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探讨

时间:2022-05-03 03:22:19

马克思生态农业思想探讨

土地作为自然物质循环的基础,一方面通过土壤各元素的循环承载了农作物生长的根基;另一方面,还是人类农业生产活动的重要对象。所以,土地的经营状况影响到农作物的生产效率。然而土地并不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厚礼,而是农业自然生态不断循环、持续发展的结果。如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泥土的营养循环、碳的循环到植物的开花结果,这都是人类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所以,保护与土地有关的资源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与土地有关的资源包括生活资料的富源和劳动资料的富源。自然生活资料的富源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水平。马克思恩格斯从土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农业的生长过程,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内在统一。继承和发展了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思想。伊壁鸠鲁唯物主义哲学突出特点在于认为自然万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来源于地球不断进化、不断更新的产物。这里面包含着深刻的生态思想。但是伊壁鸠鲁的生态理念思想毕竟还停留在机械自然观范围内。还不能解释自然界进化的许多复杂现象。马克思对自然进化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性联系做了更深入的思考。在《博士论文》里充分肯定了伊壁鸠鲁的原子倾斜运动,论证了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决定性和道德哲学自由性的两重特性,从理论上论证了人的自由只有通过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中才能实现。这是对以往哲学的超越,也是自希腊哲学以来对宗教神学的伟大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生态思想的论述留下古希腊哲学思想的烙印,特别是深受伊壁鸠鲁进化论的自然观影响。

吸收和创新了李比希的农业化学思想。1840年李比希出版了《农业化学》一书,他在对农业生产进行大量研究基础上,揭示了农业生产与化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李比希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家为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获得更多的利润,不顾土地肥力所能承受程度,不惜一切手段对土地肆意利用。这样一来,带来严重后果就是土地的荒芜、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农民的流离失所。更严重的是整个社会出现了城乡分离,社会阶级矛盾的严重对立。他认为资本主义不合理的经营制度造成了土地贫瘠的一个根源。人类与动物的排泄物给土地环境的污染,而有机的营养成分又不能得到合理的循环利用,这是农业土地贫瘠的又一根源。最终得出结论,单靠农业化学和土壤并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农业危机,解决土壤贫瘠的问题只有在原则基础上合理农业。李比希所说的合理农业更多停留在对资源循环利用的认识层面。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人与动物的排泄物可以通过自然的循环系统,使粪便中的营养成分重新回归土地,从而使土地得到充分的养分。在制度层面,李比希并没有提出构建农业发展制度框架,更多是对现实制度的批判,但是把农业土地肥力得不到合理的回归,归结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农业掠夺性的耕作,这些思想却是现代生态农业思想的萌芽。

