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法视野下贸易安全保证

时间:2022-05-27 03:40:00

国际贸易法视野下贸易安全保证

无论是区域一体化,还是经济全球化,贸易始终发挥着关键性的纽带作用。从单纯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到辐射范围更广、内涵更为丰富的APEC,围绕贸易展开的各种经济活动都在加剧着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就连起先单纯的基于政治和军事合作而组建的上海合作组织,也在考虑将合作范围扩展至经济领域,如边贸和金融。可见,经济全球化与贸易始终是一种互动关系。然而必须认识到的是,经济全球化也是一把双刃剑,以贸易为核心和纽带的国际间经济合作由于受到历史原因和种种人为设置的障碍而阻碍了贸易的顺畅流通,贸易壁垒的无处不在且往往带有突然性,使得国际间贸易交易常常蕴含着诸多安全风险。而由于贸易的关联性强,一旦出现贸易安全问题,将影响到贸易流出国的产业发展和就业预期,长期来看也会影响到流入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情况。正是基于调整不同国家间的商品交易关系及附属于这种交易关系之上的其他关系《,国家贸易法》运应而生。然而《,国际贸易法》历史渊源和最终的制定,说到底还是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在一手主导。虽然《国际贸易法》在最终成型的过程中意识到了发达国家挟强势贸易地位而占据着贸易争端的顶端,而发展中国家却不愿接受由发达国家来主导的国家贸易法律协调机制的这一博弈现实,因此在法律制定原则上更加体现中立性、普遍性和权威性,倡导贸易自由化原则和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原则,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发达国家在经济与贸易上的强势地位,并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而发生扭转,广大发展中国家依然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处于弱势地位。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目前进出口贸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虽然我国在国际中的贸易地位和贸易规模有了质的飞跃,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从我国每年遭遇的贸易壁垒数量和出口贸易的结构来看,我们并未在国际贸易格局中占据足够的优势,来自发达国家以及追随发达国家后尘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对我国频设贸易障碍,对我国的加工制造业带来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而这些可预见和不确定性的贸易壁垒往往构成了我国对外贸易的不安全因素。不过,仔细分析这些人为设置的贸易壁垒,绝大部分明显违背了《国际贸易法》平等原则和协商一致的原则规定,也就是说许多贸易壁垒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申诉裁决。因此,如何吃透《国际贸易法》规则条款,以便在遭遇贸易壁垒时能够迅速找到法律依据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我们许多对外贸易企业和法律研究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1贸易安全概念解释及《国际贸易法》的缺陷

所谓的贸易安全,国际法意义上指的是当一国的对外贸易面临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冲击时,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加强国际合作,牢固地控制或占有国内外市场,使本国产品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安全的国际贸易状态应该是从贸易体系的各个方面保证本国的经济不受到因别国经济波动而通过两国间的贸易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且能够保证趋利避害,在遇到良好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能高效地整合国内的资源,迅速扩大贸易份额,分享到更多的国际市场的利益,从而为本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外生存环境。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贸易安全已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贸易安全日益受到各国关注。影响国家贸易安全的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国际市场参与度,也可理解为对外依存度,依存高或参与结构不合理等都会置于高风险环境中;二是国际经济关系,国际经济关系总体稳定,贸易安全风险相对较低;三是国家的贸易政策。正确的、连续性强的贸易政策有助于为对外贸易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从而降低不必要的风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国际贸易法》也不例外《。国际贸易法》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权威性。在平衡国际金融关系和国家间的贸易争端方面,国际贸易法的中立性和权威性作用便体现出来,它既能使各国之间的贸易交流得到有效协调,又能很大程度上遏制发达国家借助“天然”的主导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合法”的惩罚,最大限度地照顾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然而《,国际贸易法》由于面向的主体极为宽泛,适用的成员国的复杂性、特殊性极为明显,这些因素使国际贸易法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一方面,国际贸易法覆盖面广,涉及很多成员国,各国在社会经济和法律政策方面存在很多不同,所以不可能完全做到综合考虑各国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国际贸易法的制定;另一方面,国际贸易法在执行方面还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存在。贸易壁垒还没能完全消除,资产利益无法做到较为均衡的分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过程中所获得的利益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法》面临的缺陷和局限性使得国家间的贸易安全风险始终存在,且风险不断滋生和变换,但在目前的经济格局和修改完善《国际贸易法》的困难局面下,惟有充分吃透现有的法律条款来应对贸易壁垒造成的安全风险问题,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方向。

