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之学生能力的有效性

时间:2022-03-15 04:16:38

历史教学之学生能力的有效性

1.导读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众所周知,学习历史课的知识首先学生要会阅读,在此基础上再由教师讲解。如果在内地,老师先让学生阅读,然后老师总结归纳,提炼精华使学生便于理解,自然就有有记忆以至运用。可在藏族地区,由于学生汉语文水平较差,就有了导读的必要了。所谓老师的“导”,是指读出正确的汉文普通语音。首先是教给学生正确的发音和读法,老师用标准的语音读出全课的内容,既是吸引学生,激发兴趣,同时也是传授正确读音,加强学生的汉语言听说能力,为讲课打下基础。导读时,先让学生认真听、认真学,再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教师的“导”还必须完成关键知识点上设疑问,把握章节重点、难点。最后老师总结重点、难点,请学生课后记忆,甚至要求学生背诵下来。“导读”教学是对学生的一次小小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必须洞察全局、巧妙推理、阅读正确、因势利导、导之有方,学生也必须勤于阅读、善于标记、发现问题、及时提问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每一堂课都有一点收获,一点进步。在点点滴滴的积累中达到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学生发展进步的基础,从而使学生有了一定的进步和发展。例如历史教学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要记战争发生的时间、内容、历史意义是历史课中最难最不易记的地方,我们的学生又对战争内容的学习很感兴趣,但他们汉文基础差,理解能力弱,很难学懂。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有教师的导读,导读能起到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的浓厚兴趣,从而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历史教学中的最困难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那曲特殊的地理环境中,氧气的稀少使教师和学生的记忆力较差,学生常说的是“记不住,总是忘”,而历史知识的学习又特别需要牢固的记忆,记不住是历史学科的最大敌人,所以必须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记忆是有很多方法的。我们在授课时,恰到好处的增加一些学生兴趣的内容,补充一些教材内容有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具体透彻的理解教材从而加深记,如:讲唐蕃联姻内容时可以加入嘎瓦东攒求婚遇到难题的故事,来提高兴趣加深记忆。还可以利用寓意深刻的成语故事来帮助记忆。如:在讲“肥水之战”时可插入“草木皆兵”的故事,这些故事用时不多,但不仅有助于揭示历史事件实质,且内容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助于记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又有哲理和寓意。学生很有兴趣,同时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趣味记忆法,如对封建朝代的替换可以编成“夏商后分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就可以理清顺序。再如清朝后12个皇帝在位,时间跨古代近代两个时期,学生往往又理不清顺序,但“努后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压韵上口,学生爱念而且好记。其次我们还可以利用归纳记忆法。历史知识繁杂而混乱,学生非常的难记,而把杂乱无章的知识归纳整理一番,清理线索,则有助于学生的记忆。例如: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为止的历史,可以归纳为“一次变法,两个阶级的产生,三次革命高潮,四大不平等条约,五次重大侵华战争”,这样使学生特别是藏族学生理清了头绪,有条不紊地掌握这一段历史的内容,而且易记易懂。

再次,就是利用比较记忆法。历史学科内容复杂,古今中外,包括太多的时间、地名、人名、事件和术语,学生要掌握这些知识培养记忆能力,除了上述两种方法来加强记忆外,比较法对培养学生记忆知识的能力也有更重要的作用。在讲变法时,如的讲述可以与日本明治维新相结合进行比较来学习,从历史背景、经济根源、阶级力量、文化价值趋向,国际环境等方面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只有深层次比较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历史事件的比较,也可以是相同历史事件的比较,找出了历史事件的差异,不断加深了记忆,巩固了历史知识,近而扩展了知识面,对古今中外的变法都有一定的了解,更加认识了历史发展阶段性和人类历史不断发展的规律性。总之,在教学中知识的巩固依靠良好的记忆,无论基础是什么样的学生,记忆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实际中必须因地制宜地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3.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概括是指对事物获得的感性认识通过综合比较等方式将其归类、总结的逻辑思维过程。在这一思维过程中最能反映人的智力水平和对事物和理解、认识和掌握程度。学习历史就要理清线索,把握脉络,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概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如果学生不读死书和死读书就必须学会思维,而思维中概括总结的能力对学好历史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在日常教学中逐渐培养的,如前所述,学生会阅读、理解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提炼内容、归纳总结、写出段意、写出中心内容等。只有在日常教学中不厌其烦的反复练习才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讲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克服困难采取的措施”课本上讲了很多,有很长一大段,但可以概括成三要点:

(1)军事上展开了“反扫荡斗争”

(2)经济上,开展了大年产运动。

(3)思想上进行了整风运动,这高度概括的三个部分展开来就是这节课的全部内容,以上的内容概括的高度精练,语言的简单易懂,分层分类的合理都有教师在教学中暗示,并且可以引导学生怎样概括内容,久而久之再难再繁的历史知识,学生能概括,而且也能讲述内容,这样学历史就很容易了。用这些概括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慢慢地把背历史变为真的学历史。总之,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即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只有注重概括能力的培养,才能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学生除了以上能力的培养外,还有很多能力的培养,如: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本文重点阐述的三个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以上三个能力的培养有了大的成效方能考虑到其他能力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且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各种能力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完成需要依靠各科教师整体努力、共同培养、互相协助。

作者:米玛单位:那曲地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