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

时间:2022-05-05 03:00:06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分析

一、特色产业明显,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

玉米制种、马铃薯加工、肉牛养殖、高原夏菜、设施葡萄等特色产业是张掖市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围绕这五大主导产业,目前已开展金张掖玉米制种基地、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工程、百万头肉牛基地等工程建设,加速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经过20多年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像奥瑞金种业、金象种业、爱味客马铃薯加工等龙头企业加工集群已经形成,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全程衔接,龙头、基地、农户的利益机制日趋完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已初步形成。地域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发展生态经济有潜力2007~2011年,张掖市生产总值从146.5亿元增加到256.6亿元,年均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137元增加到6467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58元),年均增长11.26%,全市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尤其是农村居民收入增幅位于全省前列。张掖市还充分利用甘肃省建设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机遇,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在推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种养加结合等产业循环式组合和生产的实践中,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劣势(W)

1.龙头企业发展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有限生态农业作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必须借助若干掌握一定技术的农业企业作为推动其发展的动力和龙头。张掖市的龙头企业多属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产品档次低,竞争实力较弱。截止2011年底,全市建成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仅132家,建成产业化基地面积29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2%,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4.9%,现有的部级龙头企业仅1家,省级龙头企业仅34家。除玉米制种外,其他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认知度低,缺乏特色农产品品牌,而且市场占有率低,农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等流通组织规模小、季节性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2.农户的组织化程度较低,限制了产业集群的协同增长实践表明,市场竞争力的强弱与组织化程度正相关。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户对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要求不断全面化和复杂化。同时,农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随着家庭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剧。2010年,张掖市已建成运行良好的专业合作社和协会387个,其中,工商注册的合作社328个,入会成员3.61万人,带动农户11.7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0%。合作社虽然数量不少,但大部分产业规模小、辐射面窄,合作经营的有效半径基本上不超出村社范围,跨乡镇、县区合作的较少,辐射带动能力弱,与市场的契合度不高,张掖市的农业主体仍然是传统农业,农户与企业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导致农业对其关联产业的依赖性可强可弱,使农户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表现出两面性的行为,典型的表现就是订单农业的违约率较高。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自于集群内部成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协同效应,农户的这种机会主义的行为直接限制了集群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3.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集群生存缺乏市场支撑张掖市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专门从事农产品的营销机构数量和规模都很有限,同时受市场和自然的双重风险又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性。农业科技部门的官办色彩较为明显、涉农金融部门的金融支持力度还有限、技术研发部门与农户和企业的合作机制尚未理顺、农资部门的服务理念还不到位等现象,都使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的生存和发展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

4.各类经济要素稀缺,集群层次低张掖市地处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东部地区有较大的差距,其内部的资本、技术、人才等经济要素在收益差异的吸引下不断向其他地区流动,导致产业集群发展所需要的各类经济要素稀缺。另外,目前农业发展还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的低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优势建立,劳动力素质水平低,技术创新能力一般,并且大多数企业仍属于传统的农产品初加工,产业链短,经济附加值小,影响了特色优势农业的发展和对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作用,这些特性决定了其产业层次低,进而造成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

三、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机遇分析(O)

1.新农村建设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良好契机自2004年以来,国务院连续9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为主题的,在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水利改革、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都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充分凸显党重视农业、体恤农民、改善农村生活、破解“三农”问题的执政理念,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空间。而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国家更是从物质、资金、技术上给予西部相当大的支持和政策优惠,这为张掖市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生态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2.绿色消费悄然兴起的市场机遇随着全球绿色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人们的价值观念、消费心理、行为方式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重视环保、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新的消费时尚,健康生活、品质生活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伴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对膳食要求也趋于多样化,食物结构随之出现变化,保健食品、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逐渐增加,为特色产品、绿色产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3.绿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平台2010年8月,农业部认定50个县区、垦区为第一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张掖市甘州区成为甘肃省唯一的部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了深入探索绿洲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的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张掖部级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建设进程,已经开展了科研示范项目430项,全市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283万亩,无公害生产面积达到212万亩,农业高效节水技术面积达到84万亩,是甘肃省率先实施现代农业开发的典型。

4.土地流转机制为规模化经营带来机遇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为改变土地细碎化经营现状,积极引导农户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留下更大的空间。土地流转将对张掖农村产生三方面的重大影响。一是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利于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经营,实现现代农业的高质量、商品化生产。二是通过流转将分散的土地相对集中在种田能手、种植大户手中,有利于采用现代技术条件装备农业,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区发展,土地效益将在现有基础上大大提高。三是土地通过流转,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四、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威胁分析(T)

