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对话教学分析

时间:2022-08-22 03:52:19

高中历史对话教学分析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开展对话教学不仅能够落实新课程理论,还能有效改善教学质量。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对对话教学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导致其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缺陷和问题。如何采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以充分发挥对话教学的作用,是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对话教学就是以课堂对话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对话教学能够更好地体现创新性和人性化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思维。这里的对话并不是简单的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也不是对话越多越好,而是要通过对话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能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通过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达到师生之间、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思想交融。对话教学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具有生成性。与传统教学模式固定的特点不同,对话教学会根据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等因素的改变而灵活改变对话的内容,模式和答案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并获取新的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成性是对话教学的外在最明显的特点。第二,具有创造性。目前高中教学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对话教学同样是彰显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方式,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对话教学更加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问题答案不固定,学生可以为自己得到的答案给出详尽的解释,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第三,具有人文性。对话教学有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意识,教学更加宽容,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学更加高效。

(二)对话教学的重要作用

传统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并未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而对话教学则有效改善了这个问题,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学生能够实现自我发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对话教学,能够让教学更加人性化,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反思学到的知识,生生对话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沟通交流、共同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二、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对话教学太过形式化

一些教师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无法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虽然他们知道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但是本质上仍然是知识灌输,课堂教学效率并未得到提高。对话教学并未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形式化的对话模式对课堂教学帮助不大。

(二)对话内容偏离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对话教学的目的是增加师生交流的同时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让学生在交流中能够自主学习和思考,提升自己的历史水平。但是一些教师对对话教学的认识不全面,虽然学生思维活跃,但是教师不加控制,导致对话内容和教学不相关,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构建高中历史对话教学的措施

(一)根据实际创建教学情境

对话教学的核心在于师生之间的平淡关系,教师可以采用创建情境的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对话氛围。创建情境后才能保证对话的真诚和平等,目前很多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教学情境,这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能够带给学生多感官的直接体验。例如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讲解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历史,学生观看后自主思考并踊跃发言说出自己的感想和体会。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学生之间的认知冲突来提高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有疑问的地方来更加深入和全面地理解知识。

(二)合理选择对话方式和内容

在课堂对话教学中,教师既要注意尽量不去干预学生的对话和思考,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对话内容进行引导和规范,让学生能够围绕教学主题展开对话。在教学前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规划好对话教学的方式和主题,可以选择生生对话,也可以选择师生对话,还可以让学生与自己对话以便思考等。对话教学是开放的、活泼的教学方式,在学生的对话主题出现偏差时,教师要及时纠正,教师还要适当地对学生的对话内容进行延伸扩展,发散学生思维。例如在“拿破仑帝国”的教学中,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拿破仑如何建立他的帝国,还要进一步延伸,让学生了解拿破仑的功过是非,让学生自发组织辩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自主思考能力。对于对话主题的选择,教师要尽量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改善课堂教学质量。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还应选择恰当的时机提出问题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透过表面看本质,通过恰当的调控来激发学生的对话热情,提高对话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历史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利用对话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到课堂中,切实发挥对话教学的作用。

作者:黎金坤 单位:贵州省瓮安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唐志刚.构建高效有序的高中历史对话教学模式[J].考试周刊,2015(59):33.

[2]朱丽佳.高中历史对话教学体系的构建[J].大观周刊,201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