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水果贸易增长因素刍议

时间:2022-05-10 09:56:00

中越水果贸易增长因素刍议

论文摘要:对中越零关税计划的实施前后两个阶段(2000-2003年和2004-2007年)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03年前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份额增长,但实行零关税后就出口份额急速下降而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规模态势则相反。中越恢复关系以来,特别是中国与东盟开始建立自由贸易区之后,两国的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文章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来分析2000-2007年两国水果贸易的发展,分解出各影响因素对水果贸易增长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水果贸易;零关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

1.引言

自1991年中越两国恢复正常关系以来,两国在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由此也引发了学术界对中越贸易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空间的研究。但是国内外对中越的水果贸易研究仍然是很少,大多数都在越南与中国农产品分析里面提到水果产品,或者中国与东盟水果贸易,里面有提到中国对越南水果贸易的研究。而且重点一般都是停留在理论上的水果贸易,都没有提出详细的数据。由于水果是中越最主要的贸易产品之一,并中越水果贸易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特点,不可能只按照理论上来分析,本文主要通过中越两国水果贸易指数发展现状,并提出双方水果贸易的竞争力和互补性,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定量上把握影响两国水果在零关税计划前后的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基于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模型(CMS)的研究,是用来反映一国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模型,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竞争力保持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应当保持不变。最初由Tyszynski(1951)提出恒定市场份额模型是研究贸易波动因素的主要方法,用来分析出口国家市场份额的变动。后来经过Leamer和Stern(1970)、Jepma(1986)以及Milana(1988)等人多次修改完善,成为研究贸易波动和出口产品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模型之一。这个模型开始被广泛的运用在出口增长的原因以及出口竞争力变动的研究中。比如,孙林、赵慧娥(2004)对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杨莲娜(2007)利用CMS模型分析近年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王红斌,朱再清(2007)将用CMS模型进行了二阶分解,增强了模型的解释力,分析了中国及其主要竞争对手向日本出口肉类的变动,并试图分解出各影响因素对肉类出口变动的作用程度。近期,一些学者开始使用CMS模型来研究进口波动,比如周力,应瑞瑶,江艳(2008)基于CMS模型的因素分解对中国葡萄酒进口贸易波动研究。何树全,周静杰和苏青娥(2009)用CMS模型研究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因素。

鉴于中越贸易在未来农贸发展过程中将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两国水果贸易发展现状,并提出双方水果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定量上把握影响两国水果出口额增长的主要因素.

2.模型设定与意义

CMS模型(ConstantMarketShareModel)是用来反映一国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作用程度的模型,其基本假设是:如果竞争力保持不变,那么随着时间的变化,一国在世界市场中的份额应当保持不变。因而由该模型推导出来的出口变动与实际出口变动的差别可以归结为竞争力的变化。

本研究使用的是经过Jepma(1986)改进的CMS扩展模型对一国出口变动的分解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分解:(1)

第二层分解:(2)

其中,X表示出口国进口国的总出口,Xi表示出口国对进口国商品i的出口;S表示为出口国在进口国的市场份额,而Si则表示出口国商品i在进口国市场份额。上标0表示初始年,1表示终止年,△则表示变量在终止年份和起始年份之间的出口差额。

在一层次分析中,出口产品的变动因素分解为(1)结构效应、(2)竞争效应以及(3)交互效应。结构效应反映的是由于目标市场进口规模和进口结构变动而导致的一国出口额的变化;竞争力效应衡量的是一国的出口增长同世界的进口需求结构的适应程度;交互效应则表示由于出口国出口结构的变动与目标市场进口规模和进口结构变动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一国出口额的变化。

在第二层次分析中,结构效应又分解为:(1a)增长效应,由于进口国市场的进口规模的扩大而导致一国出口额的增长;(1b)产品结构效应,由于一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效应而导致的一国出口额的变化。

竞争力效应分解为(2a)综合竞争力效应和(2b)产品竞争力效应。综合竞争力效应反应的是由于一国出口在世界总进口中的份额变动而导致的一国出口额的变化;产品竞争力是由于在特定市场中特定商品的份额变动而导致的一国出口额的变动。

交互效应分解为(3a)净次结构效应和(3b)动态结构效应。净次结构效应反映的是一国出口结构的变动与进口国进口规模变动而导致的一国出口额的变化;动态结构效应衡量的是一国出口结构变动与世界进口结构变动的交互作用而导致的一国出口额的变化。

3.估算结果及分析

3.1中国对越南出口水果的恒定市场份额分析

运用上述CMS模型(1)式和(2)式,对2000-2007年中国向越南出口的水果总额的变动进行逐年分解,最后计算得到2000-2007年中国各类水果对越南出口额变动的分解结果,表2是第一层次分解的结果,表3是第二层次分解的结果。