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面临的对外贸易安全不利因素

2.1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贸易不断深入,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大幅上升,并且呈现出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出口贸易依存度持续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以及与世界经济增长同步的显著特征。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对外贸易依存度大幅上升甚至已经已经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出口贸易依存度明显高于美国、日本、等其他经济大国。中国的外贸依存度在“十一五”时期平均高达65%,按照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现状来看仍有上升的趋势,而“十五”末我国外贸中初级产品的比重虽下降到6.4%左右,但工业制成品大多数是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少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中高技术及其原料进口的比重不低,很多关键技术都依赖进口。在关键产业的进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的进口依赖度高,机械设备特别是高技术设备50%以上依靠进口,民航飞机完全依靠进口,微电脑核心部分基本依赖进口。外贸依存度过高使我国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国外市场。尤其是我国外贸出口主要建立在粗放型数量扩张基础上,顺差来源国家过于集中在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这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自身难以控制的不确定因素。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波动、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波动的风险以及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经济情况变化等都对我国的贸易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2.2频繁的贸易壁垒近年来,我国的主要出口国美国和欧盟基于国内就业形势的疲软和金融危机造成的经济萎靡不振原因,纷纷把矛头指向中国,采取各种形式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措施来限制从中国进口商品。技术性贸易壁垒作为一种贸易保护手段,在国际贸易实践中,尤其在发达国家中普遍存在着滥用的现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出口额,阻碍了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成为新世纪初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巨大障碍。

3利用《国际贸易法》维护贸易安全的策略

维持国际贸易顺利、健康地进行是国际贸易法的根本宗旨和现实中的主要作用。其不仅具有国际贸易关系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起到规范国际贸易市场的作用。此外,国际贸易法还具有约束贸易双方使其行为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的作用,国际贸记得这些作用通过对国际贸易争端进行调解和仲裁来实现。我国加入WTO已整整10年,在WTO营造的有利外贸环境下,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已稳稳跃居世界第二位,且还处于快速上升势头,也可以说我国是经济全球化收益的典范,因此加强而不是自我封闭与国际的交流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面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游戏规则和仍然受发达国家掣肘的《国际贸易法》,在积极调整自身内部产业结构,降低对外依存度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国际贸易法》的研究,学会利用《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来维护自身的贸易安全。

3.1准确把握《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动向并认真研习、熟练运用应当充分理解并认真履行WTO规则和对外贸易法的各项基本规程,在此基础上与国际贸易法结合,完善国内相关规定以及法律制度,为加强对国际经济新局势的适应能力而积极进行调整。此外,认真研习涉及对外贸易方面的国际法律,并学会如何运用,避免出现在遭遇壁垒站时无从应对的尴尬局面。如《对外贸易法》《、对外贸易壁垒调查暂行规则》《、反补贴条例》《、反垄断法》《、反倾销条例》和《保障措施条例》等,都是法律内容所涉及到的。通过上述法律,以多角度对国际贸易进行保护,为国家贸易的安全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3.2积极主动参与国际贸易安全机制我国已是世界进出口贸易规模第二位的国家,与世界上绝大对数国家建立的贸易关系,因此我们应利用自身的国际贸易地位主动参与国际贸易安全方面的机制制定,有助于维护提升自身和发展中国家的在国际贸易中的权益和发言权。参与制定一套同WTO经贸协定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于贸易、投资、市场、竞争等经济行为的政策体系,从而规范国际贸易活动行为,保持国际贸易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WTO规则中有关优惠条款的,并通过立法形式将其确定下来;还必须加强对政策中的保护机制和竞争机制的理解和恰当运用,把竞争维持在我国企业有能力应对的范围内,保障国内企业的顺利健康发展以及我国对外贸易正常运行。

4结语

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成普遍抬头之势的背景下,针对我国的不正当贸易保护现象今后将是常态,而且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依然将维持在高位,因此在应对贸易安全的措施上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法》等相关法律赋予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来应对贸易保护主义,扫清贸易自由化障碍,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