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水产养殖合理用药及事项

时间:2022-06-19 05:09:00

谈论水产养殖合理用药及事项

随着养殖生产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兽药残留成了动物源食品中最为突出的污染源,水产品也未能豁免。目前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壮大,养殖密度有了大幅度提升,水产品的活体以及各类品种在地区之间相互流动也变得更加密切和频繁,使得一些水产动物疾病的传播速度也日益加剧。唯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选用水产对象的药物,才能有效确保水产动物疾病的防治,且有效促进其生长、帮助其消化吸收、调节代谢等功能。若用药不当,不仅不能保证水产食品的安全,甚至可能导致一些水产动物疾病的加剧,造成水产养殖经济的严重损失。尤其是国家“十七大”会议召开以后,国家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目前,已颁发的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有《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法》等。国家逐渐将规范用药纳入法制的正规轨道,可见国家的重视程度。

1水产养殖用药分类

目前水产养殖用药的基本定义是:防治水产养殖动物以及观赏鱼类疾病的一类兽药。虽然它属于兽药,但其应用的对象比较特殊、施药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再加上一些药效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水产养殖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更加科学合理。按其使用目的不同,可将水产养殖用药分为以下几类:

1.1环境改良剂为了改善养殖水域的环境所需使用的相关药物,其中包括生态条件改良剂、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

1.2消毒剂为了消灭水体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使用的相关药物,其中包括有机碘制剂、季铵盐类、氧化剂等。

1.3抗微生物药抑制或杀灭水产动物体内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其中包括抗病毒药、抗真菌药、抗细菌药等等,一般通过浸浴、注射或内服。

1.4抗寄生虫药驱除、杀死体内或体外的寄生虫的药物,包括抗原虫药、抗甲壳动物药、抗蠕虫药等等。一般采用内服或药浴进行给药。

1.5代谢调节药为了增强水产动物机体体质、改善水产动物机体代谢能力、调节和恢复水产动物病后的生理机能而使用的相关药物,一般采用饵料添加的方式进行给药。

1.6生物制品通过生物技术或化学、物理手段制成微生物以及相应的产品药剂,但此类药物往往具备特异性。包括免疫血清、疫苗等。

1.7微生态制剂具有改善水产动物机体的微生态平衡的特殊作用,是一种活的微生物制剂。主要是真菌和细菌,无致病性,可改善动物的代谢功能,因其对一些致病的微生物有抑制作用,因此常常作为预防疾病的用药。除了这种活的细菌外,微生态制剂还包括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如寡糖等,被称作益生元。活的微生物制成的微生态制剂被称作益生菌。

1.8中草药为了养殖对象的保健功能或防治养殖对象疾病的药用植物,同时也包括少量的矿物质或动物用药。

1.9其他类包括一些防霉剂、麻醉剂、氧化剂等药物。

2防治过程中的用药原则

水产养殖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科学合理用药”的原则。

2.1正确诊断,对症用药合理用药的前提也即是“正确诊断”。在进行药物的选用时必须要有充分明确的临床指证。一些想当然的凭经验用药有可能导致用药最终无效,因为水产养殖对象一些外观相似的疾病,病因却不尽相同。例如草鱼的一般性出血病和毒血症,从外观上基本没任何分别,但其病原体却完全不同。为此,只有对其进行确切的诊断之后,根据药物的病理特点,以及水产对象的病原体和具体病症选择使用方便、疗效可靠的药物制剂进行治疗。切忌滥用疗效不明确的药物[1]。

2.2合理正确地选择用药时间若水产对象当日的死亡数量超过总数量的0.1%,必须立即进行给药治疗。晴天给药最好选择9∶00-11∶00之间或者15∶00-17∶00之间,因为这期间给药不但药效强、生效快、且毒副作用小。在一些极端天气条件下,如一天的极高温或极低温时段选择给药,容易影响用药的安全性及最终用药效果,严重时还可能出现一些药害现象,因此最好避免选择在这种时段给药[2]。

2.3根据养殖环境,进行合理施放药量施药量的选择也将直接决定最终的药效,给量少的话,达不到防治的效果;给量多的话,则会产生药害或造成养殖对象的中毒死亡。因此,必须在充分了解养殖的环境以后进行给药,这样投放的药物才能确保有效、安全地发挥其药性。

2.4充分了解药性,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如果药物对症,但不注意药物本身的化学性,在给药的途径上出了差错,同样可能使药物失效或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在给药时一定要注意给药的途径,避免人、鱼、畜中毒的现象发生。

3水产养殖用药的注意事项

首先,给药时应严格按照水产养殖用药的说明书进行科学用药。其次,药物在进入水产养殖对象体内以后,会经过吸收、代谢、排泄一系列过程,不可能立即排出体外,此时其体内往往存有较高浓度的药物,应避免供人食用,保证食品的安全[3]。第三,正确使用和选择渔药,通常会采用大蒜素或中草药等抑制水产对象的寄生虫类疾病以及细菌性疾病,疾病发生时,选用中草药和化学药物相结合进行治疗,从根本上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