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10-12 09:21:14

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

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保留下来的,并以实物、制度、文献等为载体形式体现社会先进文化的档案资源材料。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以及精神资源这两个层面,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国历史文化档案资源遍布全国,各具特色。如何有效地开发利用这些丰富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是全国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档案馆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各省市的档案馆均全力进行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档案馆主动加强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合作力度,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纪念活动,贴近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挖掘、加工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写出版物、拍摄文献纪录片等,让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成为主流媒体宣传的亮点,以全新的视角传递了历史文化。2018年7月,津南区历史文化旅游景区纪念馆创新开展主题展活动,依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历史文化游主题景区,多元化展示历史文化档案历史,吸引了大批游客。2015年18月31日,四平市战役纪念馆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开展了全国历史文化旅游景区活动,以全国丰富的文化资源为依托,将游客带入历史文化历史记忆,接受历史文化党性教育。新时期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呈现新的面貌,借助声、光、电等现代多媒体技术,将历史文化档案展览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且更具有观赏性和趣味性,能够迎合年轻一代的审美需求,使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得到实现。上海市档案局馆为展示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来的丰功伟绩,举办了多种形式的专题展览,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历史,感受革命先烈的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精神,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由于新时代的科技信息发展迅速,各地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各地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一,部分历史文化档案馆甚至盲目追求历史文化档案内涵而丢失了主体意义,在开发利用过程中没有做到真正尊重历史文化档案资源。

二、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

(一)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落后利用形式单一。当前历史文化档案馆宣传工作的不足,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宣传的落后,使得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普及工作难以深入。一方面,很多历史文化档案馆在思想上仍固守“守门人”的思想,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政策的理解也不够深入,忽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工作。此外,一些档案馆开展工作时简单地以历史文化档案的利用为主体,对于结合国家精神文明建18山西档案设的宣传需求方面配合并不积极。虽然新时代下宣传手段呈现多元化,但部分历史文化档案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往往倾向于选择简单的展览形式,导致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陷入被动,宣传手法也极为单一。另一方面,当前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极为单调,形式落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停留在遗址参观、简单的图片和实物的陈列展示阶段,展览方式大多还是以纪念馆、博物馆陈列、栖窗展示等为主。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多为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平面介绍,仍以静态观光的内容居多,停留在对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开发,表现手段单一落后,缺少体验性和参与性的展示内容。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内涵挖掘上,没能充分展现革命老区历史文化沿革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导致广大受众难以产生强烈共鸣。(二)忽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精神文化价值。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与其他资源存在明显差异,其内涵包括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如等优秀革命家的画像、语录、著作等实物历史文献资料,精神方面如实事求是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不移的“长征精神”、敢于奋斗的“西柏坡精神”、吃苦耐劳的“大庆精神”等。现阶段,对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实际价值的开发及利用仍旧滞留在物质层面,如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思想政治功能,未增进其精神层面附加价值的开发,没有全面拓展其精神价值的正效应。(三)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滞后。档案编纂工作是指按照一定的标准,收集、整合、审核、加工、评价档案资源和信息,最终以档案出版物的形式公开供用户利用。对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流程,要求人们充分熟悉历史文化档案馆的资源内容和特色内涵,根据新时代下精神文明宣传需求,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相结合。一方面,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缺乏规范系统的流程和制度,全国大部分的历史文化档案馆都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导致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纂工作水平一直较低。某省历史文化档案馆由于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档案馆的编纂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选题上处于被动,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不能取得较大的成效。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得到了高效开发和充分利用,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一部分仍然散存在地方民间,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检索方面,也仅滞留于公开档案的目录查询阶段。这样狭窄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服务范围,难以充分发挥其蕴藏的社会价值。另外,计算机和网络的现代科技功能未得到充分体现,历史文化档案部门缺乏特色资源,导致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较为低下。