1.生态农业的政府主导行为缺乏内源动力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张掖市生态农业建设依然停留在政府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政府行为,其直接表现就是推广方式与方法的单一性、强制性。政府在生态农业推广过程中很难充分考虑农民的需求和接受能力以及市场需求,这种缺乏内源动力的生态农业往往会被当成一种政绩或“形象工程”,在追逐地方经济和财政收入最大化的目标驱动下,生态农业集群发展会不会被演化为一种短期经济行为?是否会出现“图生态环保之名,行开发破坏之实”的结果也不是没有可能。张掖市未来经济发展生态是保障,但经济相对落后的现状,使得农户对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条件的渴望大于对青山绿水的渴求,当生态农业建设缺乏农户的参与热情和接受程度,无法转化成农户自发的行为时,政府推而不广的局面必然出现,生态农业的效果也因此会大打折扣。

2.生态环境恶化的硬约束生态环境恶化首先是水资源日渐短缺,难以满足生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张掖市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6.5亿m3,扣除黑河向下游分水9.5亿m3后,人均占有可利用水资源量1250m3,亩均511m3,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7%和29%,有限的水资源同时又遭遇用水效率不高的事实,农业灌溉用水占了全市总用水量的85%,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用水比例为85:2.5:2.5:10;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2%,也远低于全国72%的平均水平。其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严重。张掖市水土流失面积达3.98万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40%,沙漠化、盐渍化面积也在蔓延至67.5万km2,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6.1%。再次,自2000年起黑河连续十几年向下游分水,使得中游缺水严重,地下水开采量逐年上升,地下水位多呈下降趋势,祁连山雪线上升,加之水源涵养、湿地保护投入资金不足,人工绿洲和生态湿地面积萎缩,防风固沙林带成片枯死,黑河中游地区生态环境自然退化,生态功能日趋下降。

五、张掖市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探讨

1.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引导作用,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支持和推广力度由于农业基础设施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多数项目在短期内没有直接利润产出,因此市场无法予以有效调控,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生态环境整治和建设的对象大多为公共资源,其消费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故需要政府通过法制手段,对有关环境方面的诸多问题予以有效约束,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社会外部氛围及其内部软环境。另外,政府可以通过拨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生态农业,对实施生态耕种的农户进行补贴,既保证了农民的收入,也刺激了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此外,通过调整技术对策并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形成一套生态农业核心技术体系,并且在广大农村积极推广和应用,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地技术支撑。还要帮助消费者了解生态产品的价值和特点,使消费者取得共识,以此来促进生态农业加速发展。

2.依托特色产业和生产基地,壮大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农产品基地是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所需的原料和销售的农产品的集中产地,是农产品批量、均衡供给的保证,建立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也是提高加工型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根源。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农产品销售时间、空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政府要在龙头企业的发展中应积极引导,“给足给活”政策,让农户广泛参与,通过多种形式突破龙头企业的资本限制,最大限度地鼓励多元投资主体参与龙头企业建设,壮大龙头企业实力,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另外,还要大力扶持和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同业联合体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规范组织内部各方行为,增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能力,以分散风险,提高效益。

3.重视和培育生态农业区域品牌建设生态农业区域品牌是指在某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农业企业所属品牌的商誉总和。它代表了一个地方生态农产品的主体和形象,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改变消费者对生态农产品消费的心理偏好,从而创造市场需求和农产品的有形价值。政府应引导本地区若干弱小生态农业品牌整合成区域名牌,形成整体优势,提高生态农业总体效益、保证农民利益增加,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4.加强生态农业集群中各经营主体的分工协作,培育生态农业市场服务体系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不是来自简单的企业集聚,而是来自集聚之上的交易、技术、信息和社会网络结构,才能能发挥规模效应,增强竟争与创新优势,提高区域竟争力。首先,独立的物流、信息公司在生态农业集群式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对于供应链的一体化发展、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的形成、保证货物供应的及时快捷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要增强生态农业集群中各经营主体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协作,避免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再次,利用农资服务、教育培训、专业合作组织、金融机构、现代媒介等中介机构的作用,使这些组织和机构在收集市场和技术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创建区域品牌等方面充分发挥作用;最后,实行“农、工、贸、科”一体化,营造有利于生态农业集群发展的制度环境、法律环境和科技创新环境。

作者:张芬昀曹美珍单位:河西学院政法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