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论文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5 16:43:55

生态文明论文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价值观念实践意义

一、前言

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良好的环境才能让人们享受到优质的生活。近年来,生态系统不断被破坏,造成了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为此,对生态文明的持续发展性产生了重视,并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提出了研究,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生态文明的建设体系,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本文将对生态文明思想做进一步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生态文明思想。

二、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一)萌芽时期。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时期是在在知青阶段的时候,主要地区是陕北,时间大概是1969年到1975年。在1969时,还未满16周岁。初次来到陕北,当地环境艰苦,取暖成为了一大问题,为了生火,只能去山上砍柴。但当时山上的植被已多数被破坏,可利用的资源越来越少,无奈之下只能在江边打捞被雨水冲垮的木材,其生活条件十分艰难。直至1974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四川成功建设沼气的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了的关注。为了改善陕北的艰苦环境,也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在先后两次实地考察之后,根据陕北地区的当时环境状况,学习了沼气建设技术,不断完善加强,终于成功地建设了沼气池。在1975年,已在村子里建立十几个沼气池,改善了当时的居住环境,让百姓过上了舒适温馨的日子。同时也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的生态文明思想就萌生于此。(二)任职时期。在1982年,正式任职。任职期间他提出生态保护要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在农村的发展过程中,要注意对资源的合理利用,保证生态的平衡。人们不能一味地开发资源,破坏环境,要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爱护。明确表态:“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在1985年,制定了《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主要提出了在20世纪环保工作作为主要目标,并提出了实施方案。秉承着“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思想,在三年的时间里就摘掉了“高产穷县”的帽子,提出了人与自然要和谐统一的思想体系。在1985年,去福建任职,提出生态环境要加以实践。在厦门制定了《1985-2000年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根据厦门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提出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根据区域划分制定,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把生态保护建设和扶贫联系起来,提出闵东的振兴发展战略。其地区要重视对森林的建设发展,发展林业是该地区脱贫的最好途径。在2001年,担任福建省省长,提出“生态省”的建设,2002年,福建获得了生态省建设的首批资格,为福建的生态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在浙江赴任。提出了建设“绿色浙江”的构想。2003年,发表了《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一文,对生态建设的目标作出了明确的规划。主要目的是加强对环境的建设,会促进人类生活的自身发展。2005年,在《浙江日报》中发表《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评论,环境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环境资源是宝贵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打造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在2007年,又去到上海任职。任职期间对生态环境建设一直保持重视态度,并针对崇明岛生态岛建设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对崇明岛的资源合理利用,构建生态文明岛屿。在上海世博会国际论坛上,呼吁人们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把城市和环境紧密结合,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所有的任职过程都促进了生态文明思想发展,也奠定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施。(三)完善时期。通过党的十八大,讲述了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意义价值,从理念、制度、合作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生态文明建设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要实行怎样的策略,要加强怎样的防护,并对生态文明思想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在党的报告中,提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要推进实行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5月,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说明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人类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同时在世界上也要发起合作完善,促进生态文明的全球化发展。

三、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

(一)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根据提出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所形成的观念。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发展中要注重对大自然的爱护,不要过分砍伐树木,也不要过量排放有害气体。人类和自然是一个共同体,保护自然也是保护自己,对待自然环境要爱惜,要珍惜自然所赐予的东西,不要砍伐过度,造成环境的破坏。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都是人类所要保护的对象,而不是肆意的索取对象。(二)生态发展观。生态发展观是根据提出的“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产生的价值观念。主要目的是让人们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需求日益增大,人们渐渐忘记对环境的保护,而开始过量地砍伐树木,过度地摄取自然资源,为了追求更多的利益,人们越来越不注重环境的自然发展,不断地采摘、挖掘、压榨自然资源,使一些地区产生了资源的枯竭,导致当地农民条件极为艰苦,没有粮食作物,温饱成为了严重问题。所以要秉持提出的原则“宁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空间,利益和生命是没有可比性的,对生态环境爱护,才能有更好的利益。(三)人文生态观。人文生态观是价值观念的一大亮点,把环境和人民相结合起来,秉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让百姓感到自然之美。幸福的含义不仅仅在于金钱物质上的,也在于思想空间和环境上,优美的环境会陶冶人们的情操,给人们美的生活体验,让人们感受到舒适温馨,自然的风景是对人们的一种馈赠,也是最为基本的幸福。所以对待自然要爱惜,良好的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不单单是心灵上的愉悦,也是身体健康,新鲜的空气促进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但如果对环境肆意破坏,导致雾霾,也同样危害了人类自身。所以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保护人类自身。(四)生态全球观。生态全球观也是价值观念的目标,即“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同行,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这一价值观念面向了全球,环境不仅仅是在中国,也在世界。要积极倡导生态文明的发展,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共同构建生态文明,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核心部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积极改进生态文明的问题。生态文明对人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光有这样的认知还不够,要了解目前生态文明发生的问题,进行积极的改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目前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诸多的问题,在之前造成的环境污染,过度砍伐,沼气的排放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要对生态环境现状保持“两个清醒认识”,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环境改变的艰巨性和紧迫性,也要清醒地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这也表现出了对生态问题的关心和重视,要积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建设。就目前而言,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资源的短缺,短缺资源主要包含:水资源、矿产资源、耕地资源。这些资源的供给量远低于世界水平,并且这些能源耗费大,可重复利用率低。二是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水、大气、土壤污染严重,造成了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锐减、雾霾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危害了人们日常生活环境。对于以上这些问题,要秉承生态文明思想,积极改进已经造成的问题,并不断预防未来问题,要落实到每个群众身上,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文明建设,这也是生态文明思想的基础实践意义。(二)满足群众对生态文明的向往。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一个好的环境会让人们感受到愉悦幸福,充满着积极性,而一个杂乱的环境也会影响人们的心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所以一个好的环境是人民所向往期待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是从我国当前民生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提高百姓的物质生活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保护。主要采取严格的生态文明制度,控制当前环境的污染,加强生态产品供给,以满足人民的日常需要。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上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补生态的短板,满足群众对生态文明的向往。(三)构建“人文统一”的和谐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传承了这一点,环境需要保护,过度的开采砍伐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也得到了一定证实,只有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才能让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稳固提高。生态文明思想是要实现“人文统一”,采取保护环境的措施,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从而构建健康的生态文明环境。

五、结语

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了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构建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本文从的发展历程开始,一步步叙述了为生态文明作出的贡献,以及生态文明思想目标的形成。从中了解到了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观念,即生态自然观、生态发展观、生态人文观、生态全球观,并明确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意义。为此,群众要积极面对生态环境的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红柳.生态文明思想的独特意蕴[J].探索,2019(1)

[2]高虎城.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与监督工作[J].中国人大,2019(4)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2

[摘要]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

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社会形态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结构构成的整体。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是统一的。在唯物史观那里,社会有机体说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的整体,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构成的系统性。社会形态说明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由此,可以将“五种社会形态”看作是社会形态的总体规定。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规定,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推动、反映和表达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这样,在反映社会形态构成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下具体概念:(1)经济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2)技术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进步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层面(阶段和类型)。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与此相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知识文明或信息文明)就成为基本的文明形态。(3)政治的社会形态。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层面(阶段和类型)。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表达。根据生产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无阶级的社会)、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亡了的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4)文化的社会形态。这是具有特殊规定的文化发展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文化层面(阶段和类型)。马克思根据由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世界历史”的情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以民族的或地域历史为基础)和“世界文学”(以世界历史为基础)两个阶段。此外,唯物史观还根据人的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几个阶段,等等。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具体的划分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都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智能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随着以信息化为中心和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入智能文明时代。(1)知识和信息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对象出现了软化的趋势,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加工对象。不仅信息产业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电子信息),而且生物产业也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DNA就是一种生物信息)。这样,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就从物料和能量的层次进入到了信息的层次。(2)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在大工业时明的工具机和动力机的基础上,新科技革命使电子计算机等人工化、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工业文明时代的机器绝大部分是不需要反馈就能运转的,而智能机器有传感器吸收周围的信息、侦察各种变化,然后相应调整机器的运转。显然,信息化实质上是生产力的革命。(3)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将成为制约劳动者素质的主要因素。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产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工作的绩效。劳动者就业结构尤其是其知识结构的集约性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生产力。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将开辟人的智能进化的新方向。(4)知识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为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知识经济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注意“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1](P103)显然,智能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属于技术的或产业的社会形态,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尽管生态文明概念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1)生态问题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不仅工业文明导致了生态危机,事实上,在整个文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即使是在渔猎社会时代,也存在着物种资源丧失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农业文明也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的时代。玛雅文明的灭绝其实是有其深刻的生态原因的。当然,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才达到了全球性的水平。在“后工业文明”时代,如果人类行动出现失误的话,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生态文明是一项永恒的事业,而不可能成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独立的具体的文明形态。(2)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标志技术基础。科技进步是文明形态更替的基础和标志。一般来讲,“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2](P210)如果说弓箭、铁犁和机器分别是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电脑只能是智能文明的基础和标志。如果将电脑看作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就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等同了。当然,人们在使用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遵循生态化原则的问题。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再先进的工具也会成为最具生态破坏力的罪恶手段。作为生态文明的科技基础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这里,通过科技的生态化形成的生态化科学技术是一种软科技,主要强调的是科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转型问题;而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等都是硬科技,标志着人类文明在产业技术形态上的具体发展程度。(3)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层次。一定的文明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的。物质变换存在着物料、能量和信息三个层次或三种方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层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渔猎社会和农业文明主要是在物料层次上展开的;随着物质变换扩展到能量的层次上,就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社会时代;而随着物质变换深入到信息的层次上,就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发展的新时代。显然,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如果将信息变换作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同样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混同了。当然,在物质变换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个如何按照生态化原则实现这种变换的问题。总之,工业文明属于技术的社会形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具体的文明形态,而生态文明不涉及这些问题,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而不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

