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下农村金融改革思考

时间:2022-11-22 04:04:14

供给侧下农村金融改革思考

【摘要】2016年党中央提出要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仍聚焦农业领域,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今年改革的主题。但是,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无法满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融需求,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针对新经济下农村金融的供给现状、存在的问题等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金融;金融机构;金融服务

一、农村金融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农村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对落后的发展水平与日新月异的农村经济发展不匹配。因此,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关于农村金融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一)农村金融供给现状分析。1.供给机构多样化但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我国农村金融的供给机构主要有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和以典当行、自由借贷、钱庄、民间集资等为主的非正规金融机构。目前,正规金融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供给只能满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近三分之一的需求。另外,供给风险较大、供给成本较高、市场风险上升等因素均加剧了供给机构多样化和有效供给不足。2.农村金融服务效率较低。由于自身管理机制的不完善和受贷款资金来源的限制,我国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往往忽视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完善。为节约经营成本,农村金融机构通常将城市金融服务方法和方式套用在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上,这样势必会造成支农力度有限。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现有的金融服务还是以传统的存贷汇取等业务为主;农村金融服务网点不足、农村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较少等问题。(二)农村金融现存的问题。1.农业本身存在的问题。首先,农业是弱质产业,金融支持农业存在高风险与高成本。虽然国家采取多种方式引导金融支农、助农,但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进程仍旧缓慢。其次,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业经营方式使得各种农业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导致农业经营主体的担保能力比较差,与银行的信贷原则背道而驰。最后,农业的从业者——农民自身的特点也导致金融机构的供给不足。2.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供给侧产生的产能问题使得金融机构的传统经营模式问题层出不穷,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降低了金融支农优惠政策的吸引力,因此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受到阻碍。另外,政府在新型农村金融市场方面的支持政策并不足,甚至还存在空白。农村金融的需求主体还存在金融信用知识匮乏、自身贷款条件不够等问题;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对于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三农工作的积极性不高。(三)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1.农业供给侧改革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新机遇。农业供给侧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改革,在拓宽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同时,也为农村金融的供给主体提供了新机遇。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实施过程中,为满足各农村主体不断变化的金融需求,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主体将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进行,使得农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等各个方面逐步推进,也促进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向的转变。2.农村金融机构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提供支撑。据《2016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公布的数据,截止2016年底,农村地区银行网点数量达12.67万个。庞大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络是支持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坚实保障和有力支撑。此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机构针对不同的市场经营主体所积累的金融产品,以及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相对专业的人员配备,使得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时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农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建议

(一)增加农村金融支农的供给能力。主要包括供给能力和供给意愿。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提高农村金融机构对于涉农贷款的支持力度,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支农方式,促使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的投入力度。其次,农村金融机构要不断加大创新的力度、提高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质量,在数量和质量上满足农业经营主体。再者,金融机构需要转变涉农的供给意愿,更好地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资金的流动性。农村金融机构应深入调研农村金融的多样化需求,提供不同贷款给涉农经营的主体,发挥市场本身的主导作用,合理分配信贷资源。农村金融机构要精细化管理自身的经营,减少业务经营方面的损失,降低金融成本,保证整体的收益可以满足企业运营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高效便捷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络,优化网点布局,节约人力和经营成本,为支农建设夯实基础。(三)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首先,要以观念创新为导向,提供差异化和综合化的产品与服务。其次,要以业务创新为核心。创新结算手段,推广网上银行、移动互联网等新型支付业务,开发针对农村经营主体的信用证、信用卡等工具;创新产品和服务,在各种金融证券方面不断地探索新的支农方式;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再者,要以服务和产品的创新为重点。创新融资方案,既满足涉农企业的抵质押担保问题,又可拓宽农村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空间。最后,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运用新兴的信息技术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息数据,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农村金融机构创新服务的促进作用。(四)降低农村金融风险。农村金融是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加之农村金融市场相对宽松的市场准入政策,使得农村金融存在一定风险。在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进程中,应当做好农村金融的风险防控工作。首先要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强化贷款管理。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信用体系,正向引导农村经营主体树立良好的守信意识。最后,要加强金融监管,以风险监管为核心,形成农村金融风险识别、监测、评估、预警、控制等完整的风险监管体系。农村金融机构应该在新一轮的供给侧改革浪潮中,科学定位努力找准自身的优势所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普惠金融事业和农业现代化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一份贡献。

作者:黄京晨 尚小琳 宋丽 单位:齐鲁工业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史小燕.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路径创新研究[J].经济论坛.2016年,第7期:38-42.

[2]杨蕾,杨兆廷.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及侧重点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6年,第2期:60-62.

[3]杨蕾,杨兆廷.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内涵及创新机制[J].商业经济研究.2016年,第19期: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