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探讨

时间:2022-08-03 08:20:06

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探讨

摘要: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基于此,从耕地、自然生态、区位交通和技术支撑4个方面分析了鄂州市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阐述了发展生态农业过程中的问题及举措,阐述了适合鄂州市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鄂州市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因素。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会严重污染土壤,直接威胁食品安全。例如,过量施肥会使土壤中氮、磷养分富集,使水、蔬菜等硝酸盐含量增加,而硝酸盐在人体内会被还原为严重影响健康的亚硝酸盐。指出:“环境就是民生”。从民生角度看,在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的同时,要采用绿色环保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供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及优美生态环境,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及“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党的报告明确提出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因此发展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的生态农业势在必行。

1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1耕地资源匮乏促使发展生态农业。长期以来,由于生产方式粗放、人均耕地面积较少且分散低效,导致耕地质量不断下降、农民增产增收日益困难。因地制宜集中有限的耕地资源,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打造生态农产品精品名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期获得较高的市场价格,不但可以提高农民收入,而且能够改善生态环境。1.2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鄂州市地处长江中游,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境内湖网纵横、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动植物繁殖生长。目前,在全市已建成粮油基地、蔬菜瓜果基地、林果花卉基地、水产基地和畜牧基地等165个生态农业基地[1]。1.3四通八达的交通区位优势。鄂州市毗邻“九省通衢”武汉,在长江沿线设有6个万吨级港口,境内有京广、京九两条铁路线及京珠、沪蓉两条高速纵横交错,与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等大城市之间的距离均在1000km左右[2]。通过“水铁公联运”立体交通走廊,打造物流运输平台,可以使鄂州市的生态有机农产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北上南下。此外,顺丰机场落户鄂州市,将会使鄂州市的货物运输能力如虎添翼。1.4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技术支撑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通过“厅市共建”“校(院)市共建”合作,先后引进武汉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重点高校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所等研究所资源,建立院士工作站,在鄂州市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开展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及新的栽培模式研究,极大地促进了鄂州市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3]。

2破解生态农业建设难题

2.1树立发展生态农业理念。在片面追求产量最大化的目标下,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农产品的品质下降、农药残留增加,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生态农业建设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农民群众往往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采用一些“短、平、快”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对有利于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的农业技术置之不理,使绿色、环保的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使用。由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对生态农业建设的认识不足,因此加强农民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在建设生态农业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组织现代农业科技培训班及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对农民进行现场教育,让他们树立生态农业理念,自觉地应用符合自然生态规律的农业生产技术。2.2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是制约农业推广服务的重要原因之一。鄂州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执行“以钱养事”改革后,由于乡镇部门机构改革富余人员分流或非农专业转岗任职以及人、财、事管理权的分离,导致不符合职业资格的农技推广兼业人员上岗比例增大,串岗严重,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在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中凸显。理顺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是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关键因素。由农业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人、财、物,地方政府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职能,配合完成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完善用人机制,出台激励政策,鼓励、吸引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加入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健全由服务农户参与的考评机制,将推广业绩与薪酬待遇等挂钩,充分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2.3构建土地流转承包交易平台。“地者,万物之本源”,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需要集中土地连片管理,因此土地流转是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一个重要环节。农民的土地情节使少数农户既不耕种也不流转土地,附着在土地上的诸多历史遗留问题等都影响生态农业基地扩大规模。建立市、区、乡镇、村四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探索和推广新的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土地流转效率[3]。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生态农业建设项目,保持农民与土地的资产关系,是解决剥离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而导致农民不愿流转土地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广泛推广,奠定了生态农业规模化发展的基础。2.4保障生态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态有机农产品的销售没有相对安全的环境。目前,市场上生态有机农产品鱼目混珠,即使生产出的生态有机农产品摆上货架,消费者因为难辨真伪,同时也未对生态有机食品行业建立起信任,从而对有机农产品望而却步。部分认证机构不按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对认证单位进行跟踪检查,未尽监督之责,已获得有机认证的有机产品不合格的现象屡见报端,央视《焦点访谈》曾于2011年12月1日曝光山东省济南市一些大超市在生产源头使用化肥、农药的有机蔬菜,因此媒体对中国有机认证机构的评价是“泥沙俱下”。完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生态农业生产标准,打造鄂州市精品名牌。鄂州市农业委员会编制涵盖42个主要农产品的《鄂州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推行“零化肥”“零农药”“零污染”的种养殖生产技术,推广猪—沼—果、猪—沼—菜等高效生态循环种养模式[3]。在生产源头、种养殖管理及农产品深加工阶段,全面按照《鄂州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开展检测,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强化技术支撑,配备专业的检测设备,健全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网络,建成市级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检验检测能力,确保生态有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2.5整合资源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将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做大做强华容区省级农产品加工园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占比,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引进武汉中粮、华苑米业、梁子岛水特产工贸、武昌鱼食品工贸等全国、全省知名企业,对接粮油生产基地、水产养殖基地,精深开发优质粮油、肉禽蛋类及水产品,开展“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认定认证,打造精品,提高品牌知名度。目前,鄂州市有166个农产品通过“三品一标”的认定认证。2.6拓宽市场销售渠道。利用超市、直销店等实体平台和网络电子商务虚拟平台共同推进生态有机农产品的销售,开拓高端市场,通过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宣传鄂州市生态有机品牌以提高品牌知名度。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及消费水平选定区域设立有机专营店,在知名度较高及人流量较大的超市开设有机农产品销售专柜,建立覆盖京东、淘宝、美团和唯品会等知名电商的网络销售渠道。

