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论文6篇

时间:2022-03-29 09:35:55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论文6篇

第一篇

1.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防治手段落后,新技术和现有科研成果推广力度不够,在防治时因大面积喷洒化学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增强、污染环境、杀伤天敌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防治技术由于资金所限还未推广。目前林业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缺乏协调,造林的只管造,育苗的只管育,引种的只管引,有些地方甚至连造林规划设计也不认真考虑有害生物防治,预防机制差,使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被动局面。

2.防治原理灾害管理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不同于农业生态系统,除了提供林产品外,还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因此对于商品林和生态林,其生物灾害管理策略会有很大区别。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等级不同,也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3.防治方法

3.1加强林木检疫随着社会的发展,国际间或地区间的人员往来和产品交流日趋频繁,增加了危险性有害生物传播的机会。因此,要严格贯彻执行我国的检疫法规,抓好国内种苗产地检疫和林产品调运检疫工作,防患于未然。根据检疫工作政策性强、技术性强和涉及面广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当前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3.1.1在干线公路路口增建检疫检查站,加强对过往运输森林植物及其产品车辆的检疫检查,严防带疫传播。3.1.2加强《植物检疫条例》等法规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增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促使人们对检疫工作给予理解和支持。3.1.3加强源头管理。重点是加强产地检疫,特别是在高速公路难以设站检查和其他公路又缺乏检疫检查站的情况下,产地检疫必须加强。3.2提高认识3.2.1从减轻危害损失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的严重发生,直接制约着森林资源的发展,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仅可以大大降低损失,保护森林资源,而且能够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3.2.2从加速生态建设和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3.2.3从实现新世纪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认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促进产业发展担负着支撑保障任务,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必须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4.加强预测预报工作

预测预报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各地必须坚持把有害生物的调查监测工作放在首位,对辖区内的全部森林资源进行有害生物调查监测,以全面、及时、准确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动态作为基本目标,确定专人、固定地块、明确对象、指定方法、定时调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除治,坚决避免平时不调查,等到发现已是严重危害的局面。4.1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岗位培训。通过对各级测报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岗位技术培训,提高测报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体系的整体管理和科技水平,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快速、准确的病虫情预报。4.2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测报信息网络的管理和测报制度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和仪器、设备的投入,改善测报、监测点的基础条件,建立以先进的监测测报技术为依托,以部级中心测报点为基础,以区县监测点为辅助的测报网络体系,对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进行监测和短、中、长期预报。

5.增加森林防治科技含量

5.1认真遵守国家有关安全合理使用农药的规定,逐步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大力提倡使用环境友好型农药,以减轻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5.2坚持发展生态林业。在保护好现有林业的基础上,坚持适地适树,采用良种壮苗,营造混交林,实行工程造林和集约经营等林业措施,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加强早期预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增强林业自然抵御有害生物的能力,走出一条林业生产与有害生物防治协调发展的路子。5.3加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力度,研究和探讨新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并在生产上推广,积极推广利用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

作者:宋殿平 单位:嫩江县伊拉哈林业工作站

第二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随之而来的是森林产业的日益发展。目前,人们日益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在这一过程中,有害生物一直就是森林资源最大的威胁。当前林业有害生物的形式异常严峻,这给我国的森林产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林业有害生物的检测管理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林业有害生物数据的统计与管理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综合管理

随着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系统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增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公民认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视。

一、基本原则和方法

(一)林业有害生物检测和预报流程的制定。这一流程可以归纳为以下程序:要对林区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制定详细完整的工作方案;巡视和检查病虫害的状况,并且记录数据;对发生病虫害的林区要进行详细的实地调查,收集数据、确定病虫害发生的程度,然后综合没有发生病虫害的情况,汇总调查的情况;对发现病虫害的林区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总结进行防治的情况,然后汇总没有发生病虫害的林区,录入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信息系统;分析结果、预测预报、上报报表、存档。(二)林业有害生物检测和预报的基本原则。要统计出林业有害生物的基本数据、相关内容以及所使用的相关方法,必须以国家的相关预测结果、防治工作以及其他有关数据为基础。要以我国有关部门的要求为基础,去对监测的覆盖率、生物灾害发生的准确性与概率、防治的概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计算。(三)基本方法。在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过程中,有一些数据是相对固定的,例如:目前的林地以及其中包括的树种、林地的面积等等,在监测这些相对固定的数据时,可以用上一年的有关数据作为参照物,以此来调整本年度的监测工作,这些数据的内容可供全年使用。在监测的过程中要做好分类的工作,分类的依据主要有树的年度、树的种类以及世代等,根据不同分类进行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并将统计数据准确地向上级汇报。