尽管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它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而这是由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一切文明产生的自然物质条件。自然界由于自己的内在矛盾存在着一个进化的序列,形成了一系列的物质运动形式;而在自然进化链条上通过劳动诞生的社会运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人类文明之花就是在自然运动转化为社会运动的过程中绽放的。因此,自然运动是社会运动的前提和基础。而社会运动一旦产生就将自然运动包括在社会运动当中了,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了社会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才产生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这样,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物料、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物质变换,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冲突和对抗的自然发展和人为激化都有可能毁灭人类文明;因此,保证人的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社会的正常存在和进步、保存文明的果实和演进都需要人类自觉地人性地理性地调节这种关系。今天,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这两种运动的和谐、协同和统一也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有可能在整合、嵌套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属性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生态运动。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指“自然—社会”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就是要承认“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也就是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3](P384)这一规律是由于人类实践及其水平在物质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而使物质运动趋向有序、和谐和统一的一种表现。显然,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律,构成了一切文明形态得以产生的宏观的一般条件。如果违背这一规律,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是不可持续的。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问题。任何文明形态都是围绕着满足人类需要而在实践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尽管物质文明是在满足人类需要、实现人类目的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没有自然界提供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就不可能有生产力;没有生产力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物质文明的产生。在这个问题上,“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它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3](P373)在这个过程中,劳动只是一种手段,而只有自然是满足人类需要、保证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1)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物质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身体的无机界。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物质需要的满足和物种的再生产就在于人和动物一样要靠自然界生活。人在肉体上只有依靠自然产品的属性和功能才能满足自己的各种生物需要、实现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而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人和动物相比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生活来看,自然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植物、动物、石头、空气、阳光等都是意识的对象,从而既是科学研究和认知的对象,也是艺术表现和欣赏的对象。自然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因此,“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是表现为这样的普遍性,它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对象(材料)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P272)所谓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恰好反映的就是在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物质变换,说明通过劳动而实现的物质变换把人和自然结合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人类生存基础和生产条件的自然、作为人的需要满足和本质确证的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以及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和现实形式的社会就成为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成为一个具有生态学特征和要求的复杂系统。这样,在实践基础上展开的人和自然的关系状况就成为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始终的一个基本主题,这一主题对所有的文明形态都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否则,人类既不可能生存,更不可能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状况是影响一切文明存亡的基本变量。建立在劳动基础上的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使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典型的生态系统。(1)地理基础是经济关系的一部分。经济关系是决定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的决定性基础。“我们视之为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是指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因此,这里包括生产和运输的全部技术。这种技术,照我们的观点看来,也决定着产品的交换方式以及分配方式,从而在氏族社会解体后也决定着阶级的划分,决定着统治和被奴役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等等。此外,包括在经济关系中的还有这些关系赖以发展的地理基础和事实上由过去沿袭下来的先前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残余(这些残余往往只是由于传统或惰性才继续保存着),当然还有围绕着这一社会形式的外部环境。”[3](P731)这里,地理基础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就在于它已经是人化自然。(2)自然生态系统是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因素。随着文明的发展,人(社会)对自然的依赖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但是,不论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和程度,都不能离开自然。自然始终是文明发生的前提和文明存在的基础。“撇开社会生产的形态的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域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P586)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就是社会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发展尤其是科技进步为中介,人类社会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条件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展,要求自然生态系统的性质和功能不断全面化。这样,生态文明事实上成为伴随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和基本方向。(3)自然条件是形成文明形态差异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相同的经济基础就会形成相同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文明结构和文明形态。“不过,这并不妨碍相同的经济基础——按主要条件来说相同——可以由于无数不同的经验的情况,自然条件,种族关系,各种从外部发生作用的历史影响等等,而在现象上显示出无穷无尽的变异和彩色差异,这些变异和差异只有通过对这些经验上已存在的情况进行分析才可以理解。”[5](P894-895)在这个问题上,由于每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然条件特点的不同,必然使其自然需要也不同,这样,就使其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就具有了多样性的特征,从而形成了同一社会形态的差异性和同一文明形态的差异性。从总体上来看,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生态关系。这样,就要求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必须将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和可承载的范围内。因此,生态文明是作为贯穿于所有的社会形态或文明形态的基础性的文明结构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每一种文明形态都有自己的生态文明结构。生态文明不是存在于文明形态之外或之上的一种文明结构。事实上,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的变迁、进化过程,就是生态文明从隐性到显性、从地域到全球、从弱小到强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生态文明就是在这些特殊性的形式中体现出来的普遍性原则和要求。(1)渔猎社会的生态意识。自然崇拜通过宗教的形式不仅反映和表达了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态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实际的生态联系,从而有助于自然保护。“因此,这种通过宗教禁忌来起作用的自然保护,逐点来看,近似于现代在自然纪念碑或自然保护区上规定的自然保护。”[6](P92)当然,在这种意念中,也包括人类试图同化自然的企图。(2)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农业文明中就开始了生态文明的现实发生的历史过程。这是与农业生产自身的特殊性分不开的。在这个问题上,“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质如何,在这个部门(农业)内,总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7](P399)这样,就要求人类要在学习和模仿自然的过程中进行农业生产。中国古代的有机农业模式(都江堰、桑基鱼塘等等)就奠定了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的经济技术物质基础,而“天人合一”(就自然之天而言)、“民胞物与”就是农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成果在自然观和伦理学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基本要求。(3)工业文明时代的生态文明。在工业文明时代出现的生态危机,不具有终结工业化和工业文明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事实上,对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状况这个“变数”来说,大工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1](P76-77)因而,没有必要的大工业的支持和支撑,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在工业文明中已经孕育着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的新的可能和形式。现在,在工业文明内部中展开的一切修补和完善、反思和批判工业文明的绿色思想和绿色行动,就是现实的生态文明。例如,生态现代化理论的提出,环境运动和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等等。显然,试图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不仅犯了逻辑错误,而且迷失了现实方向。当然,只有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飞跃的基础上,生态文明才能够真正成为人的一种自觉的选择和理性的行动。这就是生态文明演进的真实进程。

总之,正像每一种文明时代都有自己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智能文明”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

三、走向新生态文明需要社会形态的整体变革

尽管智能文明是取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如果在信息化的过程中违反生态化的原则,同样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因此,要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走向人与自然的新的科学的人道的和谐,必须对社会形态进行总体的变革。

政治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政治保证。资本逻辑支配下的工业文明才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因此,希望在不触及政治社会形态的条件下来建立新的文明形态或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都是改良主义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不仅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理论和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犯了这样的错误,而且后现代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事实上,技术的社会形态只是整个社会形态的一个方面,其运行是要受到整个社会形态尤其是政治的社会形态的制约和影响的。在存在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剥削者的私人利益与作为公共利益保证的自然物质条件的矛盾和对立。包括生态危机在内的资本主义的各种危机,都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危机的具体表现。“到现在为止我们都是以生产工具为出发点,这里已经表明了在工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必然会产生私有制。在采掘工业[industrieextractive]中私有制和劳动还是完全一致的;在小工业以及到目前为止的整个农业中,所有制是现存生产工具的必然结果;在大工业中,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是大工业的产物,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随着大工业的发展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1](P104)这里,大工业高度发展的结果,就是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通过总体革命对资本主义的埋葬。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基础上,彻底铲除资本家私人利益存在的经济基础,才能保证公共利益的完全实现,这样,才能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极明白而合理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推进信息化和生态化,这样,才可能在技术的社会形态上从工业文明走向智能文明,才能在智能文明的基础上开辟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纪元。

经济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经济基础。具有破坏性的工业文明和具有盲目性的市场经济的结合,是形成生态危机的经济原因。因此,当用智能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时候,还必须用产品经济取代商品经济。只有智能文明和产品经济的结合,才能形成适宜新生态文明生长的土壤。当然,对于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来说,市场经济同样是不可跨越的。即使在向未来的产品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市场经济的因素也不会完全退出历史舞台。“最后,毫无疑问,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其他重大的有机变革相联系的一个要素。”[5](P686-687)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这种历史必然性在根本上是与人的发展实际逻辑相一致的。在人的依赖关系的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与之相适应的只能是自然经济。在物的依赖性的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这样,就产生了商品经济。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这样,就需要产品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只有在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的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才能避免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和滞后性。这样,在利用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所以,我们需要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不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市场经济。在现阶段,只有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的前提下,将信息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信息化才能成为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的机遇和条件。

