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对外贸易分析论文

时间:2022-02-05 10:15:00

新疆对外贸易分析论文

一、新疆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集中于中亚五国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以来,新疆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2006年新疆对中亚五国的贸易额为73.9亿美元,占同期中国与中亚外贸额的61%,新疆已成为中亚五国在中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亚与新疆的贸易额也占了新疆外贸额的81%,中亚国家也成为新疆主要的贸易伙伴。因此,新疆企业如何更准确地了解和把握中亚市场的需求与变化、发展与中亚国家的贸易已成为新疆对外贸易发展的核心问题,对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新疆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一)新疆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改善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与十年前相比,新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1995年新疆出口商品主要为新疆本地产品,如资源类的棉花、或基于资源的初级制成品棉纱、羊毛衫、棉布、呢绒;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制成品,如钢材、机械、化肥、化工原料和医疗设备。而2005年,新疆的出口商品结构则以工业品为主,前五位的服装、鞋类、纺织、家具和塑料制品,占了当年出口额的62%,实现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进口商品主要以初级制成品、石油及资源类的废铜、废钢为主,这表明新疆外贸的竞争能力有了一定的改善。

2.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背离。2005年新疆工业总产值为2102.53亿元,其中石油、天然气开采占37%、石化工业占23%、电力、热力生产占6%,合计占当年新疆工业总产值的66%。而2005年新疆前五位出口商品出口额为31.12亿美元,占当年出口额的63%。出口商品结构与新疆工业结构之间存在极大的背离性。

由表1可知,服装类、鞋类、纺织品、家具和塑料制品是新疆最主要出口商品,2005年出口额分别为175.34、35.07、18.33和16.74亿元,而当年新疆这四类工业产值分别为0.73、52.2、6.9和41.5亿元,出货值分别为0、0.54、5.6和4.4亿元。由此可知,新疆的主要出口商品并非新疆地方工业产品,而是来源于内地省份。

(二)新疆进口商品结构分析

1995年新疆进口商品中前五位都是工业制成品,占当年进口额的43%,2005年新疆的主要进口商品以原料类产品和能源为主,未锻造铜及铜材、废钢占进口额的37%,原油占11%,机电产品仅占11%。由此可见,新疆进口商品结构有了很大改善。

进口商品中金属类产品和能源类产品所占比例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疆石化工业和金属加工制造业对原材料的需求。但新疆的进口商品结构也存在与经济结构背离的问题,如2005年金属和有色金属类商品进口额为15.239亿美元,占当年进口额的52.55%。但根据新疆工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分析(见表2),黑色金属行业的生产加工能力能够消化进口的钢材、废钢类商品;有色金属商品的进口额是该行业产值的3.47倍,这表明进口的有色金属制品并未在新疆本地进行深加工。

由以上数据可看出,新疆主要的出口商品主要来源于国内其他省份,而进口的主要商品也有相当一部分未在新疆进行深加工,新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其产业结构存在着相当的背离,外贸的快速增长对新疆经济的拉动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新疆对外贸易方式分析

(一)新疆外贸以边贸为主

新疆目前主要的贸易方式为边境小额贸易和一般贸易,这与中国进出口贸易方式有着极大的不同。表3为2005年中国和新疆主要的贸易方式分类表,可看出中国主要贸易方式为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而新疆主要的贸易方式为边境小额贸易和一般贸易,尤其是边境小额贸易占新疆对外贸易额的70%。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新疆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是周边国家,有着开展边境贸易的地缘优势;其次,国家为发展边疆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定了鼓励边贸的优惠政策,即通过边贸进口的货物关税和增值税减半,这对边境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2002年中国边贸进口铜达到29.2万吨,由于边贸的优惠政策,边贸进口精铜价格比正规渠道的铜价每吨低45美元~87美元,到达上海的价格则比其他方式进口和国产精铜的价格每吨要低200元人民币以上。而随着2003年6月中国取消铜边贸进口关税和增值税减半的规定,2003年1—4月份边贸铜进口量为同比下降16.7%。

(二)边境贸易所存在的隐忧

WTO的基本原则之一是非歧视原则,非歧视原则要求缔约方在实施某种优惠和限制措施时,不得对缔约方实施歧视待遇。在WTO规则中,边境贸易被作为特殊经济区提出,WTO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例外的规定,以满足许多领土接壤国家历史上沿革形成的边境贸易的传统习惯,并促进各成员国边境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此类例外一般仅适用于各国边境线两边15公里范围之内[1]。

新疆现行的边境贸易的范围要比这宽泛的多,主要包括边民互市贸易和边境小额贸易。边境地区已开展的除边民互市贸易以外的其他各类边境贸易形式,均统一纳入边境小额贸易管理,执行边境小额贸易的有关政策。边境小额贸易政策的实施对象是边境小额贸易企业,该企业虽然必须设在边境地区,但范围要远远超过WTO中距边境线15公里以内的规定,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边贸无边”的现象,与最惠国待遇的原则不符[2]。

边疆贸易之所以能成为新疆主要的贸易方式就在于国家规定通过边境贸易进口的货物关税减半,此项规定的目的在于通过外贸的增长来促进沿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关税减半”的优惠措施也成为众多企业开展边贸的主要动力。

虽然目前新疆通过边贸进口的货物在中国总进口量中所占比重很小,而边贸的主要伙伴国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也还不是WTO的正式成员,但已经出现了其他贸易伙伴国对此的质疑,如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全球矿业公司RioTintoBorax在美国的子公司2002年4月份指出,俄罗斯出口至中国的硼酸只需缴纳一半的关税,而Borax的产品每年却需要多交纳约100多万美元关税,因此中国的边境贸易政策有利于俄罗斯出口商,从而违反了中国对世贸组织作出的平等对待所有贸易伙伴的承诺[2]。