二、林业有害生物基础数据的确定

(一)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与寄主名称的关系。在我国,有害生物的种类过于繁杂,为了适应不同的工作需要,要准确地确定林业有害生物的种类,根据不同种类所具有的不同特征,以及不同种类所具有的不同的生物特性,做出不同的防治方案。(二)确定监测范围。要对需要监测的林区范围进行准确的划分,其范围主要包括:全部的人造森林以及除人造林以外的经常发生或偶尔发生重大病虫灾害的森林。在林业管理部门的统计工作中,应建立有害生物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使监测数据的录入与提取更加便捷,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林业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治工作的效率。(三)林业有害生物调查、调查数据上报时间的确定。不同地区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灾害的规律会有所差异,所以不同地区的林业部门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适用于本地区的监测以及上报的时间表。

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的建议

(一)要大力培养相关的技术人才。各级林业相关部门都需要技术力量过硬的相关人才,由于森林资源基础小班数据的处理比较专业,而这些基础性数据的改变,要求记录系统要时刻对所记录的基础数据进行更新。(二)大力加强森林调查队伍的建设。进行森林调查是一项任务极为繁重的工作,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一支极为专业并且十分吃苦耐劳的调查队伍。通过对森林调查工作的调查,发现其工作量十分巨大,特别是林区内有害生物较多时,目前现有的森林调查队伍很难保证调查任务的圆满完成。四、结束语森林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没有了森林,我们的生活中将缺少绿色、缺少美好。在当前的情况下,森林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人为的,但林业有害生物的破坏同样不容忽视,我们应当大力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大力建设调查队伍、完善相关管理办法,为保护森林资源做出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郭丽.浅析林业有害生物数据的统计与管理[J].科学与财富,2015,(4).

