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论文

时间:2022-08-22 11:41:46

产品出口贸易影响论文

一、中国主要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从中国主要林化产品的出口结构来看,松香产品出口额占林化产品整体出口额的比重在1992~2012年期间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从1992年的80.75%下降到2012年的43.17%。活性炭产品出口额占林化产品整体出口额的比重呈现上升的趋势,从1992年的15.80%上升到2012年的53.53%。可以看出,尽管松香和活性炭的出口比重有所变化,但它们依然是林化产品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分别对这两类产品的出口流量和流向进行分析。从1992~2012年松香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变化情况来看(图2),2004年之前,松香产品历年出口贸易额变化不大,基本在1.4亿美元上下波动。2005年以后松香产品出口贸易额有所增加,但出口波动剧烈,2009年松香出口额仅为1.8亿美元,2011年却高达5.9亿美元。从1992~2012年活性炭产品出口贸易流量变化情况来看(图2),除了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额有所减少外,基本上都是每年增加的趋势。从出口流向来看,2012年中国松香产品出口额为26834万美元,其出口市场以日本、葡萄牙等为主,表2还列出了松香产品出口流向前十位的其它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松香产品出口额占出口世界总额的83.46%。2012年中国活性炭产品出口额为33274万美元,其出口市场以日本、韩国等为主。表2还列出了活性炭产品出口流向前十位的其它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活性炭产品出口额占出口世界总额的72.64%。由此看来,不论是松香产品还是活性炭产品,其出口市场都相对比较集中。

二、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一)贸易引力模型及其扩展

贸易引力模型起源于牛顿力学中的万有引力定律。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将万有引力定律引入到国际贸易领域,他们通过研究指出两国之间的双边贸易流量规模与两国各自的经济总量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就是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之后许多学者对贸易引力模型进行了扩展,引入一些影响双边贸易流量与流向的其它因素,如Linnemann(1966)引入人口数量和贸易政策变量,Bergstrand(1985)用人均收入代替了人口数量,并引入汇率和是否同属一个经济组织等变量,AndersonandWincoop(2003)引入是否拥有共同边界变量,AndersonandMarcouiller(2002)引入一系列经济制度变量(如交易成本等),DeGroot等人(2004)引入政治稳定性、管制质量和腐败程度等制度变量。近几年,文化差异也被作为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因素引入到贸易引力模型中(Felbermayr,2010)。随着贸易引力模型的发展与应用,国内外不少学者运用该模型来预测某些国家之间的贸易潜力(Sohn,2005;Batra,2006;张英,2012)、检验某些国家的贸易格局(EvenettandKeller,2002)、分析影响某类产品对外贸易的因素(戴明辉,2010;张凤娟,2013)、估计两国双边贸易中可能存在的本地市场效应(刘磊,2013)等。这些研究为我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借鉴,因此,本文拟建立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引力模型对林化产品出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及出口潜力进行实证分析。根据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特点和出口实际,综合考虑本国供给、进口国需求、贸易成本等因素,在贸易引力模型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引入以下变量。

1.森林资源差异。

林化产品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通过化学加工生产的产品。森林资源与林化产品之间有着直接联系,不同林化产品需要不同森林资源来支撑。因此本文构建贸易引力模型时,引入贸易双方之间的森林资源差异这一变量。由于很难区分林化产品具体来源于那种森林资源,以及考虑到森林资源数据的可获取性,这里没有考虑生产不同林化产品的森林资源差异,而是用贸易双方之间的人均占有森林总面积差额的绝对值(DFAij)来反映他们之间的森林资源差异。计算方法为:DFAij=|FAiPi-FAjPj|,其中FAi与FAj分别表示i国与j国的森林总面积,Pi与Pj分别表示i国与j国的总人口数,这样,FA/P就反映了各国森林资源的丰裕程度。