四、新疆对外贸潜力分析

(一)能源贸易潜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能源、特别对石油的需求量在快速增加。2002年中国进口石油超过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5年中国进口石油达到1.36亿吨。1990年以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长7.2%,石油生产量年均仅增长1.8%,石油对外依存度由1993年的6.7%上升到2005年的46%。据专家估计,2020年进口依存度将达到60%。中国石油供求失衡加剧,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同时,中国石油的进口来源主要集中于中东地区和非洲,2002年中国从这两个地区进口的石油占进口总量的78.7%,为改变过于依赖中东和非洲石油的现状,与中亚国家进行石油合作将会推动中国石油来源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因此,新疆向西开放的地缘区位优势和丰富的石油资源使新疆在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经济安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中哈石油管道不仅可以向中国输出哈方石油,还可以输送包括俄罗斯、土库曼斯斯坦等在内的其他国家的石油。由于目前供应中哈石油管道的库姆科尔油田产油量有限,因此俄罗斯的上塔尔斯克油田的原油也可通过中哈管道运往中国[3]。2007年7月中国与土库曼斯坦达成协议,未来30年土库曼将通过中亚天然气管道向中国每年出口300亿立方米天然气。

(二)农林产品及其制成品的贸易潜力

中亚国家的经济结构普遍以工业为主,即使拥有较好发展农业条件的哈萨克斯坦近年来由于种植面积减少、果蔬品种退化、运销环节不畅及仓储设施落后等原因,果蔬产品无法满足国内需求[4]。近五年来,哈萨克斯坦种植蔬菜的水浇地减少了一半,果园面积也大大减少。而这些问题,也是其他中亚各国所共同面临的困难,因此新疆应努力在农林产品领域形成自己对中亚国家的优势。

在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国在粮食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弱,蔬菜、畜产品的竞争力在减弱,部分水果的竞争力较强。基于自身林果资源的独特优势,新疆可充分开展林果产品与中亚的贸易,将新疆打造成中亚的蔬菜、水果供应基地[5]。

新疆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农林资源,如不对这些资源进行深加工,单纯出口农产品,不但附加值低,而且远不能发挥这些资源的生产和出口潜力。由于农产品的上市时间过于集中,企业之间竞争激烈使得产品的价格较低,对运输也造成了季节性的压力,会给企业和地方经济造成损失。而通过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不但可解决单纯出口农林产品的季节性过强、产品储存周期短、运输不便以及附加值过低的问题,而且可极大地扩大对初级农林产品的需求,对地方经济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拉动作用[6]。

当前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最具规模的主要是番茄酱的加工,从事番茄酱加工的企业主要有屯河、中基、天业等企业。2004年工业番茄产量为452万吨,番茄制品生产规模为75万吨。经测算,一亩地可产番茄4吨多,而一公斤番茄的收购价为每公斤0.17元~0.3元,农民一亩地纯收入可达到800元左右。而对番茄的深加工可大幅度提高番茄的附加值和降低运输环节的压力。

新疆可通过对农产品、林果产品进行深加工,形成立足于地方资源优势的相关加工业,并拉动相关配套产业,将新疆发展为外向型的番茄酱及其他番茄制品产业带、对农林产品进行深加工建立起各类果汁、果酱和食品等工业基地,形成新疆外贸的竞争优势的稳固基础。

五、结论

(一)新疆对外贸易具有的贸易通道作用

1.商品贸易通道。尽管新疆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的比重已占大部分,进口商品也以能源、资源类等初级产品为主,但由于新疆工业基础的薄弱,出口商品主要来源于内地且相当一部分进口商品也是运往内地进行深加工,使得新疆外贸呈现了“走廊型”的特征。因此,虽然新疆外贸自2000年以来呈现了高速增长的局面,但由于属于“走廊型”贸易,新疆外贸的增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是很小的。在新疆外贸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时,如2001年比2000年下降了21.8%,而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52.2,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77.3%,但当年的新疆GDP增长速度却并未出现相应的变动。

2.能源通道。基于对中国能源安全的考虑及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关系对中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继中哈石油管道投入运行以来,2008年2月21日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全线开工,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其设计输气规模为每年300亿立方米,将于2010年建成通气。随着该管道的建设,新疆作为中国能源通道的战略地位得以确立。

(二)利用资源优势建设基地

为了避免新疆成为单纯的贸易通道,新疆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和现有的条件,大力发展石化产品、农林产品和纺织等轻工品的出口,将新疆发展为中亚各国的化工产品、特色农林产品和部分轻工品的生产基地,使新疆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相适应,真正发挥外贸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薛荣久.国际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入世议定书[EB/OL].商务部网站,/.

[3]聂书岭,译.中哈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现状及前景[J].中亚信息,2007,(11).

[4]谷维,译.哈萨克斯坦的果蔬产业路在何方[J].中亚信息,2007,(11).

[5]毛凤霞,冯宗宪.新贸易格局下五国农产品竞争力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7,(6).

[6]蔡岩,吕美晔,王凯.中国蔬菜产业及其主要出口蔬菜品目的国际竞争力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6).

[7]李周为,等.新形势下新疆传统产业发展[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

摘要:新疆外贸近年呈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这与新疆对周边中亚五国市场的开发是密不可分的。这种增长使新疆日益成为中国与中亚贸易的通道。为切实发挥新疆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新疆在继续起到贸易通道作用的同时,也应尽快转变为部分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

关键词:新疆;中亚;贸易;通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