马克思深受李比希农业思想的影响,但是在农业发展理论方面又有所超越。这在于马克思注重批判理论的构建,提出资本主义农业“新陈代谢断裂理论”。[1]在马克思看来,“新陈代谢断裂理论”不仅存在于自然系统中,而且还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运行中。自然系统具有独特性,它是独立与人类活动自然循环,又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特殊代谢,它实质上受制于人类物质交换的特定机制。如土壤营养元素的补充,氮、磷、钾等物质相互循环,带来植物的生长和开花结果,保证了整个农业系统正常运转,从而支撑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延续。所以说:“土地本身又是这类一般的劳动资料,因为给劳动者提供了立足之地,给他的劳动过程提供了活动场所。”[2]马克思还用此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农业生产的交往形式。认为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是通过积累来实现的。积累是“整个经济制度的主观目标和马达动力”。[3]资本主义的竞争和扩张是通过竞争和资本的积累、集中后果就是导致了自然生态的退化和环境的污染,从而影响了生态系统再生产的自然循环。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主要内容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和论述中并没有直接提出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等概念,但是在他们对农业思想论述中,有大量关于保护农业自然环境、维持土地肥力、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维护人类身体健康等方面较为丰富的生态农业思想。第一,生态农业技术维度———生态技术。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作用。这是他们生态农业思想的核心内容。从农业发展史看,科学技术对土壤的改良,农作物的生产,农产品的增收,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土壤肥力的提高和充分利用从根本上在于农业化学和机械技术的进步。在谈到土壤肥力的时候,马克思说:“同样的肥力能被利用到什么程度,一方面取决于农业中化学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农业机械的发展。”[4]这些化学和机械的方法,实际是指利用自然循环的原理改造生态农业技术。在当时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认识条件限制,生态农业发展主要体现在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化学、物理学和农艺学等科学的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土壤结构和各种元素认识程度的加深,人们认识利用土地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提高,土地的效能和适用耕种的范围也在扩大。所以土地的好坏标准也是随着生态技术提高不断改变。“有的土地所以被看作坏地,……一旦发现克服这些障碍的手段,就变成了好地了。”[5]这里克服障碍的手段主要指生态农业技术,马克思认为农业生态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人们对土壤的利用率,扩大土壤的基本用途,提高土地的基本效率。第二,生态农业环境维度———持续发展。在19世纪,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壤环境破坏导致的生态问题还不是很突出,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对人们的消极影响还不是很明显,所以人们对保护土壤肥力、保持生态平衡的生态意识还很淡薄,但是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农业生产过程中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而且在他们有关农业思想论述中,对不合理农业生产方式危害生态环境的现象作了详述。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马克思在谈到土地利用的情况时,提醒人们应该注意利用土地和保护土地的关系。作为一个民族,马克思认为“应当作为好家长把经过改良的土地传给后代。”[6]在这里,马克思认为人类作为土地的受益者,要想保持从土地中长久地获取利益,就必须从长远的眼光来利用和保护土地。这是站在一位“家长”的角度,认为只有保护土地、珍惜利用土地、改良土地,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才能为整个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提供必要的基础和前提。

在以后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一些危害生态环境短视现象做了进一步揭露。在小亚细亚等地,由于森林的大肆砍伐,结果带来是“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凶猛的洪水倾泻到平原。”[7]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农业生产环境的破坏,马克思认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8]他告诫人们要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自然,实现人类与自然发展的一致性。在谈到人类进步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时,强调人类社会每进一大步都是与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分不开的。所以马克思认为要真正理解规律必须“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9]因为只有把握了自然界内部发展规律和人类农业生产活动规律,才能正确处理人与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才能实现环境的持续发展。第三,生态农业组织维度———集约化经营。小农经济是一种比较低级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仅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生产交往形式方面也存在不足,它是一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方式仅与自然交往的单方面关系,并没有专业的分工,科学技术得不到发展,导致居民之间、村与村、省与省之间,成为缺乏相互联系和交往的个体。马克思以法国作为例子,把法国的农民形容“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10]这深刻地揭示了小农经济自身的局限性。与小农经济不同的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大生产在技术和资金方面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在农业技术应用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农业技术手段的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更重要的是大规模农业生产方式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交往,这有效地整合了农业发展资源,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后劲。另外,现代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又离不开规模化的农业,它要以农业规模化经营为依托,从而达到农业集约化发展的目的。“我们所拥有的进行耕作的技术手段,如机器等,只有在大规模耕种土地时才能有效地加以利用。”[11]第四,生态农业消费维度———绿色环保。人类用的所有食品归根到底还是来自农作物,农作物质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健康的消费制度对工人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他们看到工人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居住条件,危害工人身体健康的变质食品,表现出深深的忧虑和同情。

工人喝的各种饮料,原料中充满了各种掺假、伪劣的东西,有的不仅是变质的,还有的是有毒的,对工人的身体健康会产生巨大的危害。这种假冒伪劣的产品往往具有隐蔽性,但对人身体的伤害却是长期的,产品的质量从表面上很难辨别真假。如“可可里面常掺有捣得很细的褐色粘土,这种粘土是用羊脂油搓过的,掺在真的可可里简直看不出是假的。……在市面上行销的各种各样的烟草里都掺上了各种令人作呕的东西。”[12]这种劣质的食品和简陋的生活条件对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是巨大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穷人的基本生活需要都不能得到满足,只能靠吃大量劣质、有毒的食品来维持生命。这些劣质的食品往往很难消化,不仅在工人当中存在,而且在孩子之间也普遍存在,这样带来各种各样的疾病。一旦疾病开始流行起来,就会迅速地在社会上蔓延。所以马克思说,“引起其他许多疾病的直接原因,与其说是在于工人的居住条件,不如说是在于饮食方面。”[13]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生活饮食方面的批判性分析,深切注意到食品安全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这些思想呈现出马克思恩格斯对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关注,暗含着对健康消费的生态理念。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主要特点

