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发散式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2-01-16 09:38:07

高中历史发散式教学策略研究

一、重视历史教学中求异精神的培养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的是学生的归纳精神与技巧,要求学生可以记忆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起因等内容,这些都属于求同教育,而到了高中历史教学阶段,教师重视的是学生史观的形成与培养,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在史观体系框架内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多角度思考并表达自身观点,这就要求学生要能够从历史教材中挖掘教材的深刻内涵,对历史事件进行更为客观全面地分析,教师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的就要重视对学生的求异精神培养。这种求异精神正是发散式教学的体现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值得探讨与发挥的研究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历史思维的拓展与发散,并进行历史问题的剖析与话题引入。这中间学生常常可以提出与历史教材观点相左的意见或认知,教师在面对学生这些认知时要对此进行分析与了解,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认知这些观点,看看学生是否从史观角度对此进行分析与客观了解,如果是合乎逻辑的推理认知教师就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认可,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获得一定的成绩感。例如:在教学“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的教学时,我就以此作为教学素材为学生进行了求异思维的教学,在这中间学生提出了鸦片战争对清帝国统治的打击作用,客观上支持了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这就属于史观教学下的发散式思维学习,这种不同角度的教学与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长足地培养提升。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情景建设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不论教学阶段与年级,教师都对学生的历史基本观念与基本认知十分重视,这是由于历史教学是整体的、延续的,学生必须要对历史这一学科有着整体上的抽象认识,这也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情景建设问题十分重视。而当教师将发散性思维问题引入到历史教学中,这种背景式的教学资源就成了教师对学生开展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情景建设来引入历史问题的思考与探究。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具有极强的形象性思维,这也意味着学生被引入到情景教学下历史学习中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得到极大地发展,学生就可以获取到与以往不同的教学信息,将自身融入到历史事件之中,从而变换不同的角度进行问题思考。例如:在教学“辛亥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时,我就为学生进行了情境建设教学,我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了相关记录片的演示,通过这些与历史书上不相同的演绎方式使学生在了解辛亥革命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思考。这些思考问题应当包含多种史观,即全球史观、革命史观等,这种多角度的学习方式可以为学生创立良好的发散思维环境,使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更为投入,形成史观学习理念。

三、重视历史教学中知识体系的构建

高中历史教学阶段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发散思维训练,就要重视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构建,同时这也是学生形成相应思维的学习基础。对于历史学习而言,学生的知识体系是极为重要的学习与发展素材,它不仅包括学生对历史事件本身的了解与掌握,更包含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态度和史观学习法的掌握。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虽然发现了史观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却忽略了发散性思维与历史史观间的相关关系。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为了达成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学的目的,就要从学生历史的历史学习基础出发,帮助学生对自身的历史学习储备进行整理学习,这一整理应当是建立在多元史观的知识架构之下的,使历史知识成为学生的学习模块,随用随取,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建立与完善,推进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展需要,更是可以有效地推进学生整体史观的建立与完善,这也有助于学生理清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从而在这一基础上对历史知识形成新的联想与认知。这将极大地促进学生历史知识的内化与总结,发挥学生掌握发散性思维的积极作用与价值,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价值。

【参考文献】

[1]丁飞.如何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以高中历史学科为例谈“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3).

[2]刘婷.思维导图在高中历史教学运用中的探讨——以《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90-90.

作者:张小峰 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