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转型措施思索

时间:2022-08-24 03:16:57

中国贸易转型措施思索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加工贸易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导贸易方式。与成绩并存,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加工贸易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对加工贸易必须从宏观角度、全球化视野理解,才能探索出一条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最优化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发展道路来。

一、加工贸易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一般意义上的加工贸易,是指外国企业以投资方式把生产能力转移到东道国,加工装配产品后运出东道国销售的过程。狭义上的加工贸易,是指对来料或进料加工采用保税监管的贸易方式。但是,这两个概念都仅揭示了加工贸易的表象。笔者认为,加工贸易蕴含着深刻的全球利益背景,反映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变迁。

(一)加工贸易是跨国公司全球布局、谋求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方式过去几十年,跨国产业转移是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现象。跨国产业转移是经济学中“比较优势”理论的具体实践。跨国公司利用各国的优势,将注册、融资、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在全球范围展开,各个环节被布局在成本最低的国度,通过加工链条或增值链条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以世界范围内的最低成本组合实现了全球套利最大化。跨国公司和分布在各国的子公司之间的经营关系具有了加工贸易的特征。

(二)加工贸易是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加工贸易与国际投资及国际贸易紧密相连,体现了商品和资本交换的国际化。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跨国产业转移,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世界经济“资源一体化、生产一体化、市场一体化”的特征愈发明显,其中加工贸易发挥着关键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高度,才能认清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全球背景和长远趋势,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中去。

(三)中国要利用加工贸易全球配置资源的特点,建立自主的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即开展以我为主的加工贸易目前,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产业链布局中,中国主要存在于其中的两个环节(即初始的生产加工环节和终端的市场返销环节),高科技产品的核心技术较为缺乏。据不完全统计,医药行业的95%、芯片80%以上、数控机床和纺织机械70%以上、汽车行业90%以上的专利都是国外的,产品附加值和最主要的利润被跨国公司获得,这使得中国在国际分工和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中国加工贸易的未来发展,不应该是单向的、单纯引进外资的加工贸易,要逐步摆脱西方跨国公司加工产业链的桎梏,学会自主利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和市场,建立自主的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条,在经济全球化的版图上确立自己的地位。

二、与加工贸易发展相关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几个与加工贸易密切相关的问题。

(一)GDP中国GDP目前排名全球第二,其中加工贸易带动成分很大。笔者认为,随着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制造业转移到世界各地,以国内生产总值统计的GDP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真正经济实力。一个国家真正的经济实力=该国国内生产总值+该国在海外的资产总值-别国在该国的资产总值。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经济实力仍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中国不能依靠加工贸易的粗放式发展拉动GDP增长,必须培养自主的核心竞争力。

(二)外贸统计当前国际贸易的统计原则是按照原产地进行统计。按照这种统计方法,去年中国“贸易顺差”超过3000亿美元,大部分是加工贸易顺差。笔者认为,这种统计方法不科学:首先,很多中国加贸企业对美的出口,本来就是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或者美国企业在华的“代工”企业的产品;其次,它没有反映产品的加工增值情况;再次,它没有反映文化、金融、服务、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国处于“逆差”的情况。因此,按照现行原产地规则统计的中国“贸易顺差”,实际上是“被顺差”。鉴于现行进出口统计干扰统计真实性的情况,笔者建议除按原产地进行进出口统计外,另设一套统计指标,将欧美国家在中国设立以及为其代工的加工企业进出口总值进行单列,并与国家进出口总值对照,真实反映贸易情况。

(三)外汇储备我国外汇储备现状是“藏汇于国”,截至2011年6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万亿美元,而发达国家大多“藏汇于民”。政府集中管理的巨额外储具有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带来负面作用,中国外汇储备购买美国“两房”债券和美国国债造成的损失可谓“前车之鉴”。如何使用外汇储备,提升加工贸易发展水平,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本文第五部分“发展建议”中会进行论述。

