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共2篇)

时间:2022-02-26 11:10:25

农业产业化发展分析(共2篇)

第一篇

一、潍坊市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经验

潍坊市是山东最早的沿海开放地区,也是山东省农副产品的最集中产区之一,是最早提出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地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组织化程度、主要农产品产量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农业科技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4012.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409元,农产品出口创汇14.3(1-10月)亿美元,其中蔬菜出口量占全国蔬菜出口量的20%。潍坊市发展外向型农业产业的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化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

(一)通过发展各类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全市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3010多家,其中部级龙头企业12家,省级龙头企业7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548家,龙头企业实现产值1200亿元,上缴利税78亿元。全市已有730多万亩耕地成为龙头企业带动下的配套型基地,70%以上的农户在带动下进入国内外市场。龙头企业中已经在潍坊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登记注册的就有300多家。他们主要从事的是一些初级农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的出口贸易,多数企业配置了相应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基地的农户签订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收购协议,这些龙头企业既是潍坊市的利税大户,为潍坊市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又带动广大农户走上了富裕之路。企业的产品远销到世界各地。

(二)进一步规范农业标准化生产,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首先主要表现为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和质检体系得以建立和健全。目前该市共实施《潍坊市农业标准化检测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全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标准》等地方性标准规范171项,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企业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其次是建成了一大批标准化种养基地。

(三)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保障主要农产品物流通畅。全市目前共建成了各类农产品市场1300多家,各个交易市场通过发展传统的各种经销方式和网上交易等业务已经与全国各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市场购销关系。通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在稳固原有东亚及欧美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全市已有562个农产品及加工产品销售到了世界范围的138个国家和地区。

(四)鼓励企业大力引进国内外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组建企业科研开发机构,提高自主开发能力,改变目前主要以初始原料产品上市和产品过于单一的局面。

(五)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建设农业商品基地。通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建设成各种类型的农业产品产业化生产基地,落后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蔬菜、畜牧、果品、水产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

(六)完善农业产业化运行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潍坊市已经总结出了一整套完整的系列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产业化运行机制;还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和企业规模,探索了多样化的利益联接方式。通过大力发展多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新型利益联接机制。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目前已发展了5200多家,可以直接带动的农户就有156万多户,占到了全市农户的70%。根据资料显示,目前潍坊市直接或间接从事农业产业的总人口已经达到了600多万人。

二、潍坊市外向型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于改革开放之初,是在农业生产力不太发达,农业生产的社会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的情况下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相比,潍坊市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素质较低

1.带动能力弱。据统计资料显示,虽然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3010多家,但平均每个企业组织带动农户的数量也只有745户,而大多数龙头企业只能带动本县区域内的一少部分农户,覆盖面很窄。2.规模小。潍坊市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诸城外贸有限公司2012年销售收入只有120.5亿元左右,而与此相对照的是美国菲利普•莫里斯集团年销售收入350亿美元,瑞士雀巢集团的2011年销售收入1,052.667亿美元;全球200家最大食品加工企业的产值,已经占食品产业总产值的1/3,而我们全国即使是所有农业龙头企业的年销售收入相加的总和,尚不如世界最大食品企业前2名的年销售收入之和。3.加工能力低,产业链条短。绝大部分企业的产品是初级产品或初加工品,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不多。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只有5%左右达到目前国际先进水平,15%左右处于9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而80%处于20世纪70-80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

(二)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联结机制不够完善

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关系比较松散,缺乏稳定性。虽然从整体上来说潍坊市种植业“订单农业”面积虽然已经达到了较为可观的面积,但真正全面履约的只占30%左右。企业与农户之间稳定的产业共同体应具有的风险共担、利益共沾的关系尚未真正形成。

(三)组织化程度低,行业自律意识差

突出表现在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发展相对滞后。虽然截至目前加入各类专业化合作经济组织的农户虽然已经占到了全市农户总数的70%,但是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没有产权关系,仅仅是松散型的技术服务性团体。