作者:田晓莉 李萍 张阔程 单位:陕西省宁东林业局

第三篇

1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

1.1蛀干害虫。1.1.1灾害名称臭椿沟眶象(EucryptorrhynchusBrandti),主要为害臭椿和千头椿,其幼虫蛀食树皮和木质部,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以致死亡。为害症状是树干和树枝上出现灰白色的流胶和排出虫粪、木屑。1.1.2受灾面积预计受灾面积达133.3hm2,其中重度66.7hm2、中度40hm2、轻度26.7hm2。1.1.3原因分析。臭椿沟眶象除成虫外,卵、幼虫、蛹都生活在树干内部,具有繁殖力强、种群存活率高、生活隐蔽、自然死亡率低、虫口增长快、难以防治等特点。1.1.4防治对策。1.1.4.1营林措施。加强林木修枝抚育管护,破坏沟眶象产卵环境,降低沟眶象的产卵和孵化率。清理病死树,并对土壤作封闭和消毒处理,减少虫源。1.1.4.2物理防治。①人工抓捕。利用成虫多在树干上活动、不喜飞及假死性的习性,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采取人工捕捉方式杀灭成虫。②绑扎防虫网。4月初在臭椿树干上绑扎防虫网,能有效防治沟眶象。1.1.4.3化学防治。①每年5月中旬至8月中旬在树干基部撒辛硫磷颗粒剂毒杀,也可向树上喷10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和苦烟乳油进行防治。②成虫盛发期,在距树干基部30cm处绑扎塑料裙,使其下边呈伞形下垂,树干基部涂黄油,阻止成虫上树取食和产卵。③打孔注药。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在树干基部不同方向打2个孔,注入吡虫啉乳油,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确保用药效果。1.1.4.4检疫措施。严格按照自治区森防总站要求,杜绝县级之间调运臭椿苗木,同时防止臭椿苗木进入市区造林绿化工地。1.2食叶害虫。1.2.1灾害名称。在吴忠市区常见的食叶害虫主要有春尺蠖(Apoc-heimacinerariusErschoff)、木虱(Psyllidae)、蚜虫(AphisrobiniaeMacchiati)等,主要为害杨、柳、刺槐、国槐等树种,这类害虫一旦发生,则虫口密度大而集中。又因其成虫能做远距离迁徙,故也是这类害虫经常猖獗为害的主因之一。1.2.2受灾面积。预计受灾面积2133.3hm2,其中重度666.7hm2、中度666.7hm2、轻度800hm2。1.2.3原因分析。①由于以叶片为食多裸露生活,其数量的消长常受气候与天敌等因素直接制约。近几年,由于夏季气候干旱高温,这些因素使得食叶性害虫尤其是蚜虫经常大面积发生。②一些食叶害虫的成虫能做远距离迁徙,幼虫也有短距离主动迁移为害的能力,故也是这类害虫经常猖獗为害的主因之一。某些种类常呈周期性大发生。1.2.4防治对策。1.2.4.1营林措施。在春、秋两季加强病枝的修剪工作,同时清除衰弱枝、枯死枝,并及时焚烧地上的枯枝、败叶,以减少幼虫的繁殖场所。1.2.4.2生物防治。在5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期间,喷施青虫菌乳剂、参碱乳油等仿生药物等,以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1.2.4.3化学防治。①在春季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幼虫孵化期喷施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仿生药剂等进行防治。②利用春尺蠖雌成虫无翅须爬行上树产卵的特性,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扎塑料布、设置毒环,阻杀雌成虫上树产卵。

2保障措施

2.1加强组织保障。2.1.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成立吴忠市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园林管理局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2.1.2精心组织,强化服务。为及时有效地开展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由吴忠市园林管理局统一组织,抽调市森防检疫站、城市绿化队、湿地管理中心、清宁河管理所、公园管理所、广场服务中心及孙家滩林业站等单位技术骨干力量,组建市区林业有害生物专业统防统治队伍。2.2加强物资保障。为保障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在灾情发生时能及时有效地开展防治工作,控制灾情,建立防控物资储备库,并及时更新、补充必要的应急防控物资,健全物资储备保管使用制度。2.3加强法律保障。根据《森林法》《植物检疫条例》《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及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在防治实施过程中充分应用相关法律、法规,为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法律保障。2.4加强科技支撑。①按照边工作总结边研究应用提高的原则,加快有害生物防治科技成果转化步伐。②加快无公害防治药剂的引进推广,筛选出简单实用的技术和产品,应用于监测防控工作实践。③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普及和科技培训活动,使森防从业人员更多地掌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新技术、新方法。2.5加强宣传工作。利用市政府开展的“科技三下乡”、“世界动植物保护宣传日”等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宣传活动,发放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宣传资料,广泛宣传林业有害生物的为害情况和开展综合治理的重要意义,提高各级领导和社会群众对防治工作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防治意识,为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打好基础。

