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6篇

时间:2022-08-30 11:14:55

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论文6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研究

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必修的综合性实践课程,是运用所学课程检验专业认知水平的重要过程,是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应用的必要环节。信息类专业学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通过独立的实践操作,将计算机的有关理论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有机结合起来,了解新技术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工程中的应用,扩宽工程视野,对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都起到重要作用。毕业设计既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推进产教融合,衡量职业院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一、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存在主要问题

1.选题问题。近年来,由于职业院校生源结构及招生制度变化,毕业设计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在选题模式、题目来源、题目类型与难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2.时间安排问题。由于我院高职学生在大三上学期陆续展开就业工作,这就给毕业设计时间安排带来很大阻力,能否顺利完成也成为问题之一。

3.过程监控问题。毕业设计安排后,如果过程疏于管理控制,设计质量就成为重要问题。

4.答辩问题。答辩是毕业设计最后一个重要环节,答辩不重视,对于整理归档及评估诊断也是重要的问题。

二、解决问题具体措施

根据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环节存在问题,按照合理、实用、高效的原则,重点通过对毕业设计的时间安排、选题、过程监控、质量评定考核等四个方面内容进行改革,提高信息类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促进信息类专业发展。

1.确定合适的选题。选题适合是保证毕业设计顺利完成的基础。针对高职学生学制短、理论知识较薄、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了解在校学生的就业需求及毕业学生在企的岗位任职现状来考虑毕业设计的选题。①教师出题与学生自选相结合机制解决选题。要求所有中级职称以上教师在第四学期末按照研究方向及所授课程填写课题申请书,同时鼓励初级职称教师也积极申报毕业设计题目。为了充分发挥高职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毕业班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及所学课程申请题目。毕业设计课题的选定,采取由学生根据自身专业兴趣及特长,结合指导教师授课情况和研究方向选报导师,实行双向选择确定。如有较强开发意愿及能力的同学,可以选择电子产品与信息系统开发类课题;对图形及设计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类课题;对网络及信息处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网站及信息处理类课题。毕业设计课题的选定确保学生依据兴趣选择,使得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和潜能得到发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2013级实施后,经过讨论最终决定2013级毕业设计题目共计46个,其中教师出题41个,学生自选题目5个。②题目来源多样化。要求指导教师按照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注重学生理论和实践综合能力提高。课题来源要求能解决教学难点问题和企业需求,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需求、教学质量提升、教科研成果转换、大学生创新项目、技能竞赛项目等其他项目。2013级选题中10个题目是解决中小型民营私营企业需求,21个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教学质量提升问题,2个是教科研成果转换,3个是大学生创新项目,2个是技能竞赛项目孵化,3个为教师专业研究实践项目。③设计制作与创新型题目相结合。高职生培养目标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在课题中去除仿真验证性题目,题目以设计制作类为主,同时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创新型题目。2013级毕业设计题目其中设计制作题目共98%,2%为创新型方案设计。④难易适中,大小适宜。选题大小、难易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验相适应。题目难易适中,既要保证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和信心,又要使学生能“量力而行”,根据学生特点、教学计划、专业发展设计大小难易程度合适的题目。2013级其中28个题目是难度比较大,工程量也比较大的题目;13个题目是难易适中、大小适宜的题目。

2.提前设计时间、柔性合理安排答辩时间,使毕业设计具有可行性。毕业生就业洽谈会在大三上学期每年10月底举行,如果毕业设计安排在大三上学期,学生忙于找工作,无法顾及毕业设计任务。因此,把毕业设计工作任务安排提前在第四学期末,采用工作提前安排、任务提前通知、设计(论文)提前完成、答辩安排时间将毕业设计的准备和进行时间适当向前延伸的方法,保证毕业设计的实施时间。实施毕业设计任务通知后,7日之内教师、学生提交选题申请表,学院将最终设计题目于14日后通知到学生和教师,教师于7日内填写毕业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带着任务课题过暑假,学生在假期确定内容框架和任务要求,开学后统筹安排设计时间,指导教师在假期在线指导学生毕业论文、书写规范、资料查找方法、开题报告的撰写、论文提纲的提炼、系统的设计与制作等基本工作,在90日前大部分学生完成所有毕业设计系统及论文。同时信息学院在就业洽谈会前对部分学生安排一次答辩,洽谈会后安排第二次答辩,在第六学期安排第三次答辩,以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冲突的问题。