三、30年来加工贸易发展的状况及问题

加工贸易是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正确选择,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做出的正确经济决策,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发展要求。30多年来,加工贸易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就业、出口创汇,以及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等方面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现行加工贸易发展模式也暴露出负面问题。主要表现在8个方面:

(一)在带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中国仍处在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加工贸易的发展,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国际制造业通过加工贸易渠道大规模向我国转移,使我国迅速成长为制造业大国,赢得“世界工厂”称号。但是,当前我国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跨国公司在产业链上占据主导地位,掌握着市场、销售渠道和定价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能力大多放在境外。我国加工贸易大多只参与加工装配环节,劳动密集度高,技术含量较低,这使我国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世界加工厂”。

(二)在给跨国公司、外资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内资企业和民族工业仍需要更多的参与机会加工贸易在吸引外商投资方面起了关键作用。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主要由外资企业主导,外资加工贸易企业对海外母公司或者委托加工公司的依赖程度很高,大多数加工贸易业务在境外母公司与境内子公司及外资配套企业之间进行。以外资企业为主体的加工贸易企业形成了相对封闭的生产网络和产业集群,既导致加工贸易增值利益外流,也不利于民族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国内配套程度的提高。

(三)在提升“中国制造”技术水平的同时,高端、核心技术仍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中30年多来,加工贸易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工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外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封闭性导致对国内企业的技术转让比重较小。当前,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但研发出的关键技术被跨国公司严密控制。当前外资企业在内地的技术转移主要发生在母子公司之间,内资企业获得技术相对困难。

(四)在带动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生态、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加工贸易促进了中国GDP持续增长。但是与之伴随的是为发展加工贸易付出的成本,有些外资企业将技术水平低、环境污染重的工业转移到我国,部分地方政府坚持GDP为核心的政绩观,片面重视外资规模,部分地区以加工贸易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占用了大量土地。加工贸易高度集中的东部沿海,土地、能源、资源消耗大,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五)在积累贸易顺差、增加外汇储备的同时,带来了外贸依存度过大、贸易保护政策等问题加工贸易是我国贸易顺差的重要来源,创造的外汇为我国工业化提供了条件。但是,“顺差”导致的贸易摩擦正在成为对外贸易的常态,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则是贸易摩擦升温的另一种表现。另外,现行加工贸易模式使我国外贸依存度过高,我国经济及出口在一定程度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冲击,进而容易产生就业、社会稳定等问题。

(六)在吸纳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代工企业和劳动者仅得到加工费和劳动报酬加工贸易的发展,为闲置劳动力创造了就业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维护了社会稳定。但跨国公司将生产转移到中国,决定性因素是中国拥有丰富而价格低廉的劳动力。即便是长期从事OEM的大型代工企业,如富士康、广达等,也处在跨国公司产业链的低端,赚取微薄的加工费,劳动者也只能获得低廉的报酬。而且在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后,跨国公司向国外转移生产线的趋势已经出现。

(七)在享受“超国民待遇”措施的同时,对中国的财政和税收贡献小于一般贸易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逐渐形成一整套加工贸易政策与监管体制。国家对外资企业开展加工贸易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出口退税、“两免三减”等,这实质上是一种“超国民待遇”。此外,从实际情况看,与一般贸易相比,加工贸易对我国的财政税收贡献较小,外资企业规避税收的现象时有发生。

(八)加工贸易在拓展海关职责范围的同时,给海关监管和打私工作带来压力加工贸易的发展拓展了海关的职能,2003年,国务院批准海关总署增设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目前许多东部地区、大多数中西部地区的海关,主要业务是加工贸易监管。但是,加工贸易快速发展,对海关监管能力也形成严峻考验,海关监管长期面临严格把关和提高通关速度的双重压力,加工贸易走私目前仍是最主要的走私形态之一。虽然多年来海关改革创新不断,但也只能暂时缓解监管力量不足与加工贸易业务量迅速扩张的矛盾。

四、国内学界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观点鉴于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国内部分专家和学者提出了一些观点和对策,在此逐一进行辨析:

