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论文:小议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

时间:2022-02-26 10:48:04

粮食安全论文:小议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

本文作者:华冰工作单位:中共漯河市委党校

现阶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农业稳定与农民增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第六次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这足以说明中央对三农的重视。在价格比较稳定的条件下,粮食产量增长必然会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农民的持续增收才能更好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进而保障国家的粮食稳定与安全。(二)是适应我国粮食供求平衡的需要当前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粮食产需缺口扩大。据估算,到2030年,我国人口如能控制在15亿,人年均粮食消费量如能控制在500公斤,则需要粮食7.5亿吨,与现有产量相差1.8亿吨,这也是我国农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国家非常重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我国新研制的超级水稻亩产900公斤,创造了世界杂交水稻史上迄今尚无人登临的一个高峰。(三)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只有粮食充足了才能使人们有充足的精力从事各种生产活动,才能保障市场物价的稳定,可见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要保证一国的国民经济健康运行,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四)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社会稳定及构建和谐社会“民以食为天”,这是古人对粮食重要性的高度概括。今天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只有粮食充足了,每个人有饭吃,人民才会安居乐业,社会才会稳定,所以,粮食又是社会赖以稳定的基础。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保障弱势群体的粮食供给。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2300万,城市下岗失业、收入水平低、需要救助的人口近2200万。这些弱势群体收入低,食物时常得不到保障,这与那些高收入富裕阶层相比形成明显的不协调,导致社会的不和谐。弱势群体食物供给的不安全不仅会导致社会的不和谐,而且会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政府应实行粮食救济措施,满足其基本需要。所以,为了满足人民的第一生活需要,保证社会稳定,为了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保障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

严格保护耕地,这也是贯彻中央一号文经济/件精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个重要问题。严格保护耕地要从两个内涵上理解,其一是保护耕地的数量,同时更要关心耕地的质量。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为了高产,用地而不养地,以至于耕地质量普遍下降。其二是耕地作为一种土地资源,和林地、草地一样,国家应对耕地实施动态监测,应该对耕地土壤在多年没有普查的基础上进行一次全面普查。二是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很薄弱,靠天吃饭这个局面也很难改变。我国现有耕地中中低产田约占2/3,粮食单产不稳定,年际间波动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例不足47%,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虽然国家在预算内的资金和国债投资对主产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包括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农业组织方面的建设,都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就总体而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抗灾减灾的能力不强仍是一个突出问题。由此不仅会增加农产品成本和农业经营风险,还会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甚至妨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农业大省吉林为例,该省现在的农业基础设施大都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目前,全省灌区骨干建筑物完好率不足40%,配套率不足70%。三是由于种粮的比较效益低,激励农民和地方发展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不能够因为目前粮食形势的好转就对我们国家长远的粮食安全掉以轻心。尽管国家多次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但目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还是不高,影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着经济的复苏,企业对农民工需求增加,种粮比较效益将进一步下降。例如河南省———我国粮食产量最大的省份,据该省统计局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360个农户的粮食生产成本及收益状况的调查,2009年农民种植小麦的亩均成本为590.8元,比上年增加42元,增长7.7%。按全省平均单产387公斤/亩、均价1.7元/公斤计算,每亩小麦的主产品产值为657.9元,比上年增加77.4元,亩均收益约为232元(主产品产值扣除生产成本加种粮补贴,下同)。依据同样的计算方法,2009年河南农民种植玉米的亩均收益是279元。按目前河南农民户均承包5亩耕地计算,若两季只种小麦和玉米,户均年种粮收入为2500多元,仅大致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两个月的收入。

现阶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新思路

(一)建立一把手保护耕地责任制。针对十分严峻的耕地形势,近年来政府也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效果不佳。目前,全国普遍存在用地浪费和土地利用粗放的现象。要想粮食安全不受威胁,应建立一把手保护耕地责任制,并实行耕地保护一票否决制度。现在农村承包地、林地、住宅地产权主体虚置,不能有效地将资产变为资本。当前我国以赋予农村土地资产属性为重点的新一轮产权制度改革已经蓄势待发。因此,应尽快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以调动农民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二)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解决这个难题没有别的办法,必须依靠高科技改造传统农业。首先要大力发展种业。只有培育出更为优良高产的种子,才能满足国家对粮食的需求,保障农业的连年丰收。农业的许多领域都与前沿科技联系密切,如良种培育技术、转基因技术等。所以,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其次我国农业要走内涵式增长之路,以科技兴农为动力,在提高亩产上下功夫保粮食安全,在耕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亩产提高了,我国粮食安全才可能没有问题。(三)适度发展规模农业。发展规模农业是当下保障粮食安全的一个良策。近年来,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转移出来,为加快土地流转、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指出,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搞好农村土地流转,可以优化农村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基层要专门成立土地流转服务机构,作为规范和激活土地流转市场的桥梁,为群众提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关服务工作,鼓励适度发展规模农业,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保证粮食生产逐年增收。(四)建立农业保险与粮食安全预警制度。农业与自然天气的关系紧密相关,干旱和洪水等天灾很容易使脆弱的农业损失惨重,需要市场经济体制下完善的农业保险替他们分担压力。同时要根据丰年、歉年的区域粮食生产情况,逐步建立粮食生产、需求、储备、市场动态及突发事件跟踪的监测预警分析制度,做到胸有成竹,随时确保粮食安全。(五)大力提倡节约粮食,制定粮食节约政策。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他们早已解决温饱问题,向小康社会迈进。然而人们珍惜粮食的观念也越来越淡薄,浪费粮食的行为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学生人群和在外就餐人群中,浪费现象更为普遍。为此,要制定鼓励节约用粮、减少浪费的相关政策措施,大力提倡和引导合理节约用粮,使节约粮食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减少粮食浪费。一要灵活运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抑制过度消费和不合理消费,鼓励节约消费、合理消费。二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引导作用,广泛宣传节约粮食、爱惜粮食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全民粮食安全意识,做到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形成“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