3.通过全程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毕业论文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最为重要实践课程,是理论学习过渡到实践应用的必要环节,为培养信息类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且也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通过全程监控,加强对毕业设计实施过程的管理。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们实行学院、二级学院和指导教师的三级管理,从宏观控制、专业指导到课题指导,明确各管理层的职责任务,毕业设计管理过程完整、准确,课题实用、创新,教学管理规范、有效,确保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质量。并且,在学院《实践教学管理条例》、《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撰写规范及模板格式要求》文件指导下,信息学院进一步补充《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教师选题申请表》、《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选题申请表》、《毕业设计任务书》、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指导记录》、《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工作进度表》等文件,对毕业设计题目进行严格审题,审查开题报告、定期通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在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每两周汇报一次毕业设计进展情况,教师必须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及时解答,并填写相关文档记录。②有效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切实提高指导效果。由于提前安排设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多种信息渠道就毕业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沟通非常重要。要求指导教师每两周会见一次学生,了解进度并进行纸质签名,同时充分运用微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群等现代通信交流手段,切实提高指导效果。教师通过微信或短信及时通知学生各种相关信息,相互交流探讨,快速解决问题;通过电话预约指导时间、通知相关信息,解决必须通过语言交流沟通问题;通过建立QQ群,将一名教师指导的学生建立辅导群,可以随时在线交流,适时采取视频、文字留言等多种聊天方式发现并解答学生疑问;利用电子邮件等网络传输工具实现文件在线或离线传输,以方便传输毕业设计相关资料;通过QQ群文件系统给学生发送相关文件及通知,极大减轻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4.加强毕业答辩、成绩评定工作环节。为了提高毕业设计成绩的客观性,成立二级学院答辩委员会,统一毕业设计考核与评定标准。答辩委员会根据专业设置对学生毕业课题进行分类,形成不同答辩小组,答辩小组负责学生答辩及成绩评定。答辩过程中主要考核学生对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专业及实际操作水平、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考核,注重每个学生任务完成情况及工作量大小,答辩小组采用集体评分的方式给出学生答辩成绩。答辩委员会审定指导教师给予的论文成绩及答辩小组的答辩成绩,综合评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总成绩。在答辩过程中,对学生毕业设计作品的实物化及原创性提出了特别要求,帮助学生总结毕业设计中的成熟经验和不足。为了让全体学生知晓毕业设计实施过程,制定了低年级的学生旁听毕业答辩过程的政策,让学生提前体验到毕业答辩的环境氛围,以便自己进行相关思考,进行毕业设计相关准备工作,同时使正在答辩的学生在展示自己设计成果时有成就和满足感。

三、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高职毕业设计现状,就信息类专业保证学生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的有效实施,从时间安排、选题、过程监控、答辩及成绩评定等四个环节入手,在严格实行过程监管后,已经达到了初步成效。毕业学生在技能竞赛、企业项目设计及学生创业方面得到了有效提升,学生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和肯定。该方法已经作为陕西工院信息类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规范标准,同时该成果也可作为其他高职院校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参考。

作者:夏东盛 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第二篇:高职院校财经专业群毕业设计研究

一、前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1]但是作为高职教育最重要的教学环节之一的毕业设计环节的改革,却远远滞后于课程的改革,毕业设计的质量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成果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尺。专业群建设是高职院校结合实际创办专业特色,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所谓专业群,就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2]很多学者认为专业群应有三个以上相邻专业或者相同专业的不同方向组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看上去相差较远的专业,也可以成为同一专业群,例如,会计专业与营销、物流专业。随着财经行业根据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而不断发展变化,这个行业的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来应对这种变化。因此,财经专业群建设必须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紧跟把握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方向,从实际出发,动态调整更新财经专业群的建设内容。本文是基于财经专业群在会计、营销、物流三个专业组成的情况下展开。那么在财经类专业群中,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将毕业设计的内容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各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共同完成一个课题项目,形成可行的实施成果,既符合教育部对高职学院育人的要求,也对财经类专业群毕业设计的改革开创了新思路。