文化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确立新生态文明的思想条件。文明的多样性是文明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1](P276)其实,德文的“文学”(Literatur)泛指科学、艺术、哲学、政治等方面的著作,可以将之看作是“文明”的意思。这样,在文化的社会形态的层面上,可以将人类文明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地域文明)和“世界文学”(世界文明)两种形态。因此,只有与世界文明结合起来,智能文明才能成为新生态文明发展的起点。这就是要通过在东西方文明之间展开创造性的对话和交流,来建构生态文明。但是,目前的全球化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的,事实上是资本逻辑在全球扩张的过程和产物。这样,就需要用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引领全球化,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生态文明建设。在此前提下,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自觉的民族意识。目前,主要是要防范后现代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生态“陷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运用自己的历史资源、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形成自己的生态文明。另一方面,必须树立科学的主动的开放意识。这就是要利用全球化提供的有利机遇,避免西方工业化的生态弊端,学习和借鉴西方文明的生态治理经验,在包容和开放中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今天,承认和尊重文明多样性,把它作为社会凝聚力、可持续发展和稳定的因素,已经成为国家和国际政治考虑的重大原则。因此,文明多样性原则同样是建设新生态文明的科学的文化视野。总之,只有在社会形态的总体变革的过程中,智能社会和智能文明才可能在发挥自己的生态功能的基础上成为一种新的生态文明形式,否则,智能社会同样是不可持续的。

显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始终的基本的文明结构。事实上,生态文明就是随着文明形态的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人们才真正开始了自觉地建构新生态文明的历史进程。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中文2版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3

1.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现实需求。物流生产系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包括仓储、配送、包装、运输、装卸搬运等诸多生产环节,这些环节涉及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迁移,与环境的接触是全方位的,这些物流系统构成要素的运动会对空气、水、土壤等产生污染,物流设备发出的噪音也会烦扰居民,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影响民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客观上要求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

2.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内驱动力。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任何企业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伦理公德允许的范围内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因而企业的发展深受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制约与影响,过去的粗放外延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生态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消费者的需求升级,企业的自觉实践,政府的积极推动,都是我国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驱动力。

3.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国际诱因。绿色壁垒是指为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绿色壁垒从短期看的确不利于我国商品的大量出口,但从长远来看,严苛的环境标准可以转换成企业的一种竞争压力,进而推动各企业实行低碳绿色生产和进行相关的技术创新,积极践行生态文明型物流。

4.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外拉动力。生态文明型消费是一种低碳、绿色的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视角考量削弱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效应,有益于人的安康和全面发展。公众的生态文明型消费和企业的生态文明型生产对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发展都具有巨大拉动作用。遵循发达国家的经验,政府通过制定有利于生态文明消费的法律法规、标准、认证制度等,利用宣传和教育培育公众的生态文明消费观念,是有效推动生态文明型消费进而拉动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举措。

二、生态文明型物流的基本发展模式

1.物流循环化模式。循环物流是指基于循环经济的“无害化”,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3R”为原则,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经济、资源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集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为一体,以节约成本和提高竞争力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系统。循环物流体系的构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社会物流循环体系、产业物流循环体系、供应链物流循环体系、企业物流循环体系和生活物流循环体系五个层面,涉及到政府、行业、企业和公众各级主体。

2.物流减量化模式。物流减量化的内涵蕴含经济和生态两个方面,其经济内涵就是降低物流的经济成本;而生态内涵则指为减少对自然物流的损害,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尽可能采用能够减少物的人为流动的方案或方式,减少自然物流转入经济物流的资源量和由经济物流系统进入自然物流的废物量。物流减量化包括物流实物量的减量化和物流价值量的减量化,两者缺一不可。物流减量化的终极目标是实现物的流动总量和必要物流成本的最小化。具体可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物流的总实物量下降;采取供应链管理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着手促进物流减量化;通过改变消费观念与消费方式、进行适度消费等重要举措来实现物流减量化目标。

3.物流绿色化模式。绿色物流是指在规划和实施物流的各个环节中,利用先进技术、绿化的理念,充分净化物流环境,节约能源,降低成本,实现物流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倡导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绿色物流主要从供应链管理和物流运作的绿色化两个层面进行。一是供应链管理层面的绿色化,包括对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逆向物流等的管理,使之绿色化。二是运作层面的物流功能环节绿色化,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物流绿色化要求对这些功能环节进行绿色化运作。

4.物流低碳化模式。低碳物流是在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物流模式或者物流系统运行模式。其核心思想是依靠科学技术和低碳理念的介入,使物流运作过程中产生的对环境的伤害降到既定的范围,并促进有效物流资源能够获得更为高效的利用,提升物流的绩效。物流低碳化模式主要从能源“低碳化”方面去实现物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最优化。可从物流动力源上实现低碳化,研发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动力源上占的比重,优化物流能源结构;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合理布局货运网点、配送中心,包装的大型化和集装化,建立智能运输系统;从物流末端上采取补救措施等。

三、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保障路径

(一)加强制度建设和政策引导

生态文明型物流具有跨行业、跨区域、涉及利益主体众多的特征,只有通过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才能从源头上消除破坏生态环境而牺牲社会利益的不合理现象。首先,加强生态文明型物流相关法规制定。政府要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出发,制定符合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规律、适应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绿色产业政策及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彻底扫除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和地区之间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障碍。对当前不够严谨、有明显缺陷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和完善;及时废除不合时宜的法律法规,同时根据物流“新常态”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其次,构建和完善生态行政机制。政府要强化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执政理念。政府在依法决策的同时建立相应的行政问责制度,有效遏制行政不作为现象;制定科学的政绩考核评估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贯彻生态文明的政绩观。再次,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资源的低价或无偿使用是造成物流粗放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促进物流运作的减量化、绿色化、循环化、低碳化,应明确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产权关系,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格体系,以价格机制推动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从而降低物流运作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还要制定并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各种政策。一是实施绿色税收政策。对企业排放污染物、高耗能高耗材行为、对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造成污染的行为进行征税,而对改善环境的行为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二是实行绿色财政政策。在政府与市场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社会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政府间关系层面,形成以强化政府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绿色财政政策体系。在区域协调发展层面,形成建立在主体功能区基础上的绿色财政政策。三是建立健全绿色信贷制度。契合绿色价格机制与生态产业政策,为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提供融资保证。

(二)注重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化建构

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是由物流节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公共信息平台、车站、空港、码头、各类企业的仓库与货场等)和物流线路(公路、铁路、航线、信息和通信线路等)有机配置而成的能够提供物流服务功能的场所或设施的实体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及其落实主体主要包括各级政府与各类企业。中央政府首先要做好全局性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保证其整体空间布局合理,功能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配套。各级地方政府应在遵循中央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细化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既要提高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和设施的综合利用率,也要强化规划新建设施的宏观协调和功能整合,提升物流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运营与网络化服务能力。政府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建设时要尽量按市场经济规律配置,避免造成资源浪费。企业在物流基础设施网络规划时主要体现在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而做适当的补充建设,关键是与其他物流组织配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对物流基础设施资源进行网络化重组、整合和优化使用,提高物流资源的配置效率,而不一定是通过自己建立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来实现物流运作的目的。

(三)深化科技共同研发与协同创新

科学技术日趋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成为驱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亟需持续地科技创新,尤其生态化技术体系是其关键支撑,它可以推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协调发展。要注重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生态化基础技术是生态文明型物流发展的技术基础,它主要包括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低碳技术等。生态化基础技术具有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属性,需要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持,牵引和整合各方力量,以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要为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要素的合理流动提供体制保障,加强财政投入对生态化基础技术资源优化配置的引导功能,强化生态化基础技术创新公共服务。注重生态化物流技术创新。生态化物流技术涉及物流设施、设备、工具及物流经营管理等领域,包括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流通加工、物流信息、供应链等技术的生态化。一是进行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它包括物流术语、技术标准、计量标准、数据传输标准和管理标准等。物流的各种相关技术标准的统一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提升物流效率、削弱物流对环境负面影响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所需要的。二是物流技术与信息技术有机融合,构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是发展生态文明型物流的重要基础和保证。要通过广泛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条形码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数据交换等,发展物联网,使物流与信息流实现在线或离线的高度集成,使物流装备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实现物流运作的自动化与透明化。三是把生态化技术应用于物流管理实践。这不仅要求物流管理人员精通物流管理技术,掌握供应链管理运作的综合知识,还要熟悉生态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并能够借鉴循环、绿色、低碳物流管理先进经验,提高生态化技术在物流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