2.人均收入水平差异。

根据瑞典经济学家Linder提出的需求相似理论,国际贸易是国内贸易的延伸,产品的出口结构、流向和贸易量的大小取决于两国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而某个国家的需求偏好又取决于该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两国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越小,需求偏好就越相似,两国之间贸易的可能性就越大(李国疆,2005)。因此,这里引入贸易双方之间的人均收入水平差异变量来反映他们之间的林化产品贸易需求偏好的相似程度。人均收入水平差异(DPCIij)用两国之间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差额的绝对值来反映,计算方法为:DPCIij=|PGNIi-PGNIj|,其中PGNIi与PGNIj分别表示i国与j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

3.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

汇率是一个国家进行国际经济活动时最重要的综合性价格指标,它的变动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平衡与国内经济活动的波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许多国家通过调整汇率达到调节贸易收支的作用(施伟,2008)。汇率升值会使出口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出口贸易的减少,汇率的贬值则能够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这里引入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这一变量,来观测汇率的变化是否会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有所影响。

4.其它变量。

除了以上影响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外,这里也考虑了多数研究者考虑的出口国人口数、出口对象国人口数、是否拥有共同边界、是否属于同一贸易组织等变量。一般而言,出口国人口越多,国内市场需求规模越大,出口贸易量就越少,出口对象国人口越多,国际市场需求规模越大,进口贸易量就越多。当贸易双方拥有共同边界时,贸易成本将会下降,贸易量因而会增加,这里拥有共同边界指的是与中国陆地上接壤和海上相邻的国家。当贸易双方属于同一贸易组织时,由于优惠性贸易的安排,会使双方间的贸易量增加,考虑到中国林化产品出口对象国中APEC成员占大部分,所以这里引入是否属于APEC成员这一虚拟变量。引入以上变量后,适当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为:LnTij=c+α1Ln(GDPi×GDPj)+α2Ln(POPi×POPj)+α3LnDij+α4LnDFAij+α5LnDPCIij+α6LnEij+α7BORDER+α8APEC其中,Tij表示某年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国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其它各解释变量的含义及对被解释变量的理论预期符号见表3。

(二)样本确定与数据说明

本文采用2002~2011年中国对其主要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国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这样可以避免横截面数据的偶然性。回归方程中的变量,除了虚拟变量,都做了对数化处理,这样有利于消除异方差,同时方便解释说明。具体选择的是2012年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排名前30位的日本、比利时等国家(地区)。2012年中国对这30个国家(地区)的林化产品整体出口额约为565.95百万美元,占出口世界总额的91.04%,因此,这些国家(地区)的选取能够反映中国林化产品的主要出口贸易状况。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流量数据来源于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各国GDP、总人口数、人均GNI、汇率数据均来自于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中国与各贸易国之间的距离数据来源于http://www.timeanddate.com,这里计算的是北京到各贸易国家首都之间的理论空中距离。关于各个贸易国家的森林总面积数据,由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全球森林资源评估周期为5年,只有逢尾数为5和0年份的国家森林总面积数据,所以样本期内其它年份的数据只能通过森林面积年度变化率来间接计算。

(三)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首先利用整理后的面板数据建立个体随机效应模型,然后对该模型进行Hausman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拒绝个体随机效应模型。又考虑到本文选取的解释变量个数相对较多,而面板数据中时间序列个数相对较少,横截面数据相对较多,不适合建立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因而这里选择混合模型进行估计。由于面板数据具有两个维度的特性,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时,容易产生异方差和序列相关等问题,而且文中横截面个数大于时间序列的个数,所以本文使用PanelEGLS方法,先后对扩展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做截面加权回归(Cross-SectionWeights)、时期加权回归(PeriodWeights)和时期似不相关回归(PeriodSUR),这些估计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处理复杂的面板误差结构,回归估计结果见表4。从回归估计结果可以看出,在三种方法的模型回归估计中,所有变量系数符号都与预期符号一致,大部分变量的系数估计通过5%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整体方程也通过1%显著性水平下的F检验,调整可决系数(分别为0.859672、0.582569、0.561207)较为理想,这说明构建的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但是,进一步观察DW值可以发现,模型一与模型二的DW值较小,分别为0.49、0.22。根据经验,DW值接近于0时,模型存在自相关。由此,前两种模型存在严重的序列自相关,可能会导致模型存在谬误回归。所以,这里选择模型三,但是模型三中的变量Ln(DPCIij)和APEC没有通过10%显著性水平下的T检验,因此剔除这些变量后对模型进行重新回归,即模型四。最后,确定模型四中的方程为表达中国林化产品整体出口贸易的引力模型。