(一)观点一:取消加工贸易部分学者提出,应该“先征后退”,逐步取消加工贸易。笔者认为,当前中国还没有发展到可以取消加工贸易的阶段。首先,我国关税水平高于发达国家,进口还要征收17%的增值税。实行“先征后退”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高于发达国家。其次,我国金融体系下,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实行“先征后退”给企业带来的负担同样高于发达国家。再次,我国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状况决定了缓解就业压力仍是我国发展加工贸易的主要目的之一。第四,国际大环境制约。在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没有根本改变、国际性金融危机持续发展的严峻情况下,如果贸然取消加工贸易,将可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二)观点二:延长产业链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部分学者提出拉长加工贸易产业链,吸引跨国公司将中、下游环节在华投资的思路。笔者认为这个思路的积极意义在于在华产业链拉长后,跨国公司在因劳动力成本等因素考虑搬迁其在华企业或者转移代工企业时增加了困难,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低端地位。

(三)观点三:引进研发中心部分学者提出给予优惠措施,大力引进外资研发中心的思路。笔者对这种观点原则上也没有异议,但是这仍然治标不治本。首先,研发仍然是外资企业主导的研发,研发成果依然为外资企业拥有,在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封闭体系内,民族企业并没有得到技术转让的机会。其次,即使跨国公司把研发中心放在中国,其加工工厂受成本等因素影响,一样可以转移到成本更低的国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外资企业“候鸟效应”。

(四)观点四:向中西部转移部分学者提出转型升级的对策是将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转移到中西部。笔者认为,加工贸易区域之间的转移,必须考虑到中西部的生态、环境、资源承受力。单纯劳动密集型、对生态和环境不造成影响的加工企业,可以转移到西部,其他类型的加工企业,特别是高耗能、耗水、污染的企业,以中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不加选择地承接将会带来巨大风险。

五、关于加工贸易的转型路径思考

笔者认为,对于加工贸易升级路径的选取应立足于两条原则:一是掌握核心技术,培养自主的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造力。也就是“弯道超车”,在核心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二是坚持以我为主,大力促进民族工业和内资企业的发展。只有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先进制造业才是中国可以依靠的经济基础。针对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笔者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国家层面应该确立目标清晰、路径可行的加工贸易长期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2004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加工贸易研讨会,国务院领导亲临并作专题发言,对于统一认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家各部门对加工贸易认识的分歧持续升温。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政策,仅靠商务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海关总署远远不够,财政部、税务总局、外管局等必须参与。笔者建议召开全国性的加工贸易研讨会,各部委、各界专家学者参加研讨,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加工贸易发展的前景、路径和配套政策等深入研讨,进一步统一思想,在此基础上制定全国性的加工贸易政策。笔者建议:加工贸易发展应确立由内及外四个层面的发展目标。最核心的目标是扶持具有创新能力的国内企业建立跨国公司,开展全球加工贸易。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提高民族企业参与加工贸易的水平,使民族企业在配套中提升层级档次,最短时间内掌握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渠道。第三层次的目标是对现有加工贸易企业进行整合,鼓励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端产业链等方向转变。最浅层次的目标是对现有加工企业实行分类管理,提高准入门槛,将高污染、高耗能企业淘汰出加工贸易行列。

(二)支持加工贸易企业特别是民营加工贸易企业加强技术引进和创新一是积极探索利用外汇储备支持加工贸易发展的方式。利用欧美国家陷入金融危机的时机,建立外汇储备支持国内企业发展的机制,支持国内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开展跨国并购,引进先进技术,必要的时候,可由国外企业出面收购,规避经济安全调查。二是通过强有力的政策、经济等手段,促使欧美国家尽快取消技术出口限制和封锁;加强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收集、引进和吸收,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制定对外资企业的分类管理措施,对转让技术、知识产权的给予政策鼓励和优惠,对不转让技术的提高准入门槛。三是鼓励和推动企业进行自主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核心、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对关键技术研究给予支持和补贴。放宽技改设备引进门槛,对民营企业引进设备给予和外资企业同等优惠待遇。变招商引资为招商引智,鼓励留学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回国效力。四是实行税收等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研发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最终目的是通过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培养本土化的高科技人才,这些人才将成为中国企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依靠力量。

