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研究

时间:2022-02-02 03:03:09

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研究

摘要:在刑法司法解释实际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解释立场,充分发挥社会学解释资料对刑法解释方法的完善作用;同时,科学适用各种解释方法,做到解释立场和解释方法相互促进,从而切实保证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办件得以高质量地完成。

关键词:刑法司法解释;解释立场;解释方法

近十五年来,在我国刑法学界,刑法解释(主要指刑法司法解释,下同)立场中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的争议持续走热,这主要是由于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解释立场的对峙,不仅关系到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发展方向,而且将最终决定我国刑法解释学的深度发展,[1]2-5特别是推动我国刑法学领域社会科学法学的发展,引起人们不仅要注重各种规范解释方法,也要重视前见、习惯、伦理、文化、民意、外国法等各种社会学解释资料的作用或影响,这就突破了形式解释论对刑法解释外源性理论和解释资料引入的限制,而社会学解释资料的作用带给人们的思考又有两点,第一,社会学解释资料的作用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的丰富和拓展是否有积极的影响;第二,在社会学解释资料通过解释方法的完善作用于刑法司法解释活动过程中,对刑法司法解释立场又有怎样的影响,是一味地排斥形式解释立场,只坚持实质解释立场,还是两者相结合,如果是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相结合,又该如何结合。

在我国刑法学界,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一开始是作为刑法解释两种不同的解释目标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的,它们被分别对应主观解释和客观解释,[2]122-125后来,随着刑法解释立场问题研究的深入,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才被认为是刑法解释立场的对峙,主要表现在方法论上的对峙、诠释学上的对峙和价值观上的对峙,[3]228-241特别是,形式解释和实质解释在价值观(集中体现为刑事法治观)上的对峙对刑法解释方法如何运用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形式解释论主张形式刑事法治观,实质解释论提倡包容性刑事法治观。形式解释论的形式刑事法治观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提倡形式的罪刑法定原则,警惕实质的罪刑法定;(2)司法过程应以形式理性排斥实质理性,以刑事违法性取代社会危害性;(3)强调自由保障优于社会保护。相应的,实质解释论的包容性刑事法治观也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坚持形式理性的同时,更多地重视实质理性;(2)赋予社会危害性概念以新的含义;(3)在刑法的机能上,重视保护法益。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在刑事法治观上的对立,通过刑法解释方法的适用又得出以下结果:第一,形式解释论侧重于保障行为人自由,因而处罚范围较窄,实质解释论侧重于保护法益,因而处罚范围较宽;第二,在狭义的刑法解释场合和漏洞填补场合,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各自所采用的解释方法完全相反;第三,不能说文义解释就是形式解释、论理解释或漏洞填补就是实质解释,文义解释、论理解释和漏洞填补都只是具体的解释方法,而形式解释与实质解释却是解释立场,它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解释方法,它与解释方法是不同层面的范畴。形式解释论和实质解释论在刑事法治观上的对立,和通过解释方法的运用得出的三个结论,无疑深化了人们对形式解释、实质解释作为刑法解释立场及其具体表现的认识,人们从中不难看出,形式解释就是提倡形式罪刑法定原则、以形式理性排斥实质理性、强调自由保障的解释取向,实质解释就是重视实质理性和法益保护的解释取向,这一界定的优点是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不同解释立场的内涵,其不足之处是以并列平行的两条路径分析、界定刑法解释立场,而不是从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的对立统一上整体把握刑法解释立场,所以才出现谁也说服不了谁、各自都有其合理之处的尴尬局面。21世纪以前,由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法制建设经验缺乏,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实践中坚持的解释立场基本上是形式解释立场。之后,随着我国犯罪形势的变化,我国最高司法机关在刑事司法解释活动中,推行系统性、规模化解释模式,集中开展对类罪、个罪犯罪构成要件、其他刑法适用问题的全面、系统解释,采取的解释立场是以形式解释立场为基础,以实质解释立场为突破口,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很好地适应了同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取得了同犯罪作斗争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将形式解释立场与实质解释立场有机结合,以形式解释立场为基础、以实质解释立场为突破口,实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解释立场,才是我国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间内应采取的解释立场,这一解释立场融合了形式解释立场和实质解释立场各自的优点,又摒弃了各自的缺点,应该说比较科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应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整个历史进程中。如何理解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解释立场?笔者认为,“实事”是指我国刑法规定本身(指刑法条文的语义范围)和实际生活中类罪、个罪的犯罪形势、犯罪特点这些客观的东西,“是”是指解释结论的规律性认识、法则,也指正确的解释结论本身这些主观认识的成果,“求”是指寻找正确的认识、探求正确的解释结论这些主观上的活动,“时”是指同犯罪作斗争的实际需要、指广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是指解释活动要有针对性和发展性,要适应现实需要、满足人民的诉求、实现发展人民福祉的长远目标,可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解释立场,是形式和内容的符合、主观与客观的契合、当前与长远的统一。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解释布局上,要全面、系统地谋篇布局。

