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泉州谱牒历史文化

时间:2022-08-24 10:44:46

浅析泉州谱牒历史文化

家谱是表达某一家族世代繁衍及记述重要人物事件的图书,它以血缘关系为主体,产生于上古时期,完善于封建时代。家谱类文献的名称有:谱、谱牒、族谱等,是记录某个家族历史文化的一种符号,它的产生、发展、演变都有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泉州的谱牒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福建乃至中国传统家族制度最为兴盛和完善的地区之一。泉州的族姓多来自北方,尤以河南人为最,很多泉州族谱记载的姓氏郡望或堂号都来自于北方,如“颖水流芳”、“清河衍派”、“上谷传芳”等。泉州谱牒文化随着大批泉州人向外移居而播迁台湾及东南亚各地,见证了泉州与台湾同胞及东南亚侨胞的一祖同源关系。

1泉州人口迁移与谱牒文化的形成发展

泉州历史上是闽越族人的聚居之地,早在新石器时代,以蛇为图腾崇拜的闽族已在泉州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以渔猎为生。当时,南安狮子山下的丰州平原地处江口,随着江河的淤积及海岸线的变迁,逐渐向东海延伸,形成今天的泉州平原。当时的泉州也以蛇为图腾,现今南安诗山还有蛇王庙存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设置了闽中郡,但其时泉州基本上仍由闽越土著统治,中央政府只是名义上的行政统治,不过,此时中原汉人已开始进入泉州。秦始皇曾派屠睢、任嚣、赵佗平定百越,派军徙吏随带家眷奴婢迁往岭南。秦末天下大乱,一些秦兵及百姓逃到福建漳州、泉州一带居住。随后,汉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加强对福建地区的统治,汉昭帝在泉州设县,其户口不及一万,成分主要还是闽越遗民。中原汉人大规模移居泉州始于西晋,其时北方大乱,晋人衣冠南渡,泉州由于远离中原,无战乱之苦,故吸引了不少北方士族迁入,在西晋永嘉年间出现了第一个高潮。中原汉人移居泉州时,把中原文化带到泉州。据《南安县志》记载:“延福寺,在县西九日山下,晋太康时建,去山二里许。”这表明,西晋时候已有不少中原汉人在泉定居,开发晋江两岸,此时晋江下游沿岸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汉人社会,并具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唐代,汉人继续大规模入泉。据《颍川开漳族谱》云,朝廷命陈政的两个长兄陈敏、陈敷领兵南下,这两支军队约有万人左右,他们最终在漳州落籍定居下来,陈政、陈元光父子被尊为开漳始祖。这批南来的北方汉人及其后裔,也有不少后来迁徙到泉州一带居住。泉州不少著名的姓氏,就是在唐代入迁的。唐代末年至五代,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带领大批中原士民入泉,形成了又一个移民高潮。王氏兄弟父子相继主政泉州前后达40多年,对泉州地区的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家族文化的形成发生了巨大的作用[1]。中州士民徙泉的最后一次高潮是在南宋。赵氏定都杭州,紧邻浙江的福建境内安宁,无战乱之苦。宋南渡后,宋宗室贵族和中原地主官僚,以及不甘受异族压迫的中原人民大批南移,流入泉州亦复不少。宋元以来,泉州科举发达、经济繁荣,家族文化观念深重,家族文化的种种形态结构如家族组织、祠堂、祭祖、族谱等非常完备。这一时期,泉州的谱牒历史文化取得了很大进展,它的一整套观念如辈分观念、家族观念、祖宗崇拜以及其他一系列礼俗观念,早已成为泉州人的抹不掉的深刻烙印。明清以后,随着泉州各家族人口持续不断向海外大规模移民,泉州成了台湾汉族同胞最主要的祖籍地,也成了中国最著名的侨乡之一。至今台湾同胞中来自旧泉州府所属各县的移民占了四成以上,足见其人数之多[2]。而分布于东南亚及世界各国的泉州籍移民及其后代,也有几百万之多。泉州人广泛移民海外的史实被充分反映在各姓族谱的记录中。中国其他地方的谱牒,很难能够看到如此丰富的海外移民资料,这正是泉州族谱最大的特色和价值所在。