(四)强化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4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2]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4]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6]。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7]。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R26;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道家认为,要使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③也就是说,人世间最大祸患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凡事皆有度,学会知足,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远离危险。既然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庄子也主张“常固自然”、“不以人动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法则,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在人类活动中尽可能地少一些人为因素。但并不是要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否认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既没有把天道奉为与人对立的至尊权威,也没有把人贬为天道的附属物。在天人关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为此,老子要人们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样,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道家是从天谈人,着重从自然的视角来论述天人关系,而儒家则是从人谈天,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身的生命。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④。随后的儒家哲人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去审视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在对待山林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以对待山林资源的态度和利用为例,儒家认为,注意保护山林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是人类保护山林资源的出发点。孟子最早意识到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后果,并概括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学法则:物养互相长消的法则。孟子认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①儒家还看到山林树木作为鸟兽栖息地的价值——“山林者,鸟兽之居也”,认为“山林茂而禽兽归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反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②。儒家对山林和鸟兽的生态关联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③同时,儒家还看到树木能净化环境、补充自身营养,提出“树落粪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更为注重山林对人类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④,也明确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⑤。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的这些主张尽管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客观上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在生态问题上,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出“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给以保护和珍惜,不可随意杀生。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乃是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在今天看来,佛教信仰虽然带有宗教神秘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保护生物的问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儒、道、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如近代,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反思,发生过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突飞猛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的一些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煤灰,烟雾弥漫在大街上。对此,查理•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荒凉之屋》中描写19世纪末伦敦的情况:“处处弥漫着雾……雾飘进格林威治退休老人的眼睛里和咽喉里,使他们在炉旁不断地喘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从“好象是被谁吸干了的”贴普尔河,到“今天因此(森林砍伐)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从“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8]520到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了深刻揭露和批判。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开始质疑人统治、主宰自然的观念和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首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破坏了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中叶至今,人口爆炸、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道路的普遍实现,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技术、文化的层面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9]

人类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发展观(或价值观)的支配。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近代以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创造出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在我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一度以粗放型为主,过于追求指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经济之时,也往往采取置环境损害于不顾的做法。总之,传统发展观(或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净化能力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的结果,最终造成环境的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反思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步伐却以自然为人类的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抛弃传统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①具体参见《老子》第42章。

②具体参见《老子》第25章。

③具体参见《老子》第46章。

④具体参见《易传•系辞》。

①具体参见《孟子•告子》。

②具体参见《荀子•致士》。

③具体参见《孟子•梁惠王》。

④具体参见《孟子•告子上》。

⑤具体参见《荀子•王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5

(一)城镇化

城镇化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之所以没有沿用西方的城市化概念而另辟新词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生态决定的。当时改革开放尚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城市被计划经济体制控制的很严密,所以改革从计划控制的末稍--农村发生,并取得巨大成功。而小城镇作为城乡联系的第一结点,自然是深化改革值得关注、必须关注的对象。在积极、稳妥改革思路的指引下,人们对农村、农民的改革发展前景也同样持谨慎、保守的态度。希望通过农村改革发展逐步就地发育小城镇,既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同时又不给大中城市增添太多负担成为主流的政治主张。由此可见,城镇化重在化村为镇,而又刻意回避对市的追求。上世纪90年代初期辜胜阻使用并拓展了“城镇化”的概念,并在中国政治、经济领域都获得广泛认同,在2000年后,中国官方文件中统一使用“城镇化”称谓。从前面分析可知,城镇化与城市化二者从内涵上来看几乎是一样的,二者在英文中也都对应一个词Urbanization。但从外延上看,由于对城市与城镇概念的不同理解,二者有些许区别,主要体现在:第一,人口和产业集聚的程度有别。前者集聚程度高,后者集聚程度低。第二,发展的重点不一样。城市化重在市,城镇化重在镇。第三,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可以说,城镇化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本文讨论的城镇化侧重于内涵界定,把它们归于同义语。

(二)生态文明

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沉淀下来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的物质及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大约经过游牧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三种文明形态。三种文明形态的变迁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越来越少,对自然环境的主动干预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三百年以来的工业文明,使人类肆无忌惮地征服自然的行为达到了极致。毫无节制地向自然环境索取,不计后果地向自然环境排放,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危机。人们清楚地看到,这样下去的必然结果就是走向共同的毁灭!因此,人类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成为全社会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学界较为认同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一种反映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形态,是与工业“黑色文明”相对应的生态“绿色文明”。中国作为工业化发育程度较低的国家,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这不仅是关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镇化建设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切实地发挥后发优势,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现代化。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为何要强调生态文明特征

(一)脆弱的地球生态环境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意义上的城市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开始的,曾是工业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迄今为止,城镇化道路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英国和西欧的城市化(前后用时大约200年);第二阶段是北美、东欧、澳洲、日本等国家的城市化(用时大约100年时间);第三阶段是拉美和东南亚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大约用时50年)。从生态环境角度看,历次城镇化浪潮中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先行城镇化国家已经在有意无意间对地球的生态系统造成了极大伤害,而且有些生态环境伤害是不可逆的,譬如过度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气体效应。中国是工业化、城镇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在我们城镇化的时候地球早已不堪重负。在大家都已意识到生态危机的情况下,国际组织制订了非常严格的环保要求和低碳排放的要求。但是城镇化过程是一个必然增加能耗和碳排放的过程,到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大约在54.77%,刚刚进行到城市化中期。未来还有较长时间的城镇化进程要走,还有近6亿人口要进入城镇生活,城镇膨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目前水泥、钢材的消耗量大约是世界总产量的40%和35%。中国目前二氧化碳排放还没有达到世界的平均水平,但是如果中国城镇化措施不当、方法激进,将有可能出现二氧化碳排放的剧增,带来灾难性的影响,中国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世界更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另辟一条节能减排的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是必要的选择。

(二)现实的经济社会背景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从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看,中国的城镇化跟欧美及东南来国家相比还有诸多特殊性。首先,从人口规模上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个国家内部人口转移最多的城镇化国家,其涉及的转移人口高达8亿左右。从人口分布与人口构成来看,中国因近代的积贫积弱而呈现出地域分布广泛、贫富差距较大、贫困人口众多的状况。从社会治理角度看,中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分治二元社会治理体制,影响了城乡资源的自由流动。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决定了中国城镇化速度要比同时代其他国家的速度低,目前中国城市化率每年是1%左右。更重要的,是,与西方相比中国几乎唯一一个是关起门来搞城镇化大国。早先西欧在搞城市化的时候有许多殖民地可供移民,从而减轻了母国在资源、环境方面的压力。而美洲一些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又作为劳务输出向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转移了大量农业人口。中国没有这个条件,也没有这个动机去向外输出农业人口,因此中国只能在本土之内独立自主地完成城镇化。在这种条件下,中国更需要走出一条积极稳妥的、有资源支持和保障的、不能环境带来太大压力的城镇化,生态文明型城镇化成为不二的选择。

(三)现实的政治背景要求中国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道路

虽然中国在历史上曾是大国、强国,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多灾多难,成为列强瓜分的对象。内忧外患使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艰辛而曲折,中国再经不起折腾了。首选,新中国成立后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目前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虽然我们不愿意挑起意识形态领域的纷争,但客观上中国一直是西方一些国家的假想敌,是某些发达国家的打压对象,中国的和平崛起令西方反华热力坐卧不安。中国如果在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遭受挫折,将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其次,新中国成立的前三十年已经被左的错误耽搁了,而今,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给各国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时代潮流,不进则退,放眼周边,中国如果再走弯路,自身的现实利益将受到严重威胁。再次,中国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正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人民的权力意识、民主意识渐浓,社会正处于极易发生动荡的时期,工业化、城镇化方式处理不当将引发严重的社会危机。

(四)近年来中国出现的一系列生态问题为城镇化敲响了警钟

人口多、文化素质低、人均资源占有量非常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正因为如此,才使我国前期的工业化、城镇化走的是粗放增长、数量扩张、重速度、靠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这也使得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严重污染,对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一定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偏重于高能耗、高排放的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停滞不前,第三产业严重滞后。这种产业政策虽然极大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发展,使我国被称为“世界工厂”,然而,低端制造业是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污染的主要生产者。加之我国正在迈入汽车时代,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使得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也在迅速提高,加剧了我国的生态危机。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城市雾霾、水域污染、食品污染、土地重金属污染、酸雨污染、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这些问题的产生原因既有观念的滞后,也有产业发展政策的失误。以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过程,正在导致城镇资源日益枯竭、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极大地削弱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功能。