(四)产品质量控制和品牌建设存在不足

面对国际市场上日益增加的绿色壁垒,我国农产品的质量问题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及加工制成品的出口,给企业和农民造成了巨大损失。另外,潍坊市龙头企业缺少知名品牌,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几乎是空白,阻碍了国际市场的开拓。导致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产品附加值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仅为47%,精加工率更是不足30%,距达到发达国家80%甚至90%的加工率还相差甚远,产品出口受国际市场制约因素较大。

(五)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目前我国对于农业方面的扶植政策相比较过去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与国外相比,潍坊市政府出台的政策力度仍显不足,现有的政策由于条块分割,有些也很难落实。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难、税赋重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制约了龙头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六)农产品出口销售对象比较集中

近几年来虽然潍坊市农产品出口不断开拓新的目的地,目前已经销往全球138个国家和地区。但是主要出口销售对象却比较集中,其中日本、韩国、东盟、欧盟和美国等几个主要农产品出口销售对象国就占到了总量的73%,而仅仅对日本目前占到了近49%。这样主要农产品出口销售对象国发生经济衰退或者和我国发生贸易或政治摩擦,势必会极大地影响潍坊市的农产品出口。

三、潍坊市进一步发展外向型农业产业的对策建议

(一)培植经营主体,进一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

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龙头企业的素质,决定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推进新形势下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是要发展一大批拉动能力大、辐射范围广、国际潍坊学院学报2013年国内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

(二)积极推进企业与基地建设的一体化进程,完善利益分享机制

没有稳固的生产基地作为基础,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源泉。目前产、加、销脱节,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的重要原因。进一步密切龙头企业与基地、与农户的关系,实行工厂化管理,改变目前主要靠市场采购原料的被动局面。整合技术优势、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培植起支撑一方经济的主导产业,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形成以县为单元的专业化区域经济带,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高产品质量,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

目前来说影响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偏低,这也是制约农业产业化进一步深化升级和农业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原因。按照市场要求组织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和发展动力。如何将市场对农产品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农民可操作的标准,是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具体而现实的问题。在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只有进一步加大农业标准化实施力度,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

(四)大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健全市场体系

现阶段,制约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随着国外技术壁垒的增加和国内市场准入的推行,新的农产品市场显得越来越重要。要加大市场开拓,避免市场单一化的局面,争取多元市场,是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五)创新科技体制,增强发展后劲

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动力之源。深入推进新形势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用高新技术嫁接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更快更好地发展。

(六)建立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

只有建立各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合作经济组织和相关行业协会,才能不断提高农民和企业的产业组织化程度,真正促进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康有序发展。近二十多年来,潍坊市按照比较优势原则,为了进一步促进本市外向型农业发展,在外向型农业有一定基础的寿光、诸城、昌乐等县市区,积极建设面向世界国家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及销售加工商品基地,使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丰富了各种营销策略,国内外市场竞争开拓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潍坊市“十二五”农业规划是到2015年,全市农业龙头企业的数量、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分别达到3000家、1100亿元、15亿美元;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到200家,过50亿元龙头企业达到10家,过百亿元龙头企业5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达400家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以上。

总的来说潍坊市在外向型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只有进一步做好规划外向型农业产业布局,打造高端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加快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充分利用我市农业资源丰富、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知名度较高、农业加工企业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依靠科技进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开拓新的产品销售市场,实现产品国内国外市场多元化。这样才能进一步发展潍坊市外向型农业产业,更好地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方面的全国示范带头作用。

本文作者:苏茂全工作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第二篇

一、特色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s)

(1)基础建设。自2006年以来,镇里安排专项资金进行丘陵塘堰、水窖改造,新修小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治理水土流失;设立农村信息服务站,年信息达286条,创建了百亩示范片,发展节能灌溉农业,增加农业补贴规模和范围。在养殖业方面,甘棠镇积极争取国家农业立项支持,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2012年,全镇新增建设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35个。(2)政府扶持。为了推进甘棠镇特色种养业发展,镇财政利用专项拨款扶持资金,作为特色农业发展启动资金,已投资建设标准化养殖场12个,同时还加大对特色农业和种养作物知识培训的力度,增强政府职能部门对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的服务能力,积极拓展招商引资。(3)发展龙头企业。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对甘棠镇从事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生产的龙头企业,进行科学化管理与动态监测,为其提供创建名牌、提高产品质量和拓宽市场渠道等方面的扶持与帮助。