2泉州谱牒历史文化特点

根据2015年的统计数据,泉州800多万人口中有1057个姓,泉州市常住人口排在前三位的姓为陈、黄、林,分别为88.8万人、59.84万人、59.80万人,此后依次为王、吴、李、张、苏、蔡、郑。无论是大姓还是小姓,泉州各姓氏的宗族观念都很强,几乎所有家族都热衷于修谱。明清以来,泉州族谱内容更加丰富、体例更加完善,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例完备、内容充实。族谱体例一般都包括谱序、凡例、谱论、图像赞、恩荣录、源流考、世系图表、祠堂、族产、坟茔,族规、家规、字辈谱等多项名目,资料非常全面,基本将该家族的所有史料搜罗在列。如南安迁台裔孙所编《埔头紫云黄氏旅台宗支录》,不仅编制了旅台族人的名录、辈分、生卒年月等,而且还加进了祖地族谱的不少资料,如埔头祖像、家训、题词、昭穆、谱序等,该谱还特地绘制南安地图、罗东埔头地图,使旅台埔头裔孙对故乡有更具体的认识。(2)修谱者一般都较为严谨务实,特别是在追溯祖先、梳理世系源流的时候都会详加勘察、考订史料,辨别真伪。如福建省安溪县榜头《白氏族谱》在考订其姓氏源流就颇为严谨:“白氏远祖,世居陕晋,旋徙豫赣一带,至元代有一系由江西迁入福建,自明代永乐22年(公元1424年)逸宇公从福建同安迁至安溪榜头,于明清之际有一部分族人迁往浙江温州,主要聚居于平阳、苍南等地,后又陆续向浙北、苏南、闽东、闽北等地扩散。目前,全世界各地的榜头白氏后裔已达12万余人。”(3)明清以后,谱牒从官修转向私修,民间修谱风气极为盛行,带有一定的政治教化目的。如泉州《南外天源赵氏续谱》就在谱牒中一再强调自己是赵宋皇室血脉,门第高尚:“今泉尚存八九房而已,考之皆是南渡入泉子孙,如西郭族兄克让,寺后族兄明吉,学前族弟广彰,皆出于燕懿王德昭公房,乃其第四子舒国公惟忠之后。”《南外天源赵氏续谱》一再强调族人的皇氏血脉关系,无非是为了炫耀门楣,张显其高人一等的地位,暗中也助滋长了泉州的崇尚门第之风。

3泉州谱牒历史文化价值

泉州谱牒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是一个涵盖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等诸多学科的巨大文献宝库,具有其他书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3]。(1)为历史人物研究提供确凿证据材料。谱牒文献有很多关于先人事迹的记载,可以补足正史记载之不足,或对比考订,指出正史之差错讹误。如郑成功三子郑明,自明郑政权归顺清廷后下落不明,或言其浮海下南洋,死于爪哇。但据南安石井的《郑氏宗谱》《郑氏家谱》等谱牒记载,郑明在台湾降清后亦偕兄弟诸人归顺清廷,最终老死于北京,未曾到过爪哇。(2)为人口迁移史提供完备的史料。谱牒之重要功能乃是详细记载本家族迁居、生活各地之状况,此种事迹一般为正史和方志所不载。要研究人口迁移史,必须要仔细搜集、考察各个地区各家族的移民情况。泉州各姓氏谱牒一般都会如实记载迁移外出的人数、姓名、辈分、迁居地等,若能集中若干种有关同一次迁移的家谱,就有可能作出比较具体的分析。如泉州桃源庄氏后裔分布于台湾80多个村庄,人丁多达10余万人,均自称“桃源庄氏”。晋江儒林张氏家族,从清代至民国即有230多位族人移居台湾,其裔孙均称“儒林张氏”。(3)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谱牒研究是一项微观史料研究,谱牒所记载的各种族田、族产、房屋、祭礼、坟茔,以及契约、文书、碑刻等等,都是社会经济史的重要研究材料。如《龙塘王氏族谱》就详细记载了其祖祠建设和经费运转情况:“该祖祠于光绪七年(1881)发起倡建。光绪二十二年(1896)建毕。其时族人热烈响应,筹款购屋两间出租,以及出巷地皮一段,以为公业,税收充作祖先春秋年节祭祀及祠堂香火所费。”(4)载录了关于华侨的资料。泉州是南洋各国华侨的主要祖籍地,谱牒文献对于族人何时迁出、迁往何处、居于何地、娶亲何人、繁衍几代等等都有详细记载,是珍贵的华侨史料。如晋江《金井蔡氏族谱》记载,明万历年间,其族人漂洋过海前往吕宋的即达150人。惠安《祟武黄氏家谱》载,该家族从明崇祯年间到清光绪年间,远渡越南、暹罗及南洋的有40多人。如能将相关谱牒中的迁移、侨居资料进行汇编,将是一部包容侨史方方面面的资料巨篇。

作者:戴文波 单位:罗新中学

参考文献

[1]苏黎明.泉州家族文化[M].北京:言实出版社,2000:18.

[2]苏黎明.家族缘:闽南与台湾[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52.

[3]黄琦琨.族谱文献价值探析[J].图书馆论坛,2009(5):13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