我们如果重新审视他们的生态思想,就可以看出思想背后鲜明的个性特征,可以概括为人民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前瞻性。

第一,人民性。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人民性,这是由他们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决定的。马克思学说从创立自己的学说之日起,就旗帜鲜明的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出为全人类的幸福谋利益,在如何发展农业方面,深深地体现了对人类利益的关注。关于农业的社会地位,马克思从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认为农业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人类能够世世代代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同时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是为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幸福。在对农业组织形式上,马克思认为农业发展的前提必须从所有制方面实现对整个农业的完全占有。“社会主义的职责,甚至它的迫切职责是在于维护自食其力的农民对自己的小块土地的公有。”[14]马克思恩格斯把最广大人民利益作为认识和分析农业发展的出发点,深深地体现了对广大人民的深厚情感。

第二,批判性。马克思恩格斯生态农业思想的批判性根源于时代特征。在资产阶级处于长期统治的形势下,广大从事农业劳动者深受农业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还不适合通过正面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想法。所以,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有关生态农业思想的论述,而且这种论述从反思视角,运用批判的方式和话语来剖析资本主义农业发展模式,揭示了资本主义农业生产方式的剥削和压迫给农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地最大限度获得利润,这种目的促使农业资本家从土地和农业工人的劳动中榨取尽可能多价值,有时会铤而走险。这样不仅会损害农业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身心健康,而且往往是破坏了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活环境,影响了农业的持续发展。在农业技术方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劳动者本身素质的进步,相反是对劳动力本身的破坏和伤害。“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技术进步,都不合适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15]在农业组织形式方面,马克思认为土地国有化是有效的农业发展形式,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将消除农民被压迫被剥削的制度根源,有力的改变农民的地位,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将会带来农业发展的制度性变革。“土地国有化将使劳动和资本之间的关系彻底改变,……到那时,阶级差别和特权将与他们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一同消失。”[16]

第三,科学性。科学性来源于对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深刻把握。随着科学技术手段和科学知识进步,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等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异彩纷呈。自然科学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人们对土壤化学和物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认识到土壤中元素与农作物生长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一些科学家开始思考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德国化学家李比希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土壤贫瘠的重要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批判吸收重农学派和重商学派的基础上,揭示了物质变换理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规律。这种认识不仅为我们从自然生态环境视角来认识农业发展提供了思路,而且为我们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科学的方法来认识农业问题。从人类社会农业发展阶段看,人类自然活动和社会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正是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了“物质能量的相互变换”。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然观、历史观、生态观三方面实现了内在统一,把科学规律和现实人文关怀的融为一体。这为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角认识和分析人类环境危机和社会内在矛盾等重大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第四,前瞻性。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虽然还没有呈现,但是当时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逐渐暴露。根据资本主义农业发展面临问题,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预测了未来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他们认为未来将被一种合理化的农业取代。在农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上,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生长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农作物的种植不能超过土壤肥沃所能承受的限度。在利用技术方面,充分利用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土壤内部结构,保证各种化学成分的相互循环。他们还警告任何只注重农业的高产,肆意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环境的做法,最终带来后果都会受到自然界灾难性的报复。在农业经营上,马克思认为雇佣劳动只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社会形式,最终是“以自由联合劳动条件去代替劳动受奴役的经济条件中。”[17]所以,未来农业是一种高级的自由人联合劳动的经营方式,而且这种经营可以在没有雇主阶级参加的条件下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宝贵的生态思想,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较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但是对当今探索农业发展模式和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邓文钱单位:中央党校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