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探讨

时间:2022-05-25 09:23:35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探讨

1历史

长堤的历史横跨三个世纪,十三行时期,从海上丝绸之路到广州一口通商,众多海外公司在十三行设立商馆;洋务运动时期,张之洞奏请筑长堤,此计划表面“防洪”,实则堤、路、街结合的综合计划;民国市政建设时期,孙中山提出的广州南方大港《建国方略》,扩筑新堤的内港计划,还有开辟新中轴的都市计划,都对长堤的规划发展作出重大影响;新中国时期,重修海珠桥,兴办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在海珠广场四周举办广交会等事件,塑造今天长堤片区的文化基奠。历经兴起,发展,衰退,复兴的长堤,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又面临城市保护与更新的重新定位。

2街区现状

2.1建筑。传统建筑群是历史街区的重要构成要素,以此为载体,理解其所形成的文化价值。同时,建筑所形成的肌理、空间氛围等可以帮助重新梳理街区的空间逻辑。(1)历史建筑。区位内拥有大量清末、民国及新中国建设的建筑,功能混合,多样性丰富。主要留存着沿江一侧的各种公共性质的地标性历史建筑,有如爱群大厦、粤海关大楼、嘉南堂、孙逸仙医院等;一德路传统商业街沿街两侧的商住混合骑楼建筑以及一德路的石室大教堂西方宗教建筑;和文化公园内华南土特产展览留存下的展览馆等。不同类别的历史建筑组织在同一片历史街区,展现出该片区的历史价值,也显示出历史的交织与变迁,成为该区城市更新中需要思量的一个重点要素。(2)建筑肌理。研究范围内面江一侧街区建筑体量较大,而内侧存在着形态各异的城市肌理:完整的骑楼街区格局、鳞次栉比的传统竹筒屋肌理和点状的新商业开发,或是几种的混合。以南堤为例,选取了其中三个片区作为研究对象:①兴贤里社区,建筑体量小而密集,有明显的沿街道分布方向,多为传统的竹筒屋居住建筑,保留鳞次栉比的传统肌理;②果菜西社区,体现多种肌理的混合,既有紧凑的传统居住建筑,有南北与大马路相接的商住结合骑楼街格局,也有较大体量的集合住宅及高层住宅建筑夹杂,显现出不同时期建设叠加的结果;③位于沿江路与长堤大马路形成的梭形,两侧临主要道路,用地狭窄,拥有一线江景,建筑多为大体量的高层建筑(见图1)。图1节选三个片区的建筑肌理多种肌理共存,体现其空间的复杂性、多样性。原有的肌理成为城市更新中的线索,帮助重新梳理历史街区的空间逻辑。(3)建筑高度。长堤历史街区的滨江场地因素使建筑高度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因子。不同的建筑高度会塑造不同的城市空间,继而使人对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这里对北至一德路、南至沿江西路、西至人民南路、东至解放南路范围内的建筑高度进行分析:滨江一线建筑均为高层,一德路与长堤大马路之间街区的建筑高度较低,其中夹杂新开发的高层住宅,总体而言南北方向剖切,城市天际线呈现较为舒适的“南北高,中间低”的梯度,而新开发的高层住宅就使得韵律被打破(见图2)。2.2城市空间。研究街区现有的城市空间包括街道空间及公共空间,可以梳理出历史街区原来及现状的空间感和场所记忆。(1)街道空间。街道空间是城市空间的主要组成,可以从街道的尺度、界面、元素、人的交往活动等体现街道的整体空间氛围。城市道路:长堤大马路:一侧为楼高3至4层的骑楼街,另一侧为10至20层的面江高楼骑楼街;人民路:南北走向的城市主干道,两侧为4至8层的骑楼街,上方式人民路高架桥;一德路:原为清朝南城墙,拆墙后修建骑楼作为商铺,形成颇具规模的专业商业街,集中有玩具、干果、海味、工艺品等销售市场。社区街道:主要是长堤大马路与一德路之间的纵向社区街道、小巷及其周边的开敞空间(见图3)。(2)开放空间。滨水地区往往占据了城市的中心位置,同时由于这里良好的景观、天然的开敞性,滨水区往往是城市的公共活动中心。沿江西路滨水公共空间:沿珠江河岸,线性、连续分布;东段解放桥到爱群大厦,宽度约6米,线性滨水步道;西段爱群大厦到人民桥,宽度约15米,尺度较大,形成小广场活动区域,视野开阔。整段滨水公共空间沿马路一侧都种植有茂密的榕树,安排休息座椅,环境舒适。

