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特点以及路径解析

时间:2022-11-16 05:16:00

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特点以及路径解析

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中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条件。国内外经济发展实践证明,每一次经济大发展总是经济结构大调整的结果,而经济结构调整必然伴随着社会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分配。加快农村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钥匙。本文依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全面分析了我市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几个途径。

一、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重大意义

1.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巨大效益不仅体现在农业上、体现在农民收入上,而且体现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及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上。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一方面可以增加从事农业劳动力的资源占有规模,为农业走规模经营之路奠定基础,有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这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它又可以使农副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比例发生逆转,使农业生产者获得成倍的效益,并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供给。

2.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繁荣农村经济的有效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更大的作用还在于,它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农村劳动力的观念和意识,并在它的示范带动下,使城市中的先进思想在农村广泛传播,同时市场信息、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能够迅速在农村扩散,从而更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巳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能够取得“多赢”的效果,可以加速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对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不仅如此,农村农业劳动力的非农产业转移也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法律保障建设创造了有利环境。政府作为一个社会管理者,主要职责是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护会稳定。当前,一方面要坚决取缔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关政策和做法,如同工不同酬、子女上学不能享受到义务教育、在户籍管理上农民进城仍然受到一定限制等。另一方面要制定一个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进城的法规,使农民打工收入能够得到法律保障,使人住城市的农民真正与城里人一样,得到“国民”待遇,消除待转移劳动力面临的制度障碍。

4.地方政府要积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政府部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管理和服务存在明显的“缺位”。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一日益扩大的社会群体,大多数地方政府至今没有专门归口管理的机构,致使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处于“谁都管”又“谁都不管”的混乱状态。如农民缺少劳务需求信息而形成盲流的问题;工钱被拖欠等侵犯民工权益,受害者往往投诉无门、四处碰壁的问题;民工子女人托、入学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等等,都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指定相关部门加强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

二、我市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征

1.转移规模比较显著,非农产业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

据统计,2006年末如皋市农村从业人员为91.14万人。其中,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5.17万人,占比为38.6%;非农产业从业人员55.97万,人,占61.4%,其中工业25.60万人,建筑业10.59万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2.32万人,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4.79万人,占比分别为28.1%、11.6%、2.5%和5.3%。

2.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深度与地区经济水平基本对应

研究表明,如皋市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地区特征显著:北部、东部经济水平高,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高,非农业人员占比就高;而南部、西部经济水平较低,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就小,非农业人员占比就低。这说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当地经济发展存在基本对应的关系。

3,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表现为周期性递增

从总体上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与地区国民经济增长水平基本对应。因此,区域经济增长水平提高必然会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的提高。据统计,自1996年以来的10年中,我市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为14万人,平均每年转移1.4万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996年的43.1%提高到了2006年的61.4%。1996年到2002年,每年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都不高于0.86万人。而2003年之后转移规模明显增长,都超过了1万人,其中,2004年和2006年分别达到2.9万人和7.23万人。因此,农业劳动力转移表现出周期性递增的性质。

4.工业和建筑业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导行业

从两次普查资料分析,我市农业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工业和建筑业两大行业。1996年至今的十年间,我市农村工业从业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的比重由15.8%增至28.1%,提高了12.3个百分点;2006年我市建筑业吸纳农村就业人数保持在10.59万人,占比为11.6%。2006年我市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合计为28.54万人,第二产业为21.07N人,占比高达73.83%。

5.外出人员以省内转移为主,省外转移速度偏低

从外出从业人员的地区分布看,我市外出从业人员以省内转移为主,省外转移速度偏低。从外出从业人员的区域构成看,县内乡镇外转移占23.2%,比1996年的34.4%低11.2个百分点;县外地区内转移占21.5%,比1996年的17.4%高4.1个百分点;地区外省内转移占28.5%。比1996年的17.5%高11个百分点;省外转移占26.8%,比1996年的30.7%低3.9个百分点。在转移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县外省内的最多,占50%,增长64.8%。

6.劳动力转移是农民收入提升的主要路径

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之间的收入差别是造成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从近几年我市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收入的关系看,农村农业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据统计,劳动者报酬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比重,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和2002年依次为22.6%、70.8%、54.2%、79.2%和60.9%;2003-2006年分别为88.5%、65.7%、32.6%和75.3%。因此,基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劳动者报酬收入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三、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规律。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不外乎农业部门本身、农村内部非农多主体创办,多形式发展。一是在创办主体上,既要依托有关部门或龙头企业兴办,又要引导农民合伙兴办。二是部门参与不是自始至终,而是通过一段时间,待合作组织发展起来运作正常后,逐步退出。三是在发展形式上,要根据农民需求兴办,既可发展松散型的,又要发展经济利益紧密型的专业合作组织:既要发展生产服务型或为农民提供无偿服务的,又要发展产销结合型和产加销一体化的专业合作组织,使之提高产品附加值,并按销售量实行二次收益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