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投资缺陷原因与对策

时间:2022-09-06 09:19:36

林业投资缺陷原因与对策

在市场经济取向的投资体制改革过程中,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林业投资,客观上面临着投资不足的客观现实,这不仅是因为林业长期依赖政府投资而不能适应现行投资体制改革的需要,更主要的是因为林业的基础产业特征和由此而形成的体制性投资障碍的存在。

一、林业投资不足的宏观环境原因

林业投资不足有多方面的原因,就经济环境而言主要有:

(一)分配体制改革使得中央政府对林业的投资能力相对减弱。因为财政分配体制的改革一直都是过量地向地方、部门、企业和个人方面倾斜,财政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对减少,使中央集中分配的财力越来越少,这直接影响了中央对林业的投资规模,中央政府对林业投资相对减少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林业所承担的社会,经济任务却日益加重,林业不仅要向社会低价提洪木材原料和其他林副产品,而且还要承担繁重的环境和生态的保护任务,因而林业的投资需求是日益增大,这两方面的原因,使得林业投资缺口进一步扩大。

(二)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对林业的投资相对减少。固为分级包干的财政体制强化了地方利益,促使地方政府的短期化行为,地方政府对实现任期目标,对投资风险大,利润薄,周期长的林业投资毫无兴趣,而把财力集中于高效益,回收期短,见效快的产业部门,使原有的林业投资照常处于被挤占,一压再压的境地,进一步加剧了林业投资的短缺。

(三)投资体制的改革促使林业资本非林化倾向。随着投资体制的改革,传统的林业投资机制被商品林业和现代林业需要的新机制取代,新的林业经营主体有了较大的投资自主权和投资选择领域,投资的效益和风险是投资者决定l的主要参考因素,这从某种程度__匕增加了林业投资的机会成本,必然导致林业资源、资本的非林化倾向。如对林业事业经费非法和合法的侵蚀,林农和林业经营单位把从国家或集体得到的林业资金或补贴用于搞多种经营,非林产业和消费领域等,使得林业投资进一步恶化。

(四)推行承包责任制也使林业积累性投资大为减少。由、手承包制的实行,一不仅弱化了林业的积累能力,‘承包者不能有足够的林业积累用于林业再投资,承包的经营组织形式难以履行林业投资主体的职责,而林农则更不能充当林业投资主体的角色,用于林业生产建设、积累的投资微乎其微。银行受盈利性和风险性的约束,也不愿更多地向林业投资贷款。以上仅是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某些措施,造成林业投资不足的环境方面的原因,此外,林业投资不足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林业投麦不足的深层原因分析

林业投资不足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原因外还有产业特征等深层原因,主要有:

(一)产业特征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林业投资周期长,投资后难以获得直接效益和直接经济效益,尽管林业资源短缺,价值规伴却很难对其直接起作用,往往得不到投资主体的垂视,只能靠国家的重点扶持,在非经济发达国家,国家的财力是有限的:而且主要是倾斜到高效益的产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倾斜的基础产华又多,这便造成了林业投资相对不足的局面。其次是投资主体对林业产品价格反应迟钝,这一方面是因为林业投资要有较大的规模,林业规模效益比较明显,与一般加工业比较,林业产品相对简单,需求也较单一,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另一方面是因为林业投资额大而且生产组织也较严格,这种与投资规模相适应的大额投资和组织管理能力不是一般预算外投资主体所能具备的。第三,市场体系不健全,价格信号失真,林业投资预期收益很难测算。林业的大规模投资,客观上要有较发达的融资手段和具有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主体,通过金融手段使分散于各林业单位和个人的资金能集中使用,虽然我国的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发展较快,但在立法方面缺乏配套措施,林业证券投资尚未付诸实践,另一方面,林业投资活动取决于对未来林产品市场状况的预测,而林业投资周期长,投资主体往往很难根据市场的现贷价格对资本投向做出比较和决策,需要有期贷价格和资本市场价格作参数,而目前我国的木材和森林的期货市场尚未真正建立,价格参数残缺不齐和失真等等,都使得林业投资者无法对林业投资前景作出准确估价,而纷纷投向可顶见性强的项目上,造成林业投资不足的局面。

(二)体制特征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地方政府缺乏投资约束。在现行体制中,地方政府严重干预经济,政府管企业的投资,但又不承担投资风险。政府向国家争取更多的资金主要是用于过多过滥的小型加工业,这样一方面分散了国家对林业投资的财力,也刺激了各投资主体向一般加工业投资,甚至把林业的专项基金也导向一般加工业。其次是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目前我国的企、业行为既有市场发挥作用的一面,又有上级行政部门干预的一,.面,这就难免造成投资决策可能偏离市场规则的要求,使资产的存量难以及时调节,使原来:就短缺的产业难以通过市场自动伸长,这也是林业投资长期不足的深层原因。第三,投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健全。保持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依赖市场机制的间接调节一企业;,根据市场信号作出灵敏的反应,另一方面也要依赖宏观的调控一通过投资结构的调控,积极引导企业的行为,而目前这种调控体系尚未建成,.而以往以指令代替企业自主权,并以软预算约束来使企业对市场的信号失去反应,这样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必然造成林业投资的不足。

三、改革林业投资的对策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林业投资不足的间题还不现实,在目前条件下只能争取过渡性的一些对策:

(一)强化林业各投资主体的职能,加强各投资行为的约束,核定中央,地方用于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林业更新投资,林业科技三项费用的比例,明确投资者的责权利,防止投资行为的随意性,造成林业投资的流失。为此,一是中央财政支持防护林和生态林的投资,并对林业经营进行补助或政策优惠,’吸引林农,农村集体和银行对林业的投资。二是地方政府要加强区域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银行应从国家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要求出发,保证一般性林业生产经营项目资金需求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四是科学合理地组织林农个人对林业投入,林业主管部门和农村集体组织协调林业经济活动。

(二)强化林业投资的主要途径。一方面要加大林业基本建设的拔款,贷款和林业各项:事业费用以及对林业生产的各种补贴,贴息等直接投入,对有偿还能力的林业投资项目应采_取有偿使用,谁投资谁受益,把尽可能多的财政支持林业资金通过银行贷款投入到林业‘:中去,国家财政对林业直接投入宜采用联合投入、配套投入、补助投入、贴息投入等形式,充;分发挥地方、集体和林农投资的积极性。同时,政府应理顺林产,昂购销关系,大力发展森林二保险事业,以分散、平抑林业生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立法形式,规范政府及集体、林农投资行为,硬化林业投资约束,有效地调整林业投资方向、规模以及投资过程中的各种经济关系。

(三)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走科技兴林的路子。首先是要引导林区经济走甄依靠科技进步的扒道上来,实行统一计划,多方投资、分期分批、建设林业社会化服务体一系,其次是建立林业服务系统,林业机电服务系统、林业物质技术供应保障系统和经营管理_服务系统,以合作服务、社会服务、国家服务形式、为林农提供正确的市场信息以及必要的;资金技术和物质,引导林农的生产经营决策,提高林业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

(四)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林纸联合,开放森林市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投资林业已具备条件,其中林纸结合是解决林业投资不足的有效办法,把林业的下游产业的高额利润以合同的形式投向林业是今后解决林业资金不足的主要手段。、此外,建立各种森林市场和期货市场,把长期投资转化为短缺投资,使投资主体可以通过市二场信号和市场买卖不断调整投资决策,为林业投资创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