3.1.1第一次层次分解结果

表1中国对越南出口水果总额变动的第一层次分解的结果

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

2000-200127.21-7.96-27.85

2001-200247.331.91-29.63

2002-20038.005.332.19

2003-20049.604.84-0.27

2004-200544.32-16.44-15.99

2005-20069.50-9.24-7.62

2006-2007-4.8059.23-64.67

2001-200382.55-0.72-55.29

2004-2007141.1637.68-143.84

数据来源:作者估算。

由表1来看,从2000-2007年,中国对越南出口的水果总额有两个阶段2000-2001年的衰减期;2001-2005年的快速增长期;2005-2007年的调整期。

其中2000-2001年的对越出口减少是由于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的负影响引起的,说明了这一期间中国水果对越出口的竞争力减弱,而越南的水果进口总规模却是增加,进而导致中国在越市场份额的逆向降低,中国在这个期间错过了巩固其在越南水果市场地位的好时机。

2001-2004年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甜蜜期,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都呈现正影响。说明对越出口的提升一方面由于越南对外进口水果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来自于中国出口水果的竞争力的提升。但是竞争力效应仍较小,贡献度有限,且2001-2002年,2003-2004年两个时期,中国在越南水果市场份额都处于下降。

2004-2005年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竞争力效应再次呈现负影响,说明当年水果竞争力再次减弱,在越水果市场份额下降,对中国对外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2005-2007年期间,中国对越水果出口再次出现调整减弱,其中2005-2006年减弱原因在于竞争力效应的负影响及相应带来的交叉效应的负影响;2006-2007年则是因为越南对外进口水果规模的减少,而带来的结构性效应和交叉效应的负影响。

为了判断2003年东盟水果零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越南水果贸易的影响,分别对2001-2003年,2004-2007年进行效应分解。

结果显示从两个时期,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规模都呈现增长态势,2001-2003年结构性效应指数为82.55,但是由于竞争力的负效应,导致市场份额急速下降,几乎消除了东道国进口扩大而产生的正效应;而在2004-2007年间,结构性效应和竞争力效应都呈现正影响,但由于交叉效应的负值显示这一期间中国在越市场份额与越南水果进口需求规模的变化不一致,呈急速下降。

3.1.2第二层次分解的结果

由表2来看,2000-2001年、2006-2007年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总额的减少是由于动态结构效应大幅下降所致,分别为-25.41、-34.75和-46.41;2001-2002、2002-2003、2003-2004、2004-2005年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总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越南水果进口需求规模扩大所致(增长效应);2005-2006年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总额减少的主要原因为产品结构效应的正影响,以及综合竞争力下降导致的综合竞争力效应和越南进口需求增长情况下中国产品市场份额下降的负影响(动态结构效应)。对于2001-2003、2004-2007年两大时期中国对越水果出口增长最大的正向影响为中国出口主要集中在日本需求增长较快的某组水果商品上(产品结构效应)和增长效应,而最大的负向影响都是在越南进口需求增长情况下中国产品市场份额下降(动态结构效应),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中国出口水果商品对于综合竞争的下降。

表2:中国对越南出口水果总额变动的第二层次分解的结果

增长效应产品结构效应综合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净次结构效应动态结构效应

2000-20014.3622.85-9.911.96-2.44-25.41

2001-200215.0732.271.240.675.12-34.75

2002-20037.540.466.14-0.821.590.60

2003-20047.592.015.55-0.710.90-1.17

2004-200544.010.30-17.831.40-13.17-2.82

2005-2006-0.099.59-7.28-1.960.01-7.63

2006-2007-3.99-0.81-6.7065.93-3.97-60.70

2001-200326.9655.59-2.531.814.27-59.56

2004-200774.4866.68-28.8066.48-11.96-131.88

数据来源:作者估算。

增长效应:除了2005-2006年、2006-2007年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的增长效应为负数外,其余时间由于越南水果进口需求规模扩大而促进中国水果出口的增长,表现为2000-2005年各段时间增长效应指数均为正值。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整体还是显示为增长效应的正向影响,并未受到水果零关税的影响。

产品结构效应:除了2006-2007年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存在产品结构效应负指数,表明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集中在越南需求增长较慢或未增长的水果商品上,其余各年中国对越南出口的产品结构效应为正值,表明是集中在越南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水果商品上。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整体也是显示为产品结构效应的正向影响。

综合竞争力:2001-2004年这段时间中国对越南出口水果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幅度最大,一直变现为正指数,为中对越水果出口的增长做出贡献,但是其余各年的综合竞争力皆为负值,特别是2004-2005年下降最大,综合竞争力指数为-17.83。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整体显示为综合竞争力的负向影响,且在零关税实施后综合竞争力下降幅度巨大,产品受面临竞争压力加剧。

