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结构促进林业经济有序发展

时间:2022-06-03 08:58:00

调整结构促进林业经济有序发展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过去长期的过量采伐,造成采育比例严重失调,森林资源急剧下降;营业外支出逐年增加,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局势日益加剧,并严重地困扰着林业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对严峻的现实,各地林业管理部门根据自身的客观情况应制定个的奋斗目标,把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逐步减少对木材生产的依赖作为治理“两危”的重要措施,决心走出一条“自我解危,自求发展”的道路。要通过组织实施生态建设与生态安全、林业生物技术与品种战略、森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林业生物产业发展、数字林业、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等六项林业科技工程和一批重大的、紧迫的、关键性的、突破性的、标志性的、具有带动性的科技项目,来全面提高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促进林业跨越式发展。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从目前企业的经济结构上看,还没有摆脱对木材的依赖,替代产业还没有发展起来,多种经营所占比重还很低。林产工业虽然基础较好,但也面临着一些新问题,一是初级产品较多,“拳头”产品较少,一般产品较多,高利润产品较少;二是生产设备陈旧,大部分产品工艺落后,消耗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三是在资源综合利用上还有很大的潜力,全林区“三剩物”有很大部分没有得到利用。在目前资源危机的情况下,靠单一的木材生产不仅无法摆脱企业的困境,而且会使资源危机加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单一木材生产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产业、产品结构不调整,林业企业必然走上“坐吃山空”的绝路。因此,企业应从多角度制定各项战略措施。

1.1在经营管理方面

一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治危兴林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把它看作是森工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运之所系,不能坐以待毙,不能仅靠国家的政策和投入,必须走自力更生、内部挖潜的道路。二是经营观念的转变。打破产品经济模式的束缚和影响,要眼睛盯着市场,心里想着效益,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三是管理体制的转变。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向以培育森林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林业为中心,木材生产、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的转变。四是投人方向的转变。在人、财、物的投人上,由以木材生产为主,逐步转向增加对林产工业和多种经营的投人。广泛吸收和培养精干的科技人员,集中对林产工业设备和工艺进行技术改造,以扩大林产工业战线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1.2在科教兴林方面

在科学技术上,要实现由低度化技术向高度化技术的跨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决定因素。由于受创新意识不强,投人严重不足,科研生产脱节,技术储备不足,科技人才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林业技术结构仍呈以初级技术、实用技术为主的低度化状态。未来林业是以科技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林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应表现为林业科技的超常规发展。科技原始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储备不足,难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建设的需要。目前的问题是科技资源分散,成果缺乏共享,未能充分发挥效益;科技管理工作还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待进一步改进;优秀拔尖人才尤其是科技将才偏少,难以带动林业学科的快速发展;绿色GDP研究、森林碳汇研究等前沿性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森林认证工作,巫待与国际接轨;面向林业生产建设一线的教育培训工作应全面展开。

1.3在林业人才方面

主要问题是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尤其是缺乏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体制和政策障碍尚多,影响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合理利用。针对上述问题,应对林业人才、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围绕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从能力建设、结构调整、制度创新三个方面,抓好林业行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按照巩固传统学科、发展新兴学科、拓展交叉学科的指导思想,加强林业教育工作。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根据资源分布、自然条件和现有基础,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应合理规划,有步骤地落实到具体单位,根据气候、地理条件将全林区划分几个规划区,使产业、产品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2.1资源较多、气候寒冷、土地少的规划区

各林业局处于高寒山区,对于可采资源大部分集中在这个规划区,无霜期较短,土地资源不多,但其他资源丰富,密布的森林中蕴藏着大量的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植物资源、纯天然无污染的矿泉水和真菌资源,同时也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独特的高寒气候非常适宜养殖高质量毛皮的野生动物。因此,北部规划区要以林养林,立体开发,综合经营,建立多种经营基地,加强生态林场建设,逐步提高精加工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向技术和质量要效益,加大二、三产业的投人。根据各林业局各自的优势,大搞野生动植物和其他喜高寒动物的饲养,天然中草药、山野菜及各种真菌等的采集、培育和加工,并形成规模,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2.2资源一般、气候较寒冷、土地较少的规划区

由于先期资源的过量采伐,可采资源已经很匾乏,所以该规划区的重点在继续发挥林产工业和综合利用的优势上,加速设备和工艺的技术改造,重点向林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细加工方向发展。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扩大产品的品种和产量。抓好小材小料的加工利用,提高“三剩物”的利用率。大力发展旅游业、服务业和非林非木产业。

2.3资源较少、气候温暖、土地较多的规划区

可采资源已濒临枯竭,但气候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水资源丰富,发展种植、养殖业具备一定的基础。因此,在这一规划区内,重点发展农业,建立以生态林场为单位的农副业生产基地。同时发展家庭经济、家庭副业,加快改造低质林、次生林,加大速生丰产林投人产出。大力鼓励发展家庭生态林场,走以农养林、以副养林,全面发展的路子。

3发展产业,增强实力

一是编制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颁布企业林业产业政策,明确鼓励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淘汰什么,以便于投资者决策。二是拟定与林业产业特点相适应的经济调节政策和资源管理政策,发挥优势企业的带动作用,扶持弱竞争性的产业。三是建立健全林产品市场、活立木市场及其他要素市场,完善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改进信息服务。四是修订完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推动林业企业技术进步。力争用较短的时间,淘汰一批落后项目、改造一批传统项目、培育一批新兴项目、扶持一批龙头项目,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大幅度提高经营水平,在政府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把林业产业办成既有数量、又有质量,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新型产业。

4挖潜改造,提质增效

林业企业的林产工业虽然已经粗具规模,但现有大多数工厂设备陈旧、工艺落后、消耗高、产品质量差。所以近年来林产工业发展的重点应转向对设备和工艺进行全面的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根据市场的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方面。以求扩大产品品种和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形成新的规模和效益。在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紧缩其他方面的开支,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全部投人到技术改造中。