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研究

时间:2022-08-22 10:25:26

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研究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与东盟组建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在2010年正式启动,双方的市场互补性和贸易稳定性都得到了提高。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的国民经济息息相关,因此农产品贸易在中国与东盟贸易之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及措施建议。

关键词:东盟;农产品贸易;经济全球化

1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影响因素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加强,国际贸易日益呈现自由化趋势并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于我国来说,对外贸易也慢慢开始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和东盟的经济贸易历史悠久,农产品贸易是双方十分重视的合作项目,如今也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我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对于农产品的需求由此大大增加,因为纬度不同,许多热带水果、热带蔬菜等我国都会从东盟国家进口,而东盟国家从我国进口一些温带水产品、温带水果等。因此可以看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农产品这一方面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互补性使得双方拥有很好的合作前景,推动双方的自由贸易发展。要想使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健康的发展并长期持续下去,就要重视影响贸易互补性的各种因素,加强对现阶段贸易情况的研究,深刻透彻的分析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为扩大贸易贡献出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及对策。

2农业企业

中国是农业大国,因此在我国农业企业数不胜数,至今也还在不断地兴起,但是这些农业企业绝大部分都还处于发展初期和孕育期,对于农产品的出口贸易还不够成熟。这些农业企业自身的农产品竞争不足,同时还存在着资金匮乏、生产技术低端、销售渠道狭隘等问题,使其很难将农产品打入东盟国家的市场,而东盟国家大力推广竞争了较强的农产品,快速占领市场,因此限制了我国农业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由于我国农业企业受到了压制,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补性也就难以体现出来。2.1自然因素。农产品的生长过程中,自然因素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也具有着重要影响。我国对东盟国家出口的主要是温带农产物,而东盟国家出口给我国的是热带农产品,这都是由于地理及环境的因素得到的结果,因此自然因素对于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自然因素还决定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比较优势,对其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2.2交通运输。由于是国际贸易,故需要考虑交通运输方面的影响。通常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部分农产品采用海上运输以及内河运输的方式,这样可以公路运输的压力,使得农产品贸易能顺利高效的完成。但对于一些新鲜且保质期较短的农产品来说,目前的航运水平难以使其在农产品最合适的使用期内到达目标市场,因此造成一定的损失。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变化与发展,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逐渐满足不了其要求,对其互补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2.3品牌效应。品牌效应在国际贸易中是一个很好的销售手段,通过增加知名度加大销售量从而提高出口竞争力。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进入我国市场,能够补充我国农产品市场上缺乏的品种,而我国的农产品进入东盟国家的农产品市场,将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增加知名度。但目前国际市场上,中国的农产品名优品牌比较少,若是名优品牌比较多的话,我国就能利用品牌效应更有效的补充东盟各国农产品市场上缺乏的品种,从而促进双方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2.4贸易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可以通过自由贸易区的有利条件,充分补充双方农产品市场上缺乏的具备互补性优势的农产品。通过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的方法,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不断增强,因此大力推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然而,现在依旧存在着贸易壁垒,因此还需要重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交流,加强各国的深入合作,不断完善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政策。