首先,根据类罪、个罪适用刑法的主要问题,确定解释重点,然后根据解释重点提出需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的意见,包括构成要件包括哪些问题、每类问题中刑法是怎么规定的、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具体表现、有哪些新特征,对其他刑法适用问题,要弄清楚有没有创设法律规则和填补法律漏洞的需要,如果有,要弄清楚这些需要的现实基础是否存在,创设和填补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机理和刑法基本原则的内涵,弄清楚这些问题之后,再提出解释结论一揽子意见稿。(2)在各种解释方法(特别是论理解释方法)的适用中,要认真贯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具体要求。在体系解释方法适用中,要把制度体系、法律规定体系上的规定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寻找最佳的平衡点,精细、标准地作出解释结论;在历史解释方法适用中,要敢于在立法资料中寻找突破口,以适应现实需要;在目的解释方法适用中,既要把解释的落脚点定在现实需要和立法目的上,也不能忘记解释的立足点是刑法规定的应有文义,把社会主义法制的适应性、发展性和相对稳定性结合起来,作出妥当的解释结论;在合宪解释方法适用中,要善于从我国宪法原则、宪法规定中确定解释的基调,也要敢于通过合理的解释为我国宪法修改提供生动的素材,推动我国宪法制度的进一步完善。(3)要正确、理性对待社会学解释资料的作用或影响。在刑法司法解释实践中,要正确、理性对待前见、社会习惯、伦理、文化、民意、外国法等社会学解释资料的作用或影响,既要把各种社会学解释资料纳入“实事”这一解释背景中,认真思考各种社会学解释资料的内容、特质、要求,又不要被其所扼制,而要将国情、社情与需要、目标有效对接,在贯通过去、现实与未来的联系中,在实现国内与国际的交融中,寻找“求是”的最佳平衡点,“与时俱进”地作出妥当解释。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提出后,需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是,上述各种社会学解释资料在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的指引下,如何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发生促进作用或积极影响,从而丰富和拓展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首先,要看到各种社会学解释资料不断丰富了我国现行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的具体内涵。从我国最高司法机关近十年来的刑法司法解释文件来看,我国现行的刑法司法解释模式基本上是类罪、个罪系统性、规模化解释模式,内含其中的我国现行刑法司法解释方法涵盖了广义解释方法的大部分内容,包括文义解释方法(字面解释方法、扩张解释方法、限缩解释方法、当然解释方法、反对解释方法)、论理解释方法(体系解释方法、历史解释方法、目的解释方法、合宪解释方法)、不确定概念、一般条款的具体化、法律规则创设、法律漏洞填补(目的性扩张、目的性限缩、基于基本原则的漏洞填补)。在适用这些方法进行解释过程中,要自觉地把前见、社会习惯、伦理、文化、民意、外国法这些社会学解释资料(或信息)纳入解释的社会背景或国际环境中进行合理思考,科学把握解释结论如何参考、消化其中的合情合理元素,确保解释结论既合情合理又合时宜,发挥刑法惩治犯罪、保障人权应有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注意适当拓展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的种类,要根据各种社会学解释资料(或信息)对具体解释工作作用或影响的不同程度和方式,总结、提炼出不同的具体解释方法,这些具体的解释方法可统称为解释资料(或信息)解释方法,它包括参考前见解释方法、文化解释方法(包括社会习惯解释方法和民意解释方法)、伦理解释方法、借鉴外国法解释方法。第一,关于参考前见解释方法。所谓前见,是指人类既有的经验和知识,所有的科学都建立在对研究对象的有效诠释基础之上,人文精神科学更是如此,在一个人文精神理论或命题中,诠释者的主观认识是其不可分离的一个组成部分。海德格尔哲学诠释学思想首先明确地肯定了任何诠释都要以“前见”为其必要条件,从而否定了狄尔泰关于意义客观性的追求,指出人的任何理解和解释永远都受制于预先存在的条件的制约,[4]45而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对我们的启示是,解释位于未知和已知之间,如果一切都被理解了,解释就不需要了,反过来,什么都不能理解,解释就是不可能的。所谓解释,就是从事先被理解的事出发,向未知的领域前进,人总是带着既有的经验和知识或“合法的偏见”进行理解和解释的。[5]36因此,不仅在文义解释方法中的扩张解释方法、限缩解释方法、各种论理解释方法以及漏洞填补解释方法适用中,要充分考虑人类对某一问题的既有经验和知识,而且在有的犯罪构成要件及其他刑法适用问题的解释中,人类既有的经验和知识甚至决定着具体解释内容的架构和取舍,从而实际上形成一种参考前见解释方法。第二,关于文化解释方法。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刑法文化是指由社会经济、政治基础所决定的,在特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反映一个国家、民族对待犯罪与刑罚的制度与观念的整体,它包括制度性刑法文化和观念性刑法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解释方法中的文化是指观念性的刑法文化,它主要体现为社会习惯和民意。“不同的文化类型(或模式)赋予其法律不同的品格,因此,释义法律、理解法律就必须与其赖以产生、存身立命的社会文化自觉勾连起来。惟此,才能精准地释义法律、并穿透法律规则的外在形式、洞悉法律的内在文化命意”。[6]2“法律的价值之一在于它必须与特定的国情、民情相适应。

