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改革探析

时间:2022-12-23 04:50:00

农业产业化改革探析

作为农业县,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提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帮助农民增收,核心是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一、要科学把握现状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组织和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帮助农民增收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强大动力。当前我县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情况可以说是有潜力、有条件、有机遇。

1、具有发展的潜力。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自然条件的掣肘,我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较晚,水平偏低。具体表现为:缺乏具有竞争优势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能在全国、全省叫得响的品牌不多,上规模、上档次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不多;缺乏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业市场化水平偏低,没有形成专业市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大多数农民和企业的关系松散,诚信原则坚持得不好,企业、农民的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缺乏科技在农业生产的投入,传统的生产、管理方法在部分群众中根深蒂固,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缺乏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支持项目建设,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等等。总的来说,就是没有突破传统农业的束缚,缺乏市场经济的意识,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农业产业化具备开发的潜力。

2、具备发展的条件。一是企业改革提供了发展的条件。各种企业的改革改制,使企业属性回归,购销垄断被打破、区域阻隔被撤除,市场供求关系逐步形成,出现了农产品加工与流通寻求合作,产品购销与生产寻求联合的态势。二是订单农业提供了载体。粮食、水果订单的面积不断扩大,农产品订单的数量快速增长,农产品产销联合、以销定产的趋向日益突显,产业化经营的“前链”逐步形成。三是农业产业化的推进提供了基础。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四化”进程,加大“一线三片”的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扶持,使农产品的品种、品质得到优化,基地的规模得到壮大,企业的经营水平得到提升,为产业化经营夯实了基础。四是消费理念的转变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加入WTO后,人们的消费转向优质、绿色、营养、安全,消费结构逐渐升级,多样化、专用化、优质化的市场消费理念拓展农业产业的发展空间。五是思想认识的提高增强了发展的活力。产业化经营的实践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激活了人们对产业化经营的强烈愿望和迫切的需求,企业也因此增强了信心和动力,自觉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来。

3、面临发展的机遇。一是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实施,特别是对农民实行“两免四补”,加大对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支持力度,既调动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也激发了人们发展、支持、参与农业产业化的主动性。二是国家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争取多方支持,加强乡村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化经营夯实物质基础。三是我省实施大湘西开发,加大扶持的力度,有利于发挥怀化的区位优势,做好“买东卖西”“外购外销”“内购外销”的文章。四是加入WTO,有利于利用国际农业资源和销售市场,凭借“绿箱”和“黄箱”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稳定的贸易环境。五是国家“阳光”工程、“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实施,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要大胆创新思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市场等有机结合起来,实行产购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由于区域各要素的特殊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更要与是俱进,创新思路。

1、要用工业化的理念来推进。一是要“联”,使企业和农户联合,加工和流通结合,形成良性互动的态势;二是要“培”,培育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迅速融入全市、全省的农业产业化的龙头群体和品牌系列,增强其竞争力、辐射力;三是要“引”,通过上争、外引、内聚,大力引资、引智和通过项目带动聚合各方面的力量推动农业产业化。

2、要按市场经济的规则来运作。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思想必须与市场对接,观念必须与世界融合,严格遵循价值规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标,认真抓好“产业聚集”“产业延伸”“产业扩散”的文章,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把分散的产业环节联络起来。积极谋求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双赢,逐渐完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分配机制。

3、要以合纵连横的方式来整合。所谓合纵就是要用活中央、省、市有关农业方面的政策,用足县、乡、村、组到农户在农业生产、加工方面的优势,把政策和优势有机结合起来,保证重点发展1-2家,进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所谓连横就是按照“多乡一品”、“板块建设”的思路,根据市场要素配置资源,敢于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把具有相同或相关的生产、加工一些区域或企业,进行整理、整合,把区位和整体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4、要靠严格管理的抓手来拉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抓政策引导及协调服务,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坚强的后盾。二是要实行责任制管理。对农业主管局及相关部门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应承担的任务,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进行界定和量化,实行目标管理,综合考核。三是实行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行政主管部门到农户的生产经营都要引入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积极探索良性互动的机制,以思想理念先发之势来谋求产业化经营的先发之机。

5、要借优质服务的力量来牵引。一是金融服务。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有效信贷投入,加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推动银企合作。开放投资领域,让更多的民间资本直接进入投资领域,打破资金对产业化的制约。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风险投资机制。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省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二是社会服务。加强交通运输、水力、仓库、产品及生产要素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产业风险规避机制和面向农村的社会保障机制;及时掌握和分析情况,认真帮助解决具体问题。三是环境服务。要优化政风、净化商风、淳化民风,增强政策的供给功能,出台一些具有激励相容功能的政策,及时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给予支持,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四是科技服务。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力度,通过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运用科技的优势来打造产业的优势。

三、要明确发展举措

近年来,我县产业化经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导和带动了一批农业经营的企业和生产农户,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是,其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下一步应该突出五个重点:

1、突出龙头企业的发展。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大型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它们对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支持能力。应选择一些经济实力强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以农产品加工、营销为主的乡镇企业,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行列,充当龙头企业,发挥它们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引导和支持作用。应鼓励具有比较优势、有发展潜力、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企业,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为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企业集团,提高竞争力。

2、突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对经济利益进行合理分割,适时引导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向紧密型发展。要充分调动农户、龙头企业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发挥农业行业协会作用,使之成为贯彻国家产业政策的中介和政府部门的助手。支持各类经纪人和农业专业大户等中介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突出市场体系的培育。要积极融入现代物流,努力形成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要培育和扶持流通服务组织,规范“订单农业”发展。要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机制,开辟面向国际市场的农产品“绿色通道”,为农业大流通提供保障。运用好现代市场营销手段,建立统一的、专门的市场预测系统和信息系统。围绕订单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建立连接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科研单位、重点县乡和专业大户的信息网络,提供多样化、全方位服务。

4、突出农业基地的建设。要坚持“围绕龙头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种植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基地建设,把支柱产业基地建设与龙头企业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大力扶持专业户和专业村的健康发展,使之配套成龙。要树立零资源观,巧妙使用“拿来主义”,以政策、环境、管理、服务上的优势来外引资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注入新的活力。

5、突出名优品牌的打造。要将各地分散的、规模较小的加工企业,通过挂大靠强,形成产品系列,提高产品档次,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分额。特别是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标锁定到农业的多功能性,保护环境,实现绿色GDP上来;把发展的定位提升到田园风光和乡村风味,提供绿色生态景观,弘扬特色民族文化上来;要把品牌的打造转移到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生产效益好的精深加工名牌产品上来,从而提升产品的文化底蕴和知名度,积极自然的融入国际国内的大流通,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