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回顾与思索

时间:2022-02-26 10:52:26

新时代粮食安全的回顾与思索

本文作者:马国强周铭成工作单位:丹阳市农委

(1)水稻品种。60年代前后,丹阳先后引进矮脚南特、农垦57,农垦58等矮秆水稻良种,取代淘汰了曾长期种植的土种,使单季水稻产量由200-300kg跃升至400kg左右。70年代中后期,由于“野败型”三系杂交制种技术的研发成功,汕优、南优系列杂交稻逐步在丹阳全面推广,水稻产量又一次跃升至500kg上下,粮食总产和单产水平创造了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武进运城农科所、镇江农科所、江苏省农科院等科研育种单位先后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粳稻品种不断涌现和更新,这些常规杂交粳稻品种不仅生产潜力达到600kg以上,而且米质和口味、口感明显优于杂交籼稻,因而迅速取代了杂交稻,使丹阳的水稻产量再创新高。1999年全市粮食总产达53.7万吨,突现夏粮单产,秋粮单产和总产“三超”历史。(2)小麦品种。50-60年代,我国三麦自主育种体系刚刚建立,成果尚未显现,国家从意大利等引进“2419”、“西农”等小麦品种,替换地方土种,小麦产量由几十公斤提升到100多kg,但这些小麦品种有着杆高易倒、病害严重、产量不稳的明显缺陷。70年代后,淮南麦区以扬州地区农科所(现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为代表的小麦矮秆杂交育种取得重大突破,21世纪后,该所的专用小麦育种又有重大进展。从扬麦2号起,先后有多个扬麦系列品种成为丹阳地区小麦的主推品种,期间,江苏省农科院育成的宁麦6号、9号也有部分种植。这些品种产量高而稳定,有些还抗或耐赤霉病、锈病等主要病害或兼有专用性。从此,丹阳的小麦产量大幅提高,进入了稳产高产时期,近几年均稳定在350kg左右。综合技术创新确保了丹阳粮食的高产稳产解放后,党和政府坚持农业科技的公益性、基础性、社会性特点,鼓励农业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生产单位结合,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的研发创新和集成推广、应用力度,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技术创新多,综合集成度高,推广速度快,对打破丹阳的农业资源和生产瓶颈,实现粮食高产优质高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的还对江苏乃至全国粮食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作出巨大贡献。粮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建国60余年,丹阳研究、推广应用的粮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繁多,其中主要有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三麦机械灭茬免耕技术,水稻早育稀植、水稻抛秧技术,稻、麦叶龄模式栽培技术和群体质量栽培技术,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无公害稻鸭共作、草鹅连作技术,以及水稻机插秧高产高效技术等等。其中,1984年丹阳农技人员运用叶龄模式首创编绘的《杂交稻籼优3号千斤高产栽培模式图》,将丹阳的温光资源与杂交稻生育规律有机结合,具有数据化、指导化、阶段化、形象化的特点,图文并茂,科学直观,技术员看图能讲课,领导看图能指挥,农民看图能操作。这张图为全国第一张栽培模式图,1987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农业十项推广技术”之一,开创了我国用“模式图”指导粮食生产的新纪元。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使丹阳的水稻产量出现大飞跃,当年全县2.97万hm2杂交稻,平均亩产达589.5kg,创杂交稻单产历史最高水平。2004年编制的《水稻机插生产规程手册》、《水稻机插育秧流程工艺图》,在我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相关领域的技术创新为粮食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强大动力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其他领域的技术进步,化工技术、农机技术、气象预测预报技术、IT和信息化技术、新材料技术甚至太空技术都和农业技术创新有着紧密联系,其技术进步都为农业技术创新和粮食安全、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强大动力。化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了必须的化肥、农药、农膜、生长调节剂等物资,使栽培、植保、土肥新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成为可能,是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精确施肥技术、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等对作物生长进行有效调控的物质基础,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农机技术的发展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丹阳的农机化水平,到2010年,全市农用机械总动力48.09万kW,大中型拖拉机13949/61646(台/kW),农用排灌动力机械10792/83469(台/kW),联合收割机1044/23551(台/kW),机动喷雾器3112/4778(部/kW),机械面积达6.92万hm2,其中机插秧面积达2.57万hm2,机电排灌面积3.7万hm2,机械植保面积6.07万hm2,机械收获面积6.12万hm2,许多地方已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气象技术为农业生产的灾害性气候预警和减灾抗灾提供了帮助;IT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智能农业、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测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太空技术为现代育种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太空育种。

