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时间:2022-10-11 11:23:03

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路径选择

摘要: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战略指导思想,单纯的经济援助和项目带动扶贫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精准扶贫的要求。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实施教育扶贫并且凸显职业教育的扶贫助困功能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生资助、精准培养、扶贫培训、就业、社会服务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路径,为地区脱贫攻坚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路径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发展不够平衡。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一直非常重视扶贫工作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全国14个地区,592个县,12.8万个村,人口大约有7000多万[1]。这些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被确立为2015至2020年必须完成的国家战略,也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攻坚克难的首要问题。基于新时期扶贫工作任务的紧迫性、艰巨性和新形势、新特点,目前我国确立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逐步明晰和完善了扶贫工作的扶贫对象、方式、目标、路径、成效等,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政策依据和清晰的路线方法。

一、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意义

(一)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扶贫模式不能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在2013年11月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强调“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此后随着我国扶贫工作的逐步深入,又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精准扶贫,逐步形成了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核心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精准扶贫思想是针对我国扶贫工作在新时期呈现的新特点而提出的,首先,随着扶贫标准不断上调,意味着我国的扶贫已经从生存型贫困转为发展型贫困。目前我国的国家标准贫困线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2010年不变价),之前我国的标准贫困线分别为1986年制定的绝对贫困标准206元/年和2000年制定的低收入标准865元/年,2007年调整为1067元/年[2]。扶贫标准的不断上调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扶贫策略必须做相应的调整。其次,我国贫困人口收入与其他人群收入差距继续扩大,贫困已经由绝对贫困转变为相对贫困,而且日益严重。国务院扶贫办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国592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00元/年,仅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4140元/年的53.1%,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786元/年的15.9%[3]。再次,返贫率居高不下而且具有频发性和反复性。脱贫户抗风险能力差,一旦出现一些经济或生活中的任何不利因素,就会迅速返贫。如甘肃省贫困发生率达21.3%(2008年),返贫率一般为20%-30%,灾年可达45%[4]。所以,传统扶贫那种单纯的经济援助和项目带动的模式在新时期显然是行不通的,扶贫要“更加注重扶贫对象观念的解放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5]”。纵观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大多数地处边疆,但都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如相对辽阔的占地面积、丰饶富集的矿产资源、别具一格的自然景观资源、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资源,这些都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但是缺乏专业的人才去开发和利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扶贫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必由之路和必然举措。(二)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有利于增强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职业教育是推进教育扶贫的最直接有效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与普通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相并列的一种教育类型其主要教育功能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所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服务最贴切、贡献最直接的一种教育类型。本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发表联合声明,明确指出,“教育和培训有助于人的个性发展,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教育和培训还可以传授增加收益和创收的技能与知识,帮助人们摆脱贫困[6]。”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了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书》,建议书包括10个部分共100条,其中第2条明确提出:应将技术与职业教育视为有助于减轻贫困的一种方法[7]。职业教育对于群众脱贫致富的帮助直接、快捷、有效,对少数民族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基础差、底子薄,交通相对不便,加上使用语言不通等因素,很多地方教育条件与外界有较大的差距,再加上家庭贫困等原因,当求学条件或成本超过家庭承受能力,或者思想上缺乏“教育改变命运”的预期,就会轻易让孩子放弃上学,陷入“低人力资本投资—低就业—低收入—低人力资本投资”的贫困恶性循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扭转这一现实的有效途径。第一,就教育个人投入而言,职业教育是贫困家庭可选择的性价比最高的教育类型。我国自2010年起实行了中职生免除学杂费并补助生活费即“两免一补”的政策。内蒙古自治区从2011年增加了免除范围,实行“三免一补”。并且也逐步加大了高职教育阶段学生资助力度。第二,就教育布局来看,少数民族地区各中职、高职学校大多分布在基层,而且具备双语教学条件,就教学方法来看,职业教育以培养实践技能为主,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少数民族学生语言障碍,降低了学习难度。第三,就接受教育的成效而言,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乐观,部分专业或技能突出的毕业生起薪甚至超过本科生。很多职业院校毕业生通过劳动成为家庭经济来源的主要承担者,整个家庭因此摆脱贫困。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以教育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非常明显。

