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研究

时间:2022-05-10 03:39:16

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城市设计人文主义思想,打破传统的城市设计思路,提出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的概念,从哲学、社会学、人文学角度去挖掘城市设计人文的本质意义。以东北历史城市作为载体,通过研究东北文化及城市的历史发展和地域特点,分析其人文内涵,并将城市设计人文技术引入其中,强调在历史城市保护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地域文化、主体感知、场所精神、价值取向几个方面分析城市设计人文技术对历史城市保护的意义。

关键词:历史城市;城市设计;人文技术;东北地区

一、前言

我国的现代化城市建设在过去30多年一直以发展城镇化作为主要目标,2011年,城镇化率终于超过了50%,在2016年城镇化率已达到57.35%。世界经验告诉我们,城镇化速度不是越快越好,城镇化率不是越高越好。我国用30多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的发展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历史城市建设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大量具有历史文化积淀的建筑与空间遭到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如今,城市发展开始从增量建设转型为存量控制,城市不再继续扩张,城市建设的重点转变为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对人居环境生活品质进行提升。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对于历史城市今后的发展规划,城市设计作为其重要的技术手段,依靠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在保留历史城市文脉的基础上,从城市形态、空间、环境出发改善城市质量,恰好符合历史城市在这个转型时期的需要。

二、城市的人文精神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生存聚集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美好居留于城市。[1]德国学者OswaldSpengler在TheDeclineoftheWest一书中说:人类所有的伟大文化都是由城市产生的。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模式必然的历史选择。“人文”顾名思义,指的是人类文化,而城市人文的含义则是指城市本身在发展过程中遗存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文化积淀,物质是城市的躯干与肉体,非物质属于城市的灵魂。[2]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身的独特记忆,城市居民与城市的关系体现在对城市的某一段历史时期的交集,以及对未曾经历过的城市历史的认知。历史悠久的城市由于其拥有更多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对于新建城市毋庸置疑会得到更多的社会公认,包括本地居民及非本地居民。一座城市如何体现其价值所在,不仅仅是通过其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来证明,物质与环境固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其根本价值的衡量需要通过城市的人文精神来判定。如果缺少了人的存在、人的行为参与,再多的历史建筑也只是一座座空洞的房子;如果失去了传统的习俗、文化、生活方式,再古老的街道也会失去价值,成为冰冷的场所。[3]在过去的城市设计研究中,虽然一直打着以人文本的旗号,然而设计的重点仍放在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上,很多设计师们根据自己的社会价值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忽略了真正的服务对象的感受,忘记了所谓人文精神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忽视了非物质形态的人文研究。非物质的精神文化不但包括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相配合所产生的客观存在的文化遗产,还包括主观的意识形态,比如城市归属感、地方自豪感及有关城市艺术审美等。特定的社会形态与思维方式是常人难以逾越的,我国经历了长时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政府与学界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出观念的转变。虽然以人为本的口号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但是政府缺乏解决根本问题的决策执行力,再加上社会各方利益之间的相互博弈,规划设计师们也只能妥协其中。城市人文精神如何能真正体现在城市设计中,如何纳入城市设计的管理实施当中,而不再作为一种虚无缥缈的存在,这是目前需要迫切关注与研究的。