3SWOT结合

街区的历史背景,及建筑及城市空间现状调研,对街区的优劣进行梳理(见表1)。

4保护与更新策略

基于SWOT分析,从规划及空间层面提出保护更新策略。4.1规划层面。(1)空间结构更加清晰。研究范围内同时存在多种肌理,传统竹筒屋居住肌理,线状的骑楼肌理,滨江较大体块的办公楼肌理,块状半开放型的开放空间,线状和块状的滨水区全开放空间和混合的建筑肌理及城市空间。保护更细策略要整合优化各种特色肌理、公共空间的联系,理清晰空间结构。(2)混合功能发展。研究范围原就是一个混合功能、混合发展的街区:一方面是街区内传统居住、零售商业、沿江办公、酒店和滨江游憩等多种功能的混合例;另一层面是功能一体化发展模式,如一德路骑楼街“上住下商”。混合发展的模式除了具有便利之外,同时形成了商业、居住、休闲紧密依存的网络[1],在更新保护策略中,应保留并优化这种混合模式的发展。一些城市更新放弃混合发展的模式发展,如上海新天地,保留传统的建筑、街道实体,但原有功能被置换成单一零售和餐饮,虽然更新成效快,但街区功能单一,不存在原有的活力。另一方面,长堤作为标志性的滨水区,开发中也应强调沿线用地的混合使用,开发内容体现多元化。如现状滨江一侧一元化的办公酒店功能设置导致滨水区活力缺乏,可在滨水沿线适当布置大型公共性设施,增加滨水区功能、空间多样化。4.2空间层面。(1)重塑滨水空间,开放空间节点。滨水公共空间是城市形象的窗口,能提升区域环境效益,给城市带来活力。沿江路沿线滨水区在不拓宽影响珠江河岸宽度的基础上,可优化现有元素配置设计,如步道分区更加明确、绿化的多层次多样化;利用滨水公园、绿地,灵活设置趣味性娱乐、休闲服务设施;适当布置城市公共设施可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使景观资源和公共利益有机结合。注重自然环境和文脉的延续性、空间界面的开敞性[2]。(2)天字码头改造。将天子码头移至现址东侧,恢复传统中轴线,在原址复建接官亭,延续北京路的历史文化轴线。码头用地可以增设文化设施,扩宽江边活动广场面积,形成综合性的城市开放空间。(3)圣心教堂前地骑楼。圣心大教堂周边历史建筑及空间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线索。保护更细的策略是,在尽量保持历史街巷肌理的基础上,合理拓展城市公共空间,推动石室、长堤历史文化遗产的整合与活化。如,以大三元复建为契机,拆除与石室之间的部分旧仓库,开辟文化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沟通石室与长堤[3]。

5结束语

海珠南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把握统城市肌理以及滨水空间两重重要属性,滨水景观体现鲜明的场所感,成为城市中具有环境独特性和舒适性的开放空间;复杂的历史文化沉淀,是城市的文明缩影。对此区域的城市保护更新策略涉及建筑、空间环境等实体性改造,又可包括社会网络结构、心理感受、历史线索、甚至产业结构等非物质性的重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策略。以此推进城市的再建设可以成为众多旧城活化的蓝本。

参考文献:

[1]何姗.石室一德路要更美,他们想这样变[N].新快报,2016-02-26.

[2]林传华,李河.滨水地区的城市更新——以广州白鹅潭、长堤地区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7.

[3]卢培云.基于城市复兴的滨水区改造对策探讨——以沈阳市百里运河改造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7:3.

作者:李泳妍 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