3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

3.1双方贸易发展不平衡。就近几年的农产品出口情况来看,东盟各国向我国出口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我国向东盟出口的增长速度,并且我国农产品的整体优势也在不断下降,这就使得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在我国,只有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等几个省份生产热带农作物,种植面积远不如处于热带的东盟国家,因此我国进口的东盟农产品主要是热带作物。而根据中国与东盟签订的降税协议,我国需要率先对农产品进行降税安排,且许多农产品的降税幅度都要如此,因此东盟各国的农产品比我国更加具有优势,占据国际市场的速度会更快,这样就会导致双方贸易发展十分不平衡。3.2双边贸易机制不完善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发展中,原本带有强烈计划性。质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已经取消,进而建立的是一系列新的调控体系,该体系虽然能够适应自由市场经济规则以及国际贸易规则,但对于如何防范快速自由化对国内相关产业的冲击和损害方面还不够完善。如果贸易机制不完善,在任一方面有所欠缺,都会对了产品的一体化贸易形式造成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比如不完善的产品流通机制就会影响到农产品的运输进而牵连农产品的销售。不完善的贸易机制不仅会影响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还会损害我国农产品在东盟各国的声誉。3.3我国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据统计,我国的农产品中只有1/4是属于加工类农产品,而东盟各国对我国的出口农产品大都是属于加工类产品,一般来说,加工类农产品的附加值很高,但我国的加工农产品价值只提高了1/3左右,这都是因为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高。出口农产品中深加工产品所占的比例太少将直接导致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主要采用土地分户的模式对农业产品进行经营,因此经营主体比较分散,农业的集约化程度也不高,使得农产品交易成本比较高,并且流通也受到很大阻碍,自然出口贸易受到了极大的影响。3.4基础设施不健全。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采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公路运输和海上运输,但因为地理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运输过程中的某些路段运输设备不通畅,基础设施不健全。比如我国昆明到泰国曼谷高速公路已经修建完成并且通路,但是,由于部分路段只是二车道,其运输量远远不能满足消费需求,同时还会导致产生较高的运输成本。因此要重视基础设施不健全带来的危害,加强对运输方式的水平发展,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建设。3.5贸易壁垒依然存在虽然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自由化推进速度非常快,但是依旧存在贸易壁垒的现象。比如新加坡向我国进口初级产品、畜牧产品时,就会要求其农粮兽医局进口的每一批产品都进行检查或者化验分析,对于不合格的产品就会进行整提前送,甚至是销毁。这是因为东盟国家如果向中国进口的产品与其生产的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时,东盟国家就会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有些国家对于产品的质量检验及通关标准要求较高,因此在等待批准的时间比较漫长。东盟国家这种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措施对我国的出口农产品来说,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也就意味着会阻碍双方的农产品贸易。

4针对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互补性的措施建议

4.1加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以保证农产品正常生产后的出产质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要注重利用科学技术,以科技作为驱动力,创造更加强大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向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该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着力生产绿色环保的农产品,不仅不污染环境,还能满足双方的市场需求,针对新型农业研发创新型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为新型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是农产品贸易的基底,只有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才能够充分满足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需求,促进其贸易互补性。4.2提高农产品质量。中国与东盟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已经分析过,中国的农产品整体优势在下降,因此需要提升我国的农产品水平。我国应该大力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发展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新型农产品,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发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促进共同经济的增长。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方法有很多:引进国际的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严格把好质量关以保证消费者安全、对农产品包装做到精致美观以提高农产品档次。4.3完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随着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基础设施不健全,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也就逐渐满足不了其要求,对其互补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只有完善了运输设施建设,才能保证中国和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过程顺利进行,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双方贸易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与东盟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完善交通运输条件包括加强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内河航运的发展,逐渐加强对航空运输的投入力度以保证一些鲜活农产品的运输,制定必要面对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及方案,通过这些手段来尽可能实现农产品的无障碍运输,保证运输通畅、顺利、安全、高效。4.4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中国与东盟如今仍然存在贸易壁垒,也就意味着双方的自由贸易会受到很大的阻碍,因此就要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协商,达成一致的合作标准,打破壁垒阻碍。中国要加强和东盟各国的交流频率,针对农产品的贸易政策多沟通、多协商,利用政府、社会、群众等多方面的力量加速双方之间的贸易发展,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贸易政策,签订贸易相关协定,使农产品贸易实现高速发展。除此之外,对于部分互补性农产品来说,可以通过贸易协定和政府协商实现零关税,从而加速中国与东盟国家农产品贸易的发展。

5结语

从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其互补性影响因素来看,通过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完善农产品的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加强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制定贸易政策这些有效途径才能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背景下,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全面深化双方的贸易水平,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健康发展,扩大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宸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政治经济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8(1).

[2]张国红.经济全球化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评述[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7(6).

[3]唐宜红,符大海.经济全球化变局、经贸规则重构与中国对策——“全球贸易治理与中国角色”圆桌论坛综述[J].经济研究,2017(5).

[4]余淼杰,崔晓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贸易和投资促进的措施[J].国际经济评论,2017(3).

作者:谢涛 单位:广西财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