三、精神文明建设视域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路径

(一)加强宣传创新历史文化档案“新”形式。宣传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下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宣传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导致档案留于形式。首先,是自我宣传模式,让受众在学习和感悟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时,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克服,让精神、思想以及情感等多个方面得到洗涤,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可以通过全国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契机,让领导干部到历史文化场馆、历史文化基地学习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以起到良好的警示和教育作用。其次,参与宣传模式,即通过“重走长征路”“翻越老山界”“再访革命英雄”等参与模式活动,全面了解过去的历史文化记忆,亲身体会所收获的教育效果是单纯的学教式所无法比拟的。再次,激励宣传模式,通过对革命烈士纪念碑、档案馆、战役旧址、会议旧址、历史文化标语以及一些珍贵资料和文物、图片照片等的参观、学习,从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中汲取正能量,以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的激励功能。此外,还有体验宣传模式,即利用历史文化档案纸质资料、文物资源以及电子音像作品感悟革命者的崇高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知,进而自觉抵制腐朽文化思想的诱惑和侵蚀,化解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诚信意识缺乏和社会责任感淡薄、价值观扭曲等问题。(二)增进馆际合作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档案资源价值。新时期,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呈出全新的局面,大数据和信息技术使得资源共享利用成为可能,还进一步延伸了档案内涵,推动了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为了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价值,特别是精神文化价值,主张通过增进馆际之间的合作构建内引外联机制,实现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全国范围的交流共享。首先,历史文化档案馆之间的合作应秉持同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总原则,即在国家档案部门的统一布置下,遵循国家档案法规,统一规划全国历史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分级管理指各地历史文化档案馆根据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规划具体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工作。其次,各地历史文化档案馆应对自身历史文化档案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开发和利用,包括物质档案和精神档案,并以统一格式实现数字化资源共享,在开展馆际工作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管理制度。档案的规范管理,应注重与时代精神的融合,方便用户的取用。再次,各地历史文化档案馆应根据公众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主动寻求合适的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共享方,同时充分利用自身档案优势,以更好地对历史文化档案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三)科学组织档案编纂规范历史文化档案管理。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的编纂工作有其特殊性,不能与其他档案的编纂工作混为一谈,而应结合各地历史文化档案的特色,进行合理规划、制定统一的管理范围,指导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纂,以真正迎合精神文明建设的需求。首先,必须尽快制定全国性的历史文化档案编纂管理规范性条例,全面提升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并出台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的相关标准,如历史文化档案馆、档案室的硬件建设要求、档案信息化的管理设备要求及历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人员的业务素质标准等,促进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工作走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其次,应当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让历史文化档案资源编纂的形式更加丰富,挖掘特色历史文化档案资源。这要求制定历史文化档案信息化评估标准,对历史文化档案信息存储、历史文化档案资源数字加工、历史文化档案信息检索及历史文化档案信息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利于网络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我国的广西档案馆就非常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网络编纂,在广西档案信息网开辟了“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样专栏,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再次,实现联合编纂,提升历史文化档案馆的整体编纂水平。通过整合全国的历史文化档案馆力量实现联合编纂,打破“闭门造车”的局面,扬长避短,利用全国历史文化档案管理技术优势,完成高效益的历史文化档案编纂,形成能够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文化资源档案,打造特色历史文化,支撑当地的历史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明嫚.论口述类红色档案资源的传承性保护——以百色起义红色歌谣为例[J].山西档案,2016(1):85-87.

[2]陈艳艳.聚焦档案红色属性加强红色档案文化建设——以金华市档案局为例[J].浙江档案,2018(5):31-34.

[3]李文刚.浅谈红色文化在图书出版中育人功能的实现[J].出版广角,2015(8):38-39.

[4]韩巧花.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红色图书”的出版发行[J].出版广角,2017(9):54-56.

[5]陆伟华,邓素媛.广西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J].山西档案,2017(1):85-87.

作者:邓晓华 单位: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