三、城市设计人文技术

1.关于人文和技术技术的定义是复杂的,关系到自然、社会、人类。狭义的技术指古代工艺的技术,而广义的技术则涉及工程学及人类活动程序方法论等哲学理论。技术看似理性,却是在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的。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潮开始盛行,人们不但重视知识与理性,还提倡释放个性,这种创造的激情是现代技术发展的主观条件。但是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效力被慢慢地削弱。技术社会生产的产品是标准化的,媒介的文化是单一的,人文主义中所强调的个性消失了,人与人的交往也变得机械化。技术的进步虽然极大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是在技术本身成为目的时,更本质的目的却被遗忘了。在人文主义角度看来,技术是一种绝对理性的思维方式,随着科技愈渐发达,技术对于人性的关爱也逐渐淡漠。技术成为支配一切的标准,这违背了人文主义原本的初衷,于是人文主义者由此转变,从开始对技术的颂扬到后来的批判。2.城市设计技术纵观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恰恰符合文艺复兴以来的发展规律。起初,人们向往理想乌托邦的思想意识,被激发出的创造热情推着人们追求完美的人居城市。而为了达到这种目的,理性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慢慢地,科学、技术、理性这些外在的城市设计方法成了目的,人们沉溺于有形的世界与物的满足,忘却了城市设计最本质的价值是与人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城市设计的最终指向是人的生活世界与人的内在需求。城市设计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逐步引入国内,在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一门介于建筑学与城市规划之间的学科,城市设计过去一直以来都处于既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的位置。虽然城市在社会、经济、环境等宏观层面需要城市规划进行调控,但是落实在城市实体空间的城市形态和城市景观环境却是由城市设计来实施。然而在几十年的城市建设中,城市设计并不像城市规划有严格的法律法规保障,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脱节是当前城市形象千篇一律的主要根源。目前,在我国“新常态”的大环境下,城市的发展速度趋于稳定,城市建设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内容,这也正是城市设计一直以来的本质目标。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城市设计并进行重点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规划司设立了城市设计处,《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也在2017年6月1日开始实行,这说明城市设计已经走上了正规化道路,城市设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可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中提到应“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环境,传承历史文化,塑造城市特色,优化城市形态”等,这些口号也是过去经常会提到的,可是一些不涉及空间环境的内容在设计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比如城市人文、历史文脉等,城市设计技术如何在这些方面的研究有所突破是值得我们考虑的。3.城市设计人文技术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城市设计的手段、方法等也会随之调整。我国超负荷的城市建设热潮已经慢慢退去,人们在得到越来越多物质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的慰藉,追求更深层次的灵魂意义。马克思曾指出,“人的生活乃是人的最高本质”,城市设计不应只是带给人们高质量的生活空间环境,更应赋予生活的意义,这也是城市设计提出人文技术的本质所在。将城市设计重心由对实体的探讨转向对意义的关注,反映了当代思想观念由物本位向人本位的转变,是人们对丧失意义的现实生活的一种深刻反思和逆转。[4]城市设计的价值观念需要与人类发展和人性关怀联系起来,虽然在设计中总会强调“城市特色”“地域文化”“历史文脉”这些有关人文的内容,可是空洞的口号本身毫无意义,最终的设计仍会回到最初的物质形态规划,对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关注只是停留在表面,无法进行深入研究。城市设计人文技术是在城市设计现有技术框架的基础上,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城市设计活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城市设计之后的结果,是城市会变成什么样子;而现在随着观念的转变,城市设计需要更高层次的进化。城市设计应不单单关注城市的实体存在,而应关注城市的生长过程,从重视“结果”到走向“过程”是人们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深的感悟与理解的体现。城市设计人文技术是以人的价值观作为切入点,根据主体意识和需求及对客观环境的反映对城市形态进行判断,对于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的研究,实际上是把城市作为客体,把人作为主体,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及主体对于客体的选择性。