(四)基于回归结果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表明中国林化产品整体出口贸易额与两国经济总量的乘积成正相关,与两国人口数量的乘积成负相关,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负相关,与两国森林资源的差异成正相关,与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成负相关,与两国是否拥有共同边界成正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1.反映出口国供给效应的因素。

两国森林资源差异的弹性系数是0.1517,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与出口对象国森林资源的差异每增加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增加0.1517%。说明两国森林资源差异是影响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林化产品是以森林资源为原料来进行生产的,没有足够的资源,就不能保障林化产品的供给,进而影响出口贸易。因此,针对不同林化原料林资源,优化其结构、提高其质量,能够增强林化原料林资源的林化产品供给能力,将会推动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

2.反映出口对象国需求效应的因素。

(1)经济规模的弹性系数是0.6110,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国i或出口对象国j的GDP每增加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增加0.6110%。在世界经济稳定发展的背景下,以松香、活性炭等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具有强劲的市场需求前景,为中国松香、活性炭等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2)人口数量的弹性系数是-0.1757,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国i或出口对象国j的人口数量每增加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减少0.1757%。这一结果的合理解释是人口越多,国内市场规模越大,对国际市场的依赖越小,从而双边贸易流量也越小。(3)人均收入水平差异这一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一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影响两国之间林化产品贸易需求的因素多而复杂,人均收入差异难以很好的反映两国之间林化产品贸易需求的偏好。

3.反映两国贸易成本和制度安排的因素。

(1)两国之间距离的弹性系数是-0.8770,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国与出口对象国之间的距离每增加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减少0.8770%。由此看来,因为距离所带来的运输成本、通讯成本等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2)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的弹性系数是-0.0626,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每升值1%,中国对出口对象国j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将减少0.0626%。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的升值,将导致林化产品出口企业利润的下降,从而消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3)两国是否拥有共同边界的弹性系数是0.3315,表明拥有共同边界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产生正面的影响。拥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与中国距离较近,因而贸易成本较低,另外,拥有共同边界的国家一般在语言、文化上有相似的地方,对林化产品出口也有促进的作用。这也解释了中国林化产品出口市场一部分集中在周边国家,如2012年中国对周边的日本、韩国、印度等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额占出口世界总贸易额的43.33%。(4)两国是否同属于APEC组织这一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这一因素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小。主要是由于目前中国已经与多数有贸易往来的国家签订了双边贸易协定,因而APEC组织的影响作用较小。四、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贸易引力模型的回归结果还可以用来测算中国与出口贸易国之间的出口贸易潜力。其原理是运用贸易引力模型模拟出的理论出口贸易额与实际出口贸易额进行比较,如果模拟贸易额超过了实际贸易额,说明“贸易不足”,如果模拟贸易额低于实际贸易额,说明“贸易过度”,把实际贸易额与模拟贸易额的比值称之为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刘青峰和姜书竹(2002)根据出口贸易潜力系数将贸易伙伴国分为三类,比值大于或等于1.2属于“潜力再造型”,比值在0.8到1.2之间属于“潜力开拓型”,比值小于或等于0.8属于“潜力巨大型”。根据上面估计出的贸易引力模型,推导出测算理论出口贸易额的方程:Tij=e9.0790+0.3315BORDER×(GDPi×GDPj)0.6110×(POPi×POPj)-0.1757×Dij-0.8770×DFAij0.1517×Eij-0.06262011年中国与样本国家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的测算结果见表5。从测算结果来看,属于“潜力再造型”的国家有比利时、印度等13个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已经用完,对这些国家进行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主要思路是在保持现有积极出口贸易因素的同时,争取发展培育其它的新的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属于“潜力开拓型”的国家有韩国、澳大利亚等4个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已初具规模,但还有扩大的空间,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一步促进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属于“潜力巨大型”的国家有德国、新加坡等13个国家。中国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空间很大,应该充分发挥对这些国家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通过加强贸易谈判和重视开发新兴贸易市场,以增加对这些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基于2002到2011年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面板数据,建立贸易引力扩展模型,对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潜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与出口对象国的经济规模、森林资源的差异、共同边界等变量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与出口对象国的人口数量、两国之间的距离、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的汇率等变量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人均收入差异、是否同属于APEC组织这两个变量对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从回归系数来看,两国之间距离、两国的经济规模、共同边界等变量对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大,而森林资源差异、人民币对出口国货币汇率等变量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2.中国对德国、新加坡、俄罗斯等13个国家的林化产品出口贸易仍然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应重视这类出口市场,进一步发挥对这些国家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潜力。而对比利时、印度、日本等传统市场,其出口贸易已趋于稳定,应在保持出口贸易稳定发展的同时,争取培育新的促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因素。

