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食品的贸易保护及建议

时间:2022-08-24 10:34:27

转基因食品的贸易保护及建议

1转基因食品已形成贸易技术壁垒

贸易技术壁垒是指国家之间通过颁布法律、法令、条例、规定,建立技术标准、认证制度、检验制度等方式,对国外进口的商品制定技术、卫生检疫、商品包装及标签标准,从而提高产品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限制进口的一种措施。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ModifiedFood,GMF),是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导入特定的外源目的基因,从而获得具有特定性状的改良生物及其制成品。目前,我国批准商品化生产的转基因农产品主要有:番茄、甜椒、棉花(籽)等,而市场上流通的大宗转基因食品主要是国外进口的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玉米、转基因油菜、转基因番茄和转基因棉花等。民以食为天,转基因食品作为新型食品,对人体的健康和心理有无不良影响?这已引起世人的关注,并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由于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法规,一些国家也因此制定了转基因食品的相关法规,旨在保护本国的食品安全,限制转基因食品的进口,于是产生了转基因食品的贸易技术壁垒。

食品的国际贸易一直是WTO关注的重点,相对于工业产品来说,食品的贸易一直没有很大的进展,这也是WTO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从TBT协定中分离并产生SPS协定的原因。但是即使是1995年的SPS协定,也没有预料到食品中高新生物技术发展之快及其复杂性。根据SPS的定义,当为了保护人类或其它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国家安全等目的时,成员国有权采取必要措施[1]。而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可能造成的安全隐患至今缺乏肯定或否定的科学证据[2],这正是目前各个国家相继出台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相关法规的原因。只要这些法规没有达成世界范围内的一致,就会产生转基因食品的技术壁垒,不想进口农产品的国家完全可以利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安全的理由来规定转基因食品转基因成分的含量以及通过给转基因食品加贴“肯定标签”限制其进口。尽管近来西方8国首脑会议以及WTO部长级会议中都把转基因食品作为主要议题来讨论,但是鉴于转基因技术的复杂因素以及各国对本国农产品的保护,都没有能达成任何一致意见,甚至一些地方如欧盟,出台了更严格的相关法规。所以,只要未达成国际间的协议,转基因食品技术壁垒就不可能消除。

2国内外新近出台的主要转基因食品相关法规

2•1欧盟2002年7月3日,欧盟议会投票通过标签和可跟踪性提案的同时,还通过了欧盟议会环境委员会2002年6月通过的修正案。该修正案规定:①把转基因产品的含量限制从1%降到0•5%;②要求由食用转基因饲料的动物制成的肉类、奶酪和蛋类产品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识;③继续暂停批准转基因产品法规直至有新法规生效。该提议一经欧盟部长理事会批准,就将成为法律。美国极力反对该修正案,并且保留对其采取行动的权利。

2•2日本根据日本农林标准法(JAS)的有关规定,自2002年4月起,凡是转基因食品都要在包装上加以说明[3],同时日本环境、农水等四省目前正着手完善关于种子、昆虫等转基因生物制品的进出口和国内流通方面的法规,该新法规原拟在2003年度内实施。

2•3中国我国2001年5月23日通过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条例》,规定了严格的转基因产品管理办法[4],凡是向我国出口的转基因产品必须向农业部申请安全证书,证明对人、畜和环境无害。农业部审批时间为270天,每年3月和9月申请。还规定大豆的检验在目的地进行,一经发现不合格即做退货处理。这一条例遭到美国的极力反对,推迟至2002年3月20日开始实施,后来一再谈判,最后推迟至2002年底开始执行。2002年出台的转基因相关法规还有农业部部长杜青林1月8日签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要求从2002年3月20日起,含有转基因成分的大豆、番茄、棉花、玉米、油菜等5种农作物及其产品(如大豆油),需标明转基因成分才能加工和销售[5]。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的《进出境转基因产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和《进出口食品标签管理办法》,于2002年12月20日生效,中国的各口岸将根据《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上述有关的实施办法,对进口的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检验检疫。

2•4美国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转基因生产和出口国,也是最大受益国,一直反对对转基因产品施加限制。不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在2001年1月出台的转基因食品管理草案中,要求生物工程制造商必须在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之前至少四个月向FDA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且加贴标签,注明“来源于生物工程的”和“生物工程改造过的”等字样,但是这并没有把转基因食品和其它传统生物改造食品如杂交或物理化学诱导得来的新品种区分开来[6]。在美国,只要没有证据证明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有本质区别,就一视同仁。

3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农产品价格低迷,增产不增收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7]。加入WTO以后,关税壁垒逐渐取消,国外廉价优质农产品大量涌入,势必对我国的农业造成冲击,尤其是转基因农产品的大量涌入,对我国的市场威胁很大。所以,必须加强对进口农产品中含有转基因产品的监控和管理。

3•1充分了解各国转基因食品(GMF)的相关法规根据2001年《国外转基因产品管理法规汇编》介绍,目前有欧盟、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的专门转基因法规10个,着重规定了转基因含量和标识追踪等方面内容[8]。2003年欧盟又出台了转基因标识修正案以及我国的5个转基相关法规等。了解各国转基因法规的内容是进行转基因食品管理的前提,尤其是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向,可以提前制定应对措施。

3•2制定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转基因相关法规现在国际间未能就转基因产品达成一致意见,我们可以根据我国国情来决定我国的转基因管理态度。杨昌举指出,“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否需贴特殊标签莫衷一是。不同国家关于国际贸易中转基因食品特殊标签之争实际是各国贸易利益之争”[2]。我国是农业大国,必须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尤其是合理的技术壁垒来保护我国农业。这方面马述忠的“有理、有利、有节”策略值得参考[9]。目前我国的转基因食品标识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定性不定量、转基因成分比例规定、检测技术等问题,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

3•3加快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尽管目前有报道一些检验检疫机构的实验室也能检测转基因成分,但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完善的严密的预防网络远未形成,所以在全国各个检验检疫机构建立转基因检测实验室,以及实验室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国范围内检测水平的一致提高至关重要[10]。

3•4加强转基因食品知识的宣传普及转基因食品与民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虽然人们食用了转基因食品,还没有造成任何不良后果,但应该看到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论,所以应该通过标识告诉民众,让民众自己去选择,维护民众的知情权。让民众了解转基因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让他们有意识地参与到转基因食品的管理监督中来,将对我国的转基因法规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避免让已经生效的转基因法规束之高阁。

3•5积极参与转基因食品国际性相关法规协议的制定有迹象表明,各国对转基因食品的前景是普遍看好的,制定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统一的转基因国际性协议势在必行。在以往的国际标准制定中,由几个少数大国发起并制定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只代表了参与者的利益,我们被人家牵着鼻子走。国际贸易竞争永远存在,相关职能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关注并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以争取我国的最大利益,是我们今后值得去努力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