产品竞争力:2006-2007年中国对越南出口的水果的产品竞争力提高幅度最大,其次是2000-2001、、2004-2005、2001-2002年。其余是产品竞争力为负值,产品竞争力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2005-2006年的产品竞争力下降幅度最大为-1.96。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整体显示为产品竞争力的正向影响,且产品竞争在近年有较高的提升幅度。

净次结构效应:2001-2004年及2005-2006年的净次结构效应指数为正值,表明这段时间中国水果对越出口结构的变动能够适应越南进口规模的变动,而其余2000-2001、2004-2005、2006-2007年中国出口结构的变动不能适应越南进口规模的变动,表现为净次结构效应的负值。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零关税实施前中国水果对越出口结构的变动能够适应越南进口规模的变动,零关税实施后中国水果对越出口结构的变动不能够适应越南进口规模的变动。

动态结构效应:只有2002-2003年的动态结构效应指数为正值,且数值很小,表明该年中国在越南水果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上的份额增长较快,其余的各段时间的情况则相反。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整体显示为动态结构效应的负向影响,且效应贡献度都很大,分别为224.44%和376.89%,表明在越南对外进口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中国产品未能把握机会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反而在竞争中不断的丢失市场份额。

3.2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市场份额分析

运用上述CMS模型(1)式和(2)式,对2000-2007年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水果总额的变动进行逐年分解,最后计算得到2000-2007年越南各类水果对中国出口额变动的分解结果,表3是第一层次分解的结果,表4是第二层次分解的结果。

3.2.1第一层次分解结果

由表3来看,2000-2001和2005-2006年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总效应为负值。在这两个阶段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减少是因为结构效应与交叉效应在下降,而2001-2002、2003-2005年越南对中国出口的水果总额的增长主要是由于是中国对外进口水果规模的扩大,表现为结构效应的正影响,而2002-2003年、2006-2007年越对中水果出口的增长原因在于竞争力效应的正影响,表明当年贸易越南水果产品的竞争力优势明显。

表3: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总额变动的第一层次分解的结果

结构效应竞争力效应交叉效应

2000-2001-41.7287.99-73.77

2001-200212.39-2.10-0.90

2002-2003-17.1664.46-30.73

2003-2004130.76-30.82-80.88

2004-2005129.43-35.06-63.43

2005-2006-28.2625.20-11.75

2006-2007-37.12146.06-86.31

2001-2003-46.49150.35-105.40

2004-2007148.33255.72-347.76

数据来源:作者估算。

为了判断2003年东盟水果零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越南水果贸易的影响,分别对2001-2003年,2004-2007年进行效应分解。

结果显示从两个时期,2003年前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规模处于下降态势,虽然产品竞争力优势明显,但由于中国对外水果进口规模的缩减,虽然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但是终究改变不了贸易总额下降的局面;而2003年后,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一改之前的颓势,迅速转变成为增长态势,结构性效应和竞争力效应都呈现正影响,虽然由于交叉效应的负值显示这一期间越南在中国市场份额变化与中国水果进口需求规模的变化不一致,但并未改变其出口总额上升的局面。

3.2.2第二层次分解结果

由表4来看,2000-2001年的总效应减少是主要是由于越南在中国进口规模增长较快的水果产品上市场份额增长较慢甚至下降(动态结构效应),动态结构效应值为-75.16。而2005-2006年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规模总效应的下降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外水果进口规模的整体下降(增长效应),增长效应值为-23.77。

2001-2005年以及2006-2007年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总效应呈上升态势,其中2002-2003、2006-2007年总效应为正值主要归因于综合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的大量上升分别为;而2001-2002、2003-2004年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总效应的增长主要是由于越南水果出口只要集中在中国进口规模增长较大的几类水果商品上(产品结构效应);2004-2005年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总效应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水果对外进口需求规模扩大所致(增长效应),增长效应值为92.14。

对于2001-2003、2004-2007年两大时期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增长最大的正向影响为越南水果的综合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而最大的负向影响都是在越南水果在华市场份额的变动与中国水果进口规模变化不一致(动态结构效应),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越南水果商品出口结构性调整能力不强,不能对中国水果市场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