(五)国外城市化过程中生态文明方面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城镇化提供了前车之鉴

以英国为代表的老牌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作为工业文明的探路者,其城市化过程往往是充满血腥的掠夺过程。当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与小农生产方式对决时,资本的优势、资本的贪婪是如此地明显,而且不加掩饰。在追逐利润的动机驱使下,资本联合地主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加速农民破产,并驱逐农民被迫流入城市,成为真正的无产者。资本一方面得到了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材料资源,同时也得到了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这种城市化以工业化为主要推动力,以城市集中、粗放扩张发展为主,在带给城镇高水平的物质生活的同时,造成了城市环境恶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工业化使英国从一个充满浪漫诗意的乡村田园社会,变成一个机声轰鸣、工厂林立、烟囱高耸的城市社会。大量人口涌进城市,而相应的资源却来不及向城市集中,城市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从街道、住房,到基础设施都无法满足大量人口的需要,英国深深地患上了“城市病”。以至于英国经济史学家哈孟德夫妇用“迈达斯灾祸”来形容这段历史。直到1952年出现了史上最严重的“杀人雾”才使英国彻底解决城市空气、河流等污染问题。上世纪后半叶,经过战后的恢复和发展,世界市场日趋完善稳定,国际分工由过去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为主转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分工为主。过去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被裹胁进入工业化浪潮之中。拉美城市化比西方发达国家要晚得多,但速度却快得多,激进得多。急功近利、自由放任、缺乏规划是拉美国家城市化的显著特征。其结果是国内产业结构、基础设施与其城市化进程的不相适合,城市化远远走在了工业化的前面,环境问题、城市贫民窟成为政府难以克服的痼疾。拉美本来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但现在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享受到洁净放心的自然水。废气排放量逐年上升,使得空气质量变得十分糟糕,巴西的圣保罗宛如一个世纪前的伦敦。面对城市过程中的生态危机,发达国家为此做过一些有益的探索。譬如控制和减少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会对地球表面环境有相当大的改善。在上个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控制二氧化硫的排放来减少酸雨对环境的巨大危害。它们开始禁止在工厂中使用炭作为燃料,转而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例如天然气和净化炭来发电。汽车也被改造,所用汽油的标号更高,燃烧后二氧化氮的排量大为减少。酸雨在美国和西欧的危害已经大为减轻。另外,各国也注意到前瞻性的城镇规划对城镇化发展有很大积极意义,还有城镇群、城市带可能会兼顾规模经济、降低规模成本等等。这些都说明城镇化过程中必要的控制和引导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存在兼顾的可能性。

三、中国应该如何统筹城镇化与生态文明

中国城镇化是在信息文明大发展、生态危机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展开的,统筹好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建设要依靠科学规划的引领

古语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型城镇化也是则这样,必须有科学的规划引导才能达到少走弯路、事办功倍的效果。近百年以来,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都有许多创新发展,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规划理念,盖迪斯提出“组合城市”概念,这些理论在西方甚至印度都有成功实践。我们要在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充分借鉴国内外城镇区域规划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去指导城市规划,同时又要用城市规划去建设生态文明。各个层次的城镇化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从宏观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布局;要充分依托包括铁路、公路、水路等综合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规划发展城市带;要按照布局合理、分工有序、功能互补、形态各异的原则,发展集约程度高、经济效益好、辐射作用大、产业结构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要通过科学的规划严格控制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努力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要注意培育中小城市发展,完善小城镇的公共服务功能。生态文明型城镇规划是生态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是对城镇建设与管理的总体部署。

(二)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凸现以人为本的特色

在生态城镇化过程中,要把握好的关键问题是以人为本,即人本化的城镇化。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在未来五到十年间,中国的城镇化将更注重其以人为本的民生属性要在城镇化政策设计中融入让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与自然的理念,充分考虑我国的国情与农民的实际情况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向集中居住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坚决杜绝强制驱赶农民“上楼”;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尽可能地在原有村镇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保留村镇原始风貌,做到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农民集中进城要考虑农民的主观感受,也要考虑城镇生态和能源的承载力。据统计,一个城市的居民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三个农民,因此,城镇化不是越快越好,我们推进城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建设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宜居城镇摆在首位,努力建设资源集约的、环境友好的、适宜人生活的新型城镇,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三)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

产业结构是影响生态环境和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建设生态文明型城镇化也要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重要抓手,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布局中实现生态文明型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沿海城镇化得到快速发展,其直接推动力是东南沿海地区承接了国外产业转型升级而转移到中国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低端制造业。以此形成的产业结构其经济特征表现为第二产业占比突出,大量吸纳低端劳动力,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多。目前来看,东南沿海产业结构正在升级改造之中,其城镇化动力正在由二产驱动向三产驱动转变,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得到这些地区的重视,这是符合城市化一般规律的。关键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内地工业化、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是否也一定要经过先污染、再治理的“卡夫丁峡谷”。作者以为,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中央集权程度较高的国家,其地区间的利益平衡是相对容易做到的,也就是说,内地相对落后的地区有充分的理由分享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与成果。避免因产业梯度转移而给后发展中地区以生态方面的危害。沿海地区通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减轻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内地也要在同步发展二、三次产业,并且尽力避免生态危机。在这一过程中,沿海要为内地提供足够的帮助,如同当年内地支持没海先行一步发展一样。沿海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中,着重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着力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引导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和制造业密集的区域集聚。内地要在注重环境评估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先进制造业和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高起点规划产业布局。要强化城市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切实根据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要素禀赋和比较优势,培育发展各具特色的城市产业体系。要增强中小城市产业承接能力,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调整是生态文明型城镇化的关键抓手。

(四)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注重发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

生态文明型城镇化发展要特别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引导的作用,坚持将村镇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改善村民居住和卫生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构建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塑造便捷、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人居环境。要落实实行自行车和公交优先的交通战略,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化发展模式,避免“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的负面影响。中国目前的资源状况、人口数量,不足以支撑逆城市化的带来的资源消耗,不可能像美国一样,低密度、郊区化,严重依赖汽车,大量消耗资源。

(五)生态文明型城镇化要体现绿色低碳的特色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6

关键词:互联网+;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体系

随着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被带入了崭新的生产生活模式。2015年,国务院在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特别强调我国需要加强“互联网+绿色生态”建设,“推动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1]。新型“互联网+生态文明”变革了原有生态文明模式,更有利于推动承德市的产业结构升级,为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供理论支撑,也为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一、“互联网+生态文明”的理论依据

(一)“互联网+”概念。“互联网+”本质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实现传统行业的信息化。众所周知“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相融合,使多种业态与互联网为依托,起到良性循环作用,形成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二)“互联网+生态文明”理论。我们要推进绿色发展、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和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建设生态文明,因此“互联网+生态文明”将是社会发展稳定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承德市要以互联网作为工具,为生态文明建设利息理清思路,互联网与生态文明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智能化、高效化和网络化,这种融合模式改变了原有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最终实现互联网背景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2]。

二、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近几年承德市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特别是在保障京津用水安全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但是由于承德市自身地理环境因素,土壤风蚀沙化、水土流失、干旱缺水等一些生态问题仍然严重,这些一直困扰承德生态环境的进一步发展。承德市作为京津冀地区首道生态屏障和首都的水源地,近年来把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保证供水质量放到突出位置,但限制了自身的工农业发展、生产条件的改善和资源的开发利用[3]。(二)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不足。经济发展滞后严重影响承德市发展,财政长期面临建设性投入资金短缺,致使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严重不足,主要包括:环境污染治理投入不足;水资源保护投入不足;农业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制约着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三)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承德市目前产业结构重型化趋势尚未得到彻底扭转,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依赖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技术支撑缺乏,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性不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产业体系整体层次停留在产业链低端,这无疑将增加节能减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困难和难度[4]。(四)局部生态功能退化。承德市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牲畜数量也随之增加使得局部草场地区过度开发,县区周边生态保护措施不到位,致使草原生态系统一度遭到破坏,局部生态功能退化。

三、承德市构建“互联网+生态文明体系”意义

(一)“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平台。加速生态产业转型与升级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的优势与活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全新的视角。利用“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这个平台,充分发挥生态产业依托网络广泛互联的优势,摒弃原先低效率、粗放型发展模式,促进生态环境转型,走出一条高效率、高产能、低消耗的绿色发展之路。(二)为生态文明建设设定技术智能化方向。技术智能革新是引领传统生态文明行业走向尖端智能化的必经途径,智能化的生态文明的实现则为创新型生态建设提供了先导力量。“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层面进行有机互联时,生态文明建设将会冲破传统思维的栓桔,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技术智能化。(三)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式的多元化。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有机聚合,在强化传统传媒业基础之上,融合新媒体技术,构建生态文明传播体系,整合整个社会的知识储备,将生态建设的纵深进一步扩伸到各个层面,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的多元化、大众化[5]。(四)“互联网+”各类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高效运行。构建“互联网+”模式下生态文明传播系统,可以纵深依托每个家庭、社区、企业等各个层面;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有利于环保等相关职能部门对生态文明理念进行传播。建设生态文明,我们不仅需要在传统道路上进一步发展,更需要我们在整个人类社会构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

四、承德市“互联网+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原则

(一)共同参与原则。构建承德市生态文明体系,必须保证每一位市民都有共同参与的权利。一个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的构建,不是只满足部分人的体系,而是大众参与的结果。在整个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受众的基本参与权利,并且受到保护。(二)达到原则。达到原则就是要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措施,确保它预期是可以达到的,明晰承德城市生态文明体系的构建定位和目标。民众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查询和分享环境监测数据,让更多的民众实实在在地参与到生态建设,享受生态文明带来的巨大便利,在整个社会掀起一场人人受益的生态科技革命。(三)公平公正原则生态文明公平公正原则指不论、国籍、性别、经济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都能够公平公正地享有地球资源,共同承担维护地球的责任。从根本上讲,生态文明的公平公正追求的是人类在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注重绿色发展、适度发展、可持续发展[6]。