二、财经专业群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现状

一方面,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通常为“2.5+0.5”的模式,一般在第五学期的后半学期进行毕业设计,第六学期在顶岗实习。而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阶段正式开始找工作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设计或写论文,是不太现实的事情,所以学生人浮于事,不经认真选题,抄袭他人,更有甚者全文在网上摘抄,导致老师无法指导,草草了事,造成学校、教师、学生在资源上、自身精力上的很大浪费。另一方面,根据最近几年的财经类毕业生跟踪调查回访中了解:现在的中小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技能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企业需要会核算、懂管理、能理财、高情商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当前普通会计的学生是供大于求,而管理类的人员却供不应求,仅仅懂核算的会计人员已经不太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了,还需要一些基础的管理能力;营销专业的学生是供不应求,但是集中在营销岗位,对公司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不了解;物流专业的学生多从事一些物流或连锁行业,对物流管理上的成本控制知之甚少。这是由于各个专业的课程教育,培养出多为较为单一技能人才,会计专业只懂核算,营销专业只会营销策划,物流专业仅能从事物流行业的业务。在课程教育中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太现实,但是可以从毕业设计环节将各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个团队中,在设计中就可以接触不同专业的知识背景,从而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现行条件下,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改革的关键,特别是毕业实践环节,决定了高职学生未来的职业定位和职业生涯。现行的很多学校财经类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均是按照专业和课程单独进行,忽略了专业群内之间的联系。在会计、营销、物流三个专业的课程设置中,除了基础课程以外,其他相同的专业课程很少,但是在毕业实践环节,可以把三个专业的共性挖掘出来,创建一个新的毕业设计的模式。

三、整合思路和措施

目前财经类的毕业生成长为财经类的职业人必须具备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有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应该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传统财经类的实践模式是以专业为本位,强调本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毕业设计环节模式单一、流于形式,学生实践能力薄弱,职业能力结构单一。为此,将原有财经类专业的毕业设计的模式打破,将会计、营销、物流等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组成团队,可以从事对企业营销的策划,会计业务的核算、物资的流通管理等方面的事务,最终形成课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的成果。具体的建设措施如下:

1.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高职生源出现了多样化趋势,生源类型复杂,不但有来自于普通高中毕业的学生,而且还有相当数量的职高、中专、技校毕业的学生。不同生源的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同一专业学生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要把所有相关专业的学生如此整合也不可能,根据“分类培养、分层教学”的教育理念,还须考虑学生自身的专业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将学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一类,一种是综合类。

2.单一式遵循传统的毕业设计的理念进行,但是可以取消毕业论文,在第五学期后半段时间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以顶岗实习经历为背景,会计专业要求做一套仿真账,营销专业可以做策划方案、物流专业可以做物流方面的设计。形成的毕业设计的成果是毕业实习报告,在报告中应对自己的顶岗实习工作情况进行总结,思考自己在实习工作中的收获和体会,并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对工作经历进行梳理和整合,形成对将来就业与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性认识,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3]

3.综合类在操作时较为复杂,可以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自主选题,可以在会计、营销、物流专业中两两组合,组成团队,一个团队3~4人为佳。也可以三个专业学生共同组成一个团队,人数5~6人,通常这样的大组由老师根据学生意愿、专业素质等情况指定学生参加,选题有指导老师提供,设计的时间可以放宽至毕业答辩之前完成。形成的毕业设计成果为创业计划书。麦可思公司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达1.5%,明显高于本科毕业生0.8%的创业比例。对于江苏省等沿海区域,高职学生自主创业的比例更高。[4]对于这部分学生,创业计划书代替毕业设计(论文)更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创业计划书包括事业描述、市场和战略、营销策划、投资和收益、成长和发展以及财务分析等,这些都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因此创业计划书的撰写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过程。[5]在实际操作中,我们以徐州“两来风”中华名小吃为模板,让学生进行调研,会计专业的学生以成立一家“两来风”连锁店为例,进行公司设立、公司筹资、投资运营及财务成本管理的设计,营销专业的学生以“两来风”名小吃的新设连锁店作市场营销策划方案,物流专业的学生以新设连锁店与总部的食材的配送为例进行物流配送的设计。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毕业设计的成果。这样将财经类的相关专业的学生的毕业设计紧密的整合到一起,这种形式,学生锻炼了能力,形成了真实的分析报告,企业从中也获得了一部分的可用信息资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结论

将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任务落得实处,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和大胆尝试。把财经类专业群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整合,对学生毕业实践引入一种新的元素,真正实现学生学习和就业的零距离。多元化的选择,确立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主导地位,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解决了学生知识面狭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弱、适应性差的难题。实践证明,这种创新型毕业设计模式值得推广,并有待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作者:曹前 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与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2006-11-16.

