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共生模式探讨

时间:2022-10-10 09:43:34

生态农业共生模式探讨

摘要:生态观光农业乃为生态、旅游、农业以及人这四者的有机结合。本文对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范畴、曲沃观光农业的当前发展态势及新发展模式建构等三个层次加以探微,力图寻求符合曲沃特色性农业发展的周全之策,建构起具有程式化,而同时具备浮动性的新发展模式,如此以直接或间接服务于曲沃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共生模式;建构;曲沃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曲沃县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居民收入得到稳定、持续地实质性提高。然而经济的腾飞也伴随着一定程度的超负荷化社会竞争压力以及社会运行频次的加速化趋势。此外,“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在居民的物质需求与生存需求得以满足的背景下,更高层次的需求即精神层次需求也必成为时展的要求。

1生态观光农业的基本范畴

1.1生态观光农业的内涵

从效益的实现层面而言,生态观光农业是通过生态自然领域获取的生态效益带动社会领域所亟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从文化发展的层面而言,生态观光农业乃是新型农业文化的基础性构造,所被赋予的精神涵义正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一个具象化表现。从生态伦理层面而言,生态观光农业乃是先辈求古寻论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境界的伦理价值观,是人与自然万物相并行而不相刑的太和状态。

1.2生态观光农业辐射的社会层面

a.经济常识教育生态观光农业所具备的教育性、社会实践性特征,便利了某一区域农业信息与技术相关知识的普及,也便利了受教育者深刻感知国家经济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受教育者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由感性认知转为理性认知,最后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绵薄贡献。b.自然生态伦理自然关怀的问题事关人类长且久的发展。东周老子曾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乃是强调乾坤二者的无私性,乾坤之长存是因为,二者不为己生,而为万物的元、亨、利、贞,即生、长、遂、成而生。因此,换位思考一番,人类也应该法天、法地、法自然,给予人类所处的自然界合理的伦理关怀。生态观光农业出现在历史的舞台缘起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与生态和谐的长远意义,它所具有的道德规范性、道德调节性,正外化成为新时代人们所要因循的伦理价值观。c.产业集约化与产值规模化囊括本地的土地、劳动力、资源、科技手段等生产力要素利用率最充分化的基础上,农业的发展呈现集约化态势,主要表现为稼穑机动化、操作平台智能化、单位产值以及附加产值链化以及地方剩余劳动力的本地就业型转化。原先流程繁琐复杂的农事实践活动,经过新思维的转化,成为游览者的游览性活动,种植性收益经过增值成为种植性收益与游览性收益互辅互助、不可分离的互补性居民收益方式。

2曲沃生态观光农业的当前发展态势

曲沃生态观光农业从创建伊始,便极为重视这一发展策略的顶层建构,即首先从体系上初步形成对曲沃生态观光农业发展未来的规划。关于此,具体表现在曲沃生态观光农业的整体冠名与局部规划上。曲沃生态观光农业的整体冠名,一以贯之即为“晋之源”,这一冠名乃缘起于曲沃的文化源流与历史发展。根据相关史书所载,沃地曾为唐国始祖建国之地,唐二世国君更唐国国名,名为“晋”,沃于是为晋都。在局部规划上,“晋之源”分设八处农业观光性游览园区,最具代表性的四处园区如下所述。a.史村磨盘岭现代化农业景区。该景区以农业为基础,致力于实现诸项游览资源的最大效度化,特为重视景区多重要素(包括本位文化展示、游览观赏等软经济要素以及基础设施、农业园林等硬经济要素)的集成性。借助省级示范村落的荣誉与契机,定位于省级抑或部级示范村落的长久标的。扩展农业观光游览区的类型,完备诸项游览要素,创建晋地优秀现代化农业生态观光区。b.杨谈优质水果园区。杨谈区域背靠桥山一脉,海拔较高,夏日日光充足且持续时间较为长久,优质水果(包括樱桃、苹果、西瓜)的糖分累积较为充分,因而深受市场客体的忠爱。c.曲村现代农业园区。曲村现代农业园区地处曲村大运路东部区域,总规划田亩已达数万,里村、曲村两镇均有加盟。园区分太阳温室菜蔬棚区、东春西秋拱棚园区以及功能性配套园区。在信息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助力下,采取政策主体、市场主体、市场行为、市场受体以及部门联合等“五毂驱动”的全局策略,园区良性循环可以顺利施行。d.汾河滩涂部。莲藕-鱼虾共生模式、林木-禽鸟互辅模式、游览-餐饮模式三者具有高度集成性,成为该生态农业景区的核心特征。在此集成模式的助力下,自然原貌的复原、河水的合理疏浚、农业水利的覆盖面积得以显著性提升。但此四者之共创共建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经济、文化、生态三者交融的可拓展区间潜力巨大,资金流尚未实现多源头导入。

3曲沃生态观光农业新发展模式的建构

3.1曲沃本位文化与生态观光农业的融合

曲沃本位文化发脉于先秦时期,虽经历史的风刀霜剑,但文化底蕴仍旧未改,儒道释三家在区域共同体的文化影响颇深,演绎出其他类型的文化也成为了区域共同体的意识形态。建构组合销售的模式,借助生态观光农业这一理想型载体,本位文化进一步得以传承;而生态观光农业在本位文化的映射下,具备了贴近特定区域居民的日常心理,因而效益的增值能力不断强化。

3.2遵循天人和合为太极的生态伦理价值观

过去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粗放性,主要表现为露天焚秸、野生生物消踪匿迹等,但生态与社会的不平衡性物质交换并非具有不可逆转性,常以悲天悯人之心来悲悯自然,视自然之天与天下之人为一个太极,即为一个整体。自然化育万物,万物理当反哺自然,人类作为具有意识和思想力的物灵尤其应当如此。将人与自然之和谐思想理念内化为本区域居民的土地风俗,容止言辞都能以这种现代化“礼乐”思想和伦理约定来规范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内容的外化以及形式的铺垫,都应成为生态伦理价值观的常态化载体。

3.3提升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与自由度

自由是合理约束范围内的自由,因而市场主体的盈利活动,必须建立在“守夜者”的适度掌控之下,在此基础上,以市场主体的服务完备度、主题明确度、可节流度等为参照系,释放市场主体的竞争潜力,提高相关产业的总产值。

3.4多元化吸纳可用于发展的外来资金

政策主体可以通过政策的服务与导向,导引市场主体合理布局产业各个功能区,有侧重点地将资金流导入某项核心功能区。社会资金流的导入,可以依靠企业单位赞助、民间私人捐助、行业协会扶持等。实行政府与社会的资金流的导入双轨并行,共同服务于曲沃生态观光农业的建设中。

作者:王斌 单位:宁波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