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现状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2-11-19 02:45:49

对外贸易现状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1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1.1对外贸易进入中低速增长阶段

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促使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经济落后的面貌焕然一新,综合国力和世界地位也逐渐提高。中国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大量外商投资的同时引进了先进技术,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01~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平均增长21.1%,而2012~2014连续三年间增长平均每年5%左右,对外贸易增长逐渐减慢。如今,国际和国内的风险因素对我国外贸发展形成较大压力,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外需不足的根本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中低速增长的外贸经济成为新常态下外贸经济的表现。

1.2我国外贸成本优势减弱

中国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后,迅速融入世界分工体系,依靠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充足的自然资源优势和逐渐提高的生产效率优势等,迅速发展成重要的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满足了世界市场的需求。然而在新常态的背景下,外贸企业压力显著增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人口红利转折期的到来,劳动力成本逐渐升高,劳动力成本优势明显减弱。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的外贸成本优势。

1.2.1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十分显著,充足的劳动力支撑了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人口也在不断改变。具统计,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适龄劳动人口数约占总人口的61%,至2010年上升到约75%之后,这一比值开始逐渐下滑。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直接影响了劳动力成本,原先的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已经逐渐弱化。目前,与东南亚国家相比,我国劳动力成本已经高于许多东南亚国家,与俄罗斯、墨西哥等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也逐渐缩小差距。从长期来看,我国终将形成高劳动力成本的局面。

1.2.2资源和环境成本提高

在对外贸易发展的初期,我国依靠丰富的资源和生态环境以粗放式发展为主。对环境和资源的不节制利用直接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中出现不可持续的状况。在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在2001~2012年之间,相关产业的隐含碳排放量也在大量增加,对生态环境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也息息相关。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施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战略,同时治理环境污染,加大企业管理力度,使企业的环境成本大大提高。随着发展的进行,资源也在日益减少,资源成本也开始增加。2015年国家发改委和环境部门征收排污费标准较之前增长一倍,管理力度也在逐年增加。

1.3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

随着外贸制度的改革,我国对外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国际贸易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也面临世界市场带来的压力。这些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外贸的发展,减少了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开始重构,欧美等发达国家积极寻找出路,试图通过一些贸易协定进行贸易谈判。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新协议的制定,2014年底,我国提出构建亚太自贸区的思想,这一提议受到其他国家领导人的一致认同。另外,人民币国际化也成为目前的新常态。近五年内,人民币结算在跨国贸易的业务中激增。这些情况导致国际贸易环境越来越复杂,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迎接新的压力和挑战。

2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的路径选择

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市场和国内环境,为适应当前的对外贸易发展趋势,中国提出了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积极寻求新常态下我国对外贸易新出路。

2.1转变外贸企业经营体制,提高外贸企业竞争力

外贸企业对于推动国内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发展有重要意义,对解决就业问题有重要影响,因此我国一直支持外贸发展,尽量实现外贸企业的稳定。我国从转变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着手,致力于扩大外需,迎合世界市场的需求,实现外贸企业的稳定发展。在国内资源减少、成本上升和国际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应当积极转变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积极开拓市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

2.1.1转变外贸企业的经营机制

目前,我国外贸企业存在管理机制失衡,企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企业不能进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主经营,这就导致了服务缺失和市场无序的问题。很多企业虽然有独立的法人,但实际上还受政府的领导。目前大部分企业要实现股份制,但国有股份所占比例仍然很大,企业没有建立有序的管理机构,股东无法行驶权利。在经营上,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对外贸易方式也应该有所革新。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跨国交易,不仅减少了产业链中许多不必要的环节,也大大缩减了企业贸易的成本。这种利用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设备进行外贸的方式,由于门槛较低,适合中小型企业的转型发展。另外,增强企业融资能力,完善外贸制,也是我国增强外贸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2.1.2积极拓展外贸市场

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迅速增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但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对外贸易受到了负面影响。为增强我国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分散金融风险,摆脱市场局限性,拓展更多的市场十分重要。在巩固现有的发达国家市场之外,积极开拓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加强经济贸易往来,可以扩大产品的贸易规模,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随着其他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原有的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利用好各类贸易平台,积极开拓其他地区的市场,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措施。

2.1.3优化商品产业结构

在较长时期,我国出口商品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因此高新科技产品的附加值虽然高于普通工业产品,但与发达国家的高科技产品相比,往往差之甚远。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平衡稳定我国外贸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使各方面协调发展的同时,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世界市场需求相适应。优化产业结构的最终目的是实现资源节约,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推动我国外贸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2.2发展企业竞争新优势,将成本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

提高我国企业外贸竞争力,是发展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方面。随着资源、能源、劳动力和环境成本优势的弱化,怎样将成本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以创新推动发展

在经济建设的新时期,无论在什么方面,创新都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经济上,创新是劳动力进步的重要阶段,是生产力发展的标志。对于我国的外贸企业来说,就是指抓住市场潜在的机会,重组生产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建立起效率更高的新的生产体系。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还表现在技术创新上。目前,我国外贸企业技术创新有良好的环境,必须以新的思维进行对外贸易发展,积极进取,开拓创新。

2.2.2提高劳动者素质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提出要高度重视劳动者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在世界市场上,拥有强有力的人才队伍,才能拥有真正的实力和优势。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外贸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以数量取胜到质量取胜的转变,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2.2.3规范企业行为

面对国际上的压力,我国外贸企业需要进一步规范经营秩序,加强企业协调性和自律性。避免恶性竞争和扰乱市场秩序,提升产品质量和进出口水平。规范企业行为不仅是维护国家的利益,在世界市场上更是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这也是促进我国外贸发展的重要措施。

2.3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改革外贸发展方式

我国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外贸进行宏观调控,以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政府的管理是否合理,关系到外贸发展的各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外贸管理体系,深化改革外贸制度,是具有影响力的政府应有的作为。

2.3.1建立我国进出口监测机制

利用数字化和信息化工具,服务于进出口贸易的信息指导。政府建立和完善外贸监管和监测机制,密切了解进出口产品的情况,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市场的有序。地方政府与相应的交易市场建立起密切的管理机制,积极配合对外贸易的进程。

2.3.2坚持贸易自由化、公平化

在充满竞争的世界市场,我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始终坚持贸易自由化和公平化原则,实现公平竞争。在一定范围内,国家不过多干预外贸,利用市场规则实现各国贸易自由化。另一方面,国家对微观经济进行调控,防止恶性竞争,积极参与国际贸易法规的制定,保护贸易的公平性。我国作为贸易大国,有义务维护世界市场的公平竞争,这样才能巩固国际地位,增加话语权。

2.3.3坚持外贸可持续发展

随着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我国越来越重视资源集约型生产方式和节能减排,大力鼓励环保型企业发展,控制污染范围,逐渐利用新能源和先进技术以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另外,国家应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让企业领导者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共同建设和谐社会。鼓励企业学习国际上先进企业的产业环保理念,实现国际标准。只有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才能稳步、均衡发展。坚持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

作者:常冬梅 单位: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