[2]周建珊.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群建设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

[3]杨卫宏.“工学结合”的高职财经类专业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天中学刊,2012,27(2).

[4]张永春,陈亚东.高职学生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研究与实践[J].辽宁高职学报,2011(10):42-44.

[5]周顾宇.高职财经类毕业论文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7.

第三篇:高职毕业设计就业工作一体化模式的构建

一、引言

高职教育需要对准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因为这一教学层次主要培养的是社会应用性实操人才,需要突出人才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更好的引导学生实现自我专业实践经验的提升。

二、高职毕业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学生理论知识没有实现较好的转化。通过对一些毕业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的跟踪调查发现,一些高职毕业生在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集中为相关知识掌握不牢,专业知识没有形成网络,理论指导实践不清等,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毕业生在校期间实践教学不充分有着直接的联系,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主要集中在毕业前的一段实践,这时候的学生心理相对比较浮躁,主要精力放在找工作上,主要在想这一周需要参加哪些招聘会,下一周需要参加几次面试,这些都大大分散了学生在毕业前的实习精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弱化,相关理论知识没有更好的掌握。

(二)毕业设计与生产实践联系不紧密。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在给学生布置毕业设计的时候,相关的课题选取的更多考虑的是一种学术性,专业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因素考虑较少。实际上,毕业设计可以实现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网络化梳理、理论联系实践的掌握,但是如果教师选择的课题更多考虑的是一种学术性问题研究,相关知识的网络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都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毕业设计没有得到相关的生产实践相联系的目的。

三、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工作等系列教学环节的有效整合建议

高职学校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要想实现其竞争力,需要重点突出毕业生的专业应用经验和水平,相关理论知识转化实践的能力和素养等,这些都是应用性实用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和素质。

(一)毕业设计融入更好实习环节的要素。教师在选择相关的高职学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课题时,需要关注课题任务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问题,很多的设计任务需要学生将其带到毕业实习中完成,只有通过毕业实习的练习和锻炼,学生才能实现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好地完成相关专业知识实践落地。在毕业实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带着这些设计任务,去实习,去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在工作中实现对相关毕业设计的有效理解和认识,同时在企业实习期间,教师需要进一步跟踪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情况,对其出现的一些认识偏差进行纠正,实现毕业设计更好的融入实习环节。

(二)毕业设计、企业实习评价元素的相互融合。毕业设计的最终评价需要更好考虑学生参与企业实习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实习的积极性、实习任务完成的情况、与同事、同学团结协作的能力等都是需要考虑到毕业设计的考核之中。同时企业实习需要考虑更多实习环节的各种过程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毕业设计完成情况,教师布置的相关设计要求有没有达到要求。

(三)就业教育需要考虑毕业设计、实习介入。就业教育是对高职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应试等一系列能力的提升。由于就业教育过程中,相关应试心理等方面的教育更多集中在理论层面,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融入毕业设计、毕业实习过程中的实际案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就业教育,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加有血有肉,更好地提升学生对相关的应聘心理、面试技巧的掌握,达到最终的就业教育的效果。

(四)就业推荐与毕业设计和实习成绩挂钩。就业工作不仅包括就业前的教育,同时还有相关企业到学校来招人的时候,希望学校给出推荐的人选,这样的就业岗位相对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对其有着更多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进一步运用好学生对这些就业岗位的兴趣,学校可以将就业推荐与毕业设计、实习成绩挂钩,这样可以进一步督促学生参与毕业设计、实习的积极性和完成效率。

四、结语

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工作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最后受到的教学环节。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需要实现毕业设计、实习、就业工作三者的相互联系,将理论与实践之间实现有效的融合,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不断提升,同时三个教学环节考核评价之间的相互联系,也从另一个层面督促了学生参与教学的意识,最终提升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王彦飞 闫寒 单位: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高职毕业设计质量过程监控体系构建策略