五、“互联网+生态文明体系”构建途径

(一)以绿色发展为融合之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转型。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的“互联网+生态文明建”,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生产、消费过程的各个领域,把绿色理念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守住“生态红线”,同时也要减少第一产业的资源消耗,转移第二产业的剩余产能,发挥第三产业的低能耗的优势,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与“加强环境保护,构建绿色生态”的重要目标和谐统一,使得社会各个有机体共享“绿色生活”[7]。(二)以互联网科技为技术依托,推进智慧环保。近几年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互联网科技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网络与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融合。国家层面要大力宣传绿色生活方式,同时在污染监测领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平台构建全天候、多层次、宽领域、立体式的智能动态环保监测体系,将智能监测设备与移动互联网联相结合,检测数据通过互联网反馈到环保信息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筛选,利用网络平台实时空气质量报告、地区污染物状况、水质等环境信息,便于公众利用手机、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查询,实现数据的互联共享,促进了环保产业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为大众服务。(三)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承德市秀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加之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既是承德市未来发展的有利保障,但同时也在一定意义上又制约着承德市的经济增长。承德市要借助津冀协同发展的优势,使得承德可以和京津冀利益一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四)增强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全社会环保责任感。生态文明理念利用数字网络化平台得以广泛宣传。这种宣传是多层次、全方位,多元化的。在网络信息化时代,要增强民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通过微博、微信、QQ等公众交流平台加以宣传,从而提升公众的环保责任感。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对生态环境数据的筛选与深入分析,进而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效地加速“互联网+生态文明”观念传播,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全社会的宣传,更好地促进“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潇翔.嬗变与融合:“互联网+”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研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5:121-122+133.

[2]潘黎,陈天柱.“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新发展的探讨[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报,2017,19(5):108-112.

[3]侯晓丽.河北省承德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7.

[4]孙海英.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生态文明建设范式[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8-62.

[5]陈尧嘉,邓荟.浅谈“互联网+”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J].现代交际,2017(11):31.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7

水生态文明包括水生态认识文明,认识文明包括水科学、水伦理,本次生态伦理价值观确立是水生态文明认识的统一。水生态观念还包括水生态的制度文明,维护水生态系统稳定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制度安排。如何从制度上规范水资源利用,包括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利用的高效性与有序性。水生态文明是水生态本身的物理载体文明。一个地区要实现水生态文明,应该表现为水生态本身的可持续,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和水生态制度的完备性,以及水生态文明理念的制度性。

二、水文化的概念辨析

水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水生态文明是尊重水生态系统完整性的更高阶段。关于GDP如何衡量浙江“五水共治”的关系问题,应该利用社会、文化、环境和生活等多个指标来衡量社会发展,将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与水生态和人口数量控制问题综合考虑。浙江有5000万人口,应将提高人口素质等发展战略作为综合考核的指标。从文化层面讲,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水乡文化与生态相结合的产物。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能一蹴而就。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文化的培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如果主要依靠法律法规和刚性措施难以奏效。水文化不仅渗透到了我国传统社会的哲学观与道德观等精神层面,而且融入到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成为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可见,我国的水文化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就此而言,我们理当将水文化研究从精神文化层面拓展到生产生活领域,使水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由“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的驱动力。水文化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构成和支撑,化解水危机、保护水环境、实现水的可持续利用有三条重要途径,即文化的途径、制度的途径和技术的途径。这三条途径缺一不可,在当代尤其要重视文化建设。今天我们不缺处理水、建设重大水利工程的技术,也不缺管理水的法规,缺少的是正确使用水的观念、利用水资源的价值观、善待水的行为。因此,水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强化水文化建设,拥有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水文化,就拥有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水文化是生态环境的守护神,水文化是浙江在社会发展中形成的对水的充分认识及利用的结果,是留给当代的一份丰厚的文化财富。对浙江水文化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开发利用浙江的传统生态智慧、总结水环境变迁的历史经验教训、加深对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认识,也将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份特殊的贡献。浙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水文化精华,既有意识形态层面的,也有生产生活层面的,具有“知行合一”的特点,也有很强的应用价值,甚至不乏产业化发展的潜力。我们应该对那些在当代仍具应用价值的水文化元素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既有效拓展了水文化的研究领域,又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驱动作用。水文化是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载体,生态城市建设中生态文化培育,力求水文化与生态文化相融通,剔除传统中与生态自然不相吻合的文化成分,生成“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离不开水文化的融会贯通,这是生态理念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也是水文化向生态文化领域传播的真实写照。

三、水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水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水文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各个时代和各个时期一定人群对自然生态水环境的认识程度,以及其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做好水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要处理好水利工程建设和水生态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加强流域和区域之间的沟通和协调,重视生态文明的整体设计和细化,重视科技、经济、法律等手段的综合运用,重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对水利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要求,统筹水利建设与城乡发展,以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水的良性循环保障流域其他生物具有良性生态条件,以打造富有文化内涵和高品位的水工程和景观性水环境,适应人们不断增长的水精神需求等水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水利、民生水利、利水水利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了水利的发展空间,这些现代水文明建设的主攻目标,都少不了水文化和新的水文化工程技术的支撑。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是水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水生态文明建设往往是建设以水域及水利工程为主体的水利风景区逐步展开的,在建设中又以深度挖掘水文化内涵,做好水文化景观开发,建立水利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加强水文化价值推广,加强我国悠久的治水历史和水利科学知识宣传,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水利优美环境,感受当代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和水文化的丰富内涵。水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推进有利于水文化建设和水文化传播方式的转变,有利于统筹水利工程建设和文化建设,增加水利工程的景观元素和文化元素,提升水利工程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

四、用“五水”文化塑造水文化体系

通过爱水、保水、节水、治水、享水来实现水文化体系塑造,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社会价值观。

1.爱水。加强水生态文明建设宣传,弘扬浙江优秀的爱水节水治水传统,倡导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产业带动生态自然、景观优美的新的城市发展指导思想和水文化理念,形成水生态文明引领的新型社会价值观。

2.保水。推行饮水安全保护计划,关停重污染企业,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全民参与水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在滨水社区和民宅建设中推广中小型、家庭型潜流湿地;鼓励民间成立水生态保护组织,形成“政府—企业—百姓”联动保水净水的社会氛围。

3.节水。全面落实以供定需的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以单位产值用水量和节水效率为标准的产业竞争体系。在城市生活中推广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等技术,将节水作为浙江的文化品牌进行塑造。

4.治水。积极开展以治水智慧为主题的科普教育,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截洪补源、造福百姓。

5.享水。通过制度建设和公共参与,让群众真正享受到水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通过滨水商业、节庆和赛事等文化活动的开展,创造乐水宜居的文化品牌。

五、构建“六水”城市水生态文明体系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8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出现,我国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灾难般的破坏。片面强调GDP增长,消耗大量资源、大量排污的‘恶’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状态。我国先后提出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在此前提下,十七大明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社会发展目标,表明了我国改变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决心。

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时代,中国党和政府率先将生态文明上升到战略目标高度加以建设。文明的生态转向无疑需要新的伦理支持,而环境伦理学将为生态文明时代的新伦理构建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尽管生态文明业已成为最热门的话语而凸现于我国学界,但是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理论资源,以及建设路径,尚待做更为深入的思考。因此,本文将从环境伦理视野对生态文明作一探讨,以促进我国生态文明观念的全面确立,推动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和特征

(一)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

生态文明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一级的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从根本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替代和超越。从狭义上讲,生态文明是指文明的一个方面,即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它是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的。可见,不管是广义的生态文明还是狭义的生态文明,两者都把生态与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前者称之为文明的生态化,后者理解为生态的文明化。在环境伦理学看来,生态文明始终是以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作为核心的。因此,生态文明的伦理指向,就是要构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1],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发展。

从环境伦理学视角出发,生态文明的伦理内涵是极其丰富的,它至少涵指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与自然间伦理关系的确立。在以往的农业和工业文明阶段,自然生态不在伦理之中。生态文明使自然不再游离于道德大门之外,人要对自然环境讲道德。

二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由征服走向尊重。在旧文明阶段,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不是文明而是野蛮,不是尊重而是征服、掠夺、破坏和践踏自然,将自然视为实现个人利益的工具或手段。在今天的新文明阶段,无论是文明的生态化还是生态的文明化,对自然应有的敬畏、对生态规律应有的尊重,对环境应有的珍惜,均是生态文明的题中应有之意。生态文明作为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文明,倡导人们在合理继承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更加文明与理智的态度对待自然生态环境,反对野蛮开发和滥用自然资源,重视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保护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关系达到和谐状态。从而使人类不再是自然的支配者、主宰者,而是与其它生物同属于自然这个大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的“管家”,其目的是使人更好地与自然协同进化,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是生态文明意味着自然价值不仅要面向单一的个体,而且要面向多元的个体;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利益,而且要考虑世代人的利益。

四是生态文明意味着人们的行为应以适度为原则。无论是人口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还是生活和消费方式,不再是工业文明阶段数量的越多越好、规模的越大越好,而是人们在与自然发生交往行为时,遵循适度、简约、平衡原则,以自然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生态行为的道德底线。

(二)生态文明的伦理特征

生态文明时代的来临,必然带有不同于工业文明的时代特征。就其伦理特征而言,生态文明将向人们展示出许多新的伦理特点,笔者认为至少将呈现三大特征:

第一,社会伦理关系结构的双重性。在工业文明时代我们的伦理关系结构主要表现为人际伦理关系。而在生态文明时代由单一的人际伦理走向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双重伦理关系。当人们面向自然时,主体不仅要思考改造自然的行为是否符合人际道德,而且要考虑是否与生态道德相一致;不仅要追求生态的文明化,而且要力求文明的生态化。人们的行为只要缺少任何一种关系的制约,就会受到道德的谴责。鼓励和推进人类将生态化渗入到社会结构和整个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将成为生态文明时代重要的伦理特征。第二,人类文化价值理念的生态化。在生态文明的引导下,人类对自然以及生态系统的价值将持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人们普遍树立起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价值需求、价值规范和价值目标。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成为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文化意识。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唯一具备主观能动性的生物成员,必须遵守自然生态规律和自然的“内在价值”。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所说的人们在改造自然中那种将“人的尺度与物的尺度”有机统一,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双重和谐理念,将得到真正实现。

第三,人类生态道德律令的普遍化和自觉化。生态文明时代,环境伦理和生态道德将渗透到社会的所有方面,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意识得到广泛认同,生态文明行为由自发转向自觉。在思维方式上,生态有机整体意识和环境道德理念成为指导人们生态行为的生态理性。在生产方式上,人类自觉转变高生产、高消费、高污染的工业化方式,建立以生态技术为基础实现社会物质生产的生态化,使人类生产劳动具有净化环境、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新机制,沿着与生物圈相互协调的方向进化。在生活方式上,人类不再追求物质财富的过度享受,而是追求高质量、低消耗,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也不损害其他物种的繁衍生存,既能满足当代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后代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生活方式。

总之,生态文明时代,伦理的绿化将成为社会的道德流行色。正如学界所说,21世纪将是生态化的世纪,21世纪的伦理、21世纪的文明同样烙上生态化的印记。

二、生态文明的理论资源

生态文明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此举对于破解全球生态危机有着转折意义。社会主义的中国之所以能够旗帜鲜明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而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地平线上,借鉴全人类文化中生态智慧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

(一)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

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是生态文明的核心内涵。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常常被称为“天人关系”,究天人之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恒久的哲学命题,其中儒家、道家、佛家的生态智慧为我国构建生态文明奠定了深厚的精神资源。

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中的其他一切生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的态度应该是顺从、友善的,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最终目标,即“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儒家在主要关注人的同时,也看到了人的生活与自然的依赖关系,因此肯定人道本于天道,即尊重自然就是尊重自己,爱护其他生物的生命就是爱惜人自身的生命。在资源开发利用上,儒家强调取用有节,物尽其用,要求人们珍惜自然给人类提供的生活材料,崇尚勤俭节约,不浪费。

道家认为万物都是平等的,由此主张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强加于自然界,即反对以人力加之于自然,追求返璞归真。这也是对道家“无为”的真实反映。虽然道家的“无为”思想在现代看来过于消极,但是却为今天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佛教对生态文明的最大影响是“尊重生命”。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生命不只是存在于生命体之中,同时也存在于无生命物中,宇宙的变化具有产生生命的力量。因此,无论无生命物还是有生命物,都存在于普遍的生命体系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由此可见,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而主张善待万物与尊重生命。佛教对生命的关怀,最为集中地体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即人们要对所有生命慈悲,这就是佛教宣扬的“慈悲为怀”。

上述生态智慧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沧海一粟。深厚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率先提出生态文明,以化解全球生态危机,无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二)当代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

当代生态哲学思想在西方源于工业文明时代一些重大的环境事件问题而产生,如“八大公害”等表现出的人口问题、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总体来说,生态危机的日益突出促成有识之士反思工业文明,当代生态哲学理论因此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和发展。当代生态哲学思想的出发点与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研究生态伦理问题,主要形成两大派别: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被国内外学术界普遍认为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因为这一理论将“人类”一词个体化、集团化,把自然界的一切看作是少部分人获得利益的工具或手段,以致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生态环境的极大破坏。因此这一理论遭到了后现代生态哲学的强烈批判。

非人类中心主义可以划分为生物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这是两种不同的生态哲学理论。生物中心论认为,凡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是自然的主体和核心,也就是它把道德义务和伦理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生命。这相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极大的进步,它承认了所有生命体自身的内在价值,在人与生命之间建立了伦理关系,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人主宰自然界的伦理价值观。但是它依然忽略了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否认人对物种本身和生态系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此很难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生态中心论正是在这样的伦理语境中,对生物中心主义予以了超逾。它将人类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二者息息相关。人类作为唯一有主观意识的生物存在,只有从道德上关心有机整体的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才能做好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当代西方生态哲学思想尽管评论不一,尽管还有待深入研究和完善,但是,它所提出的对自然的道德关怀,对旧文明的批判,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讨,对于后发现代化的中国提出生态文明的社会发展目标,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态政策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劳动是人和自然的媒介,劳动过程必须遵循自然规律”[2]。

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人类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环境和生产资料,使人类能够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界。可见,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根源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又依赖于自然界。从人与自然的发展历程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不断的矛盾与协调中。从历史上看,人与自然最初是对立的,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一种敬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对自然进行征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第20卷中提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马克思主义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休戚相关、生死与共、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关系。因此,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以免遭到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共产主义”三合一的生态观,以及未来理想社会“人与人的和解”和“人与自然的和解”的双和解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制定生态文明的发展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在理论上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调整。先后经历了从制定“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这些都为“生态文明”的提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有效的实践经验。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文明思想融合了中外古今的生态智慧,并从中国现有国情出发,反思社会发展模式,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主动承担起破解危机、拯救文明的重任。当然,生态文明的提出仅仅是问题解决的开始,如何找到一条可行的建设路径,将是生态文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

(一)唤醒民众的生态意识

生态马克思主义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项目问题、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而是核心价值观问题,是人的灵魂问题”[3],即生态危机的根源应该归结为现存的一些思想文化观点和价值观念。的确如此,正是民众长期在“人定胜天”的文化氛围中形成了征服自然的观念和态度,才会造成当下极其严重的生态危机。确切地说,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的文化危机造成的。因此,转变人们以往无知无畏自然的生态价值观念,唤醒民众尊重自然等生态意识,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首要前提。

唤醒民众生态意识的方式主要是推进生态文明的宣教工作,使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如,在全社会发起生态文明的理论讨论,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内涵;制作一系列的宣传画册,给民众以视觉和知识上的冲击,认识到以往对待自然的无理与粗暴,从而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并实现生态文明价值观的自觉转型;开展生态文明宣传研究,加强宣教队伍的建设,避免宣教工作的盲目性与延迟性。如果中国13亿民众具有了生态意识,认识到自然的价值与权利,明白人类应对自然界承担相应的保护义务,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就有了可能,同时也才有可能实现人的生态文明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构建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

道德原则是一种道德理论,一般以概念、范畴等抽象形式表现出来,构成一定的伦理体系。它们以理论方式反映着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的一定的道德关系,反映着社会对人们的一定的道德要求,以及以一定形式规范制约着人们的行为。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文明形态,需要新的伦理体系的支撑。环境伦理作为当代生态危机和环境革命的产物,是自然界发展到人类历史阶段,伴随着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不完善而爆发的人类伦理观念的一场革命,其本质是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因此,生态文明伦理体系的构建,在环境伦理学看来,就是必须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为中心,建立适应生态文明的道德原则体系,即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的生态道德目标体系、生态道德内容体系和生态道德实施体系,以及生态道德评价体系。在合理的生态文明的伦理体系支持下,践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调整生态行为,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制定合乎生态文明的道德规范及相应的评价标准

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作为一种道德关系,是指人要以道德来制约人的生态行为在获取物质生活资料时,不致破坏生态环境而危害人类本身。生态文明的提出,要求我们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制定人类的道德规范,寻求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的社会约束与评价机制。

环境道德规范作为一种“软约束”,相对于法律规范,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自我控制和约束力。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道德规范在社会生活中始终起着有效的调节作用。任何一种社会活动的有序、协调发展,都离不开一定道德规范的整合和调适。解决生态问题、建设生态文明有赖于环境伦理精神和环境道德规范的引导和约束。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需要人们具备生态道德自觉,需要人们以生态道德责任感面对社会发展中的生态问题,需要以生态道德规范来评价和约束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活动和行为。