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人口众多的矛盾愈加突出地少人多是一直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据2012年权威资料,中国人口总数为13.47亿,耕地1.22亿hm2,人均耕地面积为0.9hm2,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三分之一。丹阳情况尤为严峻,人均耕地已由建国前的0.16hm2下降为0.06hm2(2010年数据),不足世界的四分之一。更为严重的是,国家和地区建设用地增加和农业结构调整使粮食种植面积持续急剧减少,上世纪50年代初约14.4万hm2,60年代平均约10万hm2,70年代平均9.27万hm2,80年代平均8.69万hm2,90年代平均8.03万hm2,目前仅有7万hm2左右。因此,要想依靠增加种植面积来保障粮食安全是不切实际的,犹如画饼充饥。环境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工业“三废”和农业面源污染以及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使农业生态环境劣化,耕地质量及综合生产力下降。主要表现:一是“三小”工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堆农田环境的污染严重;二是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三是土壤沙化加重(对全国而言)水土流失严重;四是养分平衡失调,有机质老化,土壤缺钾愈加严重。据土壤监测资料,丹阳土壤缓效钾、速效钾分别比1983年土壤普查时下降131mgkg-1、7mgkg-1,原来不缺钾的沿江圩区已成为缺钾严重的地区;五是土壤基础地力产量由80年代的约70%下降为50%上下。耕地综合生产力下降成为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瓶颈已是各界人士的普遍共识,欲以增加化肥、农药投入来保证粮食增长,将难以为继,是竭泽而渔。粮食高产优质新技术的推广落实难度大作为在农业技术推广战线工作几十年的老同志,我们深感目前农业科技的推广难度很大,粮食高产优质新技术的推广落实难度尤大。究其原因,一是丹阳本地从事粮食生产的人员多为60岁左右的老龄人,这些人客观上年老体弱,文化程度低。主观上思想保守,凭老经验种田,对新技术接受程度低,接受速度慢;二是经营分散,每户只种少量的口粮田,缺乏追求高产更高产的积极性;三是外来大户多,他们往往迷恋当地的技术或经验;四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网络)线断网破,尤其是镇、村两级的农技人员编制少,杂务多,有的甚至还要挣钱养活自己,很少有心思认真搞新技术推广。其他因素比较效益、价格、流通体制等政策因素也会对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邓小平同志早就断言:“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作用一是保障粮食播种面积的基本稳定或有所恢复,二是鼓励和保证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来确保粮食安全。因此,归根结底,农业科技创新才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出路。在粮食品种选育和推广上求突破如前所述,品种更新对提高丹阳粮食产量的作用十分巨大。有资料表明,品种对粮食高产的贡献居所有技术之首,约占40%。因此,在品种选育上求突破,是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技术措施。目前,丹阳推广应用的主要粮食品种,其产量潜力,水稻每667m2约700kg,小麦约400kg,均处于较高水平。今后的目标,是引进900kg/667m2以上的超高产优质水稻和500kg/667m2的优质或专用小麦品种。同时加大优质高产粮食品种的提纯繁育和推广力度,在良种覆盖率上下功夫。在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上求突破首先,要科学规划、建设高标准的农田基本设施,尽快修复因国家和地区建设毁损的灌排系统和田间道路等配套设施。其次,要及时进行农村拆迁土地的复垦,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用高科技使之及早恢复和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其三,加大投入建设高标准粮田,使之逐步覆盖全市各主要产粮区。其四,要综合运用耕作、生物、平衡配方施肥等技术,如增施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秸秆还田,科学合理轮作,因土因作物精确定量施肥,全面提高土壤养分和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在粮食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上求突破改变重稻轻麦观念,促进稻麦双丰收。大力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的稻麦新品种,集成应用粮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病虫草鼠综合防治技术、现代农机装备、农业信息化技术等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加大现代技术在粮食生产中的应用,如自动化节水栽培,光诱捕、性引诱扑杀害虫技术,纳米激活肥性技术,微生物肥料缓释休眠技术,太空育种技术、基因工程、灾害性气候预警及防御、病虫害信息自动化预测预报预警与无公害防治技术等。可以预见,通过农业科技人员的不断开拓创新和不懈努力,大量先进实用科技应用于生产,粮食单产将会再现大飞跃,稻、麦两熟产1500kg/667m2,将是可以期待的目标,粮食安全会更有保障。在提升粮食产业化水平上求突破要逐步解决“分”的太多,“统”的不够的问题。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通过土地流转,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化服务组织等,因地制宜发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经营型和统一服务型适度规模经营,切实提高粮食生产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管理水平。在提高科学种田水平上求突破全面落实中央2012年一号文件精神,加强和稳定县镇两级农业技术队伍,健全村级农技推广网络,配备村级农技员,体现公益性、保证财政,强化责任,绩效考核,为三农提供顺利畅通的优质技术服务,彻底解决农技推广“最后1公里”现象。通过科技入户、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资质培训等多种形式搞好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科技素质,使农业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