四、东北历史城市的人文研究

1.东北地域文化了解研究对象的历史文化变迁、社会发展进程是对城市设计进行人文技术研究的基础,通过梳理区域及城市的历史沿革与文化发展,对城市文脉来源及城市固有的精神品格将有更清晰的认识,对当今城市中人们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可以做出更确切的判断。东北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或者行政区划内,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的具有某些共同文化要素特征的文化类型。这些类型化的地域文化影响着该地域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活动。[5]其实对于东北地区,用行政区划分地域文化并不是十分合理,因为无论是“东北”还是“东北人”都被外界认为是一个统一概念,在文化性格与方言上具有高度一致性也是这种认同的重要原因。在人文研究中发现,东北文化之所以被视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相对边缘的文化,是因为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存在着多次文化的断裂,民族杀戮与文化遏制使历史文脉发展失去了连贯性,极大地影响了东北地域文化的传承。而从横向研究角度看来,东北地域文化结构是复合多元化的,多民族文化共生融合,经历历史变迁,演变成不同时期的不同属性形态。其中,萨满宗教作为东北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宗教,其文化中所崇尚的民族团结精神以及表现出的奔放狂野的生命力,对东北的民族精神和个性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而清代的“流人文化”及近代的“闯关东”移民,为东北地区带来了强大中原文化,上到文化教育,下到民俗民风,为东北增添了新的文化气息,强化了汉民族主体文化在东北文化中的地位。在遇到以沙俄和日本为主导的西方文化与殖民文化的冲击后,东北文化开始出现新的局面。殖民者在东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包括修建铁路、建筑等,并对东北进行文化殖民,从语言、教育、艺术等方面进行灌输,从而获得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这也是与当代东北人文最为接近的、关系最密切的历史人文因素,成为东北地域文化中可以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特色之一。2.东北历史城市由于东北地区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断层,导致东北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并不占据主要地位,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与南方的历史文化遗产相比也显得乏善可陈。截止到2016年,国务院已将131座城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东北地区只有5座城市入选其中,分别是哈尔滨、吉林、沈阳、集安和齐齐哈尔。就像每个历史城市在保护规划中都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样,东北地区的历史城市也不例外。一些地方决策者们为了追求土地的经济价值而不顾其文化价值,肆意拆除历史建筑,或打着旅游开发的旗号来代替名城保护。另外,由于历史城市的地方法规不健全、保护规划编制滞后及监管体制的不到位等问题,导致保护规划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是在历史保护规划研究中的老生常谈,几乎所有关于历史城市保护的规划设计及研究中都会提到这些问题,也会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法。其实,对于历史保护规划的思路一直以来都停留在一种惯性思维与固定模式中,设计师们明白在对历史地段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文脉的延续、场所的历史感,然而这些所谓的人文策略都只是处在文字阶段,无法深入问题的根源。对于历史城市来说,与普通城市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历史性与人文内涵,在对其进行历史保护规划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段在其中发挥作用,而城市设计人文技术可以深入历史城市保护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人的问题,从社会学、人类学角度,而非设计学角度对历史保护进行全新角度的研究。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本身还是保证历史文脉的延续?也许更应该考虑到过去的历史与现代城市的关系及历史如何影响城市中人的心理感受。所谓的历史意义是存在于人内心的意识,通过人的认知才得以体现,所以,固然对于历史实体空间的保护规划是必须的,但是缺少了人的参与、人的体验、历史场所的人文精神也就不复存在。哈尔滨老道外历史街区就是一个典型的失去人文关怀的失败的历史改造项目。作为哈尔滨的发祥地,老道外见证了哈尔滨的历史变迁与发展,承载着几代人的回忆。而政府为了旅游开发对历史街区进行盲目改造,破坏了大量历史建筑,进行“仿古”重新修建,并迁走原住民,使街区完全用于商业开发。从2007年一期动工到目前三期工程仍在进行,工程耗时已久,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政府和开发商联合与当地居民及老字号店铺产生了难以调节的利益纠纷。这个改造项目的目的虽然是保护老道外历史文化,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以达到商业效益,但是在各方混乱的利益纷争中,文化保护已经成了人们最不关心的事情。[6]如今,新建的仿中华巴洛克建筑群只有部分开放,街道上更多的是匆忙路过的人群,这个曾经鼎盛一时的繁华闹市已经变得萧条冷清,整个街区已然失去了过去老道外的“魂”。抛开改造设计的问题,从人文角度来看,老道外街区文化的流失与人性的冷漠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的扭曲。很多老字号传统文化在现代商业的冲击下要么迁离,要么倒闭,仅存的一些老字号商铺随着时代的步伐而改变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街区的原住居民由于住房条件差、居住环境得不到改善而逐渐离开,留下的居民对住房问题则更为关注。而集体搬迁并不是众望所归,老百姓们并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交代。在基本生计都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居民们如何能去关注历史文化保护问题?这些关于人的问题,如果在改造设计前可以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了解老道外文化变迁的真正原因,关注原住民生活及民众意愿,对居民的历史文化保护意识进行引导,也许现在的老道外不会变成如此之态。