1引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重点强调了要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意见》(湘教通[2015]218号)重申了学生毕业设计工作的重要性。毕业设计是高职教学重要的环节之一,是许多高职院校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毕业设计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并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强毕业设计的科学管理,形成有效的监控体系,有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2毕业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质量不高,其原因归纳如下:

2.1学生态度不端正、投入精力不足

部分学生心智不成熟,玩心重,选题后,就束之高阁,直到临近答辩,才开始着急,匆匆完工,应付了事;部分学生忙于专升本备考或找工作,无暇顾及毕业设计;还存在部分学生请人、抄袭毕业设计。

2.2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存在指导缺位

部分教师不认真出题,不关心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度,没能及时指导学生解决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部分教师缺乏指导经验,指导水平有限。部分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不足,一名教师需要指导20名的学生,甚至更多。

2.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松散,缺乏监控

部分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轻过程、重结果”。即使有些学校有对毕业设计进行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但缺乏对毕业设计选题、中期检查、答辩与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规范,缺乏有效的质量评价标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仍是可操作性不强。

3制定毕业设计各阶段的监控措施

针对高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针对毕业设计各个阶段制定有效措施,努力构建毕业设计质量过程监控体系。

3.1出题阶段的监控—教师出题,系部审题

毕业设计的课题制定的原则是“重基础,强应用”,注重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教师将拟好的毕业设计的课题提交系部,系部从主要是审查课题的形式与内容、难度与工作量等方面进行审查,将审查结果反馈给各指导教师,对于不合格的课题要求其指导教师进行修改,达到要求后公布“课题指南”。

3.2选题阶段的监控—学生自由选题,教师因材施导

课题指南公布后,学生结合自身兴趣、专业方向以及对指导教师的了解,自由选择课题。指导教师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以及指导进程计划表。其中,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了各阶段的任务目标,指定了参考文献,强调了时间节点,让学生和教师都明确什么时间段完成什么内容,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毕业设计指导进程计划表规定了指导学时数,指导时间、地点,指导内容。系部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和指导进程计划表,将毕业设计的监控纳入日常教学监督管理。

3.3开题阶段的监控—做好开题工作,避免前松后紧

学生选题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设计内容、方法,制定技术路线,拟定时间进度表,做好毕业设计开题。开题报告会由系部组织,每个学生都要做开题汇报,从而避免出现毕业设计前松后紧的现象。

3.4中期检查的监控—做好中期检查,规范中期管理

中期检查是对学生毕业设计前半阶段工作的检查,主要是起督促、预警的作用。中期检查不能是流于形式,需要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对评价标准、检查内容、检查方式、结果处理等事项做出详细的规定。中期检查结果计入学生过程成绩,与毕业设计最终成绩挂钩。对于中期检查不合格的学生,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要求其限期整改,并督促其辅导员或班主任及指导老师加强管理。

3.5答辩阶段的监控—严把答辩关,确保学生成绩的公平、公正

答辩前,学生必须提交报告,重复率达到30%以上的限期修改,二次检测仍达不到标准取消答辩资格,并通报其指导教师。每个答辩小组,抽取排名在后10%学生进行二次答辩,若仍答辩不合格则延期毕业。毕业设计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及答辩成绩组成,其中指导教师给予的平时成绩占30%、评阅教师给予的成绩占40%、学生答辩成绩占30%。若存在抄袭、请别人等严重学术腐败现象的,毕业设计成绩按“0”分计,并按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予以处理。

4进一步完善毕业设计质量全过程监控体系的建议

4.1完善毕业设计质量标准,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质量标准是实施毕业设计质量监控的基础,标准不客观,就没有检查和评价的依据。根据完善的质量标准对设计任务和完成效果进行评价,可以提高毕业设计各阶段乃至整个毕业设计完成质量评价的客观性,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因此,需要完善毕业设计的出题、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各个阶段的完成质量标准。

4.2建立毕业设计信息系统管理平台,提高管理效率

建立毕业设计全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信息系统平台,可以对毕业设计的各个阶段信息进行管理、记录、查询,包括选题情况、设计任务书、中期检查情况、毕业设计提交情况、答辩情况等。该信息系统可以督促学生按时完成设计内容,同时也记录了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如时间、地点、方式、内容等,对师生双方的指导与被指导情况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提高毕业设计管理的效率。