(二)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分析,为促进我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主要从政府层面、行业协会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政府层面。(1)针对林化产品原料需求,增加相应森林资源造林和抚育力度,以保证林化产品原料供应。通过政府造林补贴、抚育补贴等财政手段,抚育技术培训等教育手段,重视相应森林资源的抚育和保护工作,解决林化原料林资源约束的问题,满足林化产品的原料需求。(2)继续推进林化产品出口市场多元化。在对林化产品出口贸易潜力测算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出口市场采取不同的策略。如对发展潜力较大的市场,加强双边贸易谈判,重视这类市场的开发;对传统市场,保持出口稳定,积极探索新的增长点。通过稳定传统市场,开拓新兴市场,建立多元化的林化产品出口市场体系。2.行业协会层面。(1)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一方面通过建立林产品行业协会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机制,发挥林产品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林产品行业协会的自身建设和业务培训,以此来为林化企业做好服务工作。(2)探索建立林化企业信誉等级制度。林产品行业协会需要发挥行业内部监督和自律的功能,例如建立林化企业信誉等级制度,要求行业内林化产品出口企业只有通过信誉等级评定合格后才能出口,用这种方式来相对避免林化产品行业内的无序恶性竞争,保证林化产品的出口秩序,从而推进我国林化产品国际贸易的发展。3.企业层面。(1)积极应对林化产品国际贸易壁垒。林化企业一方面要完善质量监管体系,通过质量检验、信用评价等手段提高林化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国际标准认证,积极参加国际质量认证和环境认证,主动预防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2)缩短流通环节,降低出口贸易成本。贸易引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两国之间的距离对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虽然两国之间距离无法改变,但林化企业通过缩减林化产品出口贸易过程中的产品流通环节、开发和运用新的装运技术、优化物流渠道等方式也可以有效降低出口贸易成本,从而促进中国林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3)多渠道促进林化企业的技术创新。随着林化产品国际市场需求的增加和国际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不能仅仅满足于粗加工林化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贸易。建议在深度加工、高附加值林化产品研发、延长林化产品产业链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以进一步提高林化产品的整体出口贸易竞争力。具体来说,建议通过以下渠道:第一,林化企业要加大技术投资力度,通过购买先进设备和学习先进工艺加强技术改造,来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第二,林化企业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高级人才的引进强化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以跟踪国际先进水平;第三,林化企业可以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以科研项目为纽带,让企业与科研院校对接合作,从而促进林化企业技术的创新。

作者:王术华田治威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