表4: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总额变动的第二层次分解的结果

增长效应产品结构效应综合竞争力产品竞争力净次结构效应动态结构效应

2000-2001-39.75-1.9735.2452.751.39-75.16

2001-20023.369.045.48-7.580.04-0.94

2002-2003-6.57-10.6027.3337.14-0.01-30.72

2003-200449.3081.47-16.52-14.302.17-83.05

2004-200592.1437.29-28.15-6.92-0.52-62.91

2005-2006-23.77-4.5011.4413.760.58-12.33

2006-2007-28.26-8.8672.5873.481.45-87.76

2001-2003-42.96-3.5368.0582.301.42-106.81

2004-200746.45101.88107.39148.335.10-352.86

数据来源:作者估算。

增长效应:2000-2001、2002-2003、2005-2006和2006-2007年四年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的增长效应为负值,表明这段时间中国对外进口水果规模的整体下降情况。其余时间由于中国水果进口需求规模扩大而促进越南水果出口的增长,表现各年增长效应指数为正值。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显示为2001-2003年间中国对外水果进口的下降态势和2004-2007年中国对外水果进口的增长态势,可能正是由于零关税政策的实施,导致了中国对外水果进口规模的急剧扩大。

产品结构效应:2001-2002、2003-2004、2004-2005年各段时间的产品结构效应指数为正值,表明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集中在中国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水果商品上,其余2000-2001、2002-2003、2005-2006、2006-2007年越南对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效应为负值,表明是集中中国进口需求增长较慢或者负增长的水果商品上。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显示为2001-2003年间产品结构效应的负影响和2004-2007年越南水果产品结构效应的正影响,表现为2003年后中国对越南集中出口的几类水果的需求扩大。

综合竞争力:除了2003-2004、2004-2005年两年期间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的综合竞争力为负值,其余各年均变现出越南水果的综合竞争力上的优势,特别是2006-2007年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的综合竞争力效应值高达72.58。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显示为整体上越南水果竞争力优势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在近年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愈加明显,为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规模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产品竞争力:除了2001-2002、2003-2004、2004-2005年三年期间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的产品竞争力为负值,其余各年均变现出越南水果的产品竞争力上的优势,特别是2006-2007年越南对中国出口水果的综合竞争力效应值高达73.48。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显示为整体上越南水果竞争力优势不仅没有改变,甚至在近年的国际竞争力优势愈加明显,为越南对中国水果出口规模的提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净次结构效应:各年的净次结构效应都表现的较弱,其中2002-2003、2004-2005年的净次结构效应都在于负值状态,表明越南出口结构的变动不能够适应中国进口规模的变动;其余各年皆变现为正值,但效应值和其他效应相比显得很微小,最大为2003-2004年,也仅为2.17,表明了越南水果出口结构无法根据中国进口规模的变动做出相应的调整。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显示为整体上越南水果经济结构效应的正影响,但是影响效应较弱。

动态结构效应:2000-2007年7年的动态结构效应指数皆为负值,表明越南在中国水果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上的份额增长较慢。从2003年前后两段时期来看,也显示为整体上越南水果在中国水果进口需求增长较快的市场上的份额增长较慢。

4.结论

对于中国来说,在短时期内,对中国热带水果产业将带来严峻的挑战,实行零关税前中国对越南水果出口规模都呈现增长态势但零关税实行之后由于交叉效应的影响导致急速下降.。从当前中越两国农业经济贸易发展的具体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实行水果零关税政策的有效途径。从以上分析得知,中越水果零关税政策的启动对中越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符合越南和中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长期战略目标,也符合两国往来贸易的长远发展利益。特别是越南在实行零关税前出口金额到中国有下降态势,从零关税以后越南却对中国水果出口迅速转变成为增长态势,由于结构性效应和竞争力效应都呈现正影响。

参考文献:

[1]CarloMilana.Constant-Market-SharesAnalysisandIndexnumber

theory[J].EuropeanJournalofPoliticalEconmy,Vol.4,No.4,1998,453-478

[2]FREDOUNZA.WheatMarketSharesinthePresenceof

JapaneseImportQuotas[J].JournalofPolicyModeling,1995,17(3):3152323.

[3]JempaCJ,1986,“ExtensionsandApplicationPossibilitiesofthe

ConstantMarketAnalysis:theCaseoftheDevelopingCountries’

Exports,”UniversityofGroningen.

[4]Leamer,EdwardE.,RobertM.Stern,1970,QuantitativeInternational

Economic1steditions,NewYork:TransactionPublishers

[5]TyszynskiM.,1951,“WorldTradeinManufacturingCommodities1899-1950,”ManchesterSchoolofEconomicandSocialStudies(19):272-304

[6]何树全,周静杰,苏青娥.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因素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9(1):70-75

[7]孙林,赵慧娥.中国和东盟农产品贸易波动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7):46-52

[8]杨莲娜.中国对欧盟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7(10)

[9]王红斌,朱再清.基于CMS模型的中国肉类对日本出口变动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69期)2007

[10]周力,应瑞瑶,江艳.我国葡萄酒进口贸易波动研究—基于CMS模型的因素分解[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