作者:程婷 单位:吴忠市园林管理局

第四篇

1塞罕坝林场病虫害测报、防治体系建设

塞罕坝林场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设有森林病虫害监测防治部门,80年代成立森防站以来,森防机构得到了进一步充实和加强,特别是自2000、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确认为“部级标准站”和“部级中心测报点”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森防站由原来的3人增加到6人,专门从事以监测预报为主的森防工作。塞罕坝机械林场下属的分场设有森防股,营林区设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小组,全场目前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队伍人数达110名,近年来按照“部级中心测报点”的建设标准,林场加强了监测预报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拥有虫情测报和办公房舍8间,且药械库、标本室、档案室齐全,同时购置了大量的森防测报仪器设备,全场的监测预警能力明显增强。每年秋季林场以越冬态虫口基数作为翌年虫情发生的依据进行详细的全面调查,依据调查结果预测出翌年的虫情发生趋势,据此制定防治方案,同时在目标管理中分解和建立监测预报工作系列考核内容,建立了预防工作作为防治效绩考核的一票否决制度。为认真做好监测预报工作,多年来林场认真执行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办法,并补充制定了实施细则,及时制定本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办法及中心测报点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指导和规范主要监测预报技术,与此同时林场还制定了监测预报工作管理流程、监测管理体系图、护林员监测范围责任区图等各项规章制度,塞罕坝机械林场、分场的各级森防测报机构都将这些制度、图表以展板的形式上墙明示,这些工作流程、制度,系统管理等措施科学的指导了辖区内的监测预报工作。林场每年及时中、短期2次虫情预报,以虫情信息的形式网上直接传输到省站。多年来,林场的预测准确率达到85%以上,为国家宏观掌握各地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趋势提供了科学依据。预测预报是森防的关键性基础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林场先后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并狠抓落实。同时加强了测报网络体系建设,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分场、营林区3级森林病虫害调查、监测网络,对全场的有林面积形成了全面监测。在监测中,主要采取的手段是以春秋2次大规模的定期虫情调查为主,平时调查为辅。通过调查各林场都能够清楚的掌握本辖区的主要病虫种类、发生地点、面积和危害程度,并且全场汇总后能够科学实际的形成全场主要害虫分布图、主要害虫危害程度汇总表、测报网点图、发生趋势图等系统的图表资料,从而达到科学准确的预测预报。在测报系统研究方面,全场设有3个固定测报点,其中部级中心测报点1个,一般测报点2个。主要从事主要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和治理措施的研究。多年来,通过系统观察研究已掌握了本场主要害虫的繁殖系数,并能够科学准确的对本辖区的主要害虫进行中、短期测报。近年来,林场的测报工作始终坚持点与面相结合、系统与常规相结合的手段,即:测报点的系统研究为全场的大规模调查提供调查时间、害虫种类识别、繁殖系数等资料,全面调查又为系统研究弥补了病虫的发生规律、发生趋势等信息。多年来,二者的有机结合确保了测报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有效的科学防治提供了依据。同时林场已按要求实现了部级中心测报点的微机联网及测报信息的网上传输[1]。

2建场以来,林场虫害发生、发展情况

建场初期,林木幼小,虫害发生轻微,但随着纯林面积的不断加大,林木的成长,食料的充足,病虫危害也日趋严重。林场的食叶害虫发生及防治可分为2个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林场以造林为主,落叶松林处于幼龄林期,适宜虫害大发生的环境尚未形成,此期间以落叶松尺蛾、两种线小卷蛾及早落病为主的食叶害虫仅发生10000hm2。从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为第二阶段,即森林经营阶段。此阶段林场的经营方针已由造林期转为经营管理期,林木多近中龄期,以落叶松为主的生态体系基本形成,林内通风透光条件好,夏季温度适宜,厚厚的落叶松腐殖层为食叶害虫提供了良好的繁衍生存环境,另外森林分布集中连片,极少针阔混交,为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埋下了伏笔,80年代至今,林场共发生以落叶松尺蛾为主的各类虫害120000hm2,使用大型运-五飞机防治过6次,防治面积近73333hm2,人工防治53333hm2次。森林害虫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这一阶段的特点主要是发生面积大,害虫种类多,虫口密度高,危害迅猛、猖獗[2-4]。近几年来随着全球气候转暖,食叶害虫发生危害的势头十分迅猛,如不得到积极有效的控制,势必会对林场的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适应森保发展实际的需要,保护好森林资源的安全是一项紧迫、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