3鄂州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3.1生态渔业模式。鄂州市境内湖泊众多,水产是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水产养殖是南方水网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建设生态渔区,推广池塘、湖泊和蟹(虾)稻共生生态养殖模式,可以改善水质、恢复湖区湿地生态功能,同时提高渔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3]。改造升级鱼池,引进循环水养殖设施、稻鱼共生轮作设施等,使用优质、高效、无污染、无残毒的药物及饲料,利用水生生态学原理,发展小龙虾、加州鲈鱼等名特优新品种的特色养殖,推广“种草养鱼(蟹)”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商品鱼(蟹)品质,做强做响“鄂州武昌鱼”和“梁子湖大闸蟹”两大品牌,实现“吨鱼塘、万元池”。3.2设施生态农业模式。通过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生态农业公司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业生态园,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发展设施生态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生态园,享受股权的优先保底分红,极大地促进了设施生态农业的发展。在生态园区,调整种植业结构,严格按照生态农业的生产操作规程及标准化进行管理,发展名、特、优农作物种植,打造特色农产品基地。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的施用量,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利用生物农药结合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方式防治病虫害,杜绝使用化学农药;利用农作物秸秆气化发展清洁能源,改善园区生态环境;结合养殖业,发展“畜禽粪便—有机肥—果(菜)”等模式的产业链。3.3临空生态农业模式。依托顺丰国际物流机场落户鄂州市,借助国际航空物流业的巨大优势,做大做强临空生态农业的发展,如高档花卉的生产配送、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鲜活农产品加工和航空食品供给等,通过拓展农产品市场空间,延长农产品价值链条,实现特色农业产业聚集和效益提升。借助振兴乡村战略的东风,充分发挥杏福农业生态园、石竹生态园等田园综合体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依托武汉“8+1”城市圈及引进顺丰机场客运支线的便利条件,实施“三乡工程”(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重构城乡空间形态,深度融合农旅发展,利用“三湖”(梁子湖、红莲湖、三山湖)、“三山”(沼山、葛山、白雉山)资源建成一批集自然观光、休闲垂钓、农业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山庄群,打造一批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秋季采摘、冬季养生的生态度假村,创建一批“生态农业+旅游”的示范性特色小镇。

参考文献:

[1]肖锐.湖北省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襄阳、荆州、黄冈的调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24(12):142-144.

[2]许新清.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调查与改革对策分析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1(5):64-66.

[3]蒋莎.鄂州市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模式分析[J].旅游纵览,2013(1):110-111.

作者:周海平 郭衍龙 单位:鄂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