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2-09 03:27:28

生态文明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摘要:在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的推动下,环境社会课程教学改革任务紧迫。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等方面对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进行综合改革十分必要。紧扣国情充实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做到田野与课堂相结合,扩延教学对象,拓展社会服务。对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进行综合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生态文明

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环境问题十分严峻,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015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的文件。在此背景下,中国环境社会学研究工作紧随形势,发展迅速,但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进展相对缓慢,应予以重视。推动环境社会学的教学改革,做到教学和科研工作同步发展,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可以为推动环境相关人才培养服务,也可为各级政府制定和执行相关环境政策及推动环境治理服务,还可服务于生态环境知识传播,提高民众环境意识。因此,推进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十分必要。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当下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反思改进对策,希望对我国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一、环境社会学课程特点

环境社会学的产生、发展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日益显著化是分不开的。19世纪肇始的西方工业化,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20世纪60年代,严重的环境问题及其引发的深刻社会变化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与反思,环境社会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欧美率先产生并发展起来。同理,中国环境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也离不开中国的独特的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历程。国内环境社会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学者开始关注中国自己的环境问题,翻译介绍西方的环境社会学成果。90年代,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学界开始了环境社会学的本土化研究,环境社会学课程作为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登入高校课堂。进入新世纪,环境社会学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环境社会学课程,学界开始翻译和编写的环境社会学教材,2010年底国内已经有7本以环境社学命名的教科书;一些高校还将环境社会学作为社会学学科发展的特色方向,培养研究生,如中国人民大学、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目前,中国环境社会学仍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生态文明执政理念的提出,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政策体系改革加快,这给中国环境社会学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环境社会学教学人员应把握时展契机,积极进行改革。从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看,相较与社会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环境社会学的实践性十分突出,教学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环境社会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科学、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环境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旨在帮助学生熟悉环境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和理解环境社会学理论,掌握环境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与方法,分析人们的环境行为,发掘环境问题背后的社会机理,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与理解当下的环境现实。结合环境社会学发展历史及课程性质,国内环境社会课程改革可以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

二、紧扣中国国情,充实教学内容

我国环境社会学教学工作起步相对较晚,与社会学其他分支学科相较,环境社会学的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且教学内容与中国实际联系较弱。以环境社会学教材为例,目前国内环境社会学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翻译过来的欧美、日本的环境社会学教材,如汉尼根、贝尔、饭岛申子、鸟越皓之等人的教材,二是国内学者编著的教材,如沈殿忠、孔德新、李友梅、崔凤等人的教材。前一类教材主要是欧美、日本学者立足本国环境社会学发展而编写的教材,简单“拿来”用于中国课堂教学不适宜。这类教材与中国实际相距较远,很多背景性知识中国学生不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或缺乏体验。这类教材影响了学生对课程教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尤其不宜作为本科生教材使用。但是这类教材是很好的教学辅导材料,欧美、日本的环境社会学起步比我们早,学科发展也更为完善。这类教材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外环境社会学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视角。第二类教材虽为国内学者编撰,由于种种因素限制,这类教材也不是理想的教课书。这类教材或因编撰年代较为久远,教材内容落后于学科发展,如沈殿忠的《环境社会学》、李友梅主编的《环境社会学》等。已有的国内环境社会学教材还有一个不足就是课程体系不完善,社会学学科特色不明显。课程体系的不完善主要原因在于国内环境社会学起步相对较晚。环境社会学是一门新兴的社会学分支学科,学科发展不够成熟,学者从事教材编写工作时,没有现成的框架可以套用,更多是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相关的主题串联起来,探索可能的教材体系。虽然近年来环境社会学发展较快,学科建设已取得不少实质性成果,但这些最新发展动态没能及时反映到教材中来。作者学科背景的不同则是导致现有环境社会学课程教材社会学特色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已有的环境社会学教材的作者的学科背景可以划分为两类:社会学的环境社会学,如崔风等人编写的《环境社会学》教材;环境学的环境社会学,如董小林等编写的《环境社会学》。针对已有的《环境社会学》课程教材的不足,授课教师需要做较多准备工作,完善和充实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从总体把握,甄选、归纳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结合环境社会学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形成课程体系模块。此外,授课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准备工作。通读各类环境社会学教材,提炼各种教材的长处,融会贯通,做到基础知识讲授全面、准确;借助知网、中国环境社会学网等相关研究网站查阅环境社会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归纳整理并反馈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学科发展最新动态;最后是环境社会学教学内容的本土化。受各国自然环境、经济发展进程、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环境社会学受国情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到紧扣中国国情,实现教学的本土化。而中国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更加决定了环境社会学教学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知识,要紧扣中国国情展开讲解。比如,对环境问题的阐释,应将环境问题置于中国现代化发展、社会转型、人口压力等宏观社会背景下。又如对环境行为的理解,应与中国社会文化、社会心理等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居民环境行为。通过将课程知识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可以丰富学生对环境社会学的认知与理解,加深学生对各类环境现象的认知。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师对知识的单项传递,忽略了学生对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与主感体验,不利于学生的正确认识与理解。环境社会学是一门非常重实践的社会学课程,环境社会学的生命力在于紧跟时代步伐,回应不断出现的各类环境现象。因此环境社会学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课堂,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与思考性,还能使课堂教学贴更为贴近生活,反映社会。改善环境社会学的教学方法应该坚持两条腿走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改进传统课堂教学,将课堂知识学习与思考能力培养相结合。在教学手段上,坚持传统课本、黑板等教具的基础性作用,同时灵活运用网络等现代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教学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对草原沙化问题的讲解,可以结合图片和视频展开,让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对这一问题有更为直观的体验。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讨论汇报等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充分调动学生的体验、心理活动和情绪感知等,来理解抽象的文本知识。环境社会学为分析环境现象提供了一种综合性的分析视角和理论框架,但是学生对视角和理论框架的掌握是一个学与思相结合的过程,不是教师的填鸭式灌输。启发式教学可以很好地将学与思相结合,加深学生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介绍日本的生活环境主义理论时,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吸引学生层层深入思考,达到对理论的真切理解。例如通过提问“地方环境保护与规划中,专家、政府、当地居民谁最有发言权?”“环境保护与居民生活发生冲突怎么办?”“如何挖掘居民的环境保护智慧?”通过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不断深入思考,自然顺畅地导入理论知识讲解。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焦点环境问题,结合典型案例展开讲解,鼓励学生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来。在案例教学中,学生可以从老师那里汲取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可以从案例那里获得真实的社会经验。案例教学有四个阶段:课前提供案例材料,学生阅读和准备;上课时首先由老师对理论知识展开初步讲解;学生结合案例分小组展开充分讨论;最后,教师结合案例,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度提炼。例如对环境行为知识的讲解,可以结合典型的水污染事件展开教学。在授课的前两天将案例发给学生,并提出相关要求。学生课前熟悉案例,通过案例解读,学生认识和归纳政府、企业、民众、专家等不同群体的环境行为,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分析不同行为主体行动背后的社会原因。课堂授课时,教师介绍环境行为的基本知识。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之后,结合案例分组充分展开讨论。教师总结学生课堂讨论,并结合案例对环境行为相关的最新理论展开深入分析。案例教学有三个好处,将学生与教师两个主体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将学与思相结合,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既系统地接受课程知识,又融入积极的主动思考,实现了学与思的贯通;将课堂和课外连接起来,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四、课堂知识学习与实践教学并重

