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增值与中美贸易逆差联系

时间:2022-08-24 11:59:22

人民币增值与中美贸易逆差联系

近年来,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逐渐加剧,美国政客指责,人民币被严重低估,从而使中国商品保持出口竞争里,在美国市场进行不公平竞争,造成了美国对华的贸易逆差,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复苏和就业市场,因此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逐渐提高。

一、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分析

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05年7月的1:8.2695一直升值到2010年11月24日的1:6.6589,人民币已升值20%,年均升值4%,同期,中美贸易逆差2005年为1141.7335亿美元,2010年为1812.6亿美元。这期间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仍大幅度增加。

二、人民币升值对中美贸易差额实证分析

针对“人民币汇率是否导致中美贸易失衡”这一问题,本文根据1993年至2010年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度数据、中美贸易差额年度数据,中国GDP建立中美贸易差额关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模型,因此建模如下:sc=a+bihl+clGDP+e。sc为中国对美国顺差;hl为人民币汇率。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汇率)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顺差数据)。结果如下:SC=-728.7875+78.60814HL+0.038738GDP+e(779.4700)(92.16324)(0.004332)T=(-0.934978)(0.852923)(8.941369)R2=0.190665df=16从回归结果看,可决系数R2=0.872140,说明模型中解释变量(汇率)和GDP对被解释变量(顺差)的解释程度很好,有87.2%。汇率的系数的t值为0.853<2.120(α=0.15,df=16),说明系数检验不通过,因此拒绝H1,接受H0,说明解释变量汇率对被解释变量顺差无显著影响。因此中美贸易逆差的应该另有原因。

三、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源分析

(1)美国过度消费。美国过度消费导致需求供给偏离,次贷危机前,个人消费和政府开支同时大幅连续增长。个人方面,美国人消费需求旺盛,供不应求。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6年美国个人储蓄率一度达负1%,创1929年大危机后70多年历史新低。次贷危机后美国居民储蓄率有所上升,但依然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2月份为5.8%,政府方面,1966到2010年间,政府开支赤字越来越大。

(2)国际分工。按照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原理,美国是发达国家,可出口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品,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可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具有后发优势的一些商品,贸易双方优势互补,自由贸易对双方都有利。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商品出口管制是根本原因。1949年美国政府提出“严格管制对华贸易,对华任何出口都实行出口许可证制度”。

(3)中美统计方法不同。按中方统计,1993年开始美方出现逆差62亿美元,2010年,逆差上升到1812亿美元,17年增长了近30倍;按美方统计,1983年美方开始有逆差3亿美元,到2010年上升到2731亿美元,27年增长了910倍。双方数据存在如此巨大差异,源于统计方法不同。其中关键是对独立关税区香港的转口贸易如何计算,美方把香港的转口增加值全算到了中国大陆头上,另外美国对华出口额是按离岸价格计算,未包括运输、保险等费用,而且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则是按到岸价格计算,包括了上述费用。此外美国占有优势的服务贸易未列入统计。

四、结论及对策

将中美贸易失衡归结为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论断忽视了导致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的复杂性,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导致中美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单纯依靠人民币升值无助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中美贸易逆差问题。要解决中美贸易顺差问题,必须改变中美贸易结构,中国要不断优化出口企业的产品结构,促进企业升级,从低端的加工型企业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转化,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核心竞争实力。人民币逐步升值的过程,就是要求我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国民经济由外向型到内外平衡型的战略转型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