生态文明的道德评价标准,总体上说,凡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的行为便是善的,凡是有害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建设的行为便是恶的。当然,自觉遵守环境法应当是生态文明的底线伦理标准,明确规定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积极践行生态伦理的行为可以容许有多种境界。其中最高境界就是“生态慎独”,即不管在何时何地,不管有无监督,总是以生态道德规范自己,自觉兼顾人的利益和生态利益,自觉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和繁荣,为解决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9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系统工程;理论基础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必须运用生态学的观点去认识和处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用生态学的方法去解决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这个问题上,如果误用环境、误用技术,势必破坏维持生命系统自然平衡的诸种因素,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最终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正是对生态学揭示规律的正确认识基础上的具体运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在其名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那种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1]135,“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1]124,“人是自然的一部分”[1]52。在马克思看来,把人与自身之外的自然连接起来的活动就是生产劳动,劳动改造了世界,使它变成了“人化的自然”。由此,马克思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的无机的身体”[1]124,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主张人与自然在双向相互作用中达到辩证的统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出:“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恩格斯认为,宇宙岛(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恒星系)、地球、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都是无限发展的自然界在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具体事物都有生有灭,整个宇宙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并处在永恒循环的物质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述集中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马克思受到李比希观点的启示,引申并发挥了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概念。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大土地所有制造了各种条件,“这些条件在社会的以及由生活的自然规律决定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造成了一个无法弥补的裂缝。于是就造成了地力的浪费,并且这种浪费通过商业而远及国外(李比希)”[3]196。在这里,马克思使用了“物质变换”(代谢)的概念,提出了人类对生态的破坏造成了大自然物质代谢中的“裂缝”严重后果。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马克思认为,对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进行“合理地调节”,“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5]926,这是十分必要的。马克思还强调,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些论述既与人类中心主义相区别,又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坚持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面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人口过度集中)及其生产过程的废弃物排放,扰乱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破坏了“永恒的自然条件”,“同时就破坏了城市工人的身体健康和农村工人的精神生活”。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指出“异化劳动”造成了“文明的阴沟”、“自然的荒芜”和“日益腐败的自然界”。在遭受工业污染的恶劣生存环境中,工人的“任何一种感觉不仅不再以人的方式存在,而且不再以非人的方式因而甚至不再以动物的方式存在”[3]117。这从反面告诉人们必须对环境进行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还强调违背生态规律必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对人为盘剥自然、破坏环境的行为给予严厉谴责。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利用这种排泄物方面,资本主义经济浪费很大;例如,在伦敦,450万人的粪便,就没有什么好的处理方法,只好花很多钱来污染泰晤士河。”[5]927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国民经济批判大纲》以及《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对过度开发自然,破坏自然平衡的行为给予强烈的谴责。恩格斯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布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它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8]517恩格斯的劝告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人类要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与自然界建立共存共荣的和谐关系。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①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道法自然”是老子生态观的核心思想和根本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②也就是说,宇宙万物的生成根源于自然,演化的动力来源于自然,联系统一于自然,人类社会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依循“道”的自然本性,达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按照“自然”的方式对待自然,要懂得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道家认为,要使人保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违反自然规律,必须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强调:“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③也就是说,人世间最大祸患莫过于不满足,最大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凡事皆有度,学会知足,才能得到满足。只有适可而止才能避免祸患,远离危险。既然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止”,人的欲望就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庄子也主张“常固自然”、“不以人动天”,使自己的欲望顺应自然法则,以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道家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凡事都应顺应自然,在人类活动中尽可能地少一些人为因素。但并不是要人降低到生物学意义的动物,否认人在宇宙万物中的地位。《老子》提出:“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既没有把天道奉为与人对立的至尊权威,也没有把人贬为天道的附属物。在天人关系中,人的地位是不容降低的。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需要保护资源和环境。为此,老子要人们发挥主体能动作用,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欲求,不能一味追求自己欲望的满足而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一样,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同类,因此人对自然应采取顺从、友善的态度,以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最终目标。道家是从天谈人,着重从自然的视角来论述天人关系,而儒家则是从人谈天,从人的角度来阐述“天人合一”;道家追求反璞归真,反对人力加之于自然,而儒家则在“赞天地之化育”的同时,又肯定人为万物之灵,主张尽人事以与天地参。儒道二家的角度虽不同,却异曲同工地肯定天与人的联系,注重人与自然和谐。儒家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尊重自然即是尊重自己,爱惜其他事物的生命,即是爱惜自身的生命。被称为儒家六经之首的《周易》把“生生”,即尊重生长、长养生命、维护生命作为人的“大德”,“天地之大德曰生”④。随后的儒家哲人大都从自我生命的体验去审视同情他人的生命,并推及对宇宙万物生命的尊重。在对待山林资源、动物资源、水资源、土地、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人与自然和谐的措施。以对待山林资源的态度和利用为例,儒家认为,注意保护山林资源的持续存在和永续利用,是人类保护山林资源的出发点。孟子最早意识到破坏山林资源可能带来的不良生态后果,并概括提炼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学法则:物养互相长消的法则。孟子认为:“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①儒家还看到山林树木作为鸟兽栖息地的价值——“山林者,鸟兽之居也”,认为“山林茂而禽兽归之”、“树成荫而众鸟息焉”,反之,“山林险则鸟兽去之”②。儒家对山林和鸟兽的生态关联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③同时,儒家还看到树木能净化环境、补充自身营养,提出“树落粪本”的思想。不仅如此,儒家更为注重山林对人类的价值,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④,也明确指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鳣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⑤。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儒家的这些主张尽管是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考虑,但客观上使生物得以保护和永续利用,促进了自然保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尊重生命的思想表述得最为完整的是佛教禅学。在生态问题上,佛教认为,宇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生命之法的体系,无论是无生命物、生物还是人,都存在于这个体系之内,生物和人的生命只不过是宇宙生命的个体化和个性化的表现。在佛教理论中,人与自然之间没有明显界限,生命与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佛教提出“依正不二”,即生命之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佛教主张善待万物和尊重生命,并集中表现在普度众生的慈悲情怀上。佛教教导人们要对所有生命大慈大悲。所有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给以保护和珍惜,不可随意杀生。佛教中“不杀生”的戒律乃是约束佛教徒的第一大戒。在今天看来,佛教信仰虽然带有宗教神秘的内容,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保护生物的问题,但它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显然有其积极的意义。

儒、道、佛的生态智慧产生于遥远的古代,却具有跨越时代的价值,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来源。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如近代,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反思,发生过三次环境保护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化突飞猛进,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遭到严重破坏,发达国家的一些工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空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和煤灰,烟雾弥漫在大街上。对此,查理•狄更斯在其著名小说《荒凉之屋》中描写19世纪末伦敦的情况:“处处弥漫着雾……雾飘进格林威治退休老人的眼睛里和咽喉里,使他们在炉旁不断地喘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多部著作中,从“好象是被谁吸干了的”贴普尔河,到“今天因此(森林砍伐)成为荒芜不毛之地”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从“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焚烧山坡上的森林”[8]520到泰晤士河的污染,作了深刻揭露和批判。西方一些敏锐的思想家,开始质疑人统治、主宰自然的观念和行为,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形成了首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中叶,先后发生两次世界大战,不仅严重破坏了许多国家的经济,破坏了有关地区的自然环境,也加剧了发达国家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二次环境保护运动。从20世纪中叶至今,人口爆炸、化工产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工业化道路的普遍实现,导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愈演愈烈。据统计,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不仅消耗着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的资源,而且还利用其在

资源消耗方面的优势,对本国资源实行保护,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从而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的破坏。这一切促使人们进一步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经济、技术、文化的层面去检讨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动,从而引发了西方第三次环境保护运动。[9]

人类生态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是受传统发展观(或价值观)的支配。传统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把国民生产总值(GDP)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和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近代以来的一个很长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在这种传统发展观的支配下,创造出了空前的物质文明和社会繁荣。在我国,为了尽快迎头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提高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在经济增长方式上仍一度以粗放型为主,过于追求指标的实现;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经济之时,也往往采取置环境损害于不顾的做法。总之,传统发展观(或经济发展模式)认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所依赖的资源在数量上是无穷无尽的,自然环境对人类废弃物的净化能力是无限的,自然环境只是人类消费的对象。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无限索取和掠夺的结果,最终造成环境的失调,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反思人类发展史,人类文明的步伐却以自然为人类的工具进而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如今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转变经济发展观念,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抛弃传统发展模式,转而采取经济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①具体参见《老子》第42章。

②具体参见《老子》第25章。

③具体参见《老子》第46章。

④具体参见《易传•系辞》。

①具体参见《孟子•告子》。

②具体参见《荀子•致士》。

③具体参见《孟子•梁惠王》。

④具体参见《孟子•告子上》。

⑤具体参见《荀子•王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24

[3]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01-20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52.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4.

生态文明论文范文篇10

生态文明下绿色消费模式的倡导

在生态文明的指导下,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对于构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改变以往以感官享乐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新型消费模式,这种模式既符合物质生产水平,又符合生态生产水平,是既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消费行为。绿色消费顺应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趋势,是人类理性选择和道德自律的结果,是人类发展绿色文明的必然要求。倡导绿色消费,克制不合理的消费欲望,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有利于人类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有利于维护和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制度,最终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种消费模式是对传统消费方式的生态考察和哲学反思,具有深刻的生态伦理意蕴。在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背景下,由于大学生的冲动消费、过度消费带来了能源消耗问题,大学生的消费已不是一个个人或家庭的问题,绿色消费教育是通过分析各种消费心理与行为,针对当前消费观念的变化与冲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育活动。特别是在校的大学生们,他们的绿色消费知识和绿色消费能力仍然相对缺乏,因此有必要将绿色消费观教育融入大学教育中去,使之成为一个系统的和整体性的教育理念,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高校中进一步加强绿色消费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