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动课堂”创新设计

时间:2022-01-02 04:52:09

高中信息“动课堂”创新设计

[摘要]高中信息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多种制约因素,并给出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调整,以提升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度,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打造高效信息技术课堂。激活学生学习思维,调动课堂积极因素,塑造信息灵动课堂,让高中信息课堂动起来,这是一种教学意识,更是一种教学方法,只要科学运用,便可以获得好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中信息;灵动课堂;创新设计

构建高中信息“动课堂”,需要教师有灵动思维,对教学设计进行全面更新升级,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设计灵动指数,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也让课堂活起来。高中生大多思维灵活,具有较强的探索欲望,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共性需求,针对学生思维激发点展开教学创新设计,以提升课堂教学的灵动性、契合性,顺利提升学生信息素养。

一、导入“动”设计,激活学生学习思维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设计要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实际给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在具体教学执行阶段,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动因”展开深度激发,以点燃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课堂导入是教学第一环节,教师要注意更新导入方式,从不同视角出发,给出更为科学的调度,激活课堂学习气氛。教师生动讲解、操作示范、引入任务、案例分析、多媒体展示等,都要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特别是多媒体介入课堂教学之后,教师教法得到了极大丰富,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视频、个性的文字、经典的动画等信息材料,以声光电等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为学生带来全新感官刺激,以此形成重要的教学激发力。在教学《信息与信息技术》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并发动学生观察图片,看这些图片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积极参与到观察活动之中。信息展示时,教师让学生尽量多地接收并表达信息内容。有学生说:这张图片很有趣,看那熊猫憨态可掬,一边吃竹叶,一边还对观众卖萌。有学生说:这张图片的背景是动物园,还有众多的儿童在参观游览。也有学生说:这张图片是风景照,那巍峨的山峰高耸云端,山间云雾缭绕,好像仙境一般。教师给予引导:大家从图片上获得了丰富的信息材料,这些图片是平面的,但大家的介绍却给人带来立体感,这就是信息带来的效果。我们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鼻子闻、用心感受,都可以获得信息,这样看来,我们就生活在信息世界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介绍观察结果,学生兴趣盎然,学习自然呈现多元性、高效性。

二、引导“动”设计,调动课堂积极因素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引导阶段,教师要有学法优化意识,对教学引导方式进行多重更新优化,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法选择。信息技术专业性较强,教师需要有灵动设计意识,适时引入游戏、上机操作、对抗竞赛等形式,从而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热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主动探索热情,其学习效率会大幅度提升,这对塑造学生信息素质有重要助力作用。在教学《信息的管理》时,教师这样引导:文件图标不同、文件格式不同、文件类型不同,要对这些文件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就要学会归类。大家都会玩“连连看”游戏,就是找相同的图标,现在我们就来做这个游戏。看黑板上的多种文件名称,请大家来连线,看谁连得最快最准。学生踊跃参加,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教师继续发动:文件信息管理就像是图书管理员对图书进行分类管理,同学们不妨用最形象的比喻来加以概括。学生听说要用比喻来说明文件管理,都显得特别兴奋。有学生说:文件管理像超市商品摆放,要进行详细归类。也有学生说:文件管理像银行账目一样,要做到精细化管理。

三、训练“动”设计,塑造信息灵动课堂

课堂训练是信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训练设计时,需要参照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实际,以提升训练设计的适合度。学生的基础和学力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在训练设计上体现梯度性、启迪性,为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或者是给出不同的训练要求,这样才能提升训练覆盖面。在教学《图片的处理》时,教师打开“校园介绍”网页:这是我们校园介绍网页,上面贴了不少校园照片,但其中缺少环境介绍,请同学们修改网页,让网页更具有个性和特色。学生快速行动起来,纷纷展开修改设计。成品展示时,很多学生都有比较精彩的表现,于是教师让他们介绍图片处理过程。有学生这样说:这些图片太直白呆板了,我进行了旋转90°的处理,再配上了一些文字,图片开始灵动、丰富起来,给人的感觉更鲜明。教师让学生处理图片后进行集体展示,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将学生能动性调动起来,课堂学习气氛热烈,学习效果非常显著。

学生具有无限创造力,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去发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做好学情调查,抓住学生思维启动点,并给出针对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精神一旦被激活,其课堂学习自然呈现高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便成为可能。

作者:耿永琴 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