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时间:2022-12-10 04:28:22

当代出口贸易的竞争力

本文作者:马荣工作单位: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省2010年出口总额为118.6亿美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0.8%。相比较,一些贸易强省(地区)比如广东省所占比重为24%,北京为17%,而江苏为14%,可见安徽省整体出口贸易水平不高,出口商品占全国比重较低,出口商品竞争力比较弱。从人均贸易额来看,2010年安徽省人均贸易额为356美元,而全国人均贸易额为2219美元,安徽省人均贸易额为全国人均贸易额的16%,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安徽省外贸出口额为118.6亿美元,人均出口额为173美元,而全国人均出口额为1177美元,安徽省人均出口额仅为全国人均出口额的14.7%,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若指数为正值,表明该类商品为净进口,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指数为负值,表明该类商品为净进口,不具国际竞争力。若指数为零,表明此类商品为产业内贸易,竞争力与国际水平相当。从TC指数上看,在初级产品中,0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上都大于0,说明0类产品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也应该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0类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表现出递减的趋势,由2000年的0.90递减到2010年的0.27,说明0类产品作为安徽省传统优势出口项目,正在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国际竞争力在逐渐减弱。第1类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波动较大,在最近两年中出现了微弱的竞争优势。而第2类产品的TC指数每年均小于0,而且近5年均在0.90以上,说明安徽省在第2类产品上进口数额较大,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第3类产品在2000~2002年间,贸易竞争力指数虽然小于0,但是数额较小,说明安徽省在第3类产品上表现出微弱的劣势。但是从2003年开始,贸易竞争力指数接近于-1,表现出极大的竞争劣势。第4类产品在大部分年份处于绝对的竞争劣势,但是在2007~2009年中,则表现出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工业制成品中,第5类和第6类产品每年的竞争力指数都大于0,第5类产品2000~2010年平均竞争力指数为0.39,第6类产品平均竞争力指数为0.60,说明安徽省在第6类产品上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而在第7类产品中2005年之前贸易竞争力指数小于0,竞争处于劣势,而在2005年之后,贸易竞争力指数则大于0,说明安徽省第7类产品的竞争优势在逐渐提升。第8类产品平均贸易竞争力是0.77,表现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安徽省贸易竞争力较强的产品是SITC0类,SITC6类和SITC8类。其中,0类是初级产品。2010年安徽省出口工业产品中的第6类中,软木及木制品(家具除外)的TC指数达到0.94,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纸及纸板、纸浆、纸及纸板制品的TC指数为0.81,竞争力也比较强,纺纱、织物、制成品及有关产品的TC指数为0.78,竞争力也较强。而在SITC2类、SITC3类不具备国际竞争力,说明安徽省在原料方面是净进口地区。从产业间分工来说,安徽省的竞争力优势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产品比如服装、鞋袜、家具等,而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在短期内能够给安徽省带来竞争优势,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这类产品的优势会越来越不明显。从产业链分工来看,安徽省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安徽省的出口贸易方式主要以一般贸易为主,2010年安徽省一般贸易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比重为75%,比全国一般贸易出口占全部出口最高的年份还要高出近30个百分点。但是也造成了安徽省外贸出口对外贸扶植政策的依赖性较强,对国际市场的变化较为敏感,容易受到国家政策和国际市场的影响。工业制成品提升速度慢,仍以传统商品出口为主目前安徽省出口竞争力最强的还是木制品、造纸业和纺织业,属于加工工序简单、附加值低的行业。在出口上,依然是以量取胜,属于粗放式数量增长型出口。从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上看,初级产品出口比例徘徊在10%左右,而浙江省这一比例一直低于10%。在工业制成品出口中,2010年安徽省机电产品出口比例是39%,浙江省是43.8%,而北京地区的机电产品出口比例高达61%,可见安徽省在机电产品出口方面与其他省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安徽省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工业制成品出口提升速度较慢,机电产品、高新产品等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份额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安徽省的出口比例是16.2%,北京市则高达34.9%,全国高新技术出口平均比例为31.2%。可见,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安徽省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也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OECD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平均40%以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安徽省的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方面竞争劣势非常明显。安徽省出口贸易在货物贸易方面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而服务贸易则相对落后。2010年安徽省服务贸易额为24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0.1%。安徽省服务贸易量较小,在安徽省出口中所占份额较轻。而且安徽省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仍然是以劳务输出、对外工程承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而一些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密集度的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较弱。安徽省在服装、家具、鞋袜、纺织、旅行用品、车辆及运输设备等商品上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以服装出口为例,服装出口的TC指数已达到0.997,表现出很强的竞争优势。但是作为服装出口的大省,安徽省却没有一个国际性的服装品牌。出口产业由于缺乏知名品牌,使安徽省出口企业和出口产品形象一直处于低端行列。2.8企业竞争力安徽省目前还没有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企业。在《财富》杂志公布的2010年世界企业500强中,安徽省没有一家企业入围。安徽省企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产业规模较小,品牌影响不够,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上和国际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以2011年安徽省最大的企业集团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营业收入为6805958万元,与世界排名第一的沃尔玛相比,仅为沃尔玛年营业额的4%。在企业研发投入方面,安徽省企业研发费用投入明显不足,许多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不到1%,严重制约安徽省企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从出口市场份额来看,2010年安徽省对亚洲的出口占全部出口的36.8%,对欧洲市场出口份额是23%。对亚洲的出口额有所下降,对欧洲、北美市场的出口份额有所上升,说明安徽省出口正在向多元化目标迈进,多元化出口方向可以提高外贸出口抗风险能力,在发生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时,能够更有效的规避国际经济局势对外贸出口的影响。安徽省外贸产业市场集中度较低,企业竞争力不强。2011年度中国民营企业出口百强排名中,安徽省出口企业仅有一个企业入榜。在2011年度中国国有企业出口百强排名中,安徽省出口企业也只有3个企业入榜。可见,安徽省出口贸易企业规模较小,市场集中度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出口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从安徽省出口企业的外部环境上来看,中国建立在低技术含量、及产业层次的粗放型出口方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而安徽省出口产品更是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低技术产品为主,因此,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对安徽省的出口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比如在安徽省农产品出口、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就经常受到国外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的制约,严重影响了安徽省传统优势项目的出口。

发挥传统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安徽省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劳动力成本低是安徽省目前最大的比较优势所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安徽省解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此,安徽省在目前应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安徽省出口贸易额。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升安徽省的贸易结构,发挥安徽省贸易后发优势。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升本产业的出口贸易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带动周边产业的成长发展,带来产业结构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安徽省应该加强政策扶植和引导,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出口。大力发展加工深度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高附加值的产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能够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安徽省可以通过设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等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通过打造国际著名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避免低层次恶性竞争;通过加速积累人力资本,提高产业的知识资本积累和知识管理水平。对具备潜在国际竞争优势的高附加值重点产业从税收、金融、银行信贷、政府采购等方面实行跨政府部门扶持政策和协调指导,是提升安徽省产业附加值的主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