二、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路径

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二是对于社会贫困群体技术技能的培训,这是职业教育服务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要渠道。另外,职业教育还可以通过招生、就业、精准培养、科研、技术服务社会等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延展自身的扶贫功能。这些领域是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辅助渠道。(一)入户驻村宣传职教,增进对职业教育认知政府层面派驻的帮扶干部和职业院校招生人员要深入贫困家庭,对于贫困家庭现有劳动力和潜在的劳动力进行精准摸底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业基础、个人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推荐他们选择合适的教育类型并指导他们进行专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同时大力宣传当地职业院校,让当地民众对地方院校的层次、特点、专业、优势以及可以享受的各项资助政策全面了解。因为在信息沟通不对等的状况下,一方面是国家和自治区不断出台加大教育扶贫投入力度的各项政策。另一方面是受众群体不知情、不争取。这种状况必然导致政策执行没有实效性。另外,要切实加强对于贫困家庭人员升学就业、参加培训以及进行职业规划的帮扶。在精准评估并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于职业教育如何对接精准扶贫在“入口”即招生方面地方可以出台相应政策。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在这方面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2007—2011年,锡林郭勒盟出于保护草原生态的需要大力实施围封转移战略,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经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争取,对于处于围封转移区域范围内的牧民子女实行降分录取。其降分录取资格由旗县一级政府围封转移部门认定,相应资助资金也由旗县一级政府围封转移部门转移拨付。学生入学以后,学院在征求学生本身意愿的基础上,评估其学业水平、兴趣特长后再分到不同的专业和班级。这样一种模式为目前职业教育与精准扶贫的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借鉴。(二)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减轻家庭困难学生经济负担深入实施国家资助体系的各项政策措施,建立完善的奖、助、贷、补、免、减、勤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全方位贫困生资助体系,让每一位家庭困难的青年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资助,学生应助尽助覆盖率达100%,实现“不让一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承诺。在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指导下,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协同扶贫部门与贫困认定、建档立卡等工作相结合,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网上申报申请信息系统,确保应助尽助。在学校内部定期组织勤工助学招聘会,在为家庭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得到就业锻炼,提升自身能力。开展学长计划,由高年级品学兼优的学生结对帮扶新入学的家庭困难学生,从生活、学习、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优秀学生的示范效应。积极创新资助工作模式,建立包括经济资助、学业资助、就业资助、精神资助的“四资助”全面培养模式,推动贫困生健康成长,全面成才。(三)提高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增强其吸引力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当地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教育布局的调整,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将地区内各类中专、技校和成人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后升格成为地区综合高职院校。如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有十一所地区综合型高职院校,新疆、西藏、青海其他三大牧区职业教育资源的合并或整合情况有所不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区大部分合并升格为高职层次院校,西藏自治区、青海牧区六州的地区大多数整合资源成立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这些职业院校是地区唯一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平台,是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的主要阵地,其办学实力和水平要直接影响职业教育对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贡献值。首先,职业院校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双语”、“双师”师资队伍。熟悉牧业、工业、副业生产一线情况的技术专家或者是具备某项技术专长的行家里手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骨干,更是教育培训专家,同时也可以成为致富带头人。这样的师资人才需要长年本土一线生产经验的日积月累和对于某项技能的多年磨炼,需要的周期很长。各级政府和学院要按照人才成长规律,加大对他们的培养、支持、奖励力度。其次,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一些以就业为宗旨的符合职业教育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打通毕业生从边疆民族地区到一、二线发达城市就业渠道。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第三,大力建设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的第一产业专业和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专业,比如现代畜牧业、特色畜产品加工,民族音乐、民族手工艺制作、民族体育等等,这些专业的开办和建设水平不仅要为当地现代畜牧业和民族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提供人才支撑,充分影响着这些产业的发展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职业教育扶贫培训的质量和效益。(四)锁定扶贫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培训职业教育机构与扶贫部门积极进行信息沟通,精确锁定贫困目标培训人群,保障每个贫困人口的教育培训权利。