(三)推动加工贸易向内资主导型、可持续发展型、高附加值、区域合理布局方向发展首先,建议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持国内企业从事加工贸易,最终实现加工贸易国内企业主导;国内应发展与加工贸易产业相匹配的配套产业,减少对国外产业的依赖;鼓励外资企业与国内配套企业开展合作,对选择国内企业配套生产的,给予优惠措施,对刻意阻碍国内企业进入外资企业加工体系的,给予相应的政策限制;在料件采购上,采取优惠措施,鼓励向扩大国内采购转变,增强加工贸易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其次,完善加工贸易分类管理办法,按照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环保等方面要求,建立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通过政策落差,优化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将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建立加工贸易产业退出机制,结合产业特点和发展阶段,有区别地采取不同优惠政策,直至取消优惠,适时将加工贸易转为一般贸易,引导转型升级。再次,国内企业要抓住知识型产业和服务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机会,学习跨国公司资本、市场、品牌、营销、管理运作等方面的经验,提升自身产业水平。特别是在我国严重落后的服务业方面,促进国内企业向分销、仓储、运输、金融保险、贸易以及国际营销等服务环节延伸,学习印度等国家开展国际服务外包业的成功经验,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第四,推动加工贸易布局向区域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发展转型。中国是一个大国,不需要所有地区都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产业。从协调发展角度看,各地区应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全国有机分工。对中西部地区参与加工贸易,建议:首先,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发展为加工贸易配套的原材料、零部件生产。其次,吸取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满山放羊”的教训,选择具有区位、资源优势与产业基础的城市,建立“圈养”的加工贸易发展模式,形成承接东部转移的集中区域和产业集群。最后,利用中西部地缘优势,发展面向周边国家的加工贸易。

(四)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一是发展境外加工贸易。将不再具有成本优势的产业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向发达国家跨国投资,规避贸易保护政策。倡导“走出去”的氛围,给予信贷等支持,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二是发展本土跨国公司。选择治理良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开展培育本土跨国公司试点,实行跨国经营便利化政策,最终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成为引领转型升级的龙头,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以我为主”的加工贸易。

(五)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加工贸易发展环境,推动加工贸易监管方式的转型升级一是加强政策扶持和引导。建议:1.扩大加工贸易业务范围。将研发、物流服务、产品营销等纳入保税范畴。2.放宽同种货物在保税与非保税贸易方式上的串换限制。鼓励国产料件替代出口,提高国内企业配套率,把加工贸易增值利益引向国内。3.整合现有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建立“政策齐全、功能配套、通关便捷、高效监管”的自由贸易园区。二是转变海关监管方式。海关对加工贸易的管理,一要监管到位,二要高效便捷,具体做到:1.实现从合同管理向联网监管、期间式账册、合同并存的立体监管模式转变。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联网监管,实现“备料管理、分段备案、自动结转、滚动核销、联网核查”;对资信较好、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采取总量控制、以出限进、自动登记、定期核销的期间式账册管理;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合同管理。2.由事无巨细的过程监管向诚信申报、结果管理转变。实行企业计划备案、盘点管理、核算平衡、规范申报、海关认定和据实核销的作业模式。完善分类管理制度,逐步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实行企业诚信自律和海关后续监管相结合,引导加工贸易企业依法经营,促进持续健康发展。3.从以海关为中心向主动适应企业管理模式的监管方式转变。海关监管须顺应加工贸易企业普遍运用ERP系统管理的形势,将企业ERP管理理念与加工贸易监管思路深入融合,推进监管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依托企业管理信息资源,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管理与海关监管一体化,进一步提高监管效率。

六、结论

综上所述,加工贸易作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促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的一种方式,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但在新的形势下,现行的加工贸易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形势下,加工贸易要发展,简单模仿没有前途,贴牌生产难有丰厚回报,要避免受制于人,就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增强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造力,就必须以我为主,促进内资加工贸易企业的发展,笔者认为这应成为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