一个成功的法律体系,既要具有推动制度、经济、文化进步和发展的导向性作用,更应与具体的国情、民情相适应,具有付诸实施的现实基础”。[7]295刑法司法解释是法律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社会习惯是国情、社情的集中表现,民意是民情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制作刑法司法解释过程中,既要充分考量传统文化中社会习惯和民意的内容,也要展现先进文化中社会习惯、民意的合理要求,不仅在我国各种现行刑法司法解释方法适用中要充分吸取我国刑法文化的精髓,而且还要大胆推行刑法文化解释方法,包括社会习惯解释方法和民意解释方法,使刑法文化在刑法适用问题的解释中发挥主心骨作用。可见,文化解释不仅是刑法司法解释的一种方法性解释原则,渗透在各种具体解释方法的适用中,而且其自身也是一种具体的解释方法(包括习惯解释方法和民意解释方法),被解释实务工作者们经常适用。第三,关于伦理解释方法。笔者认为,应当按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来认识我国伦理解释方法中的“伦理”。按照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观点,伦理解释应该是指按照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价值取向来指导、规范、引领我国的法律解释活动,伦理解释既是贯穿于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各种具体解释方法之中的一项基础性方法性原则,同时,其本身又是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中的一种综合性具体解释方法,归类于论理解释方法之中,成为一种具体的论理解释方法。我们要按照伦理解释的要求,用好伦理解释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刑法司法解释工作。第四,关于借鉴外国法解释方法。关于外国法对法律解释的作用或影响,传统的观点认为,只有在民法司法解释中才借鉴外国法的制度、理论来进行法律漏洞填补解释,可是,随着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模式的变革和解释方法的不断创新,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今天,对于借鉴外国法来解释刑法中的规定,特别是运用外国刑法中的某些可以学习、借鉴的制度、原理,来填补我国刑法中的漏洞(主要是立法空白),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意义,如运用日本刑法中期待可能性制度来解释我国刑法中某些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的有无、大小问题,就十分可行。再如,运用德国刑法中社会相当性原理来解释我国刑法中无被害人犯罪(如自然人一般受贿罪、罪)刑事责任的有无和大小问题,就显得必要。可见,借鉴外国法解释方法是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中漏洞填补解释方法中的一种具体解释方法。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提出后,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上述各种社会学解释资料通过解释方法的完善作用于刑法司法解释活动过程,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又有怎样的影响,这是(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方法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的促进作用。首先,要在刑法司法解释方法适用的具体实践中强化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的认识,不断固化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要立足于实践,着力于坚持和深化,把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立场融化于各种解释方法的适用之中,在各类各种解释方法适用中围绕全面、科学、准确的解释标准,全面、正确理解实事求是的具体背景和与时俱进的着力点,在解释工作中注重经常总结在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释立场方面做得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应该如何做得更好,从而不断固化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确保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运行。其次,要不断发展、完善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的内涵和具体要求,不断坚定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我国法制事业的不断发展,随着犯罪形势和具体特征的变化,我们要不断紧跟时代,立足现实,瞄准前沿,不断深化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释立场阶段性内涵和新的具体要求的认识,在适用各类各种刑法司法解释方法中,找准坚持解释立场、实现解释立场的针对性、适应性、前瞻性的重要抓手,精准发力,持续用功,在推动我国刑法司法解释工作持续、健康发展中,不断坚定、完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解释立场,实现刑法司法解释方法对我国刑法司法解释立场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苏彩霞,肖晶.晚近我国刑法解释立场之争的实证分析[J].政治与法律,2015(12).

[2]梁根林.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适用解释[J].中国法学,2004(3).

[3]欧阳本祺.刑事政策视野下的刑法教义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4]许发民.论前见、法律事实与刑法解释[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1).

[5][日]丸山高司.伽达默尓:视野融合[M].刘文柱等,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6]许发民.刑法的社会文化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朱勇.理性的目标与不理智的过程———论《大清刑律》的社会适应性[A].张生.中国法律近代化论集[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荣晓红 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