教育培训机构根据贫困人口劳动力数量、分布、受教育程度以及接受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向,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培训时间以及培训项目和培训内容。在培训内容上贴近生产一线或生活需求。如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扶贫培训的培训内容都贴近生产生活:有牧民实用技术、民族服饰制作、奶食品制作、居家理财、健康保健等等,广受牧民欢迎。同时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时间上可长可短,视内容而定。培训师资为本地专家技术人员或外地聘请专家,在培训结束后会与培训学员保持联系,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在选择培训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时,要以培养实践技能为目标,以实践操作教学为主要方式,同时兼顾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认知特征等,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人口居住较为分散,所以培训场地尽可能放在农牧业生产一线,化整为零,专家送教上门,精准服务,少采取或者不采取集中在教室授课的方式。也可以开设流动课堂,根据现有师资、教学条件或者当地生产生活中面临的技术问题组建队伍,流动教学,形成培训内容的“超市”,有需求人群可以自主选择,就近到现场学习,提升培训实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大牧区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强职业教育扶贫工作信息化建设力度。做好互联网+职业教育扶贫领域的突破创新。可以利用视频教学建设教学视频资源信息库,教学视频尽可能多采用示范和实际操作,形成面向贫困人群的“培训包”。积极开发手机APP应用学习软件,利用互联网技术,远程学习。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既可以降低学习者的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又可以激发教育对象的自主选择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实施过程中既要考虑培训内容的全面性,又要考虑受众的接受能力,在不断改进中提升服务水平。(五)建立贫困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机制职业院校就业部门和劳动就业管理机构、扶贫机构沟通协调,建立贫困大学生信息库,摸清核准贫困家庭大学生家庭状况、学业情况、就业创业意向,针对性地进行就业、创业教育,优先推荐贫困家庭毕业生就业创业,延长就业跟踪年限,实行精准帮扶。对于高校毕业后义务服兵役或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的学生做好学费代偿和贷款代偿,对回乡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贴息贷款政策。而对于家庭特别困难、就业难度很大的毕业生实行了“托底”安置,一是安排其进入社区公益性组织,从事政府出资的公益性工作。二是院校内部为贫困家庭毕业生提供一部分工勤或服务性岗位,确保贫困大学生就业。实现一人长期就业,全家稳定脱贫。(六)利用职业院校资源优势,服务贫困家庭职业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和技术能力,深入广大牧区,为一线生产和牧民生活提供科技和文化服务,从源头减少贫困的发生。一是通过电台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进行科学普及,用当地民族语言和广大牧民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文化和进行技术推广。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地区的高职院校———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在内蒙古电视台蒙文频道合作录制《身边科技》栏目,内容涉及牧区生活及畜牧业生产各个方面,不仅在内蒙古地区有很好的反响,而且在蒙古国也有较高的收视率。学院组织广大教师编写《现代牧民实用技术读本》,为现代畜牧业技术推广打好基础。二是采取“送教下乡”、“送技下乡”的方式,提供一对一的技术服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新技术服务形式,使技术服务常态化。如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兽医专业教师常年为广大牧民开展的远程诊疗兽医服务就很好阻断了牧民的因灾致贫,从源头上抑制了贫困的发生。三是在广泛了解广大牧民的生活方式前提下,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送教下乡”“送医下乡”,从健康意识的提高、常见疾病的防治以及居家理财等多方面进行引导教育。从根本上减少因病致贫、经营不善致贫等贫困的发生。精准扶贫是相对于过去的粗放式扶贫而言的扶贫工作的升级版,与过去粗放式扶贫的核心区别在于精准。所以,如何将精准思想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服务扶贫工作的整个运作过程,抑或是精准理念融入程度既是新时期扶贫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检验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标尺。教育是一项树人的工程,目标是培养人才。而对于贫困家庭的成员而言,他们对于教育的预期目标更是多重且多元的。俗话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职业教育对于贫困家庭而言应该做到的就是“就业一个,培训一人,脱贫一家”,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教育措施要更加具有针对性,即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为个性,管理更加精细。针对不同的受教育个体精准分析,靶向培养,让贫困家庭的青年学子“进得来,学得好,留得住”,让受培训的学员“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为地方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培养技术人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黄进丽 单位: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公衍勇.关于精准扶贫的研究综述[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75-78.

[2]马建富.扶贫新政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策略的选择[J].职教通讯,2012(16):27-33.

[3]刘娟.贫困标准上调与扶贫开发思路调整[J].理论探索,2010(1):89.

[4]陈家沛.如何应对甘肃的高贫困率与高返贫率[EB/OL].www.gscn.com.cn/.

[5]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EB/OL].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1/content_2020905.htm.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的联合声明[Z].汉城会议,1999.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书[Z].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