3林场在森林病虫害测报、防治上的几个现存突出问题

3.1纯林面积多,病虫害发生严重林场以人工林为主,纯林面积较多,生态系统相对脆弱,系统内自控能力差,适生成灾害虫种类增多,害虫的发生面积也随之增加,一些常发生害虫居高不下,突发性害虫随时都有大发生成灾的隐患,严重威胁林业资源的安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建场初期由于客观因素营造了近6.67万hm2人工纯林,进入中龄林以后易发生森林病虫害的弊病越发明显,从目前林场虫害发展的趋势看,已从食叶害虫扩展到蛀干害虫,总的情况是:老虫种此起彼伏周期性发生成灾,新虫种不断出现且易突发成灾,随着气温普遍升高,特别是北方地区夏季干旱少雨,冬季偏暖少雪的气候变化日趋明显,加之塞罕坝大面积集中连片的人工纯林,注定今后的森林病虫害发生将会越来越重,森防工作艰巨,任重而道远。3.2基础设施差林场森防基础设施薄弱,基层林场、营林区技术力量薄弱。缺少必要的仪器设备,缺少应具备的化验、微机、标本室及办公场所,基层测报点缺少测报房舍,直接影响着林场森防事业的开展。此外,罕坝由于地处高寒坝上偏远地区,防虫物资、兑药用的油料、雇工费、车工费等项开支要远远高于坝下平原地区,防治成本高。

参考文献

[1]陈智卿,刘广智,刘海燕.塞罕坝腮扁叶蜂的测报及防治方法[J].河北林业科技,2011(4):92-93.

[2]杨春.塞罕坝机械林场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总体防控措施[J].河北林业科技,201l(6):68-70.

[3]朱晓青.塞罕坝地区两种线小卷蛾简便测报技术初步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7(1):85-86.

[4]刘广智.塞罕坝主要食叶害虫的预测预报与防治[J].河北林业科技,2010(2):5-7.

作者:宋洪祥 张玉珍 单位: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

第五篇

随着林业建设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分林到户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主体呈现多元化,广大林农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研发、创办了重庆市网络森林医院。重庆市网络森林医院的主要功能作用有:1)通过网络平台,面向社会、面向林业生产实际,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一线生产工作者提供内容丰富、详实准确的信息咨询、技术服务资料;2)通过组织专家和技术工作人员作为“坐诊医生”,为实际生产中苗圃种苗、移栽树木、集体林、经济林、园林绿化苗木诊断病情,提供防治措施和方案,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3)搭建起一个林业科技工作者和生产第一线林业工作者沟通交流互动的平台,以更快捷高效、方便直观的形式为广大林农和涉林单位服务。在重庆市网络森林医院系统研发构建和运行过程中,集全市森防系统专家力量完成了市内主要造林树种和林业有害生物、药剂、药械数据库;汇集了大量来自各区县真实的基础数据,可以了解掌握病虫害种类、测报(轻、中、重)分布情况,成为网络查询共享资源,便于广大林农、决策者快速响应。实际生产中,决策者常碰到诸多选择项:如何决策林地有害生物发生程度,已经发生的病虫害危险性如何,病虫害的发生趋势消长情况,是否确实该采取防治措施,等等。科学决策和挠脑袋决策的区别就在于,科学的智能化的决策更加客观,是信息处理技术基于各种数据的综合研判。对于重庆市已达400多万公顷的森林生态系统,人脑的识别与决策出现误判的概率较大,故建立和完善智能化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决策系统是必需的。积极推进“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决策系统”构建技术与开发研究,对于加强林业有害生物智能化防控决策、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宏观科学决策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就如何设置分析模块系统,防治指数的标准、设计和开发与实现进行探讨。