4.3建立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为保证毕业设计质量,并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以适当采取奖惩措施:对于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提高其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量系数;对于存在不按照规定指导、设计方案有明显错误、没有批阅等现象的指导教师,给出警告批评,降低其毕业设计指导工作量系数,同时减少下一次指导毕业设计学生的人数,严重的取消指导教师的资格,按照教学事故处理。

5结束语

毕业设计阶段的质量主要是在毕业设计各阶段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不是靠最后的评价检查出来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对毕业设计教学阶段的过程进行监控,做到事先监控准备过程,事中监控实施过程,事后监控整改过程,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监控管理机制。

作者:周扬帆 单位: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五篇:高职服装表演与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探讨

目前,人们对学生的专业素质较为重视,尤其是高职学生,与传统的高中教育不同,此类学生学习目的是增强就业能力,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素质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实践知识,制定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重视校企合作基地的建设,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增强学生专业素质,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一、高职服装表演与设计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在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使学生就业面拓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所需要的素质提升要求如下:

1.服装表演专业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在高职服装表演专业中,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表演功底与艺术修养。学生必须掌握模特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可以更好的在服装表演行业中任职。学生在学习服装表演专业知识时,必须拥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通过沟通与探讨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由此可见,教师在培养服装表演人才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学生不仅要了解艺术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对美学基础知识有所掌握,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与计算机应用知识,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拓宽。服装表演专业学生还要具有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使其能够更好的协调问题。高职服装表演专业的开设,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技能。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不仅要拥有较强的服装表演能力,同时,还要用于其他形式表演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服装表演专业的发展。要求学生重视服装表演编导、组织等知识的学习,使其可以拥有一定的服装表演策划能力,为其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服装表演专业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职业素质进行培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可以在日后工作过程中,对服装表演工作有着良好的工作态度,能够更好的参与到团队合作中,使服装表演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2.设计专业对学生素质的要求。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对学生素质要求较高。目前,国家服装设计人才较为稀缺,对国家服装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素质发展。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设计基础知识,包括:素描知识、手绘知识等,学生可以根据模特的形态对其进行绘制,不仅要重视静态的人体素描,还要拥有动态人体素描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手绘服装效果图的能力,可以根据色彩搭配知识完成设计任务。学生必须具备创新能力,保证可以更好的对服装进行设计,进而增强自身专业素质,为其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职服装表演与设计专业毕业设计校企合作

目前,服装表演以及设计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对各类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加大,并且对人才专业能力要求很高,这就需要高职学校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增强。高职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引进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具体校企合作方式分为以下几点:

1.高职服装表演校企合作方式。在高职服装表演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应该重视在校企合作时学生专业素质的增强。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安排学生进行商业服装表演,要求学生在表演彩排过程中学习企业文化知识,使学生在参加企业互动的过程中,职业道德素质得到培养。企业培训人员应该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临时发挥能力、解决突发问题能力、吸引观众的能力等,使学生能够在服装表演行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企业培训教师为学生播放历年服装表演视频,要求学生重点观看模特摔倒过程,在为学生讲解避免摔倒措施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如何在摔倒之后巧妙处理事件,避免出现尴尬事件,对学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应重视学生在企业中的舞台活动表现能力,要求企业培训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其服装表演成绩,此时的成绩不仅要包括其服装表演能力的评价,还要重视学生职业素质,使其可以意识到自身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2.服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方式。在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发展过程中,学校与教师都应该重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建设,使学生在企业实训过程中,掌握更多的设计知识,养成较好的工作习惯,增强职业道德素质,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应该根据服装设计行业的发展特点,将校外实践基地分为生产与设计两种类型,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以有效增强。在生产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需要企业与学校保持长久的合作关系,在建设生产实训基地之后,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其分配到各个部门中任职,在保证学生专业技能得到增强的基础上,教授学生生产知识,使其掌握生产技能,形成独立成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设备的操作知识有所掌握,可以更好的设置服装生产操作流程。对于校外设计实训基地的建设,应该重视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使学生在校外实践过程中,对高级服装定制流程进行掌握,保证能够更好的对高级定制服装进行造型设计、基础绘制、样衣调整、试穿等,对于一些礼服的定制,可以根据定制人员的个人气质设计衣服款式,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增强。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处于生产线上,有利于学生学习各类工作方面的知识,并且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作用下,可以更好的增强职业道德素质,使其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增强,为其发展奠定基础。其次,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培训基地的建设,就是引进企业中的设计资源,聘请企业服装设计人员到高职学校中兼职设计专业教师,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企业中的实践知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对设计员工进行调动,将其安排到高职学校中兼职,学校必须对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保证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专业素质。例如:学校组织学生设计皮草,由于皮草材料较为特殊,教师应该将相关专业技巧介绍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教师根据企业的具体要求,安排学生执行皮草设计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进行市场调研,保证学生了解市场情况。在学生完成设计初稿之后,将其上交至企业设计部门,要求企业设计工作人员对学生的设计进行评审,挑选出合格的设计初稿,并将学生的设计制作成样衣,在此过程中,必须要求学生根据企业设计人员提出的问题对样衣进行修改,保证可以更好的优化设计。

