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议综合材料雕塑的生命力

时间:2022-12-28 09:29:40

试议综合材料雕塑的生命力

一、自身属性美

材料属性是指材料的物理属性与化学属性,物理属性是材质抛离情感与材质肌理美等因素单纯谈材料作为物质的属性,从物理学的角度我们可知任何东西都是物质的存在,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当人类在拥有科技与劳动成果的同时,我们更容易把自己与工具,与我们所认为的无生命体区分开来,这样是不对的,任何存在都是物质,同时也包括人,这也是我们在雕塑中经常掉入的误区,当我们赋予物质情感的同时,他具有生命,当我们没关注它的时候,它同样在运动,同样具有生命,所以,当我们处于同一概念的时候,那我们能正视自己,也能正视材料,因为它和你是一样的,材料想说话是通过艺术家的心与手,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不是在做艺术,是将自然中的美展示给别人看而已。材料的化学属性是指材料在物质运动的过程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剧烈的也可能是舒缓的,例如我们用铁做成的雕塑,铁的化学名称为Fe,当其生锈后就变成Fe2O3,化学中的变化在现实中的反映是铁从黑青色变成褐黄色,刚放入环境的时候是崭新的,可当经过风吹雨淋后铁会变的锈迹斑斑,岁月的沧桑感使得雕塑更加耐人回味,而当我们想让材料立刻就产生反应来达到多年岁月的效果时,我们会用稀盐酸来腐蚀铁,让其加速氧化的过程,或者用浓硫酸来腐蚀更深的纹理做出特定的艺术效果,以达到我们雕塑想要表达的目的。合理地运用科学知识,加强对材料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的研究会为雕塑语言开拓更大的空间。

二、功能与生命美

在材料雕塑的创作中我们经常会用到现成品,只观察现成品的外形进行拼凑是对材料的浪费,在创作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材料的功能属性,就是其原本的功能是什么,例如汽车后背箱的液压杆,它的功能是伸缩使背箱开启与关闭,外形笔直,特点是能伸缩,这与我们人体的肌肉的功能相吻合,所有人体的运动都是通过肌肉的伸缩来完成的,当我们明白材料的功能后,就会主观地把它放在能够体现雕塑动感的关节处来运用。选择适当的材料是达到雕塑设计预想效果的关键一步,初学者必须花长时间来学习不同材料的功能,将这些功能有机地组合,形成新的形式语言,如同将材料注入新的生命。以上四点是材料雕塑学习中大家要着重研究的问题,其实在雕塑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也会有很多灵感,这些都是完成一件材料雕塑的宝贵经验。

在研究材料雕塑学习过程中,材料是雕塑家面对的对象,雕塑家利用材料阐述自己的艺术情感,观众则通过雕塑来感知艺术家的内心所想或产生通感。只有在观众的思想中产生通感材料雕塑的生命力才能得到延续。了解观众的审美途径和审美要求有助于雕塑与观众的对话交流,观众在观察一件雕塑作品时通常会有三种状态。

首先是直觉感受,这是审美的第一层次,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对雕塑的造型、色彩、体量、轮廓、肌理等有笼统感受,以感知物象生动的信息,获得美的基础,这种直觉感受是在瞬间完成的,没有过多的理性思考与逻辑思维。

其次是审美冥想,这是一种审美状态,由直觉感受获得的信息瞬间在大脑中汇总,进行分析处理,全神贯注地观察雕塑对象,对雕塑的内涵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意图建立通感。由雕塑所呈现的表象引发想象以及情感的理解与交流获得美的享受,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个东西或事物眼神会发愣,这个时候就是人类在看到与自己生活经历类似的事件或情感的时候建立的通感,它比直观感觉更高一层次,是人思维活动的进深。一个好的作品必须在三秒钟内吸引观众,这就是在三秒钟内让观众进入审美冥想。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意识地积累审美经验,增加艺术修养,通过感性认知达到理性认知,不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化修养,是无法创造艺术的意境的,也无法感悟到艺术深层次的内涵美。

再次就是意境创造,这种思维方式是人类用艺术的方式掌握世界的手段,我们常常遇到一件事物后会产生遐想,这种对当前事物预期效果估算在脑海中形成影像,这是审美中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给观众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的原因。“凡美之所以感动人心者,决不能离乎人之情绪,意深者动人深,意浅者动人浅。”徐悲鸿先生的这番话告诉我们当人被某种事物所感动是因为这件事物传达了这种心境、情感,这便是有感而发。

材料雕塑中有关系的三者一是作者,二是材料雕塑,三是观众,我们了解了材料雕塑,通过对观众审美要求的分析,材料雕塑的生命力是在观众思维中的延续,最终我们来谈作者,因为作者就如同一部影片的导演一样,怎样创造一个情感的、理性的、感性的综合运行系统,如何达到由浅入深的将材料语言发挥到更好,这是材料雕塑值得探索的美学过程。诚然,材料的类型与属性是综合材料雕塑中最基础的部分,不能单一而为之,只有兼顾作者、观众、雕塑三者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雕塑应该如何取向。

作者:王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