2、劣势(Weaknesses)

(1)农业生产条件差,农业综合效益较低。从自然资源来看,甘棠镇的气候、水土、生物等资源优势不明显。此外,大部分土地生产条件较差,限制了特色农业发展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农产品初级生产为主,加工转化能力弱,像生猪、黑牛等农产品大部分以直接产品和初级加工半成品走入市场,价格低廉,农民增收较难。(2)产品的品牌化率较低,经营管理不完善。该镇现有特色农产品品牌没发挥其提升产品价值、应用差异化的目的,大多数品牌在双峰本县的知名度、美誉度都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各特色产业主体虽多但未形成有足够影响力的市场领导品牌,同种特色农产品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因而导致低价竞销,给特色农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3)劳动力素质低,特色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全镇从事农业耕作人口中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67.5%,特色农业停留在粗放式生产的阶段,科技含量低,许多农业生产操作过程中以纯手工劳作为主,农业产出效益较差,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弱。

3、机遇(Opportunities)

(1)在政策支持方面,随着国家武陵山片区扶贫大开发、国办29号文件和中央1号文件连续9年支农政策的颁布与实施,为该镇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2)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地距娄底城区路程不到30分钟,从区位优势上带动了甘棠镇的特色农业发展,为农副产品的销售带来了便利的交通环境。(3)在市场方面,伴随着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等健康型消费逐步向城郊的延伸与扩张,对特色农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也越来越大,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4、挑战(Threats)

一是邻近乡镇的竞争。甘棠镇特色农业的起步较晚,周边的三塘铺、印塘等地已有相当规模,甘棠要取得后发优势困难较大。二是农产品卖难。近年来,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菜篮子”工程的建设,农产品的供给由短缺变为充裕,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三是在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盲目生产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肥猪屯栏头”、“蔬菜烂田头”的现象,极易削弱自身的产业优势。

二、特色农业的发展思路及建议

1、突出特色,科学规划

突出一个特色农业的“特”字,按照“产区——基地——片带”的总体框架,优化全镇特色产业布局,突出中药材、黑牛、西瓜、生猪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同时把蚕桑、蔬菜作为区域特色产业,不断扩大其产业化规模,将本土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形成“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格局。

2、依靠科技,加强产学研合作

首先,按照“引进、试验、示范、培训、推广”一体化的农业科技推广要求,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含量;其次,要深入农机推广机构与人员的改革。完善镇、村、组三级农技推广的网络体系,保证农技专业人员队伍专职专用,每村配备一名农技推广员,按时上门为农户进行农技推广,为农户提供咨询服务;再次,探索建立产学研共同体。农技站应与科研机构、地方高校建立合作模式,加快开发特色农业新品种,增强其市场竞争活力和发展后劲。地方科研机构与乡镇建立“产学研基地”,开展“农业特派员”和“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农户的科学种养水平与生产素质。

3、建立品牌,延伸产业链条

积极落实国家对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的各项扶持优惠政策,积极培育特色农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首先,强化品牌意识,以“质量产生品牌、品牌塑造形象”的原则做大、做强品牌,对全镇同一产业制定统一的生产和质量标准,在主产区推行标准化生产。品牌企业应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体系,改变传统的农业企业停留在初加工层面上,企业经济效益滞后的局面。通过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整体特色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4、办好农校,培育新型经营群体

甘棠镇农民技术培训学校要贴近农民的需要和农村实际,创新思路,开设芍药、尾参栽培、礼品西瓜种植,生猪、黑牛养殖等农村实用技术课程,对全镇的农业耕作、养殖人员进行培训。特别要结合农业生产的时令季节特征,有时效的开办各种形式的短训班,如中药材种植培训课程中应包括中药材田间管理、采挖与加工、经济效益与预测、病虫害防治、中药材集优化生产等。

本文作者:陈慧工作单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