三、结语

在高职服装表演与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在增强专业素质的基础上,养成较好的工作习惯,提升职业道德。同时,学校应该对全职设计教师以及兼职设计教师的专业素质加以重视,阶段性的对其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使教师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执行工作,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职业素质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刘珺 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高职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一、影响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压力的严峻挑战等原因,导致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呈下滑趋势,很难达到专业人才培养所期望达到的目标。根据对企业、学校及学生的调研情况,影响高职生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下面两个方面:一是过程管理缺乏。建立和完善毕业设计环节监控系统是确保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有效运行机制,有了这个过程才能反映出教学质量提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二是毕业设计(论文)没有真正体现实践性。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应有所区别,采用学术型的毕业论文撰写形式,仅仅围绕理论层次的研究,已不能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上述两个因素无疑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受到了一定影响,针对目前毕业设计(论文)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管理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已成高职教学管理的当务之急。

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调整和优化毕业设计管理工作流程

为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们对高职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流程要做出调整和优化。严格指导教师条件,鼓励教师企业实践并挖掘课题。从时间上,可以考虑从第四学期开始启动,直到第五学期进行毕业设计汇报,避开学生求职等时间上的冲突。同时要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的规范管理,加强过程监控,严格考核,实行检查、指导、交流相结合的管理办法。

(二)把好选题关

选题应注重实际,突出知识的综合应用,最好与专业岗位联系紧密,体现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对就业岗位、工作对象的了解。对所有的选题,要组织专家进行讨论与确认,确保题目难易适中,避免大而空的题目出现。

(三)加强指导过程管理

设计指导环节的有效管理和监控是高质量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要保证。可从两方面着手制定一些相关管理措施:一是限定指导教师所指导得学生人数上限。一般说来一位理工科老师指导学生不应超过5名,并且要根据设计内容制定出每周指导制度。二是可以将企业技术型人才引入,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老师,或者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专业社会实践聘请校外技术人员作为指导教师建立双导师指导教师制度,进一步充实和优化指导老师队伍,他们能够提供与专业岗位相一致的课题,丰富了毕业设计课题内容,也锻炼了校内师资队伍,真正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成果展示和答辩

答辩环节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果、考察导师指导水平等各项工作的主要考评手段。可以在优秀的作品中,精选一部分设置专柜进行展示和演示,可邀请企业单位到场参与答辩指导。借此机会,既向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又对外宣传了学校教学实力,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五)科学地制定毕业设计质量评价

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是对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要检验校内答辩成绩是否能客观地、正确地反映毕业设计(论文)的真实水平,还要建立校外专家库,在成果展示或答辩时邀请校外专家参与。并对优秀指导教师给予大力奖励。

三、结束语

以上几条建议通过我院的多次实践,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的来说,我国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模式并不完善,还在一个探索阶段。不同类型的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就有不同的毕业设计的思路和方法。作为高职教育实习求职阶段的最后环节,高职毕业设计应是学生高职教育阶段的综合知识应用,同时应考虑学生实际,为学生服务,为就业服务,强化毕业设计的就业服务理念。

作者:赵丽 赵淑贤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兴新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高明.高职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管理体系规划研究[J].科技信息,2010,2(17):9-9.

[2]欧松华,谭广宇.基于过程管理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策略[J].商情,2012(6):126-127.

[3]张俊茹,贾清水.高职高专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案例式教程[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