1设计原理

开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决策系统”的目的是为用户是否需要开展防治提供参考意见。用户按系统显示出的对话框填写相关信息,系统经过分析给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数,在此基础上给出是否需要防治,并提供防治方法建议。该系统主要表现是在网络森林医院的技术支持里加一项“防治决策”内容,以及在林业有害生物出现的地方添加链接。主要设计原理:防治指数=f(地区、林业有害生物名称、危险指数、发生程度指数、趋势指数、林分健康指数、环境指数、经济效益指数、林权属性指数等)=a0+a1×危险等级指数+a2×发生程度指数+a3×发生趋势指数+a4×森林健康水平指数+a5×环境状态指数+a6×经济效益指数函数返回值范围从0到100,分为三个等级,分值越高建议越需要防治,分值处于中间段的可防可不防,分值较低的可以进一步观察。包括以下危险等级分析模块、发生程度分析模块、发生趋势分析模块、森林健康水平分析模块(林分质量)、环境状态分析模块(自然、地理)、经济效益分析模块,六个主要技术要求分述如下。1)危险等级分析模块(等级1~4)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及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发生分布、潜在危险性、危害情况、寄主重要性和防治难度等5个方面内容(见表1)。此指数在防治指数里优先级别最高,针对某些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具有一票决策权(必须防治),值的范围为0到100。2)发生程度分析模块根据林地的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程度(轻、中、重)分析出发生程度指数,此指数作为防治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多数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重要参考依据,值的范围从0到100(见表2)。3)发生趋势分析模块(历史记录1~5年)林地的历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规律,是非重点林业有害生物的重要防治参考依据。根据1~5年的发生情况分析出发生趋势指数,此指数值越高也会增加防治指数,值的范围为-100到100(见表3)。4)森林健康水平分析模块(林分质量)林地的树种分布及健康情况严重影响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根据这些信息分析出森林健康水平指数,此指数值越高(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相应的防治指数就会下降,值的范围为-100到100。5)环境状态分析模块(自然、地理)林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是增强森林自我调节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林地的有益生物、气候、土壤、坡向、坡度等自然、地理因素分析出环境状态指数,此指数值越高(森林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相应的防治指数就会下降,值的范围为-100到100。6)经济效益分析模块通过对林地现有的经济价值、受害后的经济价值及防治所需的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经济效益指数(见表4)。此指数是影响防治指数的重要因素之一,某些林业有害生物此指数越高(防治后带来的经济效益越好)防治指数越高。

2防治指数流程设计及相关标准

在数据库的有害生物中增加一个“危险指数”字段,以省为单位进行管理。根据林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方法及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发生分布、潜在危险性、危害情况、寄主重要性和防治难度等5个方面内容。对上述各项内容设定评判标准和赋分标准(见表1),并据此标准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科学评判和赋分,根据赋分结果确定有害生物等级。采用上述评价方法,对近年来发生危害较严重的71种(类)林业有害生物进行评判和赋分(见表5),将林业有害生物划分为极度危险、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低度危险等四个危险等级。a.赋分≥90为一级,属极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b.70≤赋分<90为二级,属高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c.55≤赋分<70为三级,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d.赋分<55为四级,属低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3结论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决策系统的通用分析模块和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是网络森林医院系统对综合决策功能的探索,是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决策系统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跨越式推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分析模块可以实现对各种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的分析及参数的测试,将林业有害生物的危险程度相关标准进行防治指数流程设计,可以直观地用数字看出不同种类林业有害生物的危险程度,提出防控指导,在实际中应用潜力巨大。重庆市网络森林医院是有害生物防治行业一种新的信息化服务载体,网络森林医院建立起寄主植物数据库、病虫害数据库、专家数据库、药剂药械数据库四大基础数据库,尤其是寄主植物数据库、病虫害数据库的不断完善,是实现标准化、智能化决策的基础。通过上述功能和数据处理,提供智能化的自动模糊判断、宏观决策等专业支持,提出防控意见,达到科学防灾减灾效果,为林农果农提供了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

作者:蒲永兰 何兴文 杨佳翰 胡毅 单位: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第六篇

近年来,全国林业病虫害频发,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危害。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病虫害的林区面积超过870万公顷,每年会导致木材生长量损失1700多万米,经济损失高达800~1000亿元。据初步调查,我国目前共有8000余种林业病虫害,其中200多种病虫害是在全国范围内出现,2924种为树木病害。本文就林业病虫害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1林业频发病虫害的主要原因