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理论知识,实践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际经验的对接[1]。环境社会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教学中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与实地田野调查能力培养密不可分。环境社会学课程不仅要陪养学生系统的社会学理论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认识、参与、适应社会的能力,特别是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社会问题的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要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鼓励学生参与田野实践调查。为增强课程实践教学效果,凸现课程实践特色,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课程划分为两大类: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主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在校园内展开,如在校园内开展大学生环保行为与意识的调查,又如高校学生垃圾投放行为的调查、食堂用餐行为观察、大学生环保组织调查等。这类调查贴近大学生生活,便于操作,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出校园可以轻松完成。校外实践教学主要以专题的形式展开,教师可选取社会关注度高、学生感兴趣的环境问题组织同学分组展开调查,还可以利用教师的研究项目与课题展开。一般可设置2-3次校外调查。这类调查需要教师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并及时跟进指导调查,调查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同学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汇总汇报。校外调查点的选取要充分利用高效周边的相关资源,便于教师联系调查单位,学生调查也方便、安全。通过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学生基本实践技能得到训练,巩固了理论知识学习,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值得注意的是,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所起的作用不同,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体性作用,而在实践教学中,应坚持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是主要行动者,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教师不能过度介入到实践中[2]。

五、扩延教学对象,提升课程社会服务

配合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拓展环境社会学课程教学范围。目前环境社会学课程主要是作为高校社会学专业的选修课开设,课程受众范围较小。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要和环境社会学课程本身的特点两方面综合考虑,有必要扩大环境社会学课程授课范围,扩延教学对象[3]。首先,在高校推广和普及环境社会学教育十分必要,环境社会学课程知识涉及面宽,涵盖环境问题、环境行为、环境与社会关系等基本知识,环境社会学课程的教学不应局限于社会学专业,与环境、生态有关联的专业都应开设环境社会学课程,如城乡规划、环境学、生态学、地理与旅游等专业的学生都可以选修环境社会学。环境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可以为这些专业的学生认识环境与社会关系提供一个很好的入口。另外随着人们对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视,学习环境社会学可以拓宽大学生群体认知视野,提供基本的环境生态知识储备,将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现象等联系起来,看待与理解环境问题。其次,生态文明建设客观上要求环境社会学课程要走出高校[4]。环境现象本质上是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的结合。认识环境问题,改善居民环境行为,建设生态文明,既要具有科学精神,还应具备社会人精神。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等相关工作的人员接受系统的环境社会学培训,可以帮助他们掌握环境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知识,培养基本的环境人文素养。

总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环境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应快速改革发展以适应新的形势要求。环境社会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应抓住以下几个方向:充实教学内容,课程重视教学的本土化;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并重;扩延教学对象等。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环境社会学课程改革,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夺先,李静.高校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3(6).

[2]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3]陈阿江.环境社会学研究中的科学精神与中国传统[J].江苏社会科学,2014(5).

[4]司开玲,白光.环境社会学教学中的困境与思考[J].绿叶,2014(3).

[5]杨永华.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高教学刊,2015(12):95-96.

[6]陈柯.论环境问题凸显条件下环境科学教学的重要性[J].高教学刊,2016(07):88-89.

[7]刘伟.社会环境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战略探析———以东莞理工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16(21):68-69.

作者:吴金芳 单位:安徽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