掌握各种颜色的对比度、饱和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广告画面和谐、统一,进而提升广告效果。部分设计师在进行广告颜色设置时,为了彰显自身的个性,往往会选择较为大胆的颜色。这样设计出来的广告画面虽然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但是往往忽视了广告设计的初衷。因此,在实际的广告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需要遵循色彩配置的原则,在进行颜色配置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设计风格与功能,进而给人一种和谐的画面感。

三、结语

在进行广告设计时,设计师必须充分考虑色彩应用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广告效果得到充分发挥。现今社会,人们的审美观不断发生变化,广告设计的难度也较大,因此,设计师需要充分掌握色彩配置的相关技巧,并积极进行创新,从而适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与此同时,设计师在进行产品广告设计时,需要充分尊重地域文化差异,根据地域的不同特点进行广告设计。只有这样,设计师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广告,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作者:陈媛 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肖馨,陈华锋.浅析设计色彩研究与应用.艺术研究,2012(2).

[2]蔚小燕.试论广告设计的色彩搭配.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4).

[3]王英才.论广告设计专业中的色彩教学.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4]李少宏,郑宇翔.基于色彩心理效应的广告招贴设计初探.美术教育研究,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