1.1林业病虫害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林业病虫害存在着严重的不确定问题,很难及时有效地予以预测、预防,但若出现病虫害问题,那么就会导致恶劣的影响和严重的后果。再加上我国林业资源极为丰富,林业种类众多,较难实现逐一检查。与此同时,林业病虫害的种类较多,若树种不同,那么引发的病虫害种类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此可见,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往往很难达到根治的效果,只能起到暂时性的效果。1.2林业病虫害的地域分布广泛。林业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地域分布广泛,无论是病虫害发生地点,还是病虫害发生时间均不同,同时各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只能采用局部处理方式,而不能采用大面积治理方法。与此同时,影响林业树木栽种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环境,从目前来看,我国有相当部分地区存在着树木品种单一的问题,若遇到适宜的环境,较易出现害虫快速繁殖的现象,最终导致出现大范围的灾害。1.3物种进化速度快。虽然我国已经研制出了多种消灭病虫害的药物,并且在短期之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长时间以来就会使病虫害出现免疫力,药物效果大打折扣。科研机构则需要采用药性更强、剂量更多的药物来进行防治,这样必然会影响到树木的生长发育。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通常会存在着滞后的情况,较易错过最佳的用药时间。为了能够达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不得不将用药量加大,或者选用剧毒化学农药。

2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2.1重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由于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我国林业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极为重要,所以要高度重视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和预防工作。与此同时,务必要做好日常的造林、育苗等工作,最大限度地将林业病虫害进行消除,提高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此外,定期开展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培训,培训针对森林主要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方法等,重点学习松材线虫病的外部症状、识别特征及其检验检疫方法和黄脊竹蝗、马尾松毛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其调查和防治方法,并结合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技术标准,系统学习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方法。各林业保护基层单位必须明确职责,加强森林病虫害检测及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病虫害检疫等方面的工作,同时正确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坚决避免流于形式。2.2合理选择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具有防治效果较佳、使用便利、基本不会受到气候变化制约、收效快等特点,可用于快速控制大面积林业病虫害或者突发性林业病虫害。但其弊端在于,易于将生态平衡破坏,在杀伤林业病虫害的同时,还容易出现人畜中毒、环境污染的情况,而且若长时间对林木喷洒同一品种的农药,可能使林业病虫害出现抗药性,林业病虫害较易复发。目前,在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化学防治技术仍然会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基于森林的病虫害特点来对化学防治技术进行科学利用,一是所使用的化学防治技术不可对林区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影响;二是所使用的化学防治技术不可对林木生长造成较大影响;三是所使用的化学防治技术尽量做到安全、高效、经济、低污染、低毒。可采用涂抹树干、根部施药、浇灌、注射树干等多种方式来喷药,但是切记不要对树冠进行喷洒,此外,还要注意适量施药、正确选药、轮换用药,最大限度地提高药物的有效率。2.3使用植物源制剂。植物源制剂隶属于生物性农药,且具有较多的优点:一是无公害,基本无残留物质或者残留物质较低;二是不容易出现药害效应,能够较好地与周围环境相容;三是安全性好,基本不会危害到人、畜;四是不容易让病虫出现抗药性。从目前来看,茶饼水、烟碱制剂、苦参碱、印楝素、菜籽饼水等均为常用的植物源制剂。应用到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植物源制剂主要包括:烟•百•素油。烟•百•素油既可刺激花卉生长,又易降解,而且无污染、无公害、无残毒,属于典型的中草药植物乳油杀虫剂;百草一号。百草一号主要对隐藏于花卉内的食叶害虫和蚜虫进行防治,能够达到有效触杀作用;蔬果净。主要用于对食叶害虫(如尺蠖类害虫、毒蛾类害虫、刺蛾类害虫)进行防治;百虫杀。百虫杀主要用于对刺吸式害虫、食叶害虫进行防治,能够发挥出熏蒸、触杀、胃毒作用;菜籽饼水。菜籽饼水主要用于防治草地蚯蚓。

参考文献

[1]陈敏华,赵维嵩.林业病虫害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北京农业,2013,21(15):141-146.

[2]刘世英,赵瑞玲,李振海.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17):176-182.

[3]黄延安.林业病虫害原因及防御措施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9(24):102-105.

作者:韩立华 单位:建昌县八家子镇林业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