五、城市设计人文技术对东北历史城市保护的启示

1.文化理解毫无疑问,作为东北历史城市最大的“可识别性”就是其自身的城市历史、城市遗产及城市文化。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俄罗斯文化、老道外的中华巴洛克文化、关东文化、沈阳的清代古城文化、吉林的山水文化、集安的高句丽文化、齐齐哈尔的鹤文化等这些城市文化名片可以被看作公认的“集体意象”,是大众意识中的第一印象。城市设计人文技术需要充分利用已形成的文化影响力,并对研究对象即历史城市自身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特征做进一步的发掘,从社会学与人类学视角进行分析,这些是对设计师的要求。设计者们对城市文化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大众认识的层面,所以需要通过阅读大量有关文献、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当地生活,来获取间接与直接的文化体验。这是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的前期准备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在历史保护中城市设计人文核心的基础。2.主体感知人作为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的主体对象,在历史城市保护研究中,可以被分为两类,一类是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当地居民,一类是以旅游、探访等名义来到城市的外来人员。对于生活在历史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都不例外会与城市的环境、空间的某一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环境也许不是历史城市中最具特色的,但特定的空间对于特定的人却有着特殊的意义。大多数的居民虽然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对自己的城市有各种各样的不满,但是在内心深处都会认同和喜爱自己的城市文化。而不在城市生活的外地人,对于不熟悉的城市的初步认知就是把看到的真实场景与过去通过媒介得到的印象联系起来,从而产生价值判断。城市设计人文技术重点关注的并不是如何单纯地改造历史城市中的物质空间,而是历史环境与人之间的关系。东北人特有的豪爽英雄天性与乐天性格铸就了东北历史城市独特的地域人文气息,当地人们的行为特点是在城市设计人文技术中不可忽视的人文因素。历史环境中的物质形态及相关元素会影响到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而人们的感受和体验会反作用于历史环境的发展。当地人的性格行为特点与生活习惯会为历史城市增添更多的地域特色,同样会使来到城市的外地人产生鲜明的心理感知,而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的目的就是使存在于历史城市中的主体们的感知与体验更加丰富。3.场所意义“场所”是在城市设计中经常会提到的术语,场所不仅是实体空间的存在,而且是具有意义的。空间中的人与事件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了关系的时候,就会产生某种人文意义,当空间成为场所的时候,会有明显的形态特点与文化特征,这种富有含义的空间存在就是所谓的“场所精神”。在历史场所中,空间的意义就是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感觉经验。我们不应该把历史场所当作纯粹的几何空间,去分析其功能关系、结构组织等,而应该考虑人们身处场所中,能否感受到场所传达出的意义。沈阳的昭陵作为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在周围建设园林来营造历史场所空间。公园中的人工湖及参天古松,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结合,衬托出陵墓古建筑的宏伟气势。当人们身临其境,穿梭于建筑群中,感受到的是历史的沧桑感;而漫步在现代园林中的时候,感受到的又是另一种清净典雅。用多种手段对历史空间进行渲染,通过物质形态的方式展现出来,并且通过场所带来的历史意境去引发人们的思考,这就是场所的意义所在。在城市设计人文技术中如何去创造有意义的场所,如何去判断场所对使用者感知的影响,这需要进行设计前的意象调查和建成后的使用反馈调查。借助社会学科的调查方法,一种是通过观察人们的客观行为活动,了解场所中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去发现在其中活动的人的真正选择;另一种是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人们的主观感受与精神需求,从而在更深层次进行主观分析,赋予场所意义。把客观与主观调查方法相结合,使人们对历史场所空间的行为经验与人文感悟产生联系,充分了解历史场所中人们的内在需求。4.价值取向凯文•林奇说过:“城市设计不仅是通过形态构成来满足社会需要,更需要考虑人们的基本价值和权利:公正、自由、控制、学习、便捷、尊严和创造。”[4]城市人文价值对城市的发展起到一种平衡作用,在当今时代,功能主义、技术至上、利益操控这些不利于城市健康与持续发展的因素需要人文精神来打破,这也是符合城市设计的基本价值的体现。在历史城市中,城市设计的人文主义有着更加明确的体现。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本体保护是必须的,毕竟民众可以通过遗产本身去感受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但是历史的物质形态中提炼出的人文精神才是更本质的意义存在。城市设计人文技术的目的不仅是留下静态的历史见证,还在于通过历史遗产的活态文化推动历史城市人文环境的塑造,从而在市民中产生持续的、深刻的影响。[7]而民众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工作,避免群众的“文化淡漠”,增强对城市历史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并倡导历史街区本身的居民成为历史保护工作中的知情者与受益人,这也是城市设计人文技术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只有当人们具有自愿自觉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整个社会都能够重视历史文化的延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工作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历史城市的文化才会有更强的生命力。六、结语本文尝试抛开常规的城市设计模式,从人文角度提出城市设计人文技术,以东北历史城市作为载体,力求在不同的层面对历史文化保护有所帮助。然而城市设计人文技术能否成为一种规范性的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毕竟城市本身的复杂性再加上人的意识形态的不确定性,很难创造出一种机械的或者说公式化的人文技术方法去解决问题,并且会限制设计师的发挥。但是在设计中把人文技术刻意作为一项程序加入过去的城市设计模式中,使其成为设计师们必须考虑的因素,这是可以实现的也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徐苏宁.设计有道——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术”[J].城市规划,2014(2):42-47,53.

[2]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徐好好.城市记忆的作用和价值[J].城市建筑,2016(16):29-32.

[4]董禹.凯文•林奇人文主义城市设计思想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5]张福贵.东北文化历史构成的断层性和共生性[J].学习与探索,2014(7):129-134.

[6]尹海洁,王雪洋.城市历史街区改造中的“文化之殇”——以哈尔滨市道外历史街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4